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北域早白垩世地层及介形虫化石组合 被引量:2
1
作者 巩福生 王军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30-437,共8页
石臼坨组是渤海北部地区白垩系新建的地层单位,系一套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含介形虫化石7属11种(包括4个新种),文中分析了这些化石的地质、地理分布,据此指出,石臼坨组的时代应归于早白垩世,并很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同松辽盆地姚家组,北京... 石臼坨组是渤海北部地区白垩系新建的地层单位,系一套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含介形虫化石7属11种(包括4个新种),文中分析了这些化石的地质、地理分布,据此指出,石臼坨组的时代应归于早白垩世,并很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同松辽盆地姚家组,北京地区丰台组,河北临城组的地质时代大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石臼坨组 介形虫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井中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汪海阁 刘岩生 杨立平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中研究了地温梯度、地表温度、入口钻井液温度、循环钻井液温度梯度和钻井液类型等因素对当量静态钻井液密度( ESD)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井中预测ESD 的积分模型。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ESD 影响很大。随温度梯度增加,... 文中研究了地温梯度、地表温度、入口钻井液温度、循环钻井液温度梯度和钻井液类型等因素对当量静态钻井液密度( ESD)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井中预测ESD 的积分模型。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ESD 影响很大。随温度梯度增加,ESD 减小,且井口与井底ESD 差值增大。随地表温度或钻井液入口温度增加,ESD 减小,但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井口与井底ESD 差值基本相同。不同钻井液体系的高温高压钻井液性能不同。静止时,随井深增加,ESD减小;钻井液充分循环后,随井深增加,ESD 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井 温度 压力 钻井液 密度 高温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管线剩余强度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蔡文军 陈国明 +1 位作者 潘东民 赵学年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7-49,共3页
美国评估腐蚀管线的B31G准则偏于保守,后来对B31G准则作了必要的修正。一些学者针对B31G准则的进一步研究中,考虑了轴向载荷、弯矩、腐蚀宽度以及腐蚀缺陷螺旋角对管线的影响,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腐蚀管线评估方法,即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 美国评估腐蚀管线的B31G准则偏于保守,后来对B31G准则作了必要的修正。一些学者针对B31G准则的进一步研究中,考虑了轴向载荷、弯矩、腐蚀宽度以及腐蚀缺陷螺旋角对管线的影响,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腐蚀管线评估方法,即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弹塑性理论极限的分析方法和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指出我国今后的研究应考虑更复杂的腐蚀形状、载荷情况、环境条件及介质的影响,重点研究影响可靠性的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性,把各种评估方法综合起来,建立腐蚀管线剩余强度的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剩余强度 估算 油气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变刚度下部钻具组合的弹性稳定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姜伟 《石油机械》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目前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常采用变刚度钻具组合的特点,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弹性变形能量法,建立了变刚度管柱的三角级数挠曲变形方程。同时,还根据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旋转钻进和滑动钻进的特点,考虑了与实际操作有关的钻头扭... 针对目前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常采用变刚度钻具组合的特点,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弹性变形能量法,建立了变刚度管柱的三角级数挠曲变形方程。同时,还根据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旋转钻进和滑动钻进的特点,考虑了与实际操作有关的钻头扭矩、钻压、转速、钻柱的几何尺寸、自重以及井斜角等主要参数的影响,研究了变刚度钻具组合的弹性稳定性问题及临界钻压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两口井的现场应用实例计算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钻具组合 稳定性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丛式井陀螺定向侧钻工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姜伟 《断块油气田》 CAS 1995年第1期34-38,共5页
总结了渤海辽东湾SZ36-1油田AI平台丛式井组中的3口井,在丛式井组直井段井距密集,最小井距仅为0.6~0.8m,侧钻点深度差仅有7m且地层疏松不易造斜的困难条件下,采用陀螺定向侧钻,避开了邻井套管的磁干扰,定向准确,严格控制井... 总结了渤海辽东湾SZ36-1油田AI平台丛式井组中的3口井,在丛式井组直井段井距密集,最小井距仅为0.6~0.8m,侧钻点深度差仅有7m且地层疏松不易造斜的困难条件下,采用陀螺定向侧钻,避开了邻井套管的磁干扰,定向准确,严格控制井眼轨迹,保证造科率满足设计要求。3口井在套管里定向侧钻均获成功,并准确地钻达靶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陀螺定向侧钻成功的经验说明:丛式井组的陀螺定向工艺为解决和处理海上勘探中新遇到的复杂情况,为节约昂贵的海上钻井费用和成本开辟了一条新路,并且为此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丛式井 陀螺仪 定向 电磁干扰 侧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