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井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韦龙贵 张伟国 +4 位作者 罗黎敏 杜威 雷磊 王哲 罗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向高温高压、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领域拓展,钻完井难度与井控风险也随之增加。随着数字化技术与井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数字化井控技术在井控风险识别、溢流应急处理、井控失控应急抢险等方面凸显了重要作用,... 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向高温高压、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领域拓展,钻完井难度与井控风险也随之增加。随着数字化技术与井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数字化井控技术在井控风险识别、溢流应急处理、井控失控应急抢险等方面凸显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井控风险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的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和国外数字化井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从井控信息管理系统、井控智能化培训系统、精细控压钻井、智能化早期溢流识别、自动化关井压井、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和数字孪生井控技术7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技术现状及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在数字化井控技术方面的发展差距。最后在现有数字化井控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一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提出了下步重点攻关方向和发展趋势,以供同行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井控技术 信息管理 智能化培训 自动化关井 智能化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方解石U-Pb定年与包裹体分析技术恢复储集层成岩-成藏过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桂丽黎 卓勤功 +7 位作者 鲁雪松 杨文霞 陈玮岩 吴海 范俊佳 贺银军 曹日洲 余小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9-122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刻画高泉构造下组合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中发育两期方解石胶结和3期油气充注,方解石形成年龄分别为(122.1±6.4),(14.2±0.3)~(14.4±1.0)Ma,油气充注事件为距今14.2~30.0 Ma低熟油充注,距今14.2 Ma以来成熟原油充注和距今2 Ma以来高熟天然气充注,油气藏以成熟油和高熟天然气充注贡献为主。距今2 Ma以来受喜马拉雅晚期南北向挤压冲断构造活动的影响,高泉构造圈闭发生了调整,主要成藏期有效圈闭规模明显减小,导致构造中低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弱,说明关键成藏期的圈闭有效性控制该区下组合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储集层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耦合,为精细刻画中国中西部复杂构造带的复杂成岩-成藏过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原位方解石U-Pb定年 成岩序列 成藏时间 四棵树凹陷 准噶尔盆地南缘 白垩系 清水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汽窜用栲胶冻胶研制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明嘉 葛际江 +4 位作者 王亮亮 周文超 孙君 林辉 孙艳萍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0,共8页
海上稠油油藏地层温度低,蒸汽驱开采期间容易发生汽窜。文中使用6%杨梅栲胶、0.2%乌洛托品、3%黏土制成的栲胶冻胶在55℃的低温下成胶时间可控,300℃热处理后强度高,热处理一个月后脱水率小于5%。流变实验分析表明,在几乎不增加成胶液... 海上稠油油藏地层温度低,蒸汽驱开采期间容易发生汽窜。文中使用6%杨梅栲胶、0.2%乌洛托品、3%黏土制成的栲胶冻胶在55℃的低温下成胶时间可控,300℃热处理后强度高,热处理一个月后脱水率小于5%。流变实验分析表明,在几乎不增加成胶液黏度的情况下,黏土的加入显著增强了栲胶成胶液的触变性、成胶后冻胶的强度。此外,黏土强化形成的栲胶冻胶在较大应变剪切下可以保持冻胶结构的稳定性。使用Cryo-SEM对冻胶分析结果表明,微米级黏土颗粒的加入可以与栲胶分子的多活性羟基形成多基团交联的多重网络结构,使得冻胶锁水能力增强,微观上是冻胶高温下稳定性增加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由黏土颗粒强化形成的栲胶冻胶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适用于低温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封堵汽窜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蒸汽汽窜 栲胶冻胶 流变性能 低温成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隆伟 葛君 +3 位作者 师政 杨勇强 张晓丹 王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要为粉砂岩,泥质含量较高,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伊利石次之。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为3.70%~31.60%,平均为20.63%;渗透率为0.6~55.4 m D,渗透率小于10.0 m D的样品占到了79%,为典型的中高孔低渗油藏。低阻油层内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平均为31.43 g/L,多期的火山作用和断裂的沟通作用,导致高矿化度地层水向上侵入,形成了研究区典型的低阻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惠民凹陷 商河地区 沙河街组 低阻油层 储集层特征 黏土矿物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俊瑞 邓强 +2 位作者 谭伟雄 龚明 秦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国内外目前对复杂岩性储集层的评价研究大都局限于碳酸盐岩,针对花岗岩储集层的评价尤其是随钻快速识别与储集性能评价方法鲜有描述。首次引入功指数模型评价花岗岩储集层,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详细阐述了模型关键系数的调试、功指数... 国内外目前对复杂岩性储集层的评价研究大都局限于碳酸盐岩,针对花岗岩储集层的评价尤其是随钻快速识别与储集性能评价方法鲜有描述。首次引入功指数模型评价花岗岩储集层,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详细阐述了模型关键系数的调试、功指数趋势线的绘制以及功指数比值计算的具体步骤,并建立了基于功指数比值的随钻储集层定性识别方法。运用成像测井结果刻度功指数比值,建立了地层储集性能评价标准,实现了在钻进的同时对地层储集性能进行半定量评价,为预防井漏、井塌等工程风险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在花岗岩储集层识别方面,与单一的钻时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精度上有明显提升;对花岗岩储集性能评价结果与测井综合解释结果较为吻合,能够较好满足矿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指数 花岗岩储集层 随钻评价 工程录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