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宁 张紫禾 +4 位作者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496,共8页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1)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2)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3)《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_2排放量的可能;(4)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监测法 排放因子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拍照法编码LDAR技术在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永飞 张海滨 +1 位作者 孔祥军 张景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95-99,118,共6页
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设备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中的编码问题,采用拍照法进行组件识别,解决了非工艺检测人员难以根据管道工艺流程图(PID图)对泄漏组件进行编码的重大难题。鉴于目前国内VOCs检测团队多由非工艺... 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设备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中的编码问题,采用拍照法进行组件识别,解决了非工艺检测人员难以根据管道工艺流程图(PID图)对泄漏组件进行编码的重大难题。鉴于目前国内VOCs检测团队多由非工艺人员完成,拍照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将采用红外定性设备与定量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证实当前智慧LDAR(smart LDAR)检测方法不能完整呈现企业实际VOCs的排放情况,不推荐采用此法对石化行业开展LDAR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泄漏检测与修复 拍照法 泄漏组件编码 智慧L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永飞 张海滨 +2 位作者 刘艳武 张景奇 孟硕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数后,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时间比法、负荷法和热值分配法等几种方法对企业GHG排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IPCC排放因子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而热值分配法可以较好地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监测法对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而采用热值分配法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拓展时间段的GHG排放量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GHG) 排放量计算实地监测 复合燃料 固定燃烧源 IPCC排放因子法 热值分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燃烧源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景奇 张海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GHG)的浓度升高,而正确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于制定减排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某企业馏份油加氢装置为固定燃烧源,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计算了该企业2011年GHG的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并与...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GHG)的浓度升高,而正确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于制定减排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某企业馏份油加氢装置为固定燃烧源,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计算了该企业2011年GHG的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并与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GHG排放因子所估算出的GHG排放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计算得出的GHG排放量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燃烧源 温室气体(GHG) 排放因子 排放量 现场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审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海滨 张景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温室气体(GHG)排放审计因其具有帮助企业摸清自身碳资产家底、提供准确的GHG排放数据、为GHG排放设定合理的减排目标等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温室气体(GHG)排放审计因其具有帮助企业摸清自身碳资产家底、提供准确的GHG排放数据、为GHG排放设定合理的减排目标等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通过总结参与GHG排放审计工作的实践,详细介绍了GHG排放审计工作的程序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我国GHG排放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该研究对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GHG) 排放审计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DHX工艺C_3收率因素分析及工艺完善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继东 孟硕 +1 位作者 张海滨 卢迪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6,共8页
对国内某120×10~4 m^3/d轻烃回收装置典型的DHX工艺C_3收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不改变现有装置的前提下,借助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对工艺全流程建模。对主要操作参数进行分析,权衡C_3收率与装置的能耗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得出,... 对国内某120×10~4 m^3/d轻烃回收装置典型的DHX工艺C_3收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不改变现有装置的前提下,借助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对工艺全流程建模。对主要操作参数进行分析,权衡C_3收率与装置的能耗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在现有装置条件下,低温分离器最佳操作温度为-42℃、重接触塔最佳回流温度为-70℃。另外,膨胀机的膨胀比是影响C_3收率的关键,但是在不新增原料气压缩机、外输天然气压缩机的前提下,不宜对膨胀机的膨胀比进行调整。同时通过对脱乙烷塔塔顶至重接触塔管线的计算,确定管线中气液两相混输是造成脱乙烷塔塔顶温度波动、管线积液甚至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增加C_3收率的3种措施:1通过增大低温分离器入口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降低低温分离器的操作温度;2调整重接触塔进料流程,降低重接触塔塔顶C_3的损失;3增加脱乙烷塔塔顶物流气液分离罐,避免管线中气液两相混输,降低管线压力损失。C_3收率可由当前的67.1%提升至82.3%,同时有效解决脱乙烷塔温度波动幅度大、管线积液甚至断流的现象,增强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X C3收率 优化 L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馏装置双塔流程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继东 孟硕 +1 位作者 张海滨 卢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国内16种气体分馏装置的原料组成,利用Aspen HYSYS进行装置全流程模拟计算,对文献所提出的气体分馏装置双塔流程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验证了文献中结论的准确性,但是其忽略了原料中水质量分数对双塔流程中产... 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国内16种气体分馏装置的原料组成,利用Aspen HYSYS进行装置全流程模拟计算,对文献所提出的气体分馏装置双塔流程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验证了文献中结论的准确性,但是其忽略了原料中水质量分数对双塔流程中产品的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原料中的水质量分数对于双塔流程的产品质量影响非常关键,仅当原料中水质量分数小于20 mg/kg时,双塔流程方可适用。鉴于双塔流程对于原料中的C2及水质量分数要求苛刻,取消脱乙烷塔后,对产品的质量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因此,在实际中,气体分馏装置不宜采用的双塔流程运行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馏 丙烯收率 双塔流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气缸传热对压缩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海滨 卢迪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
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冷却效果对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和功耗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气体与气缸的传热对缸内气体压缩过程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传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缸壁面与气体之间的瞬时传热量、活塞的摩擦热对... 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冷却效果对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和功耗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气体与气缸的传热对缸内气体压缩过程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传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缸壁面与气体之间的瞬时传热量、活塞的摩擦热对气体压缩过程的影响。通过用现场运行记录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定量研究了传热效果对压缩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 传热模型 压缩过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17-520,共4页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封存 强化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改进流程对比分析
10
作者 张继东 孟硕 +1 位作者 张海滨 卢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520,共6页
利用流程模拟技术对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不同流程进行模拟计算,从产品收率、系统能耗的角度出发讨论不同流程优劣,为该过程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计算结果表明,压缩富气直接进解吸塔的改进流程较常规流程热负荷下降10.26%、冷却... 利用流程模拟技术对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不同流程进行模拟计算,从产品收率、系统能耗的角度出发讨论不同流程优劣,为该过程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计算结果表明,压缩富气直接进解吸塔的改进流程较常规流程热负荷下降10.26%、冷却负荷下降16.77%、液化气中丙烯产量增加78kg/h;稳定塔侧线轻汽油作补充吸收剂流程较常规流程热负荷下降8.08%、冷却负荷下降0.62%、液化气中丙烯产量增加58kg/h,但是C4损失量增加299kg/h。压缩富气直接进解吸塔的改进流程效果明显,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而对于稳定塔侧线轻汽油作补充吸收剂流程的适用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吸收稳定 模拟 能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