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量波方程时间高阶广义有限差分法及稳定性条件
1
作者 袁野 黄健良 +2 位作者 陶维祥 柳万春 吴国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796-8804,共9页
广义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适应起伏的地层界面,消除起伏界面造成的阶梯状散射现象,提高正演模拟的准确性。而使用时间二阶广义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时,由于时间差分精度低,时间采样间隔较大时往往会产生时间频散,影响正... 广义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适应起伏的地层界面,消除起伏界面造成的阶梯状散射现象,提高正演模拟的准确性。而使用时间二阶广义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时,由于时间差分精度低,时间采样间隔较大时往往会产生时间频散,影响正演模拟的精度。研究了标量波方程时间四阶广义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算法及其稳定性条件和频散特性,通过将时间四阶偏导数转嫁到空间偏导数项上实现时间四阶精度差分,时间频散得到有效的压制。此外相对于时间二阶广义有限差分法,时间四阶广义有限差分可以适应较大的时间采样间隔,一定程度上减少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压制阶梯状散射和时间频散,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将其应用于逆时偏移,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有限差分 阶梯状散射 高阶差分格式 时间频散 稳定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武系张夏组树形石中的钙化蓝细菌——以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璇 梅朝佳 李忠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发育树形石,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张夏组层序可以划分为三个四级亚层序。随着微生物影响树形石的形成过程的证据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CCM机制引发蓝细菌鞘钙化作用... 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发育树形石,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张夏组层序可以划分为三个四级亚层序。随着微生物影响树形石的形成过程的证据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CCM机制引发蓝细菌鞘钙化作用”的观点正不断受到挑战。本文通过野外勘探采样、室内薄片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镜下识别刻画树形石的组构,并与现代实例进行类比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树形石的主要组构为暗色泥晶基质、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碎屑颗粒,显微镜下显示,树形石内部发育钙化蓝细菌生物化石,包括附枝菌(Epiphyton)、基座菌(Hedstroemia)、肾形菌(Renalcis),还可见孢网菌(Bacinella)、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通过对研究区树形石中多种类型钙化蓝细菌和钙化蓝细菌微生物膜钙化残余物质的研究,为树形石内钙化微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较为翔实的补充,明确了树形石是附枝菌等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膜或微生物席钙化作用的产物,其中胞外聚合物(EPS)在树形石的发育和矿物沉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树形石的“微生物影响成因”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 树形石 钙化作用 后紫峪剖面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碳酸盐岩裂缝研究与含水动态分析
3
作者 查朝阳 饶溯 +3 位作者 李春鹏 陈培元 刘昕羽 梅朝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M油田为陆上推覆构造背景下的白垩系厚碳酸盐岩储层。复杂的生产历史及微裂缝的发育导致水淹规律比较复杂,因而在后续开发方案动态调整中,需要准确判别开发过程中水淹规律以及水进趋势。利用三维地震多方位角数据分析预测储层裂缝,结合... M油田为陆上推覆构造背景下的白垩系厚碳酸盐岩储层。复杂的生产历史及微裂缝的发育导致水淹规律比较复杂,因而在后续开发方案动态调整中,需要准确判别开发过程中水淹规律以及水进趋势。利用三维地震多方位角数据分析预测储层裂缝,结合目标地层构造形态与受力变形特征,分析地层裂缝参数以及应力场空间分布,研究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综合解释碳酸盐岩油藏内部流体运移方向与水驱强弱关系,判别开发过程中油田的水淹规律以及水进趋势。生产动态分析表明,目标储层内注入水流动趋势和水驱速度主要受井点周边的裂缝发育程度和裂缝方向控制。基于对地震各向异性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裂缝分析研究,明确了目标层段的裂缝发育强弱、裂缝方向和裂缝联通特征,对各个注水井的不同效率做了进一步解释。如果注水井位于裂缝不发育的区域或水进与裂缝方向垂直,水驱速度则比较稳定,周边受效井效果比较好;反之,受效井含水上升就比较快。裂缝发育特征与含水动态关联分析为后续井位的调整与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具体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各向异性 裂缝 构造应力场 含水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油田复合高效解堵体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毅龙 齐宁 +3 位作者 甘俊冲 申玉洋 张振军 石向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针对聚驱油田长期注聚后形成聚合物、无机垢、稠油相互包裹的复杂堵塞物,导致地层严重堵塞的问题。以过碳酰胺为聚合物降解剂,乙酸为无机垢溶蚀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为原油清洗剂,辅以稳定剂以及缓蚀剂,形成稳定、高效的复合解... 针对聚驱油田长期注聚后形成聚合物、无机垢、稠油相互包裹的复杂堵塞物,导致地层严重堵塞的问题。以过碳酰胺为聚合物降解剂,乙酸为无机垢溶蚀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为原油清洗剂,辅以稳定剂以及缓蚀剂,形成稳定、高效的复合解堵体系。确定配方为0.6%过碳酰胺+3%乙酸+0.3%OP-10+1%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1%HSJ-3,并对体系的解堵性能、稳定性能、耐温性能以及耐矿化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合解堵体系均能对模拟堵塞物有效降解,80℃下4 h即可达到90%以上降解率,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及耐温性能;80℃下放置1 h,稳定度保持在9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腐蚀速率为0.9871 g·m^(−2)·h^(−1),达到行业一级标准;用15×10^(4)mg/L高矿化度的盐水配制后,解堵效率基本无影响,耐矿化度性能优良。注入复合解堵体系后,岩心渗透率由0.244×10^(−3)μm^(2)提高至6.391×10^(−3)μm^(2),渗透率提高倍数达25.192。复合解堵体系可有效地解决聚驱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堵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油田 复杂堵塞物 过碳酰胺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排水开发隔层界限及上部剩余油挖潜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新光 郭晓 +2 位作者 王盘根 吴昊 李卓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657-6662,共6页
加拿大油砂主要采用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ant gravity drainage,SAGD)模式开发,难以动用隔夹层上部的储量。在曲流河沉积中,不同区域隔夹层的岩性、厚度、渗透性各异,造成油砂行业内不同公司所采用的隔层认定标准差别... 加拿大油砂主要采用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ant gravity drainage,SAGD)模式开发,难以动用隔夹层上部的储量。在曲流河沉积中,不同区域隔夹层的岩性、厚度、渗透性各异,造成油砂行业内不同公司所采用的隔层认定标准差别巨大,这给SAGD可动用储量的互认造成很大困扰。通过30组不同渗透率、不同温度(原油黏度)下的油砂启动压力梯度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油砂开发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现象,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与视流度成幂指数关系,视流度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通过不同厚度、不同渗透率、是否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下的42组数值模拟实验,绘制了隔夹层上部储量采出程度与隔夹层渗透率、厚度的关系图版。结果表明:垂向渗透率小于25 mD的连续物性层可完全封隔上部储量;垂向渗透率25~500 mD的连续物性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封隔上部储量,此时厚度不同隔挡作用强弱不同;垂向渗透率大于500 mD的连续物性层对上部储量最终采出无明显隔档作用。通过多个方案优化了不同隔夹层隔挡作用下上部剩余油挖潜方式,提出了上部水平加密井的概念:隔挡性较强时可将下部注汽井侧钻为上部采油井;隔挡性较弱时可将下部注汽井侧钻为上部注汽井。初步经济测算表明两种方式下侧钻井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隔夹层 启动压力梯度 上部加密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富泥型浊流沉积储层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宁 陈筱 +2 位作者 李晨曦 段瑞凯 康博韬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共9页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F区发育深水沉积体系,储层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与尼日尔三角洲典型深水沉积储层差异较大。为厘清研究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成因、沉积特征及储层品质主控因素,通过岩相识别及分类,识别出4类10种岩相。基于岩相分析岩石类...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F区发育深水沉积体系,储层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与尼日尔三角洲典型深水沉积储层差异较大。为厘清研究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成因、沉积特征及储层品质主控因素,通过岩相识别及分类,识别出4类10种岩相。基于岩相分析岩石类型及沉积构造,结果表明,研究区是在限制性环境转变为半限制—非限制性环境中发育的远端极低能—低能富泥型浊流沉积。构造坡度的变化及限制性环境的减弱导致浊流流速减弱,沉积物在陆坡上沉积形成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水道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不同期次水道-天然堤沉积体表现为垂向加积、侧向迁移,晚期沉积体会侵蚀早期沉积体。储层为极细粒至细粒长石砂岩和亚长石砂岩,物性较好,为中高孔渗储层。由于薄层泥岩夹层普遍存在,储层品质及储层连通性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泥型浊流沉积 砂泥岩薄互层 水道-天然堤 尼日尔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