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井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韦龙贵 张伟国 +4 位作者 罗黎敏 杜威 雷磊 王哲 罗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向高温高压、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领域拓展,钻完井难度与井控风险也随之增加。随着数字化技术与井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数字化井控技术在井控风险识别、溢流应急处理、井控失控应急抢险等方面凸显了重要作用,... 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向高温高压、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领域拓展,钻完井难度与井控风险也随之增加。随着数字化技术与井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数字化井控技术在井控风险识别、溢流应急处理、井控失控应急抢险等方面凸显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井控风险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的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和国外数字化井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从井控信息管理系统、井控智能化培训系统、精细控压钻井、智能化早期溢流识别、自动化关井压井、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和数字孪生井控技术7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技术现状及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在数字化井控技术方面的发展差距。最后在现有数字化井控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一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提出了下步重点攻关方向和发展趋势,以供同行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井控技术 信息管理 智能化培训 自动化关井 智能化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方解石U-Pb定年与包裹体分析技术恢复储集层成岩-成藏过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桂丽黎 卓勤功 +7 位作者 鲁雪松 杨文霞 陈玮岩 吴海 范俊佳 贺银军 曹日洲 余小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9-122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刻画高泉构造下组合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中发育两期方解石胶结和3期油气充注,方解石形成年龄分别为(122.1±6.4),(14.2±0.3)~(14.4±1.0)Ma,油气充注事件为距今14.2~30.0 Ma低熟油充注,距今14.2 Ma以来成熟原油充注和距今2 Ma以来高熟天然气充注,油气藏以成熟油和高熟天然气充注贡献为主。距今2 Ma以来受喜马拉雅晚期南北向挤压冲断构造活动的影响,高泉构造圈闭发生了调整,主要成藏期有效圈闭规模明显减小,导致构造中低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弱,说明关键成藏期的圈闭有效性控制该区下组合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储集层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耦合,为精细刻画中国中西部复杂构造带的复杂成岩-成藏过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原位方解石U-Pb定年 成岩序列 成藏时间 四棵树凹陷 准噶尔盆地南缘 白垩系 清水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汽窜用栲胶冻胶研制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明嘉 葛际江 +4 位作者 王亮亮 周文超 孙君 林辉 孙艳萍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0,共8页
海上稠油油藏地层温度低,蒸汽驱开采期间容易发生汽窜。文中使用6%杨梅栲胶、0.2%乌洛托品、3%黏土制成的栲胶冻胶在55℃的低温下成胶时间可控,300℃热处理后强度高,热处理一个月后脱水率小于5%。流变实验分析表明,在几乎不增加成胶液... 海上稠油油藏地层温度低,蒸汽驱开采期间容易发生汽窜。文中使用6%杨梅栲胶、0.2%乌洛托品、3%黏土制成的栲胶冻胶在55℃的低温下成胶时间可控,300℃热处理后强度高,热处理一个月后脱水率小于5%。流变实验分析表明,在几乎不增加成胶液黏度的情况下,黏土的加入显著增强了栲胶成胶液的触变性、成胶后冻胶的强度。此外,黏土强化形成的栲胶冻胶在较大应变剪切下可以保持冻胶结构的稳定性。使用Cryo-SEM对冻胶分析结果表明,微米级黏土颗粒的加入可以与栲胶分子的多活性羟基形成多基团交联的多重网络结构,使得冻胶锁水能力增强,微观上是冻胶高温下稳定性增加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由黏土颗粒强化形成的栲胶冻胶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适用于低温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封堵汽窜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蒸汽汽窜 栲胶冻胶 流变性能 低温成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稳定剂防膨率测试新方法及对比评价
4
作者 山金城 刘宁 +4 位作者 孙君 刘志龙 周文超 韩宇 阚长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57-60,69,共5页
实验室目前最常用的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是离心法。此方法的实验过程往往在读取膨润土膨胀体积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不同组次实验回归性差。基于离心法推出质量法评价黏土稳定剂的防膨能力,通过测量离心后离心管内上层清液的质量,随后利... 实验室目前最常用的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是离心法。此方法的实验过程往往在读取膨润土膨胀体积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不同组次实验回归性差。基于离心法推出质量法评价黏土稳定剂的防膨能力,通过测量离心后离心管内上层清液的质量,随后利用公式求得膨润土膨胀体积,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与离心法相比质量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人为因素影响小的优点。用质量法测量3个类型7种黏土稳定剂的防膨率,得出黏土稳定剂浓度与防膨率具有较强的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稳定剂 评价方法 离心法 质量法 防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隆伟 葛君 +3 位作者 师政 杨勇强 张晓丹 王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要为粉砂岩,泥质含量较高,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伊利石次之。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为3.70%~31.60%,平均为20.63%;渗透率为0.6~55.4 m D,渗透率小于10.0 m D的样品占到了79%,为典型的中高孔低渗油藏。低阻油层内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平均为31.43 g/L,多期的火山作用和断裂的沟通作用,导致高矿化度地层水向上侵入,形成了研究区典型的低阻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惠民凹陷 商河地区 沙河街组 低阻油层 储集层特征 黏土矿物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俊瑞 邓强 +2 位作者 谭伟雄 龚明 秦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国内外目前对复杂岩性储集层的评价研究大都局限于碳酸盐岩,针对花岗岩储集层的评价尤其是随钻快速识别与储集性能评价方法鲜有描述。首次引入功指数模型评价花岗岩储集层,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详细阐述了模型关键系数的调试、功指数... 国内外目前对复杂岩性储集层的评价研究大都局限于碳酸盐岩,针对花岗岩储集层的评价尤其是随钻快速识别与储集性能评价方法鲜有描述。首次引入功指数模型评价花岗岩储集层,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详细阐述了模型关键系数的调试、功指数趋势线的绘制以及功指数比值计算的具体步骤,并建立了基于功指数比值的随钻储集层定性识别方法。运用成像测井结果刻度功指数比值,建立了地层储集性能评价标准,实现了在钻进的同时对地层储集性能进行半定量评价,为预防井漏、井塌等工程风险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在花岗岩储集层识别方面,与单一的钻时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精度上有明显提升;对花岗岩储集性能评价结果与测井综合解释结果较为吻合,能够较好满足矿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指数 花岗岩储集层 随钻评价 工程录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稠油蒸汽吞吐用高温起泡剂研发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袁伟杰 刘志龙 +2 位作者 孙君 孙艳萍 侯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13-17,共5页
海上油田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吸汽剖面不均的问题,对注入蒸汽的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结合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的需求与工艺特点,构建了HY-1、HY-2、HY-3这3种高温起泡剂体系,并进行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RL)、十二烷基... 海上油田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吸汽剖面不均的问题,对注入蒸汽的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结合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的需求与工艺特点,构建了HY-1、HY-2、HY-3这3种高温起泡剂体系,并进行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R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乙醇配制的HY-3高温起泡剂起泡高度605 mL,析液半衰期581 s,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油性能以及较好的注入性,而且HY-3在不同渗透率通道间具有选择注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高温起泡剂 吸汽剖面调整 鼠李糖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注水井油套管防腐选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海涵 黄传超 武丕烈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123-124,60,共3页
M油田注入水含有0.2ppm的溶解氧,Cl^(-)含量为155,000mg/L为研究优选M油田注水井适用该环境的油套管钢,在油田水处理单元的入口、出口处分别对13Cr和25Cr进行200天和100天的挂片测试,发现13Cr发生严重局部腐蚀且平均腐蚀速率高;25Cr平... M油田注入水含有0.2ppm的溶解氧,Cl^(-)含量为155,000mg/L为研究优选M油田注水井适用该环境的油套管钢,在油田水处理单元的入口、出口处分别对13Cr和25Cr进行200天和100天的挂片测试,发现13Cr发生严重局部腐蚀且平均腐蚀速率高;25Cr平均腐蚀率较低,可满足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性、耐蚀性,推荐25Cr作为注水井的油套管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现场试验 油管钢 点蚀 双相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水平井固井水泥浆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佳 夏忠跃 冯雷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性能不稳定,影响了固井质量。利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分散剂、防气窜剂、缓凝剂、促凝剂加量对水泥浆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领浆配方:G级水泥+现场水+0.5%分散剂+0.5%防气窜剂+2.25%降失水剂+1.0%早强剂+0.12%缓凝剂+... 在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性能不稳定,影响了固井质量。利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分散剂、防气窜剂、缓凝剂、促凝剂加量对水泥浆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领浆配方:G级水泥+现场水+0.5%分散剂+0.5%防气窜剂+2.25%降失水剂+1.0%早强剂+0.12%缓凝剂+0.2%消泡剂+2%增韧纤维FIB;尾浆配方为:G级水泥+现场水+0.5%分散剂+0.75%防气窜剂+2.25%降失水剂+1.0%早强剂+2.0%促凝剂+0.2%消泡剂+2%增韧纤维FIB。现场作业表明,优化后的固井水泥浆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致密气 水平井 固井 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稠油开采井筒举升用水溶性降黏剂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方雪 刘志龙 +5 位作者 孙君 孙艳萍 侯岳 周文超 林辉 付云川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海上油田稠油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巨大,但由于稠油基础黏度高和反相乳化的原因,导致在井筒举升阶段出现电泵负荷巨大、举升困难等问题。使用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助剂制备HY系列水性降黏剂,结果表明,HY-1体系降黏率99.2... 海上油田稠油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巨大,但由于稠油基础黏度高和反相乳化的原因,导致在井筒举升阶段出现电泵负荷巨大、举升困难等问题。使用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助剂制备HY系列水性降黏剂,结果表明,HY-1体系降黏率99.20%,50℃下30 min自然脱水率84.40%,120℃下24 h高温老化后降黏率为96.98%,伴注管流实验降压幅度达57.9%。可见,自主体系HY-1乳化降黏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用水溶性降黏剂的室内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水性降黏剂 表面活性剂 井筒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构筑三元复合驱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岳 孔丽萍 +4 位作者 陈士佳 阚亮 李彦阅 田津杰 敖文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
碱(A)/表面活性剂(S)/聚合物(P)三元复合驱(ASP)技术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有效手段之一,而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对复合驱体系环保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除技术指标外,还需要药剂对环境污染小或者无污染。针对D油田原油、注入水的性质以及... 碱(A)/表面活性剂(S)/聚合物(P)三元复合驱(ASP)技术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有效手段之一,而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对复合驱体系环保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除技术指标外,还需要药剂对环境污染小或者无污染。针对D油田原油、注入水的性质以及油藏温度复配绿色表面活性剂体系,再与聚合物、碱复配构筑三元复合驱体系,考察该复合体系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多种复配比例均可使三元体系界面张力达到10-3 mN/m级别,而碱的加入能够提升界面活性,使界面张力达到10-4 mN/m级别。该三元体系经过5次吸附后,界面张力仍可达到10-3 mN/m级别,说明该体系抗吸附性能较好。另外,通过实验也认定该三元体系的乳化能力和热稳定性能较好。驱油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配比的三元复合驱体系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6.64%、18.11%和19.27%,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 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A油层油井油套管防腐选材研究
12
作者 刘海涵 黄传超 武丕烈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9期50-52,共3页
M油田A油层CO_(2)分压达0.1~0.2MPa,地层温度约80℃,Cl-质量浓度为140000 mg/L,为研究优选M油田A油层油井含CO_(2)环境的油套管钢,设计加工现场腐蚀挂片测量装置,在现场对6种低合金钢和不锈钢进行90天的挂片测试,发现低合金钢和低Cr钢... M油田A油层CO_(2)分压达0.1~0.2MPa,地层温度约80℃,Cl-质量浓度为140000 mg/L,为研究优选M油田A油层油井含CO_(2)环境的油套管钢,设计加工现场腐蚀挂片测量装置,在现场对6种低合金钢和不锈钢进行90天的挂片测试,发现低合金钢和低Cr钢发生严重局部腐蚀且平均腐蚀速率高;不锈钢13Cr和超级13Cr钢平均腐蚀率较低,可满足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性、耐蚀性,推荐13Cr作为开发A油层的油套管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腐蚀 现场试验 油管钢 点蚀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蜡油井内部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13
作者 马磊 王臣 +3 位作者 王尔钧 张伟 梅明阳 任松涛 《炼油与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57-60,共4页
对于含蜡油井,控制油井出口温度是防止管壁结蜡,提高油井开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研究涂层在油井保温防蜡方面的作用,需要对井筒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得保温涂层所需的导热系数和涂覆厚度。基于油管材质、内外径、热膨胀系... 对于含蜡油井,控制油井出口温度是防止管壁结蜡,提高油井开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研究涂层在油井保温防蜡方面的作用,需要对井筒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得保温涂层所需的导热系数和涂覆厚度。基于油管材质、内外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原油流速和对流换热系数等,利用Landmark软件对油管内流动温度场进行计算,获得保温涂层的最佳涂覆位置。结合涂层保温效果模拟数据,优化保温涂层导热性能、厚度和最佳涂覆长度,最终实现油管出口温度大于结蜡凝固点温度,大大提高了原油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防蜡 开采效率 保温涂层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