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菜籽粕营养价值及菜籽浓缩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满铭叁 王旋 +2 位作者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河北渔业》 2017年第7期51-56,共6页
全球鱼粉资源的短缺迫使水产养殖业相关从业者寻找可替代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优质蛋白源,菜籽粕是一种来源广泛、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富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植物蛋白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菜籽粕在水... 全球鱼粉资源的短缺迫使水产养殖业相关从业者寻找可替代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优质蛋白源,菜籽粕是一种来源广泛、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富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植物蛋白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菜籽粕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菜籽粕的营养价值和限制因素,同时介绍了菜籽粕的加工产物—菜籽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述了菜籽浓缩蛋白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菜籽浓缩蛋白 营养价值 替代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动植物蛋白源替代体系及其与养殖鱼类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运正 何艮 周慧慧 《河北渔业》 2014年第8期54-57,共4页
蛋白源替代是水产饲料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概述了当今水产饲料动植物蛋白源替代体系的构成和应用,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和特点阐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蛋白源进行总结,重点揭示水产饲料动植物性蛋白源在不同食性鱼类的研究进... 蛋白源替代是水产饲料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概述了当今水产饲料动植物蛋白源替代体系的构成和应用,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和特点阐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蛋白源进行总结,重点揭示水产饲料动植物性蛋白源在不同食性鱼类的研究进展及替代效果差异较大原因,以期为水产饲料配方的科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鱼粉 蛋白源替代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对大黄鱼稚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艾庆辉 王云涛 +2 位作者 张健敏 刘家辉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56,共12页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和0.2%的扇贝肽,共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54.15%)等脂(粗脂肪16.52%)的人工微颗粒饲料,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表明,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FBL(终末体长)、FBW(终末体质量)和SGR(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大黄鱼稚鱼的npy(神经肽Y)和ghrelin(饥饿素)的mRNA表达量,相应地,当稚鱼被饲喂含有0.1%扇贝肽的饲料时,稚鱼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leptin(瘦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胰腺段和肠段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饲喂0.05%扇贝肽饲料的稚鱼胰腺段的胰蛋白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肠道发育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显著提高稚鱼肠道刷状缘的LAP(亮氨酸氨基肽酶)和AKP(碱性磷酸酶活性)活性(P<0.05)。在抗氧化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稚鱼内脏团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且降低稚鱼内脏团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内脏团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和0.2%扇贝肽饲料可显著降低稚鱼的il-1β(白介素-1β)、il-6(白介素-6)和il-8(白介素-8)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增强促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抑制厌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增强消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力及缓解炎症反应,最终提高大黄鱼稚鱼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稚鱼 扇贝肽 摄食相关基因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隋仲敏 周慧慧 +3 位作者 王旋 张宿莉 麦康森 何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38-314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20尾初重为(13.00±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为8个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20尾初重为(13.00±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为8个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D3、D6、D9、D12组为不加酶对照组,分别饲喂以玉米DDGS替代基础饲料中3%、6%、9%、12%鱼粉的试验饲料;D3+、D6+、D9+、D12+组为加酶试验组,分别饲喂以玉米DDGS替代基础饲料中3%、6%、9%、12%鱼粉并添加木聚糖酶(活性为120 163U/g,添加量为20g/t)和纤维素酶(活性为13 424U/g,添加量为300g/t)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9周。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高于不加酶对照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各组大菱鲆幼鱼摄食率以及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不加酶对照组,其中D9+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D9组显著升高(P<0.05),D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D3组显著升高(P<0.05),D12+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D12组显著升高(P<0.05)。大菱鲆幼鱼饲喂相同玉米DDGS含量的饲料时,加酶试验组大菱鲆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较不加酶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的含量较不加酶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不同玉米DDGS含量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对饲料的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鮮幼鱼 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 非淀粉多糖酶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硒的营养作用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谭畅 高中月 +3 位作者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河北渔业》 2018年第7期52-54,60,共4页
水产养殖集约化导致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迫使水产养殖业相关从业者寻找一种无毒无害且高效的饲料添加剂以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酵母硒是一种优质的有机硒,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氧化的能力并... 水产养殖集约化导致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迫使水产养殖业相关从业者寻找一种无毒无害且高效的饲料添加剂以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酵母硒是一种优质的有机硒,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氧化的能力并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酵母硒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酵母硒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述了其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硒 促生长 抗氧化 免疫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潘世会 周慧慧 +1 位作者 边富云 何艮 《河北渔业》 2016年第5期77-81,83,共6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全球鱼粉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加大,急需寻找新的蛋白源,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桑叶作为一种新型植物蛋白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天然活性物质,并且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 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全球鱼粉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加大,急需寻找新的蛋白源,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桑叶作为一种新型植物蛋白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天然活性物质,并且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结合近几年桑叶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桑叶的营养价值,综述了饲料中使用桑叶粉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消化、品质和原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提高桑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鱼粉 生长 品质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帆 张文兵 +1 位作者 麦康森 孙瑞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5-82,共8页
以初始体重为(10.57g±0.43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豆粕分别替代0%、35%、40%、45%的鱼粉来配制4种等氮(蛋白含量为46%)等脂(总脂肪为13%)的实验饲料,分别编号为FM,PP35,PP40和PP45。其中,在PP35、PP40和PP45组均添加肽聚糖、... 以初始体重为(10.57g±0.43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豆粕分别替代0%、35%、40%、45%的鱼粉来配制4种等氮(蛋白含量为46%)等脂(总脂肪为13%)的实验饲料,分别编号为FM,PP35,PP40和PP45。其中,在PP35、PP40和PP45组均添加肽聚糖、胆固醇、植酸酶、晶体氨基酸和复合益生菌,并以FM组和鲜鱼浆(FTF)组作为对照,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60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不同豆粕替代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替代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FM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而FTF组的最低。肠道脂肪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TF组脂肪酶活性最低。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增高同样呈现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高豆粕替代水平(PP40和PP45组)对肝脏组织和肠道组织结构有破坏作用,PP45组实验鱼肝脏空泡化现象严重,肠壁明显变薄,小肠绒毛受到严重机械性损伤。实验证明,在大黄鱼幼鱼饲料中可以使用豆粕来替代35%的鱼粉既不影响大黄鱼的生长和存活,也不影响其肠道、肝脏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豆粕 鱼粉 替代蛋白源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稚鱼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其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8
作者 艾庆辉 袁禹惠 +4 位作者 麦康森 李松林 徐玮 张彦娇 周慧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71,共7页
克隆了半滑舌鳎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即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cDNA部分序列,并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稚鱼HSL及ATGL基因表达的影响。克隆所得到... 克隆了半滑舌鳎脂肪分解关键酶基因即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cDNA部分序列,并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稚鱼HSL及ATGL基因表达的影响。克隆所得到的HSL和ATGL片段长度分别为589bp和581bp,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半滑舌鳎的HSL和ATGL与大部分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采用不同水平的鱼油配制成5种不同脂肪水平(6.68%、9.84%、13.47%、17.89%和21.88%干物质)的等氮饲料,饲养3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30d,养殖过程中每天饱食投喂5次,养殖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各处理稚鱼内脏团的HSL及ATGL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组(21.88%)显著促进了半滑舌鳎稚鱼内脏团HSL基因的表达(P<0.05),但饲料脂肪水平对于半滑舌鳎稚鱼内脏团的ATGL表达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脂肪酶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 基因克隆及表达 半滑舌鳎 脂肪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对饲料中乙氧基喹啉的耐受性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金桃 艾立川 +5 位作者 王嘉 韩芳 薛敏 郑银桦 吴秀峰 张彦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2-116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抗氧化应答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研究大口黑鲈对乙氧基喹啉的耐受性。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FFO组)、150(FFO-150组)、300(FFO-300组)和1 500 mg/kg(FFO-1500组)的乙氧基喹啉,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欧盟最高...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抗氧化应答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研究大口黑鲈对乙氧基喹啉的耐受性。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FFO组)、150(FFO-150组)、300(FFO-300组)和1 500 mg/kg(FFO-1500组)的乙氧基喹啉,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欧盟最高推荐剂量(150 mg/kg)的2和10倍。另设1个负对照组(OFO组),即以氧化鱼油替换基础饲料中的新鲜鱼油。以初始体重为(4.01±0.01)g的大口黑鲈为靶动物,进行为期10周的生长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OFO组的生长性能最差,其余各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摄食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FFO-300和FFO-15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OFO和FFO组(P<0.05)。FFO-150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OFO组(P<0.05);FFO-1500组的脏体比、肝体比与FFO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FO-300、FFO-1500组的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30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可以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乙氧基喹啉的添加对大口黑鲈鳃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无规律性变化。大口黑鲈心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由于乙氧基喹啉的添加而显著降低(P<0.05)。肝脏、鳃、心脏中丙二醛含量随乙氧基喹啉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各组大口黑鲈的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FFO-150、FFO-1500组的损伤相对比较少。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150 mg/kg乙氧基喹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安全系数为10倍。但从存活率和抗氧化保护功能来看,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乙氧基喹啉的最高推荐量为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乙氧基喹啉 生长 抗氧化 肝脏组织学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物质对鱼类食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娟 何艮 +1 位作者 麦康森 周慧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4-983,共10页
寻找理想鱼粉替代物是近20年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在肉食性鱼类中鱼粉替代物因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氨基酸不平衡和存在抗营养因子等原因导致其替代比例较低,然而,随着鱼粉供求关系的进一步不平衡,替代鱼粉已成为肉食性鱼类养... 寻找理想鱼粉替代物是近20年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在肉食性鱼类中鱼粉替代物因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氨基酸不平衡和存在抗营养因子等原因导致其替代比例较低,然而,随着鱼粉供求关系的进一步不平衡,替代鱼粉已成为肉食性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肉食性鱼类对鱼粉替代物的利用率成为了鱼粉替代研究的瓶颈。本文从食欲的角度,综述各种营养物质对食欲的影响,以便利用营养措施来人为调控鱼类的食欲,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 营养物质 调控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1
11
作者 麦康森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水产养殖业是渔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在回顾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水资源严重缺乏、耕地资源不断被压缩、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水平不高、饲料原料... 水产养殖业是渔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在回顾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水资源严重缺乏、耕地资源不断被压缩、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水平不高、饲料原料短缺、劳动力不足、水产疫苗和药物发展滞后、质量安全和水产品品质安全等问题。认为唯有转变水产养殖的增长方式才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通过转变现有养殖模式,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转变饲料投喂模式,普及高效环保饲料,开发替代鱼粉的新蛋白源;提高优良品种选育与普及水平;加强疫苗创制能力,扩大其应用范围;转变消费习惯,提升加工与流通领域发展水平等措施。水产养殖产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需求,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方式 水产养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pin基因对动物脂肪储存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艾庆辉 陈梦然 +1 位作者 陈秋池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脂肪组织是机体内储存脂肪的核心部位,其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生物体生理紊乱。近年来研究发现,Seipin在调控脂肪分化和脂滴(Lipid droplets,LDs)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eipin基因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脂肪储存障碍。目前,Seipin调控动物脂肪... 脂肪组织是机体内储存脂肪的核心部位,其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生物体生理紊乱。近年来研究发现,Seipin在调控脂肪分化和脂滴(Lipid droplets,LDs)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eipin基因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脂肪储存障碍。目前,Seipin调控动物脂肪储存的研究多在人类和小鼠等模型中开展,鱼类Seipin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Seipin基因的分布与结构,从脂肪分化和LDs形态两方面探讨了Seipin在脂质储存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提出了系统研究鱼类Seipin的必要性和开展鱼类Seipin机制研究的方向,旨在进一步理解Seipin调控脂肪储存的分子机理,为寻找脂肪异常沉积的缓解策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pin 脂肪分化 脂滴形态 脂肪异常沉积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脂肪水平及脂肪源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满铭叁 隋仲敏 +4 位作者 周慧慧 王旋 徐玮 麦康森 何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6,共11页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及脂肪来源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的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包括6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以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设计3个脂肪水平(8%、12%和16%)的实验饲料(分别为F8组、F12组、F16组...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及脂肪来源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的生长、体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包括6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以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设计3个脂肪水平(8%、12%和16%)的实验饲料(分别为F8组、F12组、F16组和S8组、S12组和S16组)。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3.01±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到18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采用定量投喂方式进行投喂,养殖周期56 d。研究显示: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上升,饲喂鱼油饲料的鱼体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增高趋势,F16组鱼体生长性能显著优于F8组;而饲料中添加过高剂量豆油(S16组)对鱼体生长有明显抑制现象。饲料中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大菱鲆肝体比和脏体比指数,而鱼体肥满度则受脂肪源影响显著。实验饲料组成对大菱鲆鱼体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无影响,但显著影响鱼体粗脂肪含量,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上升。饲料脂肪来源显著影响大菱鲆肝脏脂肪含量,豆油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且豆油组大菱鲆肝脏脂肪含量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提高。进一步检测大菱鲆脂代谢相关基因发现,饲料脂肪水平及来源显著影响大菱鲆肝脏脂肪合成、氧化等基因表达。综上所述,大菱鲆幼鱼饲料中脂肪水平在12%~16%时鱼体呈现最佳生长性能,饲料中添加过多豆油显著影响鱼体生长及肝脏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大菱鲆 脂肪水平 鱼油 豆油 生长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含量对两种规格的军曹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迎隆 麦康森 +3 位作者 徐玮 张彦娇 王震 艾庆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实验旨在确定2种规格军曹鱼的脂肪需求,同时探索不同含量的脂肪对2种规格军曹鱼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酪蛋白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鱼油配制6种脂肪水平[5.27%、8.22%、10.81%、14.26%、17.32%... 实验旨在确定2种规格军曹鱼的脂肪需求,同时探索不同含量的脂肪对2种规格军曹鱼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酪蛋白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鱼油配制6种脂肪水平[5.27%、8.22%、10.81%、14.26%、17.32%和20.94%(占干重)]的等氮实验饲料。挑选(38.24±0.30) g (25尾/箱,40 g规格)和(529.17±5.67) g (10尾/箱,500 g规格)2种规格的军曹鱼,置于浮式网箱(1.3 m×1.3 m×2.5 m)中每日饱食投喂2次,分别进行10周和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含量的增加,2种规格军曹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先上升再下降,而脏体比(VSI)与肥满度(CF)均显著升高(P<0.05)。另外,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40 g规格的军曹鱼肝体比(HSI)、鱼体、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均显著升高,鱼体水分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500 g规格的军曹鱼各处理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40 g规格的军曹鱼,血清总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糖(Glu)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500 g规格的军曹鱼,除血清TG在各处理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在各处理之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SGR和FER为评价指标,40 g左右规格的军曹鱼脂肪需求量为13.97%—14.16%,500 g左右规格的军曹鱼脂肪需求量为13.18%—1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生长率 饲料效率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脂肪需求 军曹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欣 徐树德 +3 位作者 唐启峰 冯国华 艾庆辉 麦康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8-179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9.66 g的健康草鱼630尾,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组草鱼饲喂如下试验饲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9.66 g的健康草鱼630尾,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组草鱼饲喂如下试验饲料:正常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2.0%)正常鱼粉(鱼粉添加量3.0%)饲料(对照)、低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1.3%)正常鱼粉饲料、低磷正常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鱼粉添加量1.5%)饲料、正常磷低鱼粉并添加0.05%蛋白酶饲料、低磷和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和0.05%蛋白酶饲料。饲养试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与饲喂正常磷正常鱼粉饲料草鱼相比,饲喂低磷低鱼粉饲料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营养物质(干物质、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低磷正常鱼粉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蛋白酶、植酸酶与蛋白酶后,草鱼的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能够提高草鱼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从而改善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 低鱼粉 植酸酶 蛋白酶 草鱼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对动物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欣 徐树德 +1 位作者 艾庆辉 麦康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8-1675,共8页
三丁酸甘油酯(TB),是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短链脂肪酸酯,为无色近油状液体,略有脂肪香味,能顺利通过胃肠道,并被缓慢分解为丁酸,进而到达肠道后端,发挥相应的生理效应。研究报道,TB能够促进肠道绒毛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的消化、维持肠道菌... 三丁酸甘油酯(TB),是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短链脂肪酸酯,为无色近油状液体,略有脂肪香味,能顺利通过胃肠道,并被缓慢分解为丁酸,进而到达肠道后端,发挥相应的生理效应。研究报道,TB能够促进肠道绒毛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的消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紧密连接、促进黏蛋白分泌、提高免疫力,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饲料中添加TB已成为改善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促进动物生长的一种营养策略,并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养殖过程中。本文主要就TB在促进动物生长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动物生长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幼鱼对几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传哲 何艮 +1 位作者 周慧慧 麦康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45-205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蛋白质源组成,并添加0.1%的三...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蛋白质源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将其分别制作成正常颗粒料和膨化颗粒料。将平均体重为(8.98±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按照不同处理分别投喂相应饲料,喂养2周后采用后肠挤压法收集粪便样品至第6周。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对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2.33%~65.50%、48.97%~85.28%、47.70%~84.14%和44.50%~81.16%。其中,秘鲁红鱼粉的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3种植物蛋白质源(P〈0.05);3种植物蛋白质源中以豆粕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葵花粕次之,玉米蛋白粉最低;各待测蛋白质源中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基本一致。经膨化处理后,大菱鲆对4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得到改善,尤其是3种植物蛋白质源,效果显著(P〈0.05),膨化处理后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4.26%~70.87%、57.20%~85.33%、68.27%~87.09%和49.23%~84.35%。由此得出,膨化处理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蛋白质源 表观消化率 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血浆游离氨基酸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中月 王旋 何艮 《河北渔业》 2018年第7期1-7,23,共8页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血浆游离氨基酸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设计三组等氮等脂的纯化饲料,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0%、2%、4%的晶体L-精氨酸,分别命名为L...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血浆游离氨基酸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设计三组等氮等脂的纯化饲料,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0%、2%、4%的晶体L-精氨酸,分别命名为LA、MA和HA处理组,用上述3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13.30±0.01)g的大菱鲆幼鱼8周。结果显示,精氨酸不足(LA)和精氨酸过量(MA)都显著降低了鱼体的生长性能(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的添加量提高,血浆游离精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精氨酸缺乏还造成了血浆游离蛋氨酸和苏氨酸浓度的下降,而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升高(P<0.05)。此外,精氨酸缺乏造成了肠道褶皱、上皮细胞和微绒毛高度的降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精氨酸在大菱鲆的生长、氨基酸代谢和肠道健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生长 血浆游离氨基酸 肠道形态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部分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运正 何艮 +2 位作者 麦康森 徐玮 周慧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在大菱鲆饲料中替代部分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肌肉质地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以含鱼粉60%的处理组为对照饲料(FM),以小麦粉、豆粕等作为植物蛋白与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复合分别替代其...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在大菱鲆饲料中替代部分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肌肉质地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以含鱼粉60%的处理组为对照饲料(FM),以小麦粉、豆粕等作为植物蛋白与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复合分别替代其中40%、50%和60%鱼粉,设置了40I、50I和60I3个试验组。选用初始体质量(8.63±0.03)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分别用上述4种饲料饲养8周。试验表明:与鱼粉组相比,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50I和60I鱼粉替代处理组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M组和40I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大菱鲆幼鱼水分、粗蛋白、脂肪和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干物质和蛋白的消化率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以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和植物蛋白复合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酶解动物软骨蛋白粉与植物蛋白复合后可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40%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摄食、存活和体组成,并能保持其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鱼粉 蛋白源替代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海燕 张彦娇 +5 位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叶嘉 胡海滨 刘金桃 李彦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36,共7页
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5种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0、5、10、20、100mg·kg-1)的实验饲料,来研究其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终末体重、特定... 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5种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0、5、10、20、100mg·kg-1)的实验饲料,来研究其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摄食率以及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染料木黄酮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显著提高了鱼体水分含量(P<0.05),但对鱼体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染料木黄酮显著降低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的活性(P<0.05),但对肠蛋白酶和胃淀粉酶的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染料木黄酮的添加量达100mg/kg时会对鱼的肠道组织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而其他处理组间肠道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会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使用大豆蛋白做蛋白源时,其含有的染料木黄酮的抗营养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生长 消化酶 肠道组织结构 大菱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