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海洋油气产量跨越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卫城 丘宗杰 +4 位作者 刘明 全裕科 姚爽 詹盛云 管虹翔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功建成“海上大庆油田”之后,及时提出了“二次跨越”的宏伟目标:通过未来10~20年的跨越发展,将公司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文章认为,为了实现海洋油气产量目标,必须创新实践油气田区域开发和油气田勘探开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功建成“海上大庆油田”之后,及时提出了“二次跨越”的宏伟目标:通过未来10~20年的跨越发展,将公司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文章认为,为了实现海洋油气产量目标,必须创新实践油气田区域开发和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和全寿命的油田开发新理念;加快转变油气开发方式,加强基层管理和基础研究队伍建设;完善区域开发的组织保障;创新前期研究工作方式,加快对已发现油田的开发评价,提高油气储量的动用程度:围绕增储量上产开展科技攻关,实现油气产量的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 油气开发 生产方式 转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文江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37-40,共4页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少井开发"与"建立有效注采"之间的矛盾、"高效动用"与"波及程度低"之间的矛盾、"高速开发"与"注采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通过理论分析...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少井开发"与"建立有效注采"之间的矛盾、"高效动用"与"波及程度低"之间的矛盾、"高速开发"与"注采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对其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实施有效注采、少井多控、持续能量保持和高效储层改造等方法,逐级化解了以上3项基本矛盾,建立并形成了一套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对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先导试验区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低渗透油藏 有效开发 注采 少井多控 能量保持 储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与稠油油藏相互作用实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姜维东 卢祥国 +1 位作者 刘进祥 胡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基于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手段,以渤海SZ36-1油田储层和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驱和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冲刷作用破坏了岩心结构,骨架上部分矿物成分(颗粒)脱落增加了平均喉道半径,毛管... 基于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手段,以渤海SZ36-1油田储层和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驱和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冲刷作用破坏了岩心结构,骨架上部分矿物成分(颗粒)脱落增加了平均喉道半径,毛管力降低;与水驱相比,聚合物驱不仅具有冲刷等破坏作用,而且聚合物滞留于孔隙内导致平均喉道半径减小、毛管力升高;水驱和聚合物驱都会引起岩心孔隙中部分矿物颗粒运移、流出岩心,聚合物驱采出液中的悬浮物颗粒浓度较高,粒径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储层岩石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 相互作用 结构变化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多级压裂先导试验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文江 肖茂林 +5 位作者 孙兴旺 王永刚 贾云林 姜安 杜景锋 姜维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以A油田为目标,通过设计优化注采井井距、压裂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半长等参数,研究压裂+自喷生产一体化管柱、连续混配压裂液和高性能支撑剂等多级压裂工艺,应用双安全控制系统,在海上低...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以A油田为目标,通过设计优化注采井井距、压裂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半长等参数,研究压裂+自喷生产一体化管柱、连续混配压裂液和高性能支撑剂等多级压裂工艺,应用双安全控制系统,在海上低渗透油田首次成功实施了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先导试验取得了首次突破"千方液、百方砂"的压裂规模,压裂后自喷产量达到120 m^3/d,为海上低渗油田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低渗透油田 水平井 多级压裂 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新型调驱剂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维东 张健 +2 位作者 戴彩丽 杨帅 魏子扬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5,5,共7页
针对渤海油田聚合物驱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地层残留大量聚合物随采出液无效采出的问题,通过实验,研制一种适合渤海油田的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新型调驱剂,利用地层残留的聚合物形成絮凝体封堵高渗透层,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扩大流体波及体积.... 针对渤海油田聚合物驱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地层残留大量聚合物随采出液无效采出的问题,通过实验,研制一种适合渤海油田的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新型调驱剂,利用地层残留的聚合物形成絮凝体封堵高渗透层,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扩大流体波及体积.结果表明:再利用调驱剂淀粉改性型阳离子聚合物ZRS与低质量浓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残留聚合物,通过"静电缔合"和"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封堵优势通道,提高流动阻力;ZRS具有较好的注入性,剪切后黏度保留率可达90%以上,60d后对岩心的封堵率保持为94%,实验采收率较聚合物驱后续水驱增加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残留聚合物 新型调驱剂 淀粉改性型阳离子聚合物 絮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上低品位稠油开采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文江 姜维东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海上油田稠油开发由于井距大、井网不完善、平台空间小、吊装能力和作业能力有限,以及海上健康安全环保要求高等条件限制而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有效的开采技术来开发动用海上低品位稠油储量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国内外低品位稠油开发技... 海上油田稠油开发由于井距大、井网不完善、平台空间小、吊装能力和作业能力有限,以及海上健康安全环保要求高等条件限制而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有效的开采技术来开发动用海上低品位稠油储量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国内外低品位稠油开发技术概况,对我国海上油田稠油开发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海上常规稠油开发在油田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和稳油控水技术方面取得了成功,尽管开发开采中还有很多技术问题,但已逐步建立起了可行的技术系列;而海上低品位稠油采用常规冷采、出砂冷采、化学吞吐等方法开采都难以取得较好效果,现正在探索热采开发技术。开辟了热采先导试验区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以期为海上油田低品位稠油开采寻找到具体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低品位稠油 常规技术 热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采出液含聚浓度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姜维东 张健 +1 位作者 徐文江 朱玥珺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应用胶体滴定法建立了渤海油田采出液中含聚浓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分析了胶体滴定法实验原理,建立了标准曲线,给出了适用条件,进行了胶体滴定法、淀粉—碘化镉法、定氮法等浓度检测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对注聚合物井返排样品和采出液含聚浓... 应用胶体滴定法建立了渤海油田采出液中含聚浓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分析了胶体滴定法实验原理,建立了标准曲线,给出了适用条件,进行了胶体滴定法、淀粉—碘化镉法、定氮法等浓度检测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对注聚合物井返排样品和采出液含聚浓度进行了室内实验和平台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胶体滴定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采出液含聚浓度,且检测过程中试剂配制安全、无毒,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浓度检测范围广,适合于海上油田采出液含聚浓度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采出液 含聚浓度 胶体滴定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机采井运维数字化转型与故障预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文江 牛洪彬 +5 位作者 吴刚 郑毅 李强 姜维东 李郭敏 林志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148,共8页
降低机采井故障率和减少躺井时间是提高油井时率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海上智能采油系统,建立了电潜泵智能分析模型,实现了电潜泵故障诊断、预警,并提供处置措施,有效降低了机采井故障率和躺井时间。机采井故障预警方法在渤海A油田226口... 降低机采井故障率和减少躺井时间是提高油井时率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海上智能采油系统,建立了电潜泵智能分析模型,实现了电潜泵故障诊断、预警,并提供处置措施,有效降低了机采井故障率和躺井时间。机采井故障预警方法在渤海A油田226口电潜泵采油井成功试点应用,对电潜泵故障诊断预测准确率超80%,平均提前28.5 d预测躺井故障,通过及时安排修井减少躺井时间,为机采井智能监控、科学研判分析、调整和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推动海上机采井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数字化 智能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过热蒸汽锅炉水处理设备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玉豹 崔刚 +2 位作者 张卫行 徐文江 苏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1期36-39,58,共5页
渤海A油田作为海上首个吞吐转驱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锅炉注热,以最大化动用可采储量,探索此类油藏经济高效开发技术。为保障过热蒸汽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结合海上作业环境及资源供给情况,深入开展了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设计研究,通过高... 渤海A油田作为海上首个吞吐转驱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锅炉注热,以最大化动用可采储量,探索此类油藏经济高效开发技术。为保障过热蒸汽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结合海上作业环境及资源供给情况,深入开展了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设计研究,通过高效换热流程、除硬除盐流程、除氧流程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蒸汽锅炉燃料消耗、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满足生产平台吊装作业。截止2022年7月,渤海A油田蒸汽驱先导试验已累计注汽量10.6×104t,锅炉出口蒸汽过热度20~30℃,水处理设备运行平稳,满足过热蒸汽锅炉供水要求,为海上油田在生产平台热采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过热蒸汽锅炉 水处理设备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敏性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透率JBN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时刚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水敏性低渗透砂岩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受到黏土膨胀、颗粒运移、堵塞等水敏影响,岩石的孔隙半径缩小、渗透率降低,出现注入压力异常的现象,采用常规的JBN方法计算油水两相渗透率会出现异常的相渗曲线。在考虑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水驱油过程... 水敏性低渗透砂岩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受到黏土膨胀、颗粒运移、堵塞等水敏影响,岩石的孔隙半径缩小、渗透率降低,出现注入压力异常的现象,采用常规的JBN方法计算油水两相渗透率会出现异常的相渗曲线。在考虑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水驱油过程中水敏影响的基础上,对常规JBN解释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满足正确解释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油水两相渗透率的需要,实例应用证实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相渗曲线 JB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驱油机理及其性能对比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孙哲 吴行才 +4 位作者 康晓东 卢祥国 李强 姜维东 张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中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开展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连续相驱油体系无区分地进入所有波及区域,增加不同大小孔隙中的流动阻力,而分散相驱油体系注入过程中产生颗粒相分离现象,SMG颗粒在大孔隙中聚集形成桥堵,携带液进入小孔隙中驱油,SMG颗粒与携带液分工合作,逐级启动相对低渗区域的剩余油,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增油降水效果比连续相驱油体系更好,这与矿场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颗粒型聚合物 聚合物水分散液 颗粒相分离 微流控技术 深部液流转向能力 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压力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阎洪涛 徐文江 +2 位作者 于继飞 姜维东 陈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设计阶段确定的注水压力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开发过程中配注量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高效生产。结合海上梯级压力测试数据,认为造成注水压力不满足需求的主要原因是近井筒地带存在附加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近...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设计阶段确定的注水压力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开发过程中配注量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高效生产。结合海上梯级压力测试数据,认为造成注水压力不满足需求的主要原因是近井筒地带存在附加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近井筒地带附加阻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井筒摩阻和液柱压力等形成了注水压力优化方法。渤海油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水压力优化方法可指导不同生产阶段注水压力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 注水压力 附加阻力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调驱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义刚 徐文江 姜维东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41-44,共4页
渤海湾海上常规稠油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胶结疏松,长期注水开发,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加剧,导致油田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出现。调驱技术作为一项改善中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控水稳油、实现油藏稳产的重... 渤海湾海上常规稠油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胶结疏松,长期注水开发,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加剧,导致油田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出现。调驱技术作为一项改善中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控水稳油、实现油藏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海油开展了各种调剖、堵水、深部调驱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弱凝胶调驱、冻胶深部调驱、纳米微球调驱、氮气泡沫压锥、改性稠油堵水等调剖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应用这些技术与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为油田中高含水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调驱技术 弱凝胶 冻胶 纳米 泡沫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合理动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卫城 詹盛云 +1 位作者 刘明 刘凡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前国内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利用数值模拟与油藏工程方法,确定合理开发层系,优化注水时机,提高此类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海上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非均质性强,低渗透层若要达到... 目前国内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利用数值模拟与油藏工程方法,确定合理开发层系,优化注水时机,提高此类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海上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非均质性强,低渗透层若要达到较好的水驱效果,其综合影响因子要小于5,即层问渗透率级差要控制在8以内,夹层的数目在6~7层以内。针对于公司海上油田的特殊性,应采取投产即注水的开发方式,以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低渗透 薄互层 层系组合界限 注水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实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丽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对典型油气田的深入分析,将样本油气田成本的分析结论推广至其他油气田的普遍问题,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本文依据成本分析基本理论,结合三种基本的成本分析方法,推演出典型油气田成本分... 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对典型油气田的深入分析,将样本油气田成本的分析结论推广至其他油气田的普遍问题,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本文依据成本分析基本理论,结合三种基本的成本分析方法,推演出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方法的理论及步骤,将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分为选取典型的样本油气田、桶油作业成本相关指标分析、针对主要构成因素逐一分析、获取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四大步骤。在以上理论基础上,通过典型油气田实务案例,阐明了典型油气田成本分析的完整操作过程、分析结论及其应用;并得出了典型油气田分析的普遍性结论,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有用性。由于案例是上市公司的海上油气田,且生产时间、设施具有典型性,加强了本案例分析结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最后列示了这一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分析 典型样本 作业费 桶油作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油气管道风险评估和运维成本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丽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32-36,40,共6页
鉴于当下严峻的油气管道运行安全形势,分析研究管道风险评估与运维成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急需建立一套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与管理体系,确保海底管道的安全,尽可能将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基本理念,阐述了风... 鉴于当下严峻的油气管道运行安全形势,分析研究管道风险评估与运维成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急需建立一套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与管理体系,确保海底管道的安全,尽可能将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基本理念,阐述了风险评估的实施流程,并通过定量计算失效风险,列出了风险大小评判矩阵表,提出有的放矢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道运行维护费用;而管道的运维优化,是以尽量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程度。以风险评估成本表的形式列出了管道运行维护费用的走向和分布,管道维护管理者可以按照其合理安排费用,节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风险评估 失效风险 运维优化 成本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气田精细化管理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玉斌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精细化操作为特征,致力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东方1-1气田自投产以来积极推行公司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包括安全精细化管理、生产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精细化操作为特征,致力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东方1-1气田自投产以来积极推行公司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包括安全精细化管理、生产精细化管理、人员培训精细化管理、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通过实施精细管理,使气田在安全管理、产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值得在海上油气田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1-1气田 精细化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海上稠油油田热采经济效益方法研究
18
作者 魏丽 徐文江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开采海上低品位油藏需经营理念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以南堡35-2油田为例,应用盈亏平衡曲线分析法对海上稠油热采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上油田在考虑平台工程投资、按模块钻机实施钻井的条件下,从南堡35-2油田热采试验区第... 开采海上低品位油藏需经营理念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以南堡35-2油田为例,应用盈亏平衡曲线分析法对海上稠油热采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上油田在考虑平台工程投资、按模块钻机实施钻井的条件下,从南堡35-2油田热采试验区第一轮次热采增产效果来看,大多数井的产量只是接近了经济开发的盈亏平衡曲线(IRR=12%,NPV=0);在不考虑平台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第一轮作业后全部热采井产量均在经济有效开发的盈亏平衡曲线之上;如果在油田具备"以优带劣"开发的条件,后续的热采井不承担工程投资分摊,现有技术可以满足经济开发要求;推荐参考盈亏平衡曲线方法,对热采井增产轮次作出科学安排,即在油井产量低于盈亏平衡曲线后,可以考虑实施增产作业,以保持热采井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稠油油田 热力开采 经济效益 盈亏平衡法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