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不育系臻达A及其杂交种的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瑞霞 王洪飞 +5 位作者 董练飞 周鹏 涂诗航 游晴如 廖发炼 黄庭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586,共14页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不育系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3个抗性基因纯合、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均与臻达A相似的改良不育系株系。利用福建省近年来致病性代表的22个稻瘟病菌株对3个改良不育系及其15个杂交种进行抗性鉴定,3个改良不育系的抗性频率为95.45%~100%,15个杂交种的抗性频率均达75%以上,而原始对照臻达A及其杂交种的抗性频率仅为54.55%和40.91%~63.64%。自然病圃诱发鉴定表明,3个改良不育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表现高抗,而对照臻达A的叶瘟为5级,穗颈瘟为7级,表现感病;15个杂交种均表现良好的稻瘟病抗性。进一步分析比较15个杂交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结果表明臻达A-Pi25-3改良不育系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优,继续回交转育,于2015年育成了稻瘟病抗性强、配合力好、群体整齐和性状稳定的不育系,命名为157A。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Pi25不仅在水稻不育系臻达A的遗传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且在不同水稻恢复系测交种的背景下同样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抗性,说明抗性基因Pi25对不育系稻瘟病改良的效果明显。创制的新不育系157A的稻瘟病抗性显著提高,还基本保留了原来不育系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不育系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臻达A 稻瘟病 Pi25基因 抗性改良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杂交稻宜优673株叶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东 黄庭旭 +4 位作者 游晴如 董练飞 黄俊明 张水金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株叶形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稻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看,随水稻播期推迟,有效穗减少,结实率增加,穗粒数...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株叶形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稻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看,随水稻播期推迟,有效穗减少,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先增后减。宜优673播种的最佳时期为5月20日,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产量最高。5月1日播种,产量较高,但此期植株高度偏高,存在倒伏风险,栽培上应注意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促控结合,养根壮杆,增强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宜优673 分期播种 生育期 株叶形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宜优673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清华 游晴如 +5 位作者 杨东 郑苹立 董练飞 黄俊明 董瑞霞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691-694,共4页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宜优673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6月20日播种产量最低;随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的降低,宜优673的整精米...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宜优673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6月20日播种产量最低;随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的降低,宜优673的整精米率、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而垩白度、垩白粒率降低,理化指标得分逐步上升,稻米品质逐步提升。因此,在保证安全抽穗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高宜优673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优673 分期播种 产量 稻米品质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游晴如 王洪飞 +7 位作者 董瑞霞 董练飞 廖发炼 涂诗航 周鹏 张水金 郑家团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1,共8页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递力较强,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可配出早稻、晚稻,也可以配出弱感光品种,配制杂种的优势强。其最突出特点是不育系及所配品种稻米品质优,尤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商品性好;利用泰丰A已配组育成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丰优2197、泰优676和泰优2328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泰丰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与优良恢复系进行广泛测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泰丰A 特征特性 研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泰优202的选育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庭旭 王丰 +6 位作者 游晴如 柳武革 雷上平 王洪飞 董瑞霞 董练飞 廖发炼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6-682,共7页
把Ⅱ-32B干种子通过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利用SP3群体中获得的厚叶、半矮秆突变株与明恢86杂交,再与明恢82复交,后代连续多年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自然病区鉴定筛选及在福建建阳和海南三亚反复加代、定向培育和逐代稳定,育成早熟、优良... 把Ⅱ-32B干种子通过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利用SP3群体中获得的厚叶、半矮秆突变株与明恢86杂交,再与明恢82复交,后代连续多年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自然病区鉴定筛选及在福建建阳和海南三亚反复加代、定向培育和逐代稳定,育成早熟、优良恢复系福恢202。利用福恢202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籼型优质不育系泰丰A配组育成三系杂交早籼新组合泰优202。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以及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和熟期转色好等特点,201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16001)。介绍了泰优202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品种主要特征特性等,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搭载 杂交水稻 泰优20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香稻新品种内优航148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董练飞 游晴如 +4 位作者 董瑞霞 张水金 杨东 王志赋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3期22-24,共3页
总结了杂交籼稻新品种内优航148在各地示范种植的表现,并从播种育秧、大田移栽以及田间的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杂交稻内优航148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内优航148 示范表现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涂诗航 游晴如 +5 位作者 周鹏 董瑞霞 张水金 杨东 董练飞 黄俊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自选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两优航2号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关键词 优质 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两优676在湖北京山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庭旭 曾祥明 +6 位作者 肖天福 王志赋 董瑞霞 游晴如 王洪飞 董练飞 廖发炼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47-50,共4页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与自选强优恢复系福恢67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在湖北京山作一季稻示范7.05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800.9...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与自选强优恢复系福恢67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在湖北京山作一季稻示范7.05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800.9 kg。田间表现株叶形态好,群体结构理想,穗大粒重,较抗病虫。作超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统一播种,均播稀播培育壮秧;小苗移栽,拉线开厢浅插;适度密植,确保基本苗数;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晒田;综合防治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广西优676 湖北京山 示范 超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组合京福1优673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俊明 杨东 +6 位作者 游晴如 张水金 董练飞 涂诗航 周鹏 董瑞 王志赋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杂交水稻京福1优673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京福1优673推广应用,实现杂交水稻良种良法配套。京福1优673参加福建省三明市区试2a平均产量489.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7%,达极显著水平,2a均为第2名。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对杂交水稻京福1优673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京福1优673推广应用,实现杂交水稻良种良法配套。京福1优673参加福建省三明市区试2a平均产量489.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7%,达极显著水平,2a均为第2名。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稀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稀植;合理施肥,控氮增钾;合理灌溉,壮根防倒;防治病虫草害,重点防治稻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京福1优673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练飞 杨东 +6 位作者 张水金 涂诗航 黄俊明 董瑞霞 游晴如 王志赋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对4个新育成的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4个新育成的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育性稳定,套袋无自交结实情况。其中412A柱头外露率最高达89.20%,558A、698A柱头外露率与对照Ⅱ-32A相当,也都高于83%。412... 通过对4个新育成的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4个新育成的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育性稳定,套袋无自交结实情况。其中412A柱头外露率最高达89.20%,558A、698A柱头外露率与对照Ⅱ-32A相当,也都高于83%。412A的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且柱头活力下降较慢。通过观察研究认为,4个新不育系其各项育种指标较为完善,主要农艺性状优于Ⅱ-32A,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农艺性状 花粉败育 柱头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抗倒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扬 杨东 +5 位作者 董练飞 游晴如 张水金 董瑞霞 王志赋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
选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新育成的恢复系HK02作父本,与近年国内新育成的三系、两系不育系作母本,杂交配组成金生S/HK02等11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Ⅱ优明86、宜优673为对照,采用濑古氏提出的测定"倒伏指... 选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新育成的恢复系HK02作父本,与近年国内新育成的三系、两系不育系作母本,杂交配组成金生S/HK02等11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Ⅱ优明86、宜优673为对照,采用濑古氏提出的测定"倒伏指数"大小确定植株抗倒性状的方法,分析了供试材料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关系,以期通过试验为这些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结果表明,倒伏指数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壁的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在11个试验材料中,湖南44 A/HK02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最抗倒,川香29A/HK02等品种比较抗倒,新安S/HK02品种的抗倒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茎秆 抗倒性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诗航 董瑞霞 +5 位作者 周鹏 游晴如 黄世勇 张水金 杨东 董练飞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2期55-56,共2页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了湖南省、福建省、云南省红河州及文山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介绍了两优...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了湖南省、福建省、云南省红河州及文山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介绍了两优航2号在各地的示范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示范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218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鹏 涂诗航 +6 位作者 郑轶 张水金 游晴如 董瑞霞 王志赋 董练飞 郑家团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4期5-7,共3页
川优2189是用川香29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福恢218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经4 a在福建沙县、海南三亚进行制种高产技术研究,平均产量达3 900 kg/hm2,最高产量可达5 250 kg/hm2。文章介绍了川优2189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福恢2189 川优2189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633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练飞 游晴如 +6 位作者 杨东 张水金 涂诗航 周鹏 黄俊明 董瑞霞 王志赋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3期23-25,共3页
介绍了Ⅱ优63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3a制种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应抓好几个环节:选好基地、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科学赶粉、去杂保纯、适时收割等。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633 亲本特征特性 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稻内优航148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晴如 董练飞 +4 位作者 董瑞霞 张水金 王志赋 于幼雄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对优质香稻内优航148亲本特征特性的观测,发现内香2A午前花比例低、开花不集中、花期长、柱头外露率低等因素是造成内优航148制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总结出一套提高内优航148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定准播差期、培育壮秧、增加母本移... 通过对优质香稻内优航148亲本特征特性的观测,发现内香2A午前花比例低、开花不集中、花期长、柱头外露率低等因素是造成内优航148制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总结出一套提高内优航148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定准播差期、培育壮秧、增加母本移栽密度、培育高产苗架、采取辅助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香稻 内优航148 亲本特性 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洪飞 郑长林 +1 位作者 董练飞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对2005—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63个中籼杂交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平均产量为584.79kg/667m2、比对照增产7.62%。产量与株高... 对2005—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63个中籼杂交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平均产量为584.79kg/667m2、比对照增产7.62%。产量与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以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期、结实率相关不显著;每穗总粒数对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结实率、生育期和千粒重,再次是有效穗数。因此,在福建生态条件下,应在适宜的穗数基础上,增加每穗总粒数,适当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籼杂交稻产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 杂交稻 产量构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特优923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杨东 游晴如 +4 位作者 黄俊明 王志赋 董练飞 董瑞霞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特优92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闽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闽中稻作区或高寒山区稻作区作... 特优92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闽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闽中稻作区或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种植过程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923 种植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育系IR 58025A与其改良新不育系制种产量比较研究
18
作者 董练飞 王洪飞 +5 位作者 游晴如 董瑞霞 涂诗航 周鹏 廖发炼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85 t/hm^2、2.78 t/hm^2和2.64 t/hm^2;这3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强于IR58025A、且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是制种组合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IR58025A 异交结实率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恒优178高产制种技术
19
作者 游晴如 王新南 +7 位作者 董练飞 丁巧莲 董瑞霞 张水金 王洪飞 涂诗航 周鹏 王志赋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2期19-21,共3页
介绍了恒优178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3 a制种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应抓好:选好基地、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及早喷施"九二○"、人工辅助授粉,去杂保纯,适时收割等几个环节。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恒优178 亲本特征特性 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超级稻‘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锦荣 游晴如 +7 位作者 董瑞霞 王洪飞 郑苹立 董练飞 王志赋 段斌莉 陈象新 李清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1,共4页
以超级稻‘两优61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优616’的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产量也逐步降低,5个播种期中6月4日播种的超级稻‘两优616’产量最高,7月6日播种的产量... 以超级稻‘两优61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优616’的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产量也逐步降低,5个播种期中6月4日播种的超级稻‘两优616’产量最高,7月6日播种的产量最低。从稻米品质来看,5个播种期‘两优616’均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性状,稻米理化指标得分均较高,其中7月6日播种的‘两优616’得分最高;所有播种期‘两优616’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指标全部达到优质标准。试验还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降低,‘两优616’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率减少,垩白度下降,理化指标得分逐步提高,稻米品质得到提升。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两优616’的播种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使其灌浆结实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期,从而提升‘两优616’的稻米品质,促进超级稻‘两优616’优质高产栽培及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两优616’ 分期播种 产量 稻米品质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