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管华诗 韩玉谦 冯晓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1-766,共6页
根据海洋活性多肽是近年来新药研究热点的现状 ,本文对天然存在的海洋活性多肽和海洋蛋白酶解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活性多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活性多肽 海洋生物 海洋蛋白酶解物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甲鱼油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2 位作者 蒋新 冯晓梅 管华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3-35,共3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甲鱼中提取分离甲鱼油 ,着重探讨了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 ,并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种萃取方法得到甲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甲鱼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2 0MPa ,4 5℃ ,CO2 ...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甲鱼中提取分离甲鱼油 ,着重探讨了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 ,并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种萃取方法得到甲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甲鱼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2 0MPa ,4 5℃ ,CO2 流量为 1.8kg/ (h·g)原料 ,萃取时间为 6h ;超临界CO2 萃取法萃取率 (98.1% )明显高于乙酸乙酯萃取法 (85 .2 % ) ,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甲鱼油主要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 ,甲鱼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70 %以上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甲鱼油 萃取率 脂肪酸组成 乙酸乙酯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1 位作者 冯晓梅 管华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22-424,共3页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的萃取工艺,并用色质联用法分析了蜂胶提取物的成分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0MPa、CO2循环量0 6kg/g、w(携带剂)...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的萃取工艺,并用色质联用法分析了蜂胶提取物的成分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0MPa、CO2循环量0 6kg/g、w(携带剂)=5%。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其中24个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超临界CO2萃取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冯晓梅 韩玉谦 +1 位作者 隋晓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5-880,共6页
本文从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抗氧化剂、酸碱及金属离子 7个方面对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日光与紫外光、氧化剂 H2 O2 与还原剂 Na2 SO3 对番茄红素的破坏作用较大 ;常温下番茄红素比较稳定 ,但较高的温... 本文从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抗氧化剂、酸碱及金属离子 7个方面对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日光与紫外光、氧化剂 H2 O2 与还原剂 Na2 SO3 对番茄红素的破坏作用较大 ;常温下番茄红素比较稳定 ,但较高的温度 (>6 0℃ )对番茄红素破坏较强 ;酸对番茄红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碱对番茄红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金属离子中 Fe3 + ,Cu2 + ,Fe2 + ,Al3 +对番茄红素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稳定性 油树脂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多膜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韩玉谦 蒋新 +2 位作者 李钐 冯晓梅 管华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研究以变性淀粉为主要壁材,以超临界CO2萃取无腥鱼油为芯材,采用糊精、甲壳素等壁材进行连续多次包埋,经喷雾干燥得到鱼油多膜微胶囊。着重探讨了壁材组合、配比等对鱼油多膜微胶囊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鱼油多膜微胶囊喷雾... 研究以变性淀粉为主要壁材,以超临界CO2萃取无腥鱼油为芯材,采用糊精、甲壳素等壁材进行连续多次包埋,经喷雾干燥得到鱼油多膜微胶囊。着重探讨了壁材组合、配比等对鱼油多膜微胶囊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鱼油多膜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膜微胶囊 喷雾干燥 变性淀粉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DHA含量营养保健鸡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晓梅 韩玉谦 +1 位作者 李钐 管华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7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产蛋鸡的日粮中添加不同DHA、α-亚麻酸组成和含量的强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考察了对鸡蛋蛋黄、鸡肉、鸡肝及鸡心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饲料配方对产蛋鸡体重、产蛋率及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对产蛋鸡的日粮中添加不同DHA、α-亚麻酸组成和含量的强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考察了对鸡蛋蛋黄、鸡肉、鸡肝及鸡心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饲料配方对产蛋鸡体重、产蛋率及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蛋鸡喂养强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15d后,鸡蛋蛋黄、鸡肉、鸡肝及鸡心中DHA、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稳定,而且强化饲料对产蛋鸡的体重、产蛋率及采食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Α-亚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中糖蛋白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晓梅 韩玉谦 +1 位作者 赵志强 管华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09-712,716,共5页
本文以青岛产牡蛎为原料,通过低温水提取工艺得到牡蛎糖蛋白粗提物,然后用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100 HR)进行纯化,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物质F22。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F22是纯度较高的单一组分;分子量为34.2 k... 本文以青岛产牡蛎为原料,通过低温水提取工艺得到牡蛎糖蛋白粗提物,然后用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100 HR)进行纯化,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物质F22。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F22是纯度较高的单一组分;分子量为34.2 kDa;等电聚焦的结果显示等电点为5.5;红外色谱呈现出典型的糖的特征吸收峰;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F22的中性单糖是由葡萄糖这一种单糖组成的同多糖;β-消去反应表明F22的糖肽键应为N-型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糖蛋白 分离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皂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韩玉谦 冯晓梅 管华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海洋活性物质是近年来新药原型化合物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海参皂甙(sea cucumber glycosides)的研究进展,着重列举了近20年来新发现的40多种海参皂甙,并介绍了这些海参皂甙的主要药理活性和结构特征。
关键词 海参 海参皂甙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1 位作者 蒋新 李慧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993,共3页
探讨盐藻D.peircei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方法脱除其蛋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提取10h,固液比1∶16,pH=9,通过中性蛋白酶对其酶解,可脱除其部分蛋白... 探讨盐藻D.peircei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方法脱除其蛋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提取10h,固液比1∶16,pH=9,通过中性蛋白酶对其酶解,可脱除其部分蛋白,使糖含量达到29.01%,初步确定此多糖为含有硫酸基和己糖醛酸的蛋白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多糖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虫卵氨基酸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玉谦 冯晓梅 +1 位作者 姜守磊 李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8-81,共4页
本文以卤虫卵为原料,使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1:1)进行水解,得到复合氨基酸水解液,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底物浓度7.5%,加酶量35000U/g底物,温度50℃,pH为7,水解时间7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达到45.18%。复合氨基酸水... 本文以卤虫卵为原料,使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1:1)进行水解,得到复合氨基酸水解液,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底物浓度7.5%,加酶量35000U/g底物,温度50℃,pH为7,水解时间7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达到45.18%。复合氨基酸水解液可以加工成营养丰富的氨基酸饮料。氨基酸饮料的最佳配方是水解液6%,白砂糖10%,柠檬酸0.25%,β-环糊精0.2%。饮料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0m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卵 氨基酸 饮料 复合酶 酶解 木瓜蛋白酶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