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式冷却机卸料曲轨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鹏 马秋成 +1 位作者 谢政 李齐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87,共3页
在介绍环式冷却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卸料曲轨曲线设计,并联合UG及ADAMS软件对环式冷却机进行了虚拟仿真,从而证明了曲轨设计的可行性,也为曲轨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ADAMS 虚拟样机 卸料曲轨 环式冷却机 UG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浅水陆架走向深水陆坡——南海深水扇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6
2
作者 彭大钧 庞雄 +5 位作者 陈长民 舒誉 叶斌 甘其刚 吴昌荣 黄先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南海深水扇系统是近年来在南海海域的重大发现,证实自 30Ma以来深水扇系统密集地分布在我国的近海海域内,并以其宏大的规模、典型的结构及巨大的勘探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深入展开深水扇系统的研究将是我国油气界与科学界的重大任务... 南海深水扇系统是近年来在南海海域的重大发现,证实自 30Ma以来深水扇系统密集地分布在我国的近海海域内,并以其宏大的规模、典型的结构及巨大的勘探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深入展开深水扇系统的研究将是我国油气界与科学界的重大任务。  近 20年来,深水扇系统已成为国际石油产量与储量增长的主体,已经有 60多个国家进行深水扇研究,并在国际学术界获得高度重视。据认为:“深水浊流及其有关储层在今后至少 25年内将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前缘”。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发育区域的地质条件与国际上已有重大油气发现的深水扇系统发育区有许多重要的相似。古珠江大河充足的物源供应,长期沉降的深水凹陷与海平面周期性下降是纵向上呈良好叠置状态的深水扇系统发育的要素;而立足于精度较好,保真程度较高的高分辨地震剖面是识别层序界面,识别低水位体系域,辨识陆架坡折带的技术关键,这就使研究领域从浅水陆架进入到深水陆坡。  应当给深水扇系统赋予科学的定义;然而国际学术界对深水扇系统的沉积物性质、类型及预测方法技术存在争议。但是,毫无疑义的是,深水扇系统具有可识别性,它对油气的运移、聚集、隐蔽圈闭的形成以及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南海海域 油气 浅水 浊流 海平面 物源 体系域 储层 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浅水区和深水区重力流沉积特征对比 被引量:13
3
作者 乔博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杜家元 朱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从层理构造、生物活动、特殊构造和鲍马序列4个方面分析了浅水区和深水区重力流内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从重力流类型、沉积动力机制和相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外部特征的对比,分析了2种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浅水区... 通过岩心观察,从层理构造、生物活动、特殊构造和鲍马序列4个方面分析了浅水区和深水区重力流内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从重力流类型、沉积动力机制和相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外部特征的对比,分析了2种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浅水区重力流各种层理发育,生物活动频繁,可见潮汐层理,重力流类型丰富,河流、波浪和潮汐影响显著;而深水区重力流层理单一,生物活动贫乏,鲍马序列明显,重力流类型简单,各种作用微弱,有完整的扇和槽模式。通过对2种重力流成因机制分析,认为深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而浅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沉积物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深水区 浅水区 坡度 沉积物供给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1.7-10.5Ma多期次水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乔博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4,共6页
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1.7~10.5Ma发育有浅层水道。在主水道中识别出三期次一级的水道。三期水道内部充填结构简单.第一期水道以侧积为主,第二期和第三期水道以加积为主。在相干体基础上做沿层切片来反映三期水道的整体形态,这... 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1.7~10.5Ma发育有浅层水道。在主水道中识别出三期次一级的水道。三期水道内部充填结构简单.第一期水道以侧积为主,第二期和第三期水道以加积为主。在相干体基础上做沿层切片来反映三期水道的整体形态,这三期水道的平面形态不同,第一期水道往下游逐渐变宽,第二期水道基本顺直,第三期水道往下游逐渐变窄。通过三期水道的时空演化可以看出,该水道整体上是从西向东迁移。水道的发育主要是受到古地形的影响,此外.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是控制该水道发育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水道沉积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古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