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水色遥感原位测量数据共享平台综述
1
作者 李强 唐军武 +3 位作者 葛化鑫 吴国俊 姜玲玲 邵晓鹏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30,共23页
高质量的原位测量数据是海洋水色遥感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算法开发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先决条件。原位数据的采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个研究团队采集的数据通常难以支持长时序和大范围的研究。在“大数据”科学研究的... 高质量的原位测量数据是海洋水色遥感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算法开发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先决条件。原位数据的采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个研究团队采集的数据通常难以支持长时序和大范围的研究。在“大数据”科学研究的驱动下,国内外多个开放存取数据平台、政府间和国家级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以及主要涉海部门数据库平台发布了不同类型的海洋原位测量数据并向用户共享,以充分发挥原位测量数据的价值,支撑大科学问题的研究。由于各数据集在数据平台中离散分布,数据采集时间、区域、学科门类及数据获取方式不尽相同,数据使用者很难短时间内知晓并应用这些平台数据,导致搜集相关研究数据费时费力。因此,本文收集整理了29个可以获取海洋光学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参数的数据库平台,这些平台存储了全球海洋近百年来的原位测量数据,列举了共享数据在海洋水色遥感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并给出了常用参数的数据检索建议,以期帮助数据使用者快捷获取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遥感 海洋光学 生物光学 原位测量 数据库 共享数据 生物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台海洋激光雷达的海洋上表层生物光学参数反演及验证
2
作者 杨帆 张洪玮 +5 位作者 李子旺 朱培志 孟凡谦 唐军武 刘秉义 吴松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5,共14页
海洋上表层生物光学参数的垂直特征对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碳循环至关重要。虽然激光雷达技术能够有效探测这些参数,但受限于经验模型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差异,反演结果通常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基于2023—2024年中国某海域... 海洋上表层生物光学参数的垂直特征对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碳循环至关重要。虽然激光雷达技术能够有效探测这些参数,但受限于经验模型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差异,反演结果通常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基于2023—2024年中国某海域多平台激光雷达联合观测数据,结合区域适应性生物光学模型,实现了该海域生物光学参数剖面的高精度反演。其中,叶绿素a浓度剖面反演结果与原位数据一致性较高,决定系数(R^(2))为0.84,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μg·L^(-1)。通过误差传递模型量化分析表明,不同波段的光学敏感性差异显著影响误差分布,蓝光波段有效探测深度为70 m,显著高于绿光波段的58 m。蓝光波段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的自身反演偏差较绿光波段低0.18μg·L^(-1),进而阐明了各波段光学特性与自身偏差的内在关联,为提升复杂水体生物光学参数剖面反演的可靠性和开展误差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激光雷达 激光探测 生物光学参数 蓝绿波段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COCTS2热红外波段在轨定标
3
作者 徐月海 管磊 +3 位作者 曲利芹 李岩 杨亭 陈睿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第二代中国水色水温扫描仪(2nd 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COCTS2)是搭载在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上的关键载荷。COCTS2具有三个热红外波段,为了确保其定标的精度和稳定性,使用星上高低温黑体、深冷空对热红外波段在轨... 第二代中国水色水温扫描仪(2nd 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COCTS2)是搭载在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上的关键载荷。COCTS2具有三个热红外波段,为了确保其定标的精度和稳定性,使用星上高低温黑体、深冷空对热红外波段在轨定标。文章首先给出了COCTS2在轨定标方法,包括使用红外大气干涉仪(Infrared Atmosphere Sounding Interferometer,IASI)数据修正了COCTS2在轨期间半角镜反射率随角度变化对热红外波段定标造成的影响。其次,评估了COCTS2的在轨稳定性。其结果表明:B16波段定标后亮温与IASI偏差为0.14 K,标准差为0.33 K,B17波段和B18波段与IASI的偏差小于0.1 K,标准差约0.5 K;B16、B17、B18等效噪声温差(Noise Equivalent Difference Temperature,NEDT)小于0.1 K;同时,COCTS2两个黑体温度、探元响应值及NEDT在轨期间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水温扫描仪 红外大气干涉仪 热红外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状高度计编队探测海洋涡旋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绚 马纯永 +2 位作者 梁达 赵朝方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卫星可进行一维海面高度测量,但时空分辨率较低,对涡旋的探测能力不足。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可提升海面高度时空分辨率,增强对涡旋的识别探测能力。为定量分析高度计编队下的涡旋探测能力,本文在黑潮延伸体海域开展观测... 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卫星可进行一维海面高度测量,但时空分辨率较低,对涡旋的探测能力不足。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可提升海面高度时空分辨率,增强对涡旋的识别探测能力。为定量分析高度计编队下的涡旋探测能力,本文在黑潮延伸体海域开展观测仿真实验,对海平面高度进行沿轨采样,经优化插值算法处理后得到逐天海面高度异常数据场并进行涡旋识别与统计分析。此外,本文还同步开展了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和成像高度计卫星涡旋探测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在涡旋数量、极性、半径及振幅等方面识别效果较好,与成像高度计探测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下点高度计 梳状高度计编队 海平面高度异常 涡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绿光双波长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设计与海上测试 被引量:1
5
作者 纪鲁峰 刘秉义 +4 位作者 朱培志 刘金涛 张凯临 吴松华 唐军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海洋水体的光学特性参数是海洋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大部分光学特性具有随深度变化的特征,而海洋激光雷达是有效探测水体剖面信息的技术手段之一。基于水体光学特性参数剖面探测的需求,研制了蓝绿光双波长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光源采用... 海洋水体的光学特性参数是海洋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大部分光学特性具有随深度变化的特征,而海洋激光雷达是有效探测水体剖面信息的技术手段之一。基于水体光学特性参数剖面探测的需求,研制了蓝绿光双波长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光源采用在水体中衰减系数较小的蓝绿波长以获取更大的探测深度。该系统具备双波长和偏振探测通道,用于同步获取水体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和偏振信号,可实现近岸和大洋水体的连续探测。文中首先介绍了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发射、接收、采集及控制子系统以及辅助设施,随后对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质量控制、峰值位置对齐、去除背景噪声及退卷积等。系统于近海进行探测实验,验证了激光雷达系统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在清洁大洋水域,486 nm的激光雷达衰减系数小于532 nm,意味着在开阔水域486 nm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激光雷达 水体光学特性参数 剖面探测 激光雷达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观λ_(2)方法的海洋三维涡旋核心线提取
6
作者 田丰林 李博涵 +2 位作者 田万林 唐蓦然 马颖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涡旋核心线是海洋中尺度涡旋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涡旋核心线提取和可视化对于切入中尺度涡三维结构研究、开展海洋垂直物质能量运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客观参考框架和λ_(2)准则,提出了使用客观化的流场参数得到λ_(2)区域,并... 涡旋核心线是海洋中尺度涡旋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涡旋核心线提取和可视化对于切入中尺度涡三维结构研究、开展海洋垂直物质能量运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客观参考框架和λ_(2)准则,提出了使用客观化的流场参数得到λ_(2)区域,并提取其山谷线作为涡旋核心线的方法,实现了对海洋三维结构中尺度涡旋核心线的提取和可视化。首先,引入了最优局部参考系,使得速度、速度梯度等测度成为在变化的参考系下保持不变的客观量,提升了在海洋科学实践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其次,针对含有垂向速度的海洋三维流场数据,计算其空间雅可比矩阵,展示了涡旋核心区域的三维结构,实现了海洋涡旋研究从二维到三维的提升;最后,分别在多个半径大小播撒流线种子点,分析不同旋转方向的涡旋,对已提取的涡旋核心线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客观λ_(2)海洋三维涡旋核心线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流场 涡旋核心线 客观性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4—2021年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悬浮物锋面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郝祚千 陈民强 +5 位作者 赵盖博 任兆鹏 江文胜 王涛 胡连波 边昌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本研究利用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1984—2021年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悬浮物锋面(Suspended sediment fronts,SSF),并分析了SSF位置的季节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SF的位置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距河口最远而夏季距河口最近,... 本研究利用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1984—2021年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悬浮物锋面(Suspended sediment fronts,SSF),并分析了SSF位置的季节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SF的位置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距河口最远而夏季距河口最近,平均距离分别为45.6与24.2 km。通过黄河口海域表层悬浮物浓度的年代际变化推测SSF在1984—2021年向河口方向收缩了大约25.6%。黄河口附近气象站的风速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在近40年的减小是SSF向河口收缩的主要原因;黄河入海水沙虽然也存在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对黄河口SSF年代际变化的直接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锋面 Landsat卫星 黄河口 年代际变化 悬浮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浸出及LIBS光谱探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韩焱 杜增丰 +5 位作者 田野 卢渊 石学法 栾振东 于淼 张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9-475,共7页
深海稀土,是指深海盆地中富含稀土元素的沉积物,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及多金属硫化物之后被发现的第四种深海金属矿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目前,我国针对深海稀土资源的调查和探测技术研究十分薄弱,缺乏完备的能够实时探测深海沉... 深海稀土,是指深海盆地中富含稀土元素的沉积物,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及多金属硫化物之后被发现的第四种深海金属矿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目前,我国针对深海稀土资源的调查和探测技术研究十分薄弱,缺乏完备的能够实时探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REY)的技术手段,无法从深海沉积物中准确探测到稀土元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原位、实时、连续、非接触等独特优势,近年逐渐应用到水下元素分析中。由此,提出了一种深海稀土探测新方法,即将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通过无机酸浸出,而后利用LIBS的水下分析能力对深海沉积物浸出液中的离子态稀土元素进行探测。深海沉积物经预处理后,进行了不同无机酸种类和浓度、固液比及时间条件的浸出实验,研究了各个条件对稀土元素浸出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各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浸出率获得最佳浸出条件,即HNO3浓度1.5 mol·L^(-1)、液固比2∶1、浸出时间5 min。利用LIBS对浸出液中稀土元素(Y、La、Nd)进行分析,光谱经平均处理、波长位移差分算法(WASS)校正后,进行单变量回归(UV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UVR分析获得稀土元素(Y、La、Nd)最佳线性回归结果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87、0.83、0.80,对应检测限为3.55、4.09和5.71μg·g^(-1);PLS获得了显著优于UVR的回归结果,且获得更好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7、0.99、0.97。分析结果表明,PLS较UVR更适合深海沉积物的定量分析,同时证明了LIBS具有深海原位稀土元素探测的潜能,证实了利用LIBS结合多变量回归分析对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是可行的,为实现LIBS深海稀土探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稀土元素 酸浸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Hankel矩阵构造的混响不变量分离
9
作者 高博 庄天一 +2 位作者 庞杰 高大治 王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0-1537,共8页
为解决浅海低频主动声呐探测系统中混响信号与目标回波分离的难题,本文基于微扰近似提出了浅海混响不变量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3D-Hankel矩阵构造的混响不变量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3D-Hankel矩阵的低秩近似特性,结合奇异值分解技术,... 为解决浅海低频主动声呐探测系统中混响信号与目标回波分离的难题,本文基于微扰近似提出了浅海混响不变量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3D-Hankel矩阵构造的混响不变量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3D-Hankel矩阵的低秩近似特性,结合奇异值分解技术,可以稳健准确地提取浅海混响干涉结构,即浅海混响不变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噪声和海洋环境不确定性对分离过程的不利影响,成功分离浅海混响干涉条纹。本文方法与传统低秩分解算法相比,分离出更加清晰稳定的条纹结构,有助于增强混响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混响 低频混响 Hankel矩阵构造 混响干涉条纹 主动声呐 奇异值分解 时频域 混响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海洋环境仿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勇 黄家琛 +2 位作者 马纯永 杨杰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117,共7页
本文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对虚拟海洋环境仿真中海浪仿真、海风仿真与风海流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成果开发了交互式虚拟海洋仿真系统。结合中国海洋大学丰富的海洋实践教学经验,对东方红2号海洋调查船进行三维建模,... 本文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对虚拟海洋环境仿真中海浪仿真、海风仿真与风海流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成果开发了交互式虚拟海洋仿真系统。结合中国海洋大学丰富的海洋实践教学经验,对东方红2号海洋调查船进行三维建模,并运用体素化分析方法模拟其在海面的运动情况,构建了虚拟海洋环境观测载体。系统根据涉海专业出海实践内容设计观测实验,还原了海风观测实验和CTD观测实验,能有效缓解当前涉海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海洋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海洋 海浪仿真 船舶仿真 观测实验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KF算法的AUV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11
作者 张晓林 汪俊 +2 位作者 严天宏 张昕 何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针对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AUV)组合导航系统在导航推算时系统模型模糊及测量噪声无法确定导致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先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以及基于M估计在线调整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 针对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AUV)组合导航系统在导航推算时系统模型模糊及测量噪声无法确定导致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先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以及基于M估计在线调整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RCKF),并利用交互式多模型(IMM)将以上优化算法交互融合。结合各个子滤波器的优势,通过设置仿真与实际海试对比实验证明算法的可行性,其中误差降低了29%,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3%,从而可通过该方法降低AUV导航过程中不同噪声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多表星形连接查询
12
作者 张啸剑 曹小杰 +1 位作者 王宁 孟小峰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0-850,共21页
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多关系表示上的Star-JOIN查询已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现有基于OLH机制与层次树结构的Star-JOIN查询算法存在根节点泄露隐私风险、τ-截断机制没有给出如何选择合适τ值等问题.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效且... 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多关系表示上的Star-JOIN查询已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现有基于OLH机制与层次树结构的Star-JOIN查询算法存在根节点泄露隐私风险、τ-截断机制没有给出如何选择合适τ值等问题.针对现有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效且满足本地化差分隐私的Star-JOIN查询算法LPRR-JOIN(longitudinal path random response for join).该算法充分利用层次树的纵向路径结构与GRR机制,设计一种纵向本地扰动算法LPRR,该算法以所有属性纵向路径上的节点组合作为扰动值域.每个用户把自身元组映射到相应节点组合中,再利用GRR机制对映射后的元组进行本地扰动.为了避免事实表上存在的频率攻击,LPRR-JOIN算法允许每个用户利用阈值τ本地截断自身元组个数,大于τ条元组删减、小于τ条元组补充.为了寻找合适的τ值,LPRR-JOIN算法利用τ-截断带来的偏差与扰动方差构造总体误差函数,通过优化误差目标函数获得τ值;其次结合用户分组策略获得τ值的总体分布,再利用中位数获得合适的τ值.LPRR-JOIN算法与现有算法在3种多关系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其响应查询算法优于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化差分隐私 多表星形连接查询 层次结构 纵向节点组合 随机应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高程数据的南极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估
13
作者 王杰 张智宇 +2 位作者 姜洋 赵朴凡 吴松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8,共13页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为南极科考活动提供关键地形数据的支撑,还可用于融水池体积估算等研究。但南极自然环境恶劣,传统地面定标方法实施困难,星载激光雷达能够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ICESat-2作为...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为南极科考活动提供关键地形数据的支撑,还可用于融水池体积估算等研究。但南极自然环境恶劣,传统地面定标方法实施困难,星载激光雷达能够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ICESat-2作为新一代激光测高卫星,其激光足印间隔仅为0.7 m,其南极冰盖的高程数据产品精度可达厘米级。并且该南极冰盖的高程数据产品与南极洲参考高程模型REMA DEM生成的源数据具有较好的时间匹配度。该文首先利用2015年IceBridge计划的IDHDT4数据产品验证了ICESat-2陆冰高数据ATL06的高程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验证后的ATL06数据系统评估了REMA DEM 32 m分辨率产品的高程精度。研究表明REMA DEM在坡度小于5°的平坦地形上精度可达亚米级,接近激光测高精度,在坡度达到30°时高程误差的RMSE不超过3.5 m。此外,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地面光斑轨迹方向与DEM坡向间的夹角和季节对REMA DEM高程精度评估的影响。该文精度验证的结果能够为后续利用该数据产品在平坦地区进行冰面湖水深反演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高程精度评估 激光测高 南极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量水平能见度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汪辅猷 王晓磊 +2 位作者 李珍妮 宋小全 云龙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利用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于2019年在深圳石岩地区与深圳气象梯度塔进行联合观测实验,获取水平能见度。基于多普勒激光雷达的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测了水平能见度,并与梯度塔上的浊度计现场实测数据比对。结果显示,50 m和100 m高度处... 利用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于2019年在深圳石岩地区与深圳气象梯度塔进行联合观测实验,获取水平能见度。基于多普勒激光雷达的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测了水平能见度,并与梯度塔上的浊度计现场实测数据比对。结果显示,50 m和100 m高度处多普勒激光雷达后向散射强度估测结果与水平能见度实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0.83以上。根据雾与霾的判别方法,把数据分为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和小于80%两部分,分别建立拟合函数并分析,再利用划分相对湿度后的激光雷达后向散射强度数据分别估测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小于80%时相关系数在0.8以上。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多普勒激光雷达具有观测和获得水平能见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激光雷达 后向散射强度 水平能见度 非线性回归模型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谱仪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的热带气旋海浪有效波高数据重构研究
15
作者 任宇恒 高源 +1 位作者 王运华 孙建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
有效波高数据是研究热带气旋海浪预测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前提,文章利用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波谱仪(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SWIM)高精度有效波高观测数据,校正欧洲中期天气预... 有效波高数据是研究热带气旋海浪预测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前提,文章利用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波谱仪(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SWIM)高精度有效波高观测数据,校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5代再分析资料(the fifth generation ECMWF reanalysis,ERA5)在高海况下低估有效波高的误差,为构建高精度、大样本量的热带气旋海浪有效波高数据集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首先,由于ERA5与SWIM数据存在时空分辨率差异,文章利用经纬度变换和反距离加权法空间插值对两种数据进行时空匹配。然后,通过数据对比得到了ERA5误差随SWIM有效波高增大而增大的相关关系,进而使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从ERA5到SWIM的有效波高重构方程。最后,使用两处美国国家数据浮标中心(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NDBC)浮标数据对重构方程进行了验证,对于5m以上海浪,ERA5有效波高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从重构前的1.65m和1.08m降低到重构后的1.18m和0.71m,证明了重构方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仪 ERA5 有效波高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摄影数据的二维海浪方向谱反演技术研究
16
作者 张玉婷 姜文正 +1 位作者 王运华 张彦敏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5,共15页
立体摄影技术可实现三维海浪的连续观测,但目前基于立体摄影海浪观测数据开展二维海浪方向谱估计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从而束缚了立体摄影技术在海洋观测中的进一步深入应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海洋大学微波遥感实验室开发的立体摄影海... 立体摄影技术可实现三维海浪的连续观测,但目前基于立体摄影海浪观测数据开展二维海浪方向谱估计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从而束缚了立体摄影技术在海洋观测中的进一步深入应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海洋大学微波遥感实验室开发的立体摄影海浪观测系统,并结合海浪方向谱阵列测量的扩展本征矢方法,系统性研究了基于立体摄影海浪观测数据反演二维海浪方向谱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不同海面采样点阵列排列方式、采样点间距及观测误差等因素对二维海浪方向谱反演结果的影响。立体摄影实测海浪数据反演结果显示:阵列中采样点间距小于1/3波浪的波长,海面采样点阵列排列方式为五边形时可得到较好的海浪方向谱反演结果。通过将立体摄影数据反演所得二维海浪方向谱与Signature1000型声学多普勒波浪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Wave and Current Profiler, AWAC)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立体摄影所得有效波高、平均波向和AWAC测量的有效波高、平均波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和0.983,平均偏差分别为0.029 m和0.01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9 m和8.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摄影 二维海浪方向谱 阵列测量 扩展本征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胎胚先进先出系统设计方法
17
作者 梁紫涵 曲海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37,共12页
针对中小型轮胎制造企业胎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出库效率低、误差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轮胎胎胚先进先出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UWB定位网络,结合多基站冗余协作技术、质心修正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动态确定胎胚出库优先级,... 针对中小型轮胎制造企业胎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出库效率低、误差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轮胎胎胚先进先出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UWB定位网络,结合多基站冗余协作技术、质心修正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动态确定胎胚出库优先级,并采用双模显示面板为操作人员提供实时可视化指引。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系统启用后胎胚平均出库时间由3.017 min降至1.009 min,缩短约66.6%;误差率由7.38%降至0.23%,显著提升了胎胚出库准确性,且各时段出库作业稳定性也有所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模式下胎胚过期、出库耗时及操作误差等问题,为中小型轮胎企业仓储管理智能化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胎胚 先进先出 仓储管理 超宽带 三边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安达曼海内孤立波传播速度反演研究
18
作者 陆雅各 李志鑫 +1 位作者 杨展 王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s,ISWs)的传播速度是表征其能量大小的基本参数之一,而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反演ISWs传播速度更是关键技术。利用光学仿真实验和光学遥感观测的方法建立了两个ISW数据集,包括1581个实验室物理仿真(laborator... 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s,ISWs)的传播速度是表征其能量大小的基本参数之一,而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反演ISWs传播速度更是关键技术。利用光学仿真实验和光学遥感观测的方法建立了两个ISW数据集,包括1581个实验室物理仿真(laboratory physics simulation,LPS)数据样本和568个遥感数据样本。为了有效地利用LPS数据,本文开发了一个迁移学习模型来反演安达曼海ISWs传播速度,模型基本结构为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迁移过程如下:首先使用LPS数据训练模型,然后利用遥感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直至模型拟合。速度反演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19 m/s(7.7%),在浅水和深水两种模式下的RMSE(MRE)分别为0.18 m/s(8.1%)和0.20 m/s(7.2%),可以很好地适应深水和浅水,具有普适性。将此模型应用于安达曼海域的单景遥感图像,根据601个ISWs样本的反演结果,模型预测的ISWs传播速度和水深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随阴历日呈现双峰分布,在大潮期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传播速度反演 光学遥感图像 物理仿真实验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集群控制技术
19
作者 李浩 仲国强 姚巩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6,共11页
随着集群应用日趋复杂,传统集群控制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为此,该研究以无人机(UAV)集群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集群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去中心化(多中心化至无中心化)架构,通过分散计算与通信负载以提升系统容错能力;利用... 随着集群应用日趋复杂,传统集群控制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为此,该研究以无人机(UAV)集群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集群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去中心化(多中心化至无中心化)架构,通过分散计算与通信负载以提升系统容错能力;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分布式个体间数据的一致性,抑制误差传播;同时借助智能合约保障控制计划的可信执行。基于此系统,设计了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集群状态监控及自适应队形变换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显著的集群控制效果,并有效提高了容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集群控制 分布式系统 可信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水下轻量化深度估计算法研究
20
作者 曹航 王楠 +1 位作者 褚舒悦 潘有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0-105,共16页
本研究通过提出一种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快速方法来解决低成本水下机器人的单目深度估计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名为UWDisNet的新的深度视觉学习管道;设计了一种方法对原始RGB图像进行增强的方法;采用知识蒸馏方法从相对深度估计器中学习... 本研究通过提出一种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快速方法来解决低成本水下机器人的单目深度估计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名为UWDisNet的新的深度视觉学习管道;设计了一种方法对原始RGB图像进行增强的方法;采用知识蒸馏方法从相对深度估计器中学习关键信息;引入了一个名为Hamming loss的损失函数来指导UWDisNet在超过5000个RGB-D训练样本上进行学习;结合相对深度估计器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值进行优化的深度估计和缩放。UWDisNet采用计算轻量级的ResNet152主干网络和基于Transformer的优化器,以确保高速推理。实验证明了本研究能够以较低的计算成本获得优异的深度估计性能。具体来说,与教师模型相比,UWDisNet的网络参数少了70%~80%,但在深度估计性能上表现出相似甚至更好的性能。本文设计的全模型能够在单个GPU上以每秒超过37.41帧的速度进行推理。此外,本文还引入了一个小型的水下深度数据集Cube来验证和评估本文的方法。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在保持轻量化特征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深度估计 多传感器融合 知识蒸馏 轻量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