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取中国海潮汐信息及其在西北太平洋的若干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景 陈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4-230,共7页
基于70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利用j,v潮汐模型和调和分析法提取中国浅海潮汐信息,与TOPEX/ POSEIDON卫星自带的全球潮汐模式CSR3.0和验潮站资料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说明在中国浅海的计算结果优于全球潮汐模式。利用提取的... 基于70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利用j,v潮汐模型和调和分析法提取中国浅海潮汐信息,与TOPEX/ POSEIDON卫星自带的全球潮汐模式CSR3.0和验潮站资料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说明在中国浅海的计算结果优于全球潮汐模式。利用提取的中国海潮汐信息对TOPEX/POSEIDON海面高度异常资料进行了修正,并通过TOPEX/POSEI- DON和ERS-1/2三星融合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质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浅海.通过改善潮汐修正模式,TOPEX/ POSEIDON单星反演的海面高度异常数据质量已经可以达到融合产品的水准。结合卫星海表温度数据,利用时滞相关估计技术,研究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Ni(?)o3区域海表温度之间关系.并成功预测1997/1998 El Ni(?)o/La Ni(?)a后的第一次El Ni(?)o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计 潮汐 j v模型 融合数据 海面异常 El Ni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GIS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戈 方朝阳 +4 位作者 乔新 李海涛 张彩云 陈勇 韩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9-843,i002,共6页
在分析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推动力和形式的基础上 ,论述了研究和开发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开发型海洋大气地理信息系统 (MarineandAtmospheric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MAGIS)的意义 ;阐述了MAGIS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工作流程以及... 在分析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推动力和形式的基础上 ,论述了研究和开发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开发型海洋大气地理信息系统 (MarineandAtmospheric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MAGIS)的意义 ;阐述了MAGIS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工作流程以及总结了系统的特色并展望了系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海洋 大气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戈 杨杰 +1 位作者 张本涛 马纯永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卫星遥感技术因其在海洋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各国海洋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已实施的卫星计划为切入点,阐明了海洋科学卫星对海洋科学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指出海洋遥感已进入科学卫星时代。针对当前海洋亚中尺度和近温跃层遥... 卫星遥感技术因其在海洋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各国海洋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已实施的卫星计划为切入点,阐明了海洋科学卫星对海洋科学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指出海洋遥感已进入科学卫星时代。针对当前海洋亚中尺度和近温跃层遥感观测的科学前沿需求,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新一代科学卫星计划。重点围绕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的两大代表性载荷——干涉成像高度计和海洋激光雷达,回顾了测高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这两大载荷在亚中尺度海洋学、海洋跃层动力学和大数据海洋学领域的未来潜在应用,对中国海洋科学卫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卫星 干涉成像高度计 海洋激光雷达 三维遥感 “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及其传感器(1988—2025)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明霞 贺双颜 +3 位作者 王云飞 杨倩 唐军武 胡传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103,共13页
全面收集1988—2025年中国地球观测卫星(和飞船)计划,包括历史的、运行中的和列入未来计划的。详细介绍风云卫星系列(FY-n)、海洋卫星系列(HY-n)、资源卫星系列(ZY-n)、环境卫星系列(HJ-n)、中国遥感卫星系列(CRS-n)、灾害监测星座/北... 全面收集1988—2025年中国地球观测卫星(和飞船)计划,包括历史的、运行中的和列入未来计划的。详细介绍风云卫星系列(FY-n)、海洋卫星系列(HY-n)、资源卫星系列(ZY-n)、环境卫星系列(HJ-n)、中国遥感卫星系列(CRS-n)、灾害监测星座/北京小卫星(DMC/BJ-1)、神舟飞船系列(SZ-n)和天宫空间站系列(TG-n)等8个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这些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都提供对海洋的观测,从而构成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按装载的传感器分类,进而给出中国的海色、海表温度、海面高度、海面风场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观测系统。对中国海洋观测卫星与国际海洋观测卫星装载的传感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指出差距。列出目前在轨运行的中国海洋卫星观测系统38个传感器及其类似的国外卫星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 卫星传感器 海色 海表温度 海面高度 海面风场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2012年中国海海平面上升趋势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静 方明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利用AVISO高度计数据计算了1993—2012年中国海海平面上升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海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4.3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渤、黄、东和南海的上升速率依次为3.1、2.9、3.0和4.6mm/a;渤黄东海平均为3.0mm/a;(2)首次同时计算... 利用AVISO高度计数据计算了1993—2012年中国海海平面上升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海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4.3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渤、黄、东和南海的上升速率依次为3.1、2.9、3.0和4.6mm/a;渤黄东海平均为3.0mm/a;(2)首次同时计算了中国沿岸、中国海整体及中国海边界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分别为3.2、4.3、4.6mm/a;中国海边界的上升速率明显高于中国海沿岸及渤、黄和东海。初步认为:(1)渤、黄和东海及中国沿岸的平均海平面均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相当,而南海对整个中国海上升率贡献较大;(2)1993—2012年来中国海外围海域的上升可能是中国海上升的主导因素,建议在监测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的同时,必须研究、监测相邻边界海域的海平面变化机制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海平面上升速率 中国沿海 中国海 中国海边界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化、虚拟化和联盟式: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创新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凯泉 张士洋 +1 位作者 张凯 刘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8,共7页
研究型大学作为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其功能的高效实现有赖于其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架构是以学术性为其基本内涵,科层制是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组织结构形态,但伴随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日益减弱、... 研究型大学作为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其功能的高效实现有赖于其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架构是以学术性为其基本内涵,科层制是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组织结构形态,但伴随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日益减弱、新兴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诞生、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科层制已经引发大学学术组织缺乏活力、刻板呆滞、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对待既有的科层制学术组织架构,顺应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趋势,充分吸纳组织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创建结构灵活、资源合理分配、跨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术组织 跨学科 信息技术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仓库技术在海洋大气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松雪 刘艳艳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55-458,共4页
针对海洋大气数据的特点,基于数据仓库技术设计并构建适于海洋大气数据存储管理的数据仓库模型,为长时间序列的海洋大气数据的存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MAGIS系统中。利用OLAP工具通过不同层次聚集功能基于原始数据生成不同时... 针对海洋大气数据的特点,基于数据仓库技术设计并构建适于海洋大气数据存储管理的数据仓库模型,为长时间序列的海洋大气数据的存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MAGIS系统中。利用OLAP工具通过不同层次聚集功能基于原始数据生成不同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从而为针对不同需求的分析提供适当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仓库 模型 OLAP 海洋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袁雪梅 蒋永国 郭忠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153,共7页
根据国内外已有海洋信息共享技术和海洋专业数据格式的分析,对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中的元数据、Web GIS、MarineXML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1种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架构,结合B/S模式的MapXtremeJava插件并采用Web GIS的瘦... 根据国内外已有海洋信息共享技术和海洋专业数据格式的分析,对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中的元数据、Web GIS、MarineXML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1种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架构,结合B/S模式的MapXtremeJava插件并采用Web GIS的瘦客户端策略和JSP开发实现该平台。运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较好满足海洋领域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元数据 WEB GIS MARINE XML J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网格——海洋环境信息存储与交换的数据网格 被引量:2
9
作者 袁立成 秦勃 洪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88-190,200,共4页
海洋网格是海洋环境信息存储与交换的数据网格。介绍了海洋网格的构建,详细论证了海洋网格的体系结构和实现,并且把可扩展的数据格式转换服务引入到了海洋网格中。
关键词 海洋网格 海洋环境信息 数据格式转换 X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idSphere的海洋信息服务网格Portal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焕敏 刘培顺 秦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91-193,共3页
基于GridSphere框架设计实现了海洋信息服务网格Portal,针对海洋信息资源数据量大、复杂多样化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实现了权限管理机制;从可用性和可定制两方面,改进GridSphere布局设计;通过预... 基于GridSphere框架设计实现了海洋信息服务网格Portal,针对海洋信息资源数据量大、复杂多样化和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实现了权限管理机制;从可用性和可定制两方面,改进GridSphere布局设计;通过预先创建网格服务句柄,减少了从网格服务工厂到实例化的过程,提高了系统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SPHERE 海洋信息 网格 POR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珂 秦勃 +1 位作者 洪锋 刘培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41-444,共4页
利用网格技术构建面向海洋环境信息的远程可视化环境,实现海量的海洋静态环境和动态数据的远程可视化服务,以满足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可视化在时效性、动态性、精度和规模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 信息 网格 可视化 OGSA-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激光雷达观测东中国海气溶胶时空分布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文核 宋小全 王芳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86,共6页
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东中国海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个海域的主要气溶胶构成都是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和污染大陆型三种类型气溶胶,三者百分比之... 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东中国海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个海域的主要气溶胶构成都是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和污染大陆型三种类型气溶胶,三者百分比之和均达到目标海域气溶胶成分的90%,而具体占比最大、起主导作用的气溶胶类型在不同海域并不相同;(2)三个海域随着高度升高气溶胶整体均为指数衰减趋势,其中4 km高度以下各气溶胶类型变化显著,4 km以上区域均只剩下沙尘型、污染沙尘型和煤烟型的气溶胶存在;(3)几乎所有气溶胶类型都会随着月份和季节上的更替变化而变化,春季各海域都是沙尘型气溶胶占比最大,夏季清洁海洋型气溶胶影响最明显,秋季和冬季期间东海地区以清洁海洋型气溶胶为主,而渤海和黄海均是沙尘型气溶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CALIPSO 气溶胶类型 东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SON-1与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数据在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的一致性分析及印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振涛 陈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89-196,共8页
利用JASON-1和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在相互校正阶段的观测资料,对两者在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测得的海面风速、有效波高、后向散射截面、海平面高度等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利用j,v模型及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对中国陆架浅海的JASON-1海... 利用JASON-1和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在相互校正阶段的观测资料,对两者在中国海和西北太平洋测得的海面风速、有效波高、后向散射截面、海平面高度等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利用j,v模型及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对中国陆架浅海的JASON-1海平面高度数据进行浅海潮汐修正,使用验潮站月平均水位资料对修正结果加以印证。结果显示,2颗高度计观测的海洋环境参数具有强相关性,JASON-1具备了完成延续TOPEX/POSEIDON数据集这一使命的条件。但是,2套系统对于同一海洋环境参数的观测还是存在不能忽略的差异,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修正模型。所使用的浅海潮汐修正方法有效地抑制了中国陆架浅海潮波对海平面高度反演的影响,所使用浅海水域的5个验潮站月平均水位资料与JASON-1高度计经过浅海潮汐修正后的海平面高度的相关系数为0.738,标准偏差为0.096m。通过进一步融合JASON-1和TOPEX/POSEIDON在并行飞行期间的海平面高度数据并与验潮站资料比较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提高到0.83,标准偏差为0.06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海面风速 有效波高 海平面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中国海试验区海浪模式的长时效预报检验
14
作者 曹川川 陈戈 杨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4,共7页
基于“观澜号”科学卫星机载观测试验的应用需求,本文在南海试验区(15°N—25°N,110°E—120°E)利用Jason-3高度计观测的有效波高(SWH),对第三代海浪模式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SWAN)、WAVEWATCHⅢ(WW3)以及WAve ... 基于“观澜号”科学卫星机载观测试验的应用需求,本文在南海试验区(15°N—25°N,110°E—120°E)利用Jason-3高度计观测的有效波高(SWH),对第三代海浪模式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SWAN)、WAVEWATCHⅢ(WW3)以及WAve Model(WAM)的长时效预报产品进行精度检验。通过2020年3月数据的匹配与分析,发现北海预报中心业务化运行的SWAN和WW3模式在试验区具有120 h的有效预报能力,且两者的预报效果相当。其连续5 d预报SWH的相关系数高于0.73和0.76,偏差值(Bias)低于±0.10和±0.20 m,均方根误差(RMSE)在0.50 m以内。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运行的WAM模式有最高的第一天预报精度,相关系数高达0.91,Bias与RMSE分别为0.00和0.29 m,但第2天(48 h)预报的精度低于SWAN与WW3,预报第3天(72 h)的结果已不具备参考价值。本研究明确了当前业务预报模式长时效预报的准确性,可为规划“观澜号”卫星南海机载试验的飞行策略提供参考,为校正海浪对干涉成像高度计动力测高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模式 长时效预报 Jason-3高度计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Interim高分辨率数据的中国东海南海波浪能评估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万勇 张杰 +1 位作者 孟俊敏 王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9-1267,共9页
利用近2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提供的海浪场数据研究东海、南海近海和近岸(4个波能富集区)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波功率密度大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吕宋海峡、琉球群岛附近、台湾和菲律宾东部海域,P。约为14~18kW/m... 利用近2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提供的海浪场数据研究东海、南海近海和近岸(4个波能富集区)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波功率密度大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吕宋海峡、琉球群岛附近、台湾和菲律宾东部海域,P。约为14~18kW/m,波能资源秋冬季大,春夏季小;波能丰富且稳定的区域位于东海、南海北部近岸海域、台湾东部海域;南海年总波能量高于东海,越接近外海,年总波能量越大。近岸波能富集区波功率指向性好,波功率方向集中,有利于获得最大吸能效率;极值波功率最大可达330kW/m,对总波能密度有突出贡献的波况大致相同,H2为0.5~4.0m,Te为4~9s,该波况范围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90.0%以上。所得结果可为波能电站的选址及波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 东海 南海 近海 近岸 波浪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波段雷达提取海浪信息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楚晓亮 徐铭 +1 位作者 王峰 王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利用X波段雷达海浪信息提取系统,通过对龙口屺姆岛海域岸基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有效波高、主波频率、主波波向等海况参数,并和该区域的浮标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X波段雷达系统能够有效地获得海况信息。
关键词 X波段雷达 傅里叶变换 有效波高 海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的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添 于佳 +3 位作者 郭卜瑜 刘惠萍 王姣姣 王金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针对海洋浮游生物实时探测中,三维形貌特征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的方法。基于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通过改进相位恢复方法预消除相位畸变,直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进而对浮游生物三维... 针对海洋浮游生物实时探测中,三维形貌特征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三维形貌快速重建的方法。基于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通过改进相位恢复方法预消除相位畸变,直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进而对浮游生物三维形貌重建。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后期复杂的相位补偿计算,就可以对浮游生物三维形貌进行快速重建,有利于对动态、微小尺寸的浮游生物进行实时探测及分析。论文对青岛近海岸浮游生物桡足类和夜光虫进行了三维形貌重建,分辨率可达到3.5μm。实验结果为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用于海洋浮游生物原位、实时探测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畸变 相位畸变预矫正 相位恢复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声层析观测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光洪 朱小华 +4 位作者 林巨 郑红 梁楚进 陶剑锋 杨成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2,共9页
叙述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以声线传播时间层析为重点概括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其他主要方法,共6个方法。对运用海洋声层析观测来反演海洋状态问题的建立、求解及其误差来源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测量声线传播时间为例介绍了海洋声层析... 叙述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以声线传播时间层析为重点概括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其他主要方法,共6个方法。对运用海洋声层析观测来反演海洋状态问题的建立、求解及其误差来源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测量声线传播时间为例介绍了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主要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声层析 原理与方法 观测系统 反演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特征及机理--以中国典型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1 位作者 王春 白凯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1期88-92,共5页
在界定我国典型旅游区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我国6大入境典型旅游区西向扩散特征,分析其存在的深层机理,结果发现,我国西部典型旅游区的入境游客有相当大比例源自于东部典型旅游区的扩散流。而东西部典型旅游区间的关联度和区域旅游资源及... 在界定我国典型旅游区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我国6大入境典型旅游区西向扩散特征,分析其存在的深层机理,结果发现,我国西部典型旅游区的入境游客有相当大比例源自于东部典型旅游区的扩散流。而东西部典型旅游区间的关联度和区域旅游资源及距离有很大关系。而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机理可以总结为:由推力、拉力、介质力组合而成的一个自组织复杂综合系统。其中源自游客自身的内驱力是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核心动力,而源自旅游地资源的拉力是西向扩散的必要动力,源自旅游通道的摩擦力或助动力是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介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典型旅游区 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VR-Ocean虚拟海洋环境与生命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戈 李文庆 李小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7-1041,共5页
从底层研究和构建一个虚拟海洋场景快速编辑平台。对平台的整体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和用户交互功能进行了设计,使用水面水下分开渲染、以方向确定路线的海洋生命路径规划以及水下刻蚀动态纹理叠加等关键技术和方法,基于VC++、OpenGL和GP... 从底层研究和构建一个虚拟海洋场景快速编辑平台。对平台的整体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和用户交互功能进行了设计,使用水面水下分开渲染、以方向确定路线的海洋生命路径规划以及水下刻蚀动态纹理叠加等关键技术和方法,基于VC++、OpenGL和GPU对海洋环境中海上、海面及海下各种可见要素进行3D虚拟,重点在海洋生命行为模拟、行为仿真和海洋特效动态展示。平台的运行满足实时性和交互性的各项要求。最后,还对VR-Ocean平台应用和技术拓展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海洋环境 海洋生命仿真 海洋特效 VR-Ocean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