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沉积物表面酸碱性质及对铜的吸附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晓燕 葛成凤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143,共7页
选取胶州湾海域2个站点的沉积物进行了表面酸碱电位滴定实验,并考察了人工海水介质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了介质的盐度和温度等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结果发现:2个站点的沉积物随pH值由3增大到10表面质子电荷密度的... 选取胶州湾海域2个站点的沉积物进行了表面酸碱电位滴定实验,并考察了人工海水介质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了介质的盐度和温度等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结果发现:2个站点的沉积物随pH值由3增大到10表面质子电荷密度的值由正转负,零净质子电荷点pHPZNPC均在4.0~4.5之间,表面位浓度HS在1.34×10-4~1.90×10-4mol.L-1之间;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动力学吸附曲线可用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伪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拟合,其中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符合较好,吸附在2 h左右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零净质子电荷点低、表面位浓度大的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蒸馏水介质中,沉积物对铜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小于在稀释人工海水中和人工海水中的结果;较高的温度使饱和吸附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表面性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辣素衍生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2
作者 孙绪金 张寒露 +2 位作者 李亮 吴刚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观察方法对比研究了含辣素衍生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P(AM-MAA-AMPSHDDE-SA)(PAMAHS)和聚丙烯酰胺对Q235钢在CO_2饱和的模拟油田采出水中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AHS对碳钢在油田水...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观察方法对比研究了含辣素衍生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P(AM-MAA-AMPSHDDE-SA)(PAMAHS)和聚丙烯酰胺对Q235钢在CO_2饱和的模拟油田采出水中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AHS对碳钢在油田水中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缓蚀率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缓蚀剂浓度为500mg·L^(-1)时,缓蚀效率能达到80.64%。因此,PAMAHS是一种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其分子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吸附膜,从而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PAMAHS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辣素 吸附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缓蚀性能
3
作者 孙绪金 张寒露 +2 位作者 李亮 于良民 吴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水溶性良好的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的共聚物(PAA)对Q235钢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PAA对碳钢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缓蚀率随着PAA加入量的增...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水溶性良好的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的共聚物(PAA)对Q235钢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PAA对碳钢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缓蚀率随着PA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PAA加入量为500mg/L时,缓蚀率能达到91%。PAA是一种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同时具有非常优良的后效性。缓蚀剂分子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保护膜,从而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吸附 电化学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