-
题名我国现行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修订的思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赵鹏飞
李敬功
王庆如
李玉喜
李雪
修艳敏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1,共6页
-
文摘
分析了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状况,认为该分类在储量的经济性、商业性以及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等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油气资源未能完整纳入储量分类体系,同时也使国内部分石油公司采用多个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进行储量研究和管理工作。为此,结合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实际与发展趋势,在继承我国储量分类传统优势的前提下,立足于国家、企业和市场的整体角度,从4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修订建议:①明确储量分类在储量体系中的地位;②储量分类中应该增加油气资源商业性的定义和内容;③完善储量分类结构;④将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而增加的储量纳入储量分类体系。修订后的储量分类方案增加了"可行性"的商业性概念;完善了"控制"和"预测"2个系列的油气储量划分方案;在技术可采储量下划分出产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剩余次经济可采储量、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和次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同时,将勘探开发研究目标划分为8个对象,归属于勘探阶段和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中的6个商业性进展。修订方案真实反映了油气资源的聚集规模、可采程度,以及开发利用和商业状况;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施效益增产措施,规范油气资源资本市场的储量中介评估、资产并购、投资和融资活动;可以整合政府和企业2条线的储量评估与储量管理。
-
关键词
储量分类
地质储量
技术可采储量
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
-
Keywords
reserves classification
discovered petroleum initially in place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remaining economic recoverable
commerciality remaining economic recoverable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分类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赵鹏飞
王庆如
陈飞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
-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68-75,共8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修订研究”项目(CB2015-1-2)。
-
文摘
根据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特点,在SPE油气资源分类理念下建立了具有中国海洋石油特色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分类》体系。分类体系将已发现油气资源划分为储量和潜在资源量2个类别,作为油气资源的分类基础。采用2个维度体现分类的主控要素,垂向上为油气田商业性状态和勘探开发阶段,横向上为油气资源的动用情况和开发状态。油气田划分为含油气构造、正在评价含油气构造、认定商业性油气田、在建设油气田和在生产油气田5种状态。油气资源的动用情况划分为已动用和未动用2种情况:已动用包括在生产中动用、方案中动用和计划中动用;未动用分为方案未动用和计划未动用。储量划分为已开发和未开发2种状态,潜在资源量划分为待开发和暂不开发2种状态,难动用储量划分为原油难动用储量和天然气难动用储量。
-
关键词
油气资源分类
已动用油气资源
储量
潜在资源量
已开发储量
难动用储量
-
Keywords
oil and gas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used oil and gas resources
reserves
contingent resources
developed reserves
difficult-to-produce reserves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SPE规则在储量和潜在资源量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赵鹏飞
王庆如
王龙
杨茜
苑志旺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1-239,共9页
-
文摘
重点探讨了SPE规则应用中油气资源评价单元的商业性划分和油气资源的具体分类分级方法。商业性划分方案中:将评价单元划分为"商业性单元"和"次商业性单元和构造"两大类型,并依据经济、技术、合同和法规等条件对商业性和次商业性单元进行了细分类;次商业性单元中的油气可采量属于潜在资源量,商业性单元中的油气经济可采量和次经济可采量分别属于储量和潜在资源量。油气资源的分类和分级中:已发现原地量(地质储量)划分为探明、控制和预测三级地质储量,将最终采收率的确信度划分为高、较高和较低3个级别;对于商业性开发单元,依据地质储量的确信度、最终可采量的确信度和经济评价结果将油气资源划分为证实储量和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储量和概算潜在资源量、可能储量和可能潜在资源量。对于次商业性开发单元,依据地质储量的确信度和最终可采量的确信度,将油气资源划分为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潜在资源量和可能潜在资源量;如果动用探明地质储量和控制地质储量共同进行开发,将商业性开发单元中油气资源划分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潜在资源量、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能储量和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潜在资源量+可能潜在资源量,将次商业性开发单元中油气资源划分为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潜在资源量和证实潜在资源量+概算潜在资源量+可能潜在资源量。
-
关键词
SPE规则
储量
潜在资源量
商业性
地质储量
最终可采量
剩余经济可采量
-
Keywords
SPE rule
reserves
contingent resources
commerciality
discovered petroleum initially-in-place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remaining economic recovery
-
分类号
TE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尼日尔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水道砂体的沉积构成特征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赵鹏飞
李丹
杨香华
赵晓明
-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7,共10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重大油气专项(2008ZX05030-005-003)
十二五国家重大油气专项(2011ZX05030-002-002)
-
文摘
尼日尔三角洲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尼日利亚主要的油气勘探区。研究区K油田位于尼日尓三角洲前缘深水区,其A油藏储集砂体为重力流水道及其伴生的天然堤和决口扇,其中重力流水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可达24.21%,平均渗透率可达1.413μm2。三角洲前缘深水区的重力流水道、天然堤及决口扇分别对应钟型-箱型、指状与漏斗型测井相,其地震几何形态特征和成因标志典型,空间配置关系明确。重力流水道砂体在空间上具有侧向和沿古水流方向迁移特征,使得其平面上呈现出弯曲的条带状;重力流水道复合体由多个正韵律水道砂层叠置而成,水道轴部主要由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水道边缘砂泥互层。地震剖面上,水道下切较深,具有典型冲刷充填几何形态,其内部发育强振幅叠瓦状、波状反射构造;重力流水道两侧的天然堤与决口扇呈楔状或丘状,地貌上略高于重力流水道。上述重力流水道及共生的成因相构成一个内部结构清晰且成因构成单元完整的重力流水道体系,可以作为大陆边缘三角洲前缘深水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典型范例。
-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K油田
重力流水道砂体
沉积构型
-
Keywords
Niger delta
K oilfield
gravity flow channel sandbody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渤海MN油田南区相控地质建模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赵鹏飞
倪军娥
李敬功
武静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油气储量办公室
-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2期33-40,共8页
-
文摘
在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分析和隔夹层分布等研究基础上,笔者采用相控方法进行渤海MN油田南区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在沉积相模拟中,以沉积模式为蓝本,将沉积亚相展布、井震结合预测的泥岩夹层分布等确定性认识和随机模拟技术相结合,同时依据各沉积亚相内储层发育的特征和差异,选择不同的“砂包泥”和“泥包砂”模拟思路,实现逐级相控、定量表征储层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以精细油田地质特征认识为基础,采用多条件地质约束的相控建模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沉积认识,提高储层建模的精确度。
-
关键词
储层沉积相
三维储层建模
构造模型
相控建模
储层参数模型
-
Keywords
reservoir sedimentary facies
three-dimensional reservoir modeling
construction model
facies controlled modeling
reservoir parameter model
-
分类号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