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兽用疫苗中矿物油佐剂的应用现状概述与问题对策研究
1
作者 娜琳 张伟 +4 位作者 李宁 岂晓鑫 刘莹 邱连美 王美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兽用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工具,而佐剂作为兽用疫苗中的重要辅助物质,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兽用疫苗佐剂种类繁多,该文主要针对兽用疫苗中使用量最大的矿物油佐剂的作用机理、质量控制因素等进行综述,... 兽用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工具,而佐剂作为兽用疫苗中的重要辅助物质,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兽用疫苗佐剂种类繁多,该文主要针对兽用疫苗中使用量最大的矿物油佐剂的作用机理、质量控制因素等进行综述,同时对目前矿物油佐剂在兽用疫苗中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兽用疫苗佐剂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疫苗 佐剂 白油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多靶标核酸质谱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高志强 赖平安 +9 位作者 宋悦谦 种焱 郭悠然 白子龙 郭惠民 汪琳 蒲静 史喜菊 任彤 赵相鹏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6-1395,共10页
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全球养禽业最具威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快速准确地病原检测和分型对于这两种动物疫病的早期防控和阻断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微量多重RT-PCR、单碱基延伸和基于MALDI-TOF的质谱技术联合使用,针对禽流... 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全球养禽业最具威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快速准确地病原检测和分型对于这两种动物疫病的早期防控和阻断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微量多重RT-PCR、单碱基延伸和基于MALDI-TOF的质谱技术联合使用,针对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建立了一种高通量核酸质谱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即时同步检测禽流感病毒(A型通用)、H5、H7、H9亚型,新城疫病毒及其中强毒株,各个靶标的检测灵敏度为8.82~15.40 copies·μL^(-1),与其他禽病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对12 copies·μL^(-1)的6种混合靶标的检测重复性均在75%以上。对179份实验室收集的送检样品(包括拭子样品和组织脏器)检测结果表明,与荧光RT-PCR检测方法相比,禽流感病毒通用检测靶标符合率为98.9%;其他靶标的符合率均为100.0%。本研究为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的快速鉴别检测及重要亚型/株型的同步快速分型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多靶标 核酸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应用于威士忌外源性酒精的鉴别
3
作者 陈波 罗洁 +4 位作者 何纯点 刘彬 易冰清 涂小珂 靳保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该研究以129份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和日本等不同产地的威士忌为样品,利用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异丁醇、正丙醇、戊醇、乙酸乙酯、乙醛和乙醇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GC-C-IRMS)建立了威士忌... 该研究以129份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和日本等不同产地的威士忌为样品,利用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异丁醇、正丙醇、戊醇、乙酸乙酯、乙醛和乙醇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GC-C-IRMS)建立了威士忌中外源性酒精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基于乙醇的δ^(13)C分布范围判别掺伪。其中,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7.84‰~-25.04‰,苏格兰调配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8.21‰~-20.72‰,含有玉米原料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6.66‰~-12.83‰,不含玉米原料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8.86‰~-24.04‰。基于拟合线性截距偏差范围(2倍SD值)判别掺伪,威士忌中乙醇与正丙醇、异丁醇、乙醛的δ^(13)C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6、0.832和0.868。将拟合线性的截距偏差范围与乙醇的δ^(13)C分布范围相结合,威士忌外源性酒精的鉴别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士忌 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 外源性酒精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及美白功效研究
4
作者 郭淼 卢佶翃 +5 位作者 张思琪 袁心怡 顾佳 别玮 杨爱岗 张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6-1714,共9页
本研究以云南白茶(Yunnan white tea extract,Y-WTE)和福建白茶(Fujian white tea extract,F-WTE)两种不同产地来源的白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评估并比较了他们的抗氧化和抗黑色素生成活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本研究以云南白茶(Yunnan white tea extract,Y-WTE)和福建白茶(Fujian white tea extract,F-WTE)两种不同产地来源的白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评估并比较了他们的抗氧化和抗黑色素生成活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MTT细胞活力测定以及对H2O2诱导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HFF-1)氧化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评估了两种白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性测定、Na OH法黑色素含量测定、mRNA表达水平测定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探究白茶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化水平上和在H2O2诱导的HFF-1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两种白茶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Y-WTE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F-WTE。在抗黑色素生成方面,两种白茶提取物在B16细胞中均能显著抑制α-促黑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介导的黑色素生成,其作用机制与下调黑色素生成相关关键蛋白小眼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TYR和TYR相关蛋白1(TYR-related protein 1,TYRP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抑制TYR酶活性和蛋白表达密切相关。本研究系统揭示了不同产地白茶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黑色素生成功效,证实了白茶提取物在化妆品、食品或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白茶的功能性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抗氧化 美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贮藏保鲜与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浩 区少碧 +5 位作者 沈灿钿 张沐棠 章舒慧 仇全雷 梁娜娜 白卫东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7,共10页
天麻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与食用历史,其独特的康养保健功效使其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领域的焦点。新鲜天麻在贮藏过程中面临着酶促褐变和微生物污染等挑战,使其保鲜和加工技术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概述了天麻的生物... 天麻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与食用历史,其独特的康养保健功效使其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领域的焦点。新鲜天麻在贮藏过程中面临着酶促褐变和微生物污染等挑战,使其保鲜和加工技术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概述了天麻的生物学特性,综述了鲜天麻的贮藏保鲜方式,分析了天麻加工工艺以及深加工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旨在推动传统中药材向现代农业商品化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天麻在保鲜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创新,促进天麻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贮藏保鲜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柔性高分子复合材料X射线屏蔽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博宇 张栋栋 +3 位作者 袁继龙 陆地 王琦 刘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随着医疗X射线诊断技术的发展,对非铅基环境友好型X射线屏蔽材料的需求正日益增加。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热塑性硫化橡胶(TPV)与WO_(3)或Gd_(2)O_(3)或Bi_(2)O_(3)的新型复合屏蔽材料,随后对复合屏蔽材料进行微观性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 随着医疗X射线诊断技术的发展,对非铅基环境友好型X射线屏蔽材料的需求正日益增加。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热塑性硫化橡胶(TPV)与WO_(3)或Gd_(2)O_(3)或Bi_(2)O_(3)的新型复合屏蔽材料,随后对复合屏蔽材料进行微观性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结果表明:功能颗粒均匀分散到基体中,无明显团聚;功能颗粒未与基体间形成化学键;并且晶体结构也未发生改变。力学性能测试表明:TPV/WO_(3)性能最优,在100∶100质量掺杂比下拉伸强度仍然可达4.65 MPa,断裂伸长率为544.76%,邵氏硬度为73 HA。对100 kV管电压X射线的屏蔽试验结果表明,厚度为2 mm的掺杂Gd_(2)O_(3)或WO_(3)复合材料均可达到Ⅰ级铅当量防护标准(0.25 mmPb),其中掺杂WO_(3)的可达0.33 mmPb。MCNP模拟X射线透射率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并表明Gd_(2)O_(3)和WO_(3)的X射线能量吸收范围位于Pb的“弱吸收区”,可弥补其不足。综上,该组屏蔽材料对100 kV管电压的X射线表现出良好的防护性能,在核医学和核军工等领域具备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辐射防护 氧化钆 氧化钨 氧化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一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样品的分子溯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志强 汪琳 +4 位作者 刘环 白子龙 赵相鹏 蒲静 张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H5亚型禽流感为人兽共患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直接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靶向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对于揭示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第三代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对1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拭子样品进行了全... H5亚型禽流感为人兽共患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直接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靶向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对于揭示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第三代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对1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拭子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序列鉴定结果显示,病毒为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序列覆盖度达96.44%,仅PB1基因约480 bp的序列未被测出;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5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未发现向SAα2-6 Gal受体基因转变的氨基酸突变;H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为2.3.4谱系,NA基因为欧亚谱系。本研究采用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成功对灭活禽泄殖腔拭子中的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证实该技术快速、便捷,可直接用于拭子样品的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适用于动物流感病毒的快速分子鉴定与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靶向基因组测序 禽流感病毒 分子溯源 阳性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岸植物检疫脱毒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丽杰 刘娟 +3 位作者 郑春生 王娓辰 姜涛 魏亚东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1,共5页
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植物病毒的传染性及增殖性对一种或者一类植物的危害巨大。为了防范植物病毒随寄主贸易跨境传播危害,本文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离体微型嫁接、化学处理结合茎尖脱... 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植物病毒的传染性及增殖性对一种或者一类植物的危害巨大。为了防范植物病毒随寄主贸易跨境传播危害,本文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离体微型嫁接、化学处理结合茎尖脱毒和低温疗法等脱毒技术,对应用于口岸检疫性病毒的不同脱毒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同时对今后植物检疫脱毒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脱毒处理 口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夙旭 蒲静 +4 位作者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柳跃军 李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进行了生物安全指标分析,包括重金属、微生物数量、有害病原菌、生物胺、内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研究结果显示:四种主粮食品的重金属、细菌总数、有害病原菌和真菌毒素都符合全价宠物食品犬粮GB/T31216-2014的限量标准,但多数样本检测出呕吐毒素。不同类型犬粮均检测出生物胺和内毒素,生产工艺对该方面的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这些指标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生物安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生物胺和真菌毒素是犬粮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本研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获取高品质、安全的犬粮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生物安全 生物胺 内毒素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异长足虻亚科(双翅目,长足虻科)名录
10
作者 刘若思 边勇 +1 位作者 黄素萍 杨定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异长足虻亚科Diaphorin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舞虻总科Empidoidea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异长足虻亚科的分类现状,列出了中国异长足虻亚科名录。
关键词 异长足虻亚科 长足虻科 小异长足虻属 异长足虻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多种游离核苷酸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晓萌 王真 +6 位作者 任南 刘梦瑶 孔维恒 赵文涛 王江跃 刘鑫亿 郭文萍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41-350,共10页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肉制品中腺苷酸、肌苷酸、鸟苷酸、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为样品中加入体积分数为5%的高氯酸溶液,常温振荡器振荡30 min,离心,取上清液,在样品中再...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肉制品中腺苷酸、肌苷酸、鸟苷酸、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为样品中加入体积分数为5%的高氯酸溶液,常温振荡器振荡30 min,离心,取上清液,在样品中再加入体积分数5%的高氯酸溶液重复提取1次,合并2次提取液,调节提取液p H值为6.5,用水转移定容至50 mL。取少量提取液,加入正己烷液液萃取除杂,离心,取下层溶液。采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使用C18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溶液(98∶2,V/V),流速1.0 mL/min,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外标法定量。经方法学考察,5种核苷酸在0.5~8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5.0 mg/kg,定量限为15.0 mg/kg,加标回收率为80.1%~109.5%,相对标准偏差≤9.6%(n=3)。综上所述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利于广泛推广,可以应用于复杂基质的肉制品中5种游离核苷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肉制品 腺苷酸 鸟苷酸 肌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 次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猪肉中12种利尿剂残留量
12
作者 占昊 宣磊 +7 位作者 孔维恒 刘雯 陈冉冉 蒙晓笛 周晓莹 吕亚宁 韩芳 余晓峰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75,共7页
基于改良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建立一种猪肉中12种利尿剂残留量测定方法。样品均质后经乙腈提取,使用MgSO4、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 基于改良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建立一种猪肉中12种利尿剂残留量测定方法。样品均质后经乙腈提取,使用MgSO4、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进行前处理,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以3 mmol/L甲酸铵-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洗脱,使用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利尿剂的离子对进行扫描。结果表明,12种利尿剂在其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为2~5μg/kg,在LOQ、2 LOQ、10 LOQ 3个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8%~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5%~5.1%。综上,该法简单、高效、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用于猪肉中12种利尿剂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利尿剂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境水洗羽毛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
13
作者 温和心 史喜菊 +3 位作者 谢永平 苏日娜 蒋荣华 张小寒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25-30,共6页
我国进境水洗羽毛加工量占全世界90%以上,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进境水洗羽毛安全生产的关键风险因素。为评估我国进境水洗羽毛HPAI风险,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框架,采用情景树分析法,识别并定性... 我国进境水洗羽毛加工量占全世界90%以上,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进境水洗羽毛安全生产的关键风险因素。为评估我国进境水洗羽毛HPAI风险,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框架,采用情景树分析法,识别并定性评估进境水洗羽毛HPAI传入、暴露和产生的后果等风险。结果显示:我国进境水洗羽毛HPAI传入风险评估为“中”,暴露风险评估为“中”,后果风险评估为“极高”,综合评定风险为“中”。针对风险评估结论,建议综合应用境外输华羽毛加工企业核查、口岸查验、实验室抽样检测、不合格样品处理、国内加工企业监管等风险管理措施,有效管理进境水洗羽毛HPAI风险,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羽毛资源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水洗羽毛 高致病性禽流感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梨火疫病菌入侵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
14
作者 孙涛 滕少娜 +6 位作者 周林 覃海文 高文娜 陈力 何玲 杨小龙 孔德英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4,共5页
由革兰氏阴性菌Erwinia pyrifoliae引起的亚洲梨火疫病是一种为害梨、苹果等果树的毁灭性病害,对我国水果产业构成巨大威胁。该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文章从亚洲梨火疫病菌E.pyrifoliae的生物学特... 由革兰氏阴性菌Erwinia pyrifoliae引起的亚洲梨火疫病是一种为害梨、苹果等果树的毁灭性病害,对我国水果产业构成巨大威胁。该病菌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文章从亚洲梨火疫病菌E.pyrifoliae的生物学特性、为害特性、入侵扩散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综合分析评估,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以期为亚洲梨火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亚洲梨火疫病菌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进样与馏分收集一体设备的研制
15
作者 周新颖 孔维恒 +5 位作者 于徳秀 李唐裔 马周 衣欣 王丰琳 李彤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0-835,共6页
制备色谱在制药、化工和食品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分离与纯化角色。为了提升其分离效率及使用便捷性,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制备型色谱设备,该设备集成了自动进样与馏分收集功能,旨在满足现代工业对于高效分离和精确收集的需求。本文详细介... 制备色谱在制药、化工和食品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分离与纯化角色。为了提升其分离效率及使用便捷性,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制备型色谱设备,该设备集成了自动进样与馏分收集功能,旨在满足现代工业对于高效分离和精确收集的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设备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显著提高了进样速率,并降低了人为操作的误差,使得整个实验过程更加科学和高效。同时,馏分收集系统也经过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所收集的目标成分具有更高的纯度与回收率。本文创新地采用高速伺服电机驱动X、Y、Z轴独立运行,使得仪器在设定托盘范围内任意位置完成高速进样和收集动作,实现了样品进样和收集的同步进行;同时利用下位机控制,实现对进样和收集位置的校准,保证进样和收集位置的准确性;此外,本设备可兼容多种规格样品托盘,可以满足1~200mL/min流量范围内的制备需求。对该设备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重复性和可靠性指标均能达到使用要求。利用该设备的进样和收集功能对甜菊苷和莱鲍迪苷A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该设备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包括快速分离、稳定输出和精准收集。结果表明,该设备在实现进样分离的同时,可完成样品收集动作,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分离与纯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进样 馏分收集 制备色谱 设备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观赏鱼贸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16
作者 耿庆华 李成镛 +6 位作者 万超 王永刚 孙芳芳 肇慧君 杨爱馥 徐淑菲 蒲静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全球观赏鱼贸易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并从2000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目前每年的贸易额已达上百亿美元,交易数量达数百万尾,共有130多个国家参与了观赏鱼贸易。然而频繁的观赏鱼贸易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与... 全球观赏鱼贸易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并从2000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目前每年的贸易额已达上百亿美元,交易数量达数百万尾,共有130多个国家参与了观赏鱼贸易。然而频繁的观赏鱼贸易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流行,外来物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过度捕捞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威胁等。由于缺乏有效的观赏鱼贸易品种、原产地等信息监控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详细阐述了全球观赏鱼贸易现状,讨论了全球观赏鱼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介绍了目前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做法,旨在为我国观赏鱼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制定观赏鱼贸易有效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鱼贸易 多样性 监测系统 环境风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动物检疫用Vero细胞的微卫星鉴定与分析
17
作者 张伟 赵相鹏 +14 位作者 张佳玮 张小寒 白子龙 杜思乐 王素秋 蒲静 任彤 邓丛良 汪琳 刘全国 安宁 吴京 徐立伟 高志强 史喜菊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9期8-15,共8页
为明确实验室保存的三株Vero细胞株的遗传特性及是否存在交叉污染,采用微卫星(STR)技术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提取三株Vero细胞的DNA,对8个猴/人源位点(D8S1106等)、1个短尾猴特性位点F13A01和1个人源特性位点FGA进行多重扩增,利用ABI ... 为明确实验室保存的三株Vero细胞株的遗传特性及是否存在交叉污染,采用微卫星(STR)技术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提取三株Vero细胞的DNA,对8个猴/人源位点(D8S1106等)、1个短尾猴特性位点F13A01和1个人源特性位点FGA进行多重扩增,利用ABI 3730xl遗传分析仪检测PCR产物并分析。结果显示,三株细胞中两株Vero细胞的STR位点分型与标准Vero细胞株完全一致,未发现污染;有一株Vero细胞在D19S245和D6S1017位点出现异常峰,可能发生变异。本研究建立的STR鉴定方法可有效用于Vero细胞的身份验证及污染检测,为动物检疫用细胞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STR 细胞鉴定 动物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全球BSE疫情变化趋势及防控建议
18
作者 史喜菊 刘全国 +7 位作者 王素秋 张小寒 李炎鑫 赵相鹏 白子龙 杜思乐 徐立伟 李卓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7期7-13,19,共8页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对全球畜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为了解全球BSE疫情变化趋势,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通过收集和整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及各国或相...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对全球畜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为了解全球BSE疫情变化趋势,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通过收集和整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及各国或相关组织官方发布的BSE病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深入剖析2014—2023年全球BSE病例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全球BSE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病例数显著下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潜在发生风险。在风险控制方面,应着重考虑当前形势下传播途径、地区差异、非典型病例及国际贸易等新的潜在风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为BSE防控策略优化及国际贸易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海绵状脑病 流行趋势 风险控制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一种潜在的入侵性害虫距白轮蚧Aulacaspis calcarata Takagi,1999
19
作者 刘若思 孙明明 +3 位作者 张丽杰 梁新苗 徐淼锋 林伟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3期468-472,共5页
距白轮蚧(Aulacaspis calcarata)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害虫。综述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史、寄主范围、生境及潜在危害等,并进行了初步的风险分析。
关键词 距白轮蚧 害虫 入侵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传感的智能耳标系统的研发及其应用
20
作者 赵礴 聂福平 +5 位作者 边勇 史梅梅 谢晓倩 董世彪 王昱 李应国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5期40-50,共11页
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剧增,传统电子耳标在佩戴可靠性、数据采集准确性及疫病预警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本文设计了一款牢固可靠、高精度的智能耳标系统,集成温度传感器和配套的耳温-肛温智能预测算法,达到精准测... 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剧增,传统电子耳标在佩戴可靠性、数据采集准确性及疫病预警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本文设计了一款牢固可靠、高精度的智能耳标系统,集成温度传感器和配套的耳温-肛温智能预测算法,达到精准测温,并通过集成运动传感器监测活跃度,可在动物发烧前24 h发现健康异常,结合可快速灵活部署的分布式数据收发节点与智能化云平台,实现猪只健康状态的动态监测与疫病早期预警。该系统已在贵州某规模化猪场的实际应用中,成功预警多例发热病例,验证其临床实用价值,对提升猪场疫病防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耳标系统 体温监测 活跃度分析 疫病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