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HC-I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寒 于海斌 +3 位作者 张景成 张玉婷 南军 臧甲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46-1952,共7页
针对高氮、环烷基特性的馏分油多产重整原料加氢裂化工艺,本文通过改性Y分子筛硅铝比、载体中分子筛含量与催化剂中Ni-Mo金属含量的优化,经过中试制备、工业放大与工业化生产,成功地开发出THHC-I加氢裂化催化剂。工业生产THHC-I加氢裂... 针对高氮、环烷基特性的馏分油多产重整原料加氢裂化工艺,本文通过改性Y分子筛硅铝比、载体中分子筛含量与催化剂中Ni-Mo金属含量的优化,经过中试制备、工业放大与工业化生产,成功地开发出THHC-I加氢裂化催化剂。工业生产THHC-I加氢裂化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催化剂性能及中试制备、工业放大的催化剂相当,催化剂对舟山焦化重馏分油的1500h中试评价结果为:>345℃馏分转化率75.8%,<170℃石脑油收率42.7%,石脑油中硫含量为1μg/g,氮含量为0.6μg/g,柴油中硫含量为5μg/g,氮含量为3μg/g。表明THHC-I加氢裂化对焦化重馏分油具有优异的加氢裂化活性、轻油选择性与稳定性。该催化剂完成30t的生产,并成功应用于舟山石化焦化重馏分油加氢裂化多产重整原料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催化剂 分子筛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催化加氢脱酸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费亚南 孙国方 +1 位作者 李孝国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含量的Ni-W体系催化剂,用于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的加氢脱酸反应,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NiO含量(w)为4.9%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15℃、反...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含量的Ni-W体系催化剂,用于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的加氢脱酸反应,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NiO含量(w)为4.9%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15℃、反应压力3.2MPa、氢油体积比300、体积空速1.5h-1,在该条件下可将原料油的酸值由3.48mgKOH/g降到0.05mgKOH/g以下。并对催化剂进行2 0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稳定,相比参比催化剂,反应条件更为缓和、裂解反应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中原油 减三线馏分油 加氢脱酸 Ni-W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联合光电催化氧化处理反渗透浓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陈鑫 滕厚开 +1 位作者 王仕文 姚万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炼化企业双膜系统反渗透单元浓水的COD浓度高、难生化降解且盐含量高,因此很难处理。尝试采用臭氧联合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效果较好。考察了水中臭氧浓度、废水pH、废水温度对该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炼化企业双膜系统反渗透单元浓水的COD浓度高、难生化降解且盐含量高,因此很难处理。尝试采用臭氧联合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效果较好。考察了水中臭氧浓度、废水pH、废水温度对该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臭氧浓度及废水pH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而温度影响不大;对于COD浓度为200250mg/L、石油类浓度为15~18mg/L的进水,采用该技术在废水pH为9、水中臭氧浓度16mg/L、臭氧预曝气时间10min、光电催化单元停留时间60min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后,出水COD浓度低于50mg/L、石油类浓度低于0.5mg/L,完全满足企业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反渗透浓水 臭氧氧化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SAPO-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寒 刘红光 +1 位作者 杨建国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有机硅氯化铵(TPHAC)为介孔模板剂,通过-步水热法合成具有微孔-介孔结构的多级孔SAPO-5分子筛(HI-SAPO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方... 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有机硅氯化铵(TPHAC)为介孔模板剂,通过-步水热法合成具有微孔-介孔结构的多级孔SAPO-5分子筛(HI-SAPO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研究HI-SAPO-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在常规SAPO-5分子筛(N-SAPO-5)合成体系中引入TPHAC能够合成出纯相的HI-SAPO-5;与N-SAPO-5相比,HI-SAPO-5具有更高的外比表面积与介孔孔体积以及适宜的酸量与酸强度。将HI-SAPO-5引入γ-Al_2O_3载体上,制备成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焦化柴油加氢评价结果表明,引入HI-SAPO-5的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与芳烃加氢饱和性能,产物中的硫质量分数为8μg/g,双环以上芳烃质量分数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SAPO-5分子筛 柴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硅烷化合成小粒径SAPO-11分子筛表征及其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肖寒 于海斌 +1 位作者 刘红光 李孝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4,共7页
采用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Pr-TES)对SAPO-11分子筛晶种进行有机硅烷化,于环己烷-正丁醇体系合成出小粒径SAPO-11分子筛(H-SAPO-11-S)。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研究H-SAPO-11-S的物化性... 采用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Pr-TES)对SAPO-11分子筛晶种进行有机硅烷化,于环己烷-正丁醇体系合成出小粒径SAPO-11分子筛(H-SAPO-11-S)。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研究H-SAPO-11-S的物化性质,并与常规法合成的H-SAPO-11-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r-TES晶种硅烷化可以合成出纯相的SAPO-11分子筛,平均粒径由常规法合成的8.0μm减小到1.0μm;与H-SAPO-11-N相比,H-SAPO-11-S具有更高的外比表面积、孔体积与中强B酸含量。进一步评价了催化剂对正十六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Pt?H-SAPO-11-N相比,Pt?H-SAPO-11-S具有更高的异构化活性与异构体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径 SAPO-11分子筛 正十六烷 异构化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DS-I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寒 于海斌 +1 位作者 南军 张景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了对低硫含量、高氮含量、高酸值、环烷基特性的馏分油进行加氢精制,中国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采用硅改性拟薄水铝石为载体原料,通过对载体前躯物、催化剂形状与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化,并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有机络合剂,... 为了对低硫含量、高氮含量、高酸值、环烷基特性的馏分油进行加氢精制,中国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采用硅改性拟薄水铝石为载体原料,通过对载体前躯物、催化剂形状与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化,并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有机络合剂,开发出中国海油第一代五齿球形THDS-I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试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性能与活性稳定性。工业放大与工业生产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表明,THDS-I加氢精制催化剂生产流程合理可行,采用该催化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生产出符合国Ⅴ排放标准要求的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五齿球形 加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处理对Ni-W/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寒 于海斌 +1 位作者 张玉婷 臧甲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2,共6页
以Ni、W为活性组分,Al_2O_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Ni-W/Al_2O_3,并采用乙二醇后处理未焙烧的催化剂Ni-W/Al_2O_3,得到催化剂Ni-W/Al_2O_3-AT。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紫外拉曼光谱(LRS)、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 以Ni、W为活性组分,Al_2O_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Ni-W/Al_2O_3,并采用乙二醇后处理未焙烧的催化剂Ni-W/Al_2O_3,得到催化剂Ni-W/Al_2O_3-AT。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紫外拉曼光谱(LRS)、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XPS等表征方法研究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催化剂Ni-W/Al_2O_3经乙二醇后处理后,改善了载体氧化铝表面的羟基基团的分布,促使W物种以八面体配位多核聚钨酸的形态存在;并有效削弱了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W物种的分散度与硫化度,最终使得催化剂形成更多"Ni-W-S"加氢活性相,提高了催化剂Ni-W/Al_2O_3-AT的加氢活性。与催化剂Ni-W/Al_2O_3相比,催化剂Ni-W/Al_2O_3-AT对焦化轻蜡油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脱氮与芳烃饱和性能,硫质量分数可从6 850μg/g降至10μg/g,氮质量分数由3 720μg/g降至12μg/g,双环以上芳烃质量分数可从25.8%降至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Ni-W/Al2O3 加氢脱氮 焦化轻蜡油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对Cr_2O_3/Al_2O_3催化剂及其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蔡奇 杨玉旺 +1 位作者 吴同旭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6,共5页
制备了不同Mg含量的Cr2O3-MgO/Al2O3催化剂,考察了Mg含量对Cr2O3/Al2O3催化剂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RF,XRD,NH3-TPD,H2—TPR,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的加入能提高丙烷脱氢反应... 制备了不同Mg含量的Cr2O3-MgO/Al2O3催化剂,考察了Mg含量对Cr2O3/Al2O3催化剂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RF,XRD,NH3-TPD,H2—TPR,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的加入能提高丙烷脱氢反应中的丙烯选择性,主要原因是MgO的加入使载体表面酸量减少,调变了催化剂中Cr价态的分布,并使cr晶粒变小,更好地分散在载体上;Cr2O3-MgO/A1zO。催化剂中Cr2O负载量(w)为18%时,MgO负载量(ω)为1%~2%较为适宜,催化剂的性能可达到最佳,在反应条件下3h内,丙烷平均转化率为33%,丙烯选择性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氧化铬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三乙酸对Ni-Mo/Al_2O_3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脱硫脱氮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辉 于海斌 +1 位作者 张景成 臧甲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o/Al_2O_3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在金属浸渍液配置过程中引入一定比例的络合剂氨基三乙酸(NTA)制备改性催化剂Ni-Mo-NTA/Al_2O_3,通过改性前后催化剂的对比分析研究氨基三乙酸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脱氮活... 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o/Al_2O_3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在金属浸渍液配置过程中引入一定比例的络合剂氨基三乙酸(NTA)制备改性催化剂Ni-Mo-NTA/Al_2O_3,通过改性前后催化剂的对比分析研究氨基三乙酸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脱氮活性的影响。采用100 mL高压加氢反应装置对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脱氮反应活性评价,并以NH_3-TPD,H_2-TPR,BET,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氨基三乙酸后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等级下加氢脱硫和脱氮活性均有提高,这是由于氨基三乙酸改性后催化剂表面酸量提高,载体与金属作用力削弱,金属还原度提高,孔结构得到改善,MoS_2金属堆垛层数集中在2~3层,片晶长度集中在2~4 nm,金属分散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催化剂 氨基三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处理方式对PtSnK/Al_2O_3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奇 杨玉旺 +2 位作者 吴同旭 郭秋双 孙彦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研究了水热处理和氯化处理氧化铝载体对PtSnK/Al_2O_3催化剂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通过低温N_2吸附、XRD、NH_3-TPD、H_2-TPR、CO-TPR等手段考察了水热处理及氯化处理对载体和催化剂试样的孔结构、酸性、晶型和分散度的影响。表征结果显... 研究了水热处理和氯化处理氧化铝载体对PtSnK/Al_2O_3催化剂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通过低温N_2吸附、XRD、NH_3-TPD、H_2-TPR、CO-TPR等手段考察了水热处理及氯化处理对载体和催化剂试样的孔结构、酸性、晶型和分散度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氯化处理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相比水热处理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的异丁烷脱氢活性更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和氯化处理载体能促进催化剂中活性组分Pt原子的分散,增加脱氢活性位,从而提高异丁烷脱氢反应中异丁烷的转化率,利用氯化处理和水热处理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的异丁烷初始转化率分别为61.0%和57.3%,高于未经处理的催化剂的异丁烷初始转化率(51.8%)。载体经处理后增加了催化剂的酸量,造成了异丁烷脱氢反应中异丁烯选择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脱氢催化剂 球形氧化铝载体 水热处理 氯化处理 异丁烷 脱氢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评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齐玉 滕厚开 +1 位作者 韩恩山 姚光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7,共4页
以聚醚胺D-230、环氧氯丙烷、N,N-二甲基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将n(D-230)/_n(环氧氯丙烷)分别为1∶2和1∶4得到的产品命名为Y-562、Y-564。取渤海某平台新鲜原油用瓶试法对合成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产品进行评价... 以聚醚胺D-230、环氧氯丙烷、N,N-二甲基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将n(D-230)/_n(环氧氯丙烷)分别为1∶2和1∶4得到的产品命名为Y-562、Y-564。取渤海某平台新鲜原油用瓶试法对合成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产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破乳温度为70℃、破乳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当Y-564添加量为15 mg/L时,油中含水量为0.7%,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为80_mg/L,下层水质清且油水界面清晰,达到最佳脱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季铵盐 反相破乳剂 O/W型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后回炼油作为焦化供氢剂的效果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毓 王伟 +2 位作者 王兴 舒畅 王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对催化裂化回炼油三段窄馏分的供氢能力进行测定,选取供氢能力最强的一段进行加氢处理,以加氢后的催化裂化回炼油窄馏分为焦化供氢剂,通过中型试验考察其供氢效果。结果表明:三段窄馏分中,小于400℃馏分供氢能力最强;加氢处理能够进一... 对催化裂化回炼油三段窄馏分的供氢能力进行测定,选取供氢能力最强的一段进行加氢处理,以加氢后的催化裂化回炼油窄馏分为焦化供氢剂,通过中型试验考察其供氢效果。结果表明:三段窄馏分中,小于400℃馏分供氢能力最强;加氢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供氢能力,以加氢后回炼油小于400℃馏分作为供氢剂能够使液体收率提高1.32百分点,焦炭产率降低2.45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 供氢剂 催化裂化 回炼油 窄馏分 加氢处理 供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