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尺度对流系统:从年际年代际变率到气候响应
1
作者
聂绩
林中曦
+7 位作者
李普曦
杨邱
丁天
宋丰飞
孟智勇
孙建华
李建
赵传峰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0-785,共16页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由多个对流系统组成的云系,其降水水平空间尺度介于雷暴单体与温带气旋之间,时间尺度通常为数小时或更久,频繁引发高影响、致灾性强的天气事件。受到青藏高原、东亚季风等地理和气候系统影响,中国的MCS展现出独特...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由多个对流系统组成的云系,其降水水平空间尺度介于雷暴单体与温带气旋之间,时间尺度通常为数小时或更久,频繁引发高影响、致灾性强的天气事件。受到青藏高原、东亚季风等地理和气候系统影响,中国的MCS展现出独特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中国水资源、暴雨及洪涝灾害产生重大影响。MCS的研究对于提升天气预报精确度等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极端天气等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系统回顾了中国学者在MCS的变率和气候响应领域的重要成果和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MCS进行观测试验以来,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对MCS的统计分析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从单一案例和短期统计分析,发展到对多区域、长时间尺度的精细特征和机理的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气象工作者对MCS的时、空变率进行了大量分析,并将MCS的发生、发展与背景条件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关于MCS长期变异性统计分析和机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中国不同区域MCS的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变率的贡献,以及气候长期变率对MCS的调控机制两方面回顾了MCS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相关研究。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MCS的响应这一热点和前沿问题,回顾了气候变化对MCS频率和强度的影响的观测和机理研究,并探讨了气溶胶排放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MCS的影响。最后,对MCS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年际变率
年代际变率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冻雨变化特征及过程致灾机理分析
2
作者
王韵颖
王国复
+2 位作者
张颖娴
郑春怡
黄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基于1961—2022年历史观测数据,系统研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冻雨时空变化规律,并对典型冻雨过程致灾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冻雨发生频次在1961—1975年间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迅速减少后保持稳定,近年呈缓慢上升趋势...
基于1961—2022年历史观测数据,系统研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冻雨时空变化规律,并对典型冻雨过程致灾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冻雨发生频次在1961—1975年间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迅速减少后保持稳定,近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0年以来急剧增加且年际振荡加大。中国冻雨主要发生在湘贵、冀鲁豫鄂、陕甘宁、黑吉辽和新疆5个区域,随着全球变化加剧,不同地区冻雨频次有新的变化,其中湘贵和黑吉辽区域的变化最为显著。大范围冻雨过程研究分析显示,北极增暖背景下,冷空气侵入我国的路径、强度和影响范围发生变化,伴以逆温层显著且水汽充足,易导致大范围冻雨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发生频次
中国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尺度对流系统:从年际年代际变率到气候响应
1
作者
聂绩
林中曦
李普曦
杨邱
丁天
宋丰飞
孟智勇
孙建华
李建
赵传峰
机构
北京
大学
气候与海-气
实验室
中国
气象局龙卷风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北京
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
灾害天气
科学
与技术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气象局广州热带
海洋
气象研究所
中国
科学
院大气
物理
研究所大气
科学
和
地球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崂山
实验室
中国
科学
院大气
物理
研究所云降水
物理
与强风暴
实验室
中国
气象
科学
研究院
出处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0-785,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3902、2023YFC3007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46、42175029、U2142214)。
文摘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由多个对流系统组成的云系,其降水水平空间尺度介于雷暴单体与温带气旋之间,时间尺度通常为数小时或更久,频繁引发高影响、致灾性强的天气事件。受到青藏高原、东亚季风等地理和气候系统影响,中国的MCS展现出独特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中国水资源、暴雨及洪涝灾害产生重大影响。MCS的研究对于提升天气预报精确度等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极端天气等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系统回顾了中国学者在MCS的变率和气候响应领域的重要成果和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MCS进行观测试验以来,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对MCS的统计分析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从单一案例和短期统计分析,发展到对多区域、长时间尺度的精细特征和机理的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气象工作者对MCS的时、空变率进行了大量分析,并将MCS的发生、发展与背景条件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关于MCS长期变异性统计分析和机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中国不同区域MCS的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变率的贡献,以及气候长期变率对MCS的调控机制两方面回顾了MCS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相关研究。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MCS的响应这一热点和前沿问题,回顾了气候变化对MCS频率和强度的影响的观测和机理研究,并探讨了气溶胶排放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MCS的影响。最后,对MCS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年际变率
年代际变率
气候响应
Keywords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Decadal variability
Climatic responses
分类号
P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冻雨变化特征及过程致灾机理分析
2
作者
王韵颖
王国复
张颖娴
郑春怡
黄菲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
多
圈层与
地球
系统
前沿科学
中心和
物理
海洋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
与大气学院
中国
气象局国家气候
中心
云南省气象局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024)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6070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9ZD12)。
文摘
基于1961—2022年历史观测数据,系统研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冻雨时空变化规律,并对典型冻雨过程致灾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冻雨发生频次在1961—1975年间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迅速减少后保持稳定,近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0年以来急剧增加且年际振荡加大。中国冻雨主要发生在湘贵、冀鲁豫鄂、陕甘宁、黑吉辽和新疆5个区域,随着全球变化加剧,不同地区冻雨频次有新的变化,其中湘贵和黑吉辽区域的变化最为显著。大范围冻雨过程研究分析显示,北极增暖背景下,冷空气侵入我国的路径、强度和影响范围发生变化,伴以逆温层显著且水汽充足,易导致大范围冻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冻雨发生频次
中国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Keywords
Frequency of freezing rain
China
Seasonal vari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P426.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尺度对流系统:从年际年代际变率到气候响应
聂绩
林中曦
李普曦
杨邱
丁天
宋丰飞
孟智勇
孙建华
李建
赵传峰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冻雨变化特征及过程致灾机理分析
王韵颖
王国复
张颖娴
郑春怡
黄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