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铜和铅的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铁 高峰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90,共6页
2007年11月在东海泥质区13个站点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并测定了铜和铅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铜主要赋存于易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为1.2~5.1μg/g,平均值为3.3μg/g;铅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为1.9~7.3... 2007年11月在东海泥质区13个站点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分离并测定了铜和铅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铜主要赋存于易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为1.2~5.1μg/g,平均值为3.3μg/g;铅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结合态,含量为1.9~7.3μg/g,平均值为5.3μg/g。泥质区铜和铅的有机结合态和易还原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水深之间的呈明显的相关关系,碳酸盐结合态则与水深不相关。铜和铅非残渣态总量与采样站点水深之间的关系受控于其主要赋存形态,反映了重金属形态分布受到陆源输入和在水体中迁移等因素的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铜和铅含量高于其他海区表层沉积物,可能是由于沉积物再悬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泥质区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中间体法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河东 王江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8-1053,共6页
壳聚糖与芳香醛反应得到壳聚糖席夫碱,将席夫碱与氯乙酸反应后的产物去除氨基保护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产物经FT-IR、1H-NMR结构表征,证实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产物的TG和DTG分析结果与壳聚糖相比差异明显,热稳定性相差较大;抑菌性研究表... 壳聚糖与芳香醛反应得到壳聚糖席夫碱,将席夫碱与氯乙酸反应后的产物去除氨基保护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产物经FT-IR、1H-NMR结构表征,证实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产物的TG和DTG分析结果与壳聚糖相比差异明显,热稳定性相差较大;抑菌性研究表明,新法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抑制能力明显大于壳聚糖,对两种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均达0.5%。由于o-羧甲基壳聚糖良好的溶解性及抗菌能力,预计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会发挥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结构表征 热稳定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壳聚糖酯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河东 王江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839-844,共6页
壳聚糖(CTS)经氨基保护合成席夫碱,再与由对氨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制备的对氨基苯甲酰氯反应,产物在一定pH下氨基去保护得到了对氨基苯甲酸壳聚糖酯(ABCTSE)。产物经FT-IR、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为目标产物;由元素分析得到... 壳聚糖(CTS)经氨基保护合成席夫碱,再与由对氨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制备的对氨基苯甲酰氯反应,产物在一定pH下氨基去保护得到了对氨基苯甲酸壳聚糖酯(ABCTSE)。产物经FT-IR、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为目标产物;由元素分析得到所制得壳聚糖酯的酯化度为16.8%、40.4%;室温下,壳聚糖衍生物在蒸馏水及有机试剂中的溶解性比壳聚糖更好;产物的TG和DTG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壳聚糖酯的稳定性稍低于壳聚糖。另外,由于分子结构中两个氨基的存在,其溶于弱酸性溶液后随着形成—NH3+的增多,使其在抑菌方面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酯 氨基 有机可溶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甲酰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迪 王江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以壳聚糖与呋喃甲酰氯反应得到呋喃甲酰壳聚糖。通过FT-IR、1 H-NMR、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溶解度实验、元素分析、抗氧化活性测试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且热稳定性好于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能良... 以壳聚糖与呋喃甲酰氯反应得到呋喃甲酰壳聚糖。通过FT-IR、1 H-NMR、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溶解度实验、元素分析、抗氧化活性测试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且热稳定性好于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能良好,溶解度为0.04g/mL;取代度为0.69;当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呋喃甲酰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1mg/mL,其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抗氧化活性优于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呋喃甲酰壳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吡唑酰壳低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赵迪 董泽义 +1 位作者 王江涛 孟祥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5-1419,共5页
以壳低聚糖与氯乙酰氯反应制备出中间产物2-氯乙酰壳低聚糖,中间产物再与吡唑反应得到2-吡唑酰壳低聚糖。通过FT-IR、1H-NMR、热重分析、溶解度实验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并测定了产物对褐腐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 以壳低聚糖与氯乙酰氯反应制备出中间产物2-氯乙酰壳低聚糖,中间产物再与吡唑反应得到2-吡唑酰壳低聚糖。通过FT-IR、1H-NMR、热重分析、溶解度实验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并测定了产物对褐腐病菌和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结构正确,热稳定性略低于壳低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 mg·m L-1;抑菌研究表明,产物的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IC50值为0.33 mg·m L-1,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IC50为0.45 mg·m L-1,抑菌活性优于壳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低聚糖 2-吡唑酰壳低聚糖 结构表征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