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不同浓度氨氮和亚硝氮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与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
1
作者 杜玉龙 董登攀 +2 位作者 李长剑 王芳 单洪伟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5,共14页
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常出现氨氮和亚硝氮积累的现象,对养殖对虾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探究微生物在氨氮(NH_(3)^(-)N)和亚硝氮(NO_(2)^(–)-N)积累中的作用,将随机从凡纳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采集的水样分为4组,DG组:NH_(3)... 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常出现氨氮和亚硝氮积累的现象,对养殖对虾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探究微生物在氨氮(NH_(3)^(-)N)和亚硝氮(NO_(2)^(–)-N)积累中的作用,将随机从凡纳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采集的水样分为4组,DG组:NH_(3)^(-)N<1.33 mg/L、NO_(2)^(–)-N<0.77 mg/L;DB组:NH_(3)^(-)N>2.53 mg/L、NO_(2)^(–)-N<0.77 mg/L;DY组:NH_(3)^(-)N<1.33 mg/L、NO_(2)^(–)-N>2.55 mg/L;DR组:NH_(3)^(-)N>2.53 mg/L、NO_(2)^(–)-N>2.55 mg/L。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各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氮循环功能基因绝对丰度,并对微生物丰度、环境因子和氮循环基因丰度进行了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Y组和DR组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高于DG组和DB组,葡萄球菌科(Stappiaceae)低于DG组和DB组。DG组norank_o__PeM1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微生物中,蓝藻科(Cyanobiaceae)、腐败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和冷苔菌科(Cryomorphaceae)与NH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与NO_(2)^(–)-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DR组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均为最高,其中,narG、nirS、nirK、amoA和ureC的绝对丰度与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功能基因中,amoA与NH_(3)^(-)N浓度、NO_(2)^(–)-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irS与NO_(2)^(–)-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腐败螺旋菌科、冷苔菌科和微杆菌科的丰度变化可能会影响水体NH_(3)^(-)N和NO_(2)^(–)-N的浓度。NH_(3)^(-)N和NO_(2)^(–)-N浓度高的水体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更高。本研究揭示了水体微生物、氮循环基因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为通过调控微生物解决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有害氮积累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工厂化养殖 氨氮和亚硝氮 微生物 氮循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菌对刺参养殖的危害及防管策略
2
作者 王照华 闫文杰 +1 位作者 张云岭 赵祺 《科学养鱼》 2025年第7期55-56,共2页
现阶段,刺参的主要养殖方式有海域底播养殖、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等。随着养殖方式的多元,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养殖密度显著提升,水环境压力加剧,致使刺参病害频发。其中,弧菌的暴发给刺参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已... 现阶段,刺参的主要养殖方式有海域底播养殖、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等。随着养殖方式的多元,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养殖密度显著提升,水环境压力加剧,致使刺参病害频发。其中,弧菌的暴发给刺参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弧菌防控体系,已成为保障刺参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以及刺参养殖日常管理中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养殖方式 刺参养殖 海域底播养殖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胁迫及其预防——营养学途径 被引量:32
3
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1 位作者 徐玮 刘付志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774,共8页
环境胁迫强弱程度的不同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力、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近 10多年来关于水产养殖环境胁迫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养殖动物的抗胁迫能力 ,以缓解或减轻环境胁迫所带来... 环境胁迫强弱程度的不同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力、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近 10多年来关于水产养殖环境胁迫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养殖动物的抗胁迫能力 ,以缓解或减轻环境胁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指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探讨提高养殖动物抗胁迫能力的途径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营养学 环境胁迫 预防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养殖环境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牛化欣 马甡 +3 位作者 田相利 邓锦松 安振华 陈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45-48,共4页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蓠的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总产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各处理组NH4+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O43-和叶绿素a的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混养江蓠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和提高混养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具有一定的净化产作用。在菊花心江蓠不同放养密度的处理中,在此对虾放养密度的池塘中混养江蓠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60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心江蓠 中国明对虾 水质 营养盐吸收 环境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冯敏毅 马甡 +1 位作者 文国樑 于明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环境 生物修复技术 水域生态环境 养殖业发展 对虾养殖 周围环境 有机污染 渤海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病害及其药物控制与水产品安全 被引量:32
6
作者 战文斌 刘洪明 王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8-760,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害多采用药物控制极易造成因药物使用不当或盲目用药等原因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水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 ,最终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现状。从常见病毒病、细菌病 ,以及寄生虫病...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害多采用药物控制极易造成因药物使用不当或盲目用药等原因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水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 ,最终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现状。从常见病毒病、细菌病 ,以及寄生虫病等论述开展对药物残留毒性研究 ,重视专用渔药研制、加强用药指导 ,减少用药盲目性等工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药物 药物残留 水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草资源分布现状、退化原因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毅 江志坚 +12 位作者 邱广龙 张沛东 徐少春 张晓梅 刘松林 李文涛 吴云超 岳世栋 顾瑞婷 丁丽 郑凤英 黄小平 范航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8-1257,共10页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手段,重点对我国近海海草资源的分布面积、种类及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据此提出我国海草床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海草床面积共为26 495.69hm^(2),可划分为:温带海域海草分布区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分布区;我国现有海草4科9属16种。其中,温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17 095.01 hm^(2),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沿海,分布有2科3属5种,以鳗草(Zosteramarina)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为优势种,其中唐山乐亭-曹妃甸海草床面积达9 025.56 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9 400.68 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分布有4科8属12种,以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为优势种,以海南海草种类最多(12种)。我国海草床退化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爆发、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同时,笔者针对不同威胁类型和强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草 海草分布 海草种类 主要威胁 海草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对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贾旭颖 王芳 +1 位作者 王春生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40,共8页
为探讨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对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的耐受性,设置了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胁迫2组急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养殖条件、温度突变和时间三者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温度由22℃分别... 为探讨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对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的耐受性,设置了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胁迫2组急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养殖条件、温度突变和时间三者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温度由22℃分别突变到7、12和37℃时,2种养殖条件下对虾的存活率均随突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海水养殖对虾高、低温突变幅度均不宜超过10℃;淡水养殖对虾高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10℃,低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5℃。淡水养殖对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低于海水养殖对虾,对高温的适应能力高于海水养殖对虾。(2)非离子氨浓度、养殖条件和胁迫时间对对虾的存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非离子氨对海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1.612和0.161mg/L,对淡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629和0.063mg/L。各时间点的LC50均是海水养殖对虾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对非离子氨的耐受能力高于淡水养殖对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突变 非离子氨 凡纳滨对虾 海水 淡水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永坚 沈勇平 +1 位作者 王芳 张振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于2009年6—10月采用围隔实验法开展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模式的养殖实验,并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测定了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 于2009年6—10月采用围隔实验法开展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混养模式的养殖实验,并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测定了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并探讨了影响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因素。实验设置7个处理组,分别为草鱼单养组(G),草鱼和鲢鱼二元混养组(GS),草鱼和凡纳滨对虾二元混养组(GL),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按照不同比例放养的三元混养组(GSL1、GSL2、GSL3和GSL4),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1)草鱼不同养殖模式下沉积物-水界面呈现较高的营养盐通量,其水平高于湖泊、鱼类网箱区和青蟹、刺参养殖池塘,其中氨氮通量为87.87—229.67 mmol/(m2.d),硝酸盐通量为32.95—27.13 mmol/(m2.d),DIP通量500.2—10.25 mmol/(m2.d),且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硝酸盐通量、氨氮通量、无机磷通量均以8月份最高;(2)养殖期间沉积物对氨氮的释放和吸收呈交替变化趋势,7、8月份沉积物对NO3+NO2主要表现为吸收,而沉积物对可溶性无机磷(DIP)的吸收主要出现在8、9两月;(3)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中后期的硝酸盐通量、氨氮通量、无机磷通量多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三元混养组中营养盐的通量值明显高于单养组和二元混养组;(4)结合水环境指标来看,GSL2组(放养0.58 ind./m2的草鱼、0.23 ind./m2的鲢鱼、48.9 ind./m2的凡纳滨对虾)是较优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混养 沉积物-水界面 氨氮通量 硝酸盐通量 磷酸盐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忠明 董双林 +4 位作者 白培峰 高勤峰 董云伟 秦传新 金波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模式对池塘底质的影响,于2007年5~11月间从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采得底泥样并通过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测定了底泥耗氧率(SOD)及沉积物—水界面的N、P等。结果表明,投饵对SOD影响不显著(P>0.05)... 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模式对池塘底质的影响,于2007年5~11月间从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内采得底泥样并通过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测定了底泥耗氧率(SOD)及沉积物—水界面的N、P等。结果表明,投饵对SOD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本实验条件下投饵没有造成实验围隔底泥中的有机物积累;7月份的SOD与其它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模式中沉积物释放溶解性无机磷酸盐(DIP)且不同月份之间的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模式之间的变化较复杂;在硝酸盐(NO3-+NO2-)通量结果中,投饵模式下的平均通量为非投饵模式下通量值的2~3倍,夏季的交换通量为冬季交换通量的2倍;当养殖密度较大时,非投饵模式中沉积物吸收氨氮的通量大于投饵模式中的通量,其它密度下投饵模式中沉积物释放氨氮的通量大于非投饵模式中的通量,并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通量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通量 沉积物——水界面 刺参 底泥呼吸 不同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响驯化技术在鲤养殖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涛 张国胜 +1 位作者 张旭光 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进行了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初放声时,实验鱼产生惊愕反应,迅速离声源而去;但驯化6 d后,实验鱼在放声后迅速游向声源,摄食时间由最初的150 s缩短到实验后期的60 s。整个实验阶段放声组与对照组摄食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实验鱼的生长参数,求得了参考投饵量曲线和方程。本实验结果为音响驯化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驯化 过剩饵料 摄食时间 投饵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水体周丛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继秋 林晓凤 +1 位作者 许恒龙 宋微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3-500,共8页
为了解周丛纤毛虫在特定海水养殖环境中的功能与地位,作者以青岛近郊一封闭式海水对虾养殖池为采集地,采用人工基质(载玻片)法对周丛类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为期140d(以全养殖周期为时限)的调查,同时开展了环境理化因子的采集和分析... 为了解周丛纤毛虫在特定海水养殖环境中的功能与地位,作者以青岛近郊一封闭式海水对虾养殖池为采集地,采用人工基质(载玻片)法对周丛类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为期140d(以全养殖周期为时限)的调查,同时开展了环境理化因子的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周丛纤毛虫群落结构参数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本工作共涉及41种周丛纤毛虫,其中以缘毛类Zoothamnium和Pseudovorticella等属种类为优势类群。采集期间纤毛虫丰度和物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丰度分别在第100天和第120天达到高峰,物种数量则在第80天达最大值,缘毛类纤毛虫是微型群落中丰度/物种数量峰值的主要组成成分。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100天出现峰值。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周丛纤毛虫群落结构中的大部分参数与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物种数量和均匀度指数均与氨态氮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与氨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丰度和物种数均与可溶性磷酸盐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样性指数与细菌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周丛纤毛虫群落具有良好的自我维持和修复能力,并能较好的响应集约化海水养殖水体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周丛纤毛虫 群落结构 生物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碳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跃朋 马甡 +2 位作者 田相利 冯翠梅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2,50,共7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法对实验系统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定量研究,测定了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碳素变动,为模型有效性验证提供了野外数据;根据Ecopath能量平衡模型原理建立了海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碳的计算机模型,初步确定了包括15个... 应用光学显微镜法对实验系统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定量研究,测定了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碳素变动,为模型有效性验证提供了野外数据;根据Ecopath能量平衡模型原理建立了海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碳的计算机模型,初步确定了包括15个参数的浮游植物模块参数库,通过单因子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检验,确定了3个敏感性参数,并利用野外实际测定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型成功模拟了海水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碳变动。在建模过程中,光限制因子与水温为影响浮游植物碳的主要内源因素,浮游动物捕食作用为外源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模型 敏感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2
14
作者 麦康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共5页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产量雄踞世界第一,提供了物质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围绕基本营养需求数据库的建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产量雄踞世界第一,提供了物质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围绕基本营养需求数据库的建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的带动、水产动物营养代谢研究新的突破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水产饲料工业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水产饲料技术的创新特色,探讨了蛋白质生产的颠覆性技术,并展望了饲料与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营养学 水产饲料工业 发展历程 技术创新 前景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生态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共6页
水产养殖生态学是研究水生经济生物及其养殖生产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养殖系统(模式)构建和管理的学问。其是水产养殖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1950年代,是水产养殖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向包括养殖生物个体生态学、养殖水体... 水产养殖生态学是研究水生经济生物及其养殖生产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养殖系统(模式)构建和管理的学问。其是水产养殖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1950年代,是水产养殖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向包括养殖生物个体生态学、养殖水体环境管理、水产养殖系统生态学、水产养殖生产活动与养殖环境的相互作用、水产养殖生态经济学、生态防病等。其特色主要是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养殖水体的多功能性、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态学 研究方向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虫蛋白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开发新途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化欣 常杰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69,共2页
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糖类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及能够被水产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优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但是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产量的增加,水产养殖动物对优质蛋白... 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糖类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及能够被水产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优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但是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产量的增加,水产养殖动物对优质蛋白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动物 蛋白源 应用 卤虫 脂肪酸含量 必需氨基酸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区卤水配兑淡水养殖中国明对虾高产技术
17
作者 叶建生 马甡 +1 位作者 苏跃朋 王兴强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0-262,共3页
2005年5月至9月进行了中国明对虾卤水配兑淡水高产养殖试验,试验池塘的总面积为3000m2,总产量为3350kg,总产值为103850元,单位产量达到1.12kg/m2,单位产值为34.62元/m2,投入产出比1:1.87。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卤水 淡水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循环海水养殖精养系统初探
18
作者 牛化欣 马甡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正处于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我国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沿海池塘和网箱为主的养...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正处于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我国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沿海池塘和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产业 环境友好型 系统 精养 循环 鱼类养殖 工业化养殖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探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玮琪 朱明壮 +3 位作者 王海亮 段可馨 吕敏 温海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9-311,318,共4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决定了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水平,是提升实验室研究人员整体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但现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安全意识缺乏,有制度但执... 高校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决定了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水平,是提升实验室研究人员整体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但现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安全意识缺乏,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实验室管理人员分工合作不合理以及实验室数据管理混乱,缺乏安全管理理念等问题。因此,通过结合实际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从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创新性建议,从而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科研数据的安全管理不断进步,保障科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科研数据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潜养殖系统中不同规格气泡对虹鳟补气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李哲坤 周演根 +5 位作者 余剑非 董暄 李丽 姚波 高勤峰 董云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8,I0001,I0002,共14页
为探究不同规格气泡对下潜养殖虹鳟生长、行为、能量收支、抗氧化能力和体形态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不同处理组:对照组(不增加网罩和补气设备)、无气泡组(水中增加网罩隔离)和3种气泡组(水中增加网罩隔离,并在网罩下方添加3种规格的气石,... 为探究不同规格气泡对下潜养殖虹鳟生长、行为、能量收支、抗氧化能力和体形态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不同处理组:对照组(不增加网罩和补气设备)、无气泡组(水中增加网罩隔离)和3种气泡组(水中增加网罩隔离,并在网罩下方添加3种规格的气石,气泡直径分别为1.02、0.33和0.11 cm)。经过28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大、中气泡组虹鳟的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小、无气泡组,鱼鳔体积和鱼鳔产生的浮力均显著大于小、无气泡组,这表明大、中气泡有效地补充了虹鳟鱼鳔内的气体,恢复了其生长性能。气泡组虹鳟的SOD和CA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DA和LPO显著降低,表明下潜胁迫对其机体抗氧化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大、中气泡组虹鳟抗氧化指标的IBR_(v2)较小、无气泡组更接近对照组,表明其在一定程度能缓解下潜养殖的负面效应。气泡组虹鳟身体的“流线型”高于对照组,且鳍和尾部的相对面积增大,这可能是虹鳟应对浮力缺失的改善措施。综上,由于较大气泡更容易被虹鳟吞食,且更易于在食道中聚集,经鳔管压缩进入鱼鳔,因此,大、中气泡具有更强的补气效果来缓解下潜养殖鲑鱼负浮力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鱼鳔补气 生长 抗氧化能力 形态学 虹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