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标”:解码城市政府行为选择与竞争关系的新维度
- 1
-
-
作者
黄杰
厉凌云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公共安全与风险治理研究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6,共1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重大公共危机应对中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制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YJA810005)。
-
文摘
近年来,“对标”被党政机关广泛运用于政治实践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对标”成为许多城市政府追求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选择和府际“学习-竞争”机制的一种运作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对标”概念具有指导理念、竞争策略和政治话语等三重性质指向,“对标”行为包括“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个环节。基于“广义政府”视角,党政关系构成了理解城市政府“对标”行为的深层政治逻辑。城市政府试图通过对标先进,寻求更成熟高效的发展路径,但所谓的成功经验能否被复制仍有待检验,“对标”的行为导向与最终效果也需被审慎对待。
-
关键词
对标
城市治理
地方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竞争
-
Keywords
Benchmark
Urban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基于政策动力学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杨志军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公共安全与风险治理研究所
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AZD04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政策是治理的载体,探究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能够更好地认识治理成色。政策变迁有三种动力机制:作为直接触发机制的选举、作为常规推动机制的议程设置以及作为核心稳定机制的偏好。选举机制及其功能是实现实质性民主和程序性民主的统一,选举之于政策变迁并作用于国家治理的意义是实现决策的注意力转移;议程设置是注意力分配过程,其实质是“让问题成为问题”,在注意力稀缺、饱和和转移三种情形之下,政府议程在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渠道上占据主导地位;偏好来自于理性,在偏好稳定的情形下,政策变迁取决于制度摩擦的阻力水平,其不可测量性需要追踪政策注意力的变化。
-
关键词
政策变迁
动力机制
选举
议程设置
偏好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