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局部微分方程组的生态系统模拟
1
作者
葛长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34-635,共2页
将变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一个生态系统模型,分解为几个常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子模型。调用Matlab中的odes函数,通过研究这些局部常系数微分方程组而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性教好;抗性分析表明,计...
将变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一个生态系统模型,分解为几个常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子模型。调用Matlab中的odes函数,通过研究这些局部常系数微分方程组而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性教好;抗性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可信。因此这种仿真算法在生态系统模拟中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
微分方程组
生态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3个卤虫品系生物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琳
王麒麟
王春龙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5-870,共6页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卤虫
生物特性
生物学测定值
温度
盐度
孵化率
染色体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锋
葛长字
+2 位作者
方建光
毛玉泽
于守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而言,变温培养时更高;低密度接种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而中等接种密度下的比生长速率最稳定;培养时的比生长速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增殖模型所反映的和观测结果一致。随着接种密度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增加而瞬时增殖速度下降。模型也反映出在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变温培养的环境容量大于恒温培养;恒温时的微藻瞬时增长速度要大于变温时。就(N_t)/(N_0)而言,在变温下培养扁藻,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恒温培养时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低密度接种时,变温和恒温条件下的(N_t)/(N_0)具有显著差异,而在中密度接种和高密度接种时,两种温度条件下的(N_t)/(N_0)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接种密度
比生长速率
增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绒螯近方蟹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于晓明
马甡
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578,共4页
对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penicillatus)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实验研究。雌性、雄性甲宽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0.6056×L2.9806(n=132,r=0.96),W♂=0.5893×L3.1215(n=50,r=0.97)。抱卵量与甲宽的关系为Q=...
对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penicillatus)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实验研究。雌性、雄性甲宽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0.6056×L2.9806(n=132,r=0.96),W♂=0.5893×L3.1215(n=50,r=0.97)。抱卵量与甲宽的关系为Q=865.82L-7275(r=0.97)。幼体发育分为5期状幼体和1期大眼幼体。胚胎、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发育积温分别为219.4℃,226.35℃,49.3℃(以12℃为生物学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螯近方蟹
发育积温
甲宽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马彩华
陈大刚
沈渭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以常规实验生态方法,研究商品鱼养殖中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率,得出个体体重约(420±65)g,在(18 6±0 5)℃日投喂1次的条件下,摄食量为15~30g/尾,平均摄饵量为(41 03±1 71)g/(kg·d),空胃率约11%,在同样条件下的排空...
以常规实验生态方法,研究商品鱼养殖中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率,得出个体体重约(420±65)g,在(18 6±0 5)℃日投喂1次的条件下,摄食量为15~30g/尾,平均摄饵量为(41 03±1 71)g/(kg·d),空胃率约11%,在同样条件下的排空周期约20h,初始排粪出现在投食后6h,排泄速率高峰出现于12~14h,排粪量为0 77~1 35g/(kg·h)。建议在适温期中,以鲜杂鱼为饵料的该鱼养成期的合理日投饵1次,投喂量以体重的4%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摄食量
排空速率
日投饵次数
投喂量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蚌滤水率对环境氨氮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
1
6
作者
葛长字
秦耿
彭小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89-5291,共3页
在水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在静水系统中,利用半现场实验法,研究了不同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的河蚌在4个外界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滤水特征,其中,氨氮浓度依靠河蚌自身排泄和逐步添加氯化铵获得。结果表明,在固定...
在水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在静水系统中,利用半现场实验法,研究了不同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的河蚌在4个外界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滤水特征,其中,氨氮浓度依靠河蚌自身排泄和逐步添加氯化铵获得。结果表明,在固定的氨氮水平下,单位体重滤水率Fr随体重W增加而下降;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浓度(n)范围内,体重和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均具有主效应,且产生交互效应,单位体重滤水率率的自然对数y′(y′=lnFr)为y′=0.90±1.29-1.91±0.74lnw-0.51±0.45lnn+0.57±0.40lnnlnw-0.07±0.07wlnn,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滤水率随氨氮浓度和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体重和氨氮浓度的交互效应对河蚌滤水率产生增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现场实验
氨氮浓度
软组织干重
河蚌
滤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重与氨氮浓度对河蚌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葛长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81-1883,18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水平范围内,随着体重和外界氨氮浓度的增加,河蚌的氨氮排泄率均下降。当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小于2.94g时,氨氮主效应大于体重主效应,反之,体重主效应则大于外界氨氮主效应。体重和水体氨氮水平的交互效应对氨氮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当河蚌体重大于7.66g时,交互效应大于氨氮浓度主效应,反之,氨氮浓度主效应则大于交互效应。在该试验范围内,体重主效应大于交互效应。[结论]体重较轻的河蚌氨氮排泄率更易受到水体氨氮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蚌
软组织干重
氨氮浓度
氨氮排泄
半现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局部微分方程组的生态系统模拟
1
作者
葛长字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34-635,共2页
文摘
将变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一个生态系统模型,分解为几个常系数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子模型。调用Matlab中的odes函数,通过研究这些局部常系数微分方程组而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拟与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性教好;抗性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可信。因此这种仿真算法在生态系统模拟中可行。
关键词
变系数
微分方程组
生态系统
建模
Keywords
variable coefficient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cosystem
modeling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3个卤虫品系生物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琳
王麒麟
王春龙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5-870,共6页
文摘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卤虫
生物特性
生物学测定值
温度
盐度
孵化率
染色体倍性
Keywords
Artemia
biometric
temperature
salinity
hatching rate
chromosome
分类号
Q959.22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锋
葛长字
方建光
毛玉泽
于守团
机构
海洋渔业
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
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青岛红岛蛤原良种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906CB400608)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2414)
文摘
在自然变温和水浴恒温的条件下。用3种接种密度培养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 formis,以研究其增殖形式。结果表明,较高接种密度时,扁藻密度始终较高且较早进入平稳期;接种密度相同,恒温下较早进入平稳期。但就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而言,变温培养时更高;低密度接种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而中等接种密度下的比生长速率最稳定;培养时的比生长速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增殖模型所反映的和观测结果一致。随着接种密度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增加而瞬时增殖速度下降。模型也反映出在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变温培养的环境容量大于恒温培养;恒温时的微藻瞬时增长速度要大于变温时。就(N_t)/(N_0)而言,在变温下培养扁藻,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恒温培养时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低密度接种时,变温和恒温条件下的(N_t)/(N_0)具有显著差异,而在中密度接种和高密度接种时,两种温度条件下的(N_t)/(N_0)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温度
接种密度
比生长速率
增殖模型
Keywords
Temperature Inoculation density Relative growth rate Multiplication model
分类号
S963.21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绒螯近方蟹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于晓明
马甡
高天翔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57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12011)资助
文摘
对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penicillatus)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实验研究。雌性、雄性甲宽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0.6056×L2.9806(n=132,r=0.96),W♂=0.5893×L3.1215(n=50,r=0.97)。抱卵量与甲宽的关系为Q=865.82L-7275(r=0.97)。幼体发育分为5期状幼体和1期大眼幼体。胚胎、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发育积温分别为219.4℃,226.35℃,49.3℃(以12℃为生物学零度)。
关键词
绒螯近方蟹
发育积温
甲宽
体重
Keywords
Hemigrapsus penicillatus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carapace width
body weight
分类号
Q968.25 [生物学—昆虫学]
Q959.22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马彩华
陈大刚
沈渭铨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文摘
以常规实验生态方法,研究商品鱼养殖中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率,得出个体体重约(420±65)g,在(18 6±0 5)℃日投喂1次的条件下,摄食量为15~30g/尾,平均摄饵量为(41 03±1 71)g/(kg·d),空胃率约11%,在同样条件下的排空周期约20h,初始排粪出现在投食后6h,排泄速率高峰出现于12~14h,排粪量为0 77~1 35g/(kg·h)。建议在适温期中,以鲜杂鱼为饵料的该鱼养成期的合理日投饵1次,投喂量以体重的4%为宜。
关键词
大菱鲆
摄食量
排空速率
日投饵次数
投喂量
体重
Keywords
Scophthalmus maximus
food consumption
evacuation rate
分类号
Q959.486 [生物学—动物学]
S965.3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蚌滤水率对环境氨氮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
1
6
作者
葛长字
秦耿
彭小经
机构
中国
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
渔业
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
大学
威海分校
海洋
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89-529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61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M2007-01)
文摘
在水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在静水系统中,利用半现场实验法,研究了不同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的河蚌在4个外界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滤水特征,其中,氨氮浓度依靠河蚌自身排泄和逐步添加氯化铵获得。结果表明,在固定的氨氮水平下,单位体重滤水率Fr随体重W增加而下降;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浓度(n)范围内,体重和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均具有主效应,且产生交互效应,单位体重滤水率率的自然对数y′(y′=lnFr)为y′=0.90±1.29-1.91±0.74lnw-0.51±0.45lnn+0.57±0.40lnnlnw-0.07±0.07wlnn,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滤水率随氨氮浓度和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体重和氨氮浓度的交互效应对河蚌滤水率产生增益效应。
关键词
半现场实验
氨氮浓度
软组织干重
河蚌
滤水率
Keywords
Semi-field experiment
Ammonia concentration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Anodonta woodiana
Filtration rate
分类号
S966.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重与氨氮浓度对河蚌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葛长字
机构
中国
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
渔业
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
大学
威海分校
海洋
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81-1883,188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61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YM2007-01)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河蚌在不同氨氮水平下对其氨氮排泄的影响。[方法]在半现场条件下,利用静水系统研究了4种体重水平的河蚌在3个水体氨氮水平下的排泄率。试验中水温保持在24.0℃左右,颗粒悬浮物浓度维持在0.05~0.06g/L。[结果]在试验的体重和氨氮水平范围内,随着体重和外界氨氮浓度的增加,河蚌的氨氮排泄率均下降。当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小于2.94g时,氨氮主效应大于体重主效应,反之,体重主效应则大于外界氨氮主效应。体重和水体氨氮水平的交互效应对氨氮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当河蚌体重大于7.66g时,交互效应大于氨氮浓度主效应,反之,氨氮浓度主效应则大于交互效应。在该试验范围内,体重主效应大于交互效应。[结论]体重较轻的河蚌氨氮排泄率更易受到水体氨氮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河蚌
软组织干重
氨氮浓度
氨氮排泄
半现场条件
Keywords
Anodonta woodiana
Dry weight of soft tissue
Ammonia nitrogen concn.
Ammonia nitrogen excretion
Semi-field condition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局部微分方程组的生态系统模拟
葛长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北地区3个卤虫品系生物特性比较研究
马琳
王麒麟
王春龙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李锋
葛长字
方建光
毛玉泽
于守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绒螯近方蟹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于晓明
马甡
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菱鲆的摄食量与排空速率的初步研究
马彩华
陈大刚
沈渭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蚌滤水率对环境氨氮浓度的响应
葛长字
秦耿
彭小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体重与氨氮浓度对河蚌氨氮排泄的影响
葛长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