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桂新 毛新雅 张伊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共9页
根据增长极理论,在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省际)人口迁移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人口迁移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极化的作用关系,可以发现:人口向三大都市圈的迁移集中促进了其经济的增长极化;受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影响,20世... 根据增长极理论,在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省际)人口迁移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人口迁移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极化的作用关系,可以发现:人口向三大都市圈的迁移集中促进了其经济的增长极化;受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三大都市圈经济的增长极化曲线呈单调上升二次函数增长趋势,显示其已进入一个新的加速成长和发展阶段。但目前人口迁入重心已明显由北南移,三大都市圈人口净迁移流场分布模式也已逐步由“三极”集中向相对“一极”化模式转变。我们应改变这种趋势,以形成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三极”并存、相互促进的都市圈空间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都市圈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极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研究的学术史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林存华 郑金洲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历史发展进程、含义及特征、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落实的思路措施。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基... 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历史发展进程、含义及特征、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落实的思路措施。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基本构成的认识,也发掘了有关党的教育方针的史实史料。当前,推进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要从“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的角度来分析;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角度来认识;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把握;从苏联共产党教育方针演化的教训、中国国民党在新中国成立前教育方针的失落、世界一些国家执政党教育方针的提出实施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从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教育政策、治理举措、育人行为、评价方式等的运行机制角度进行深化研究;从党的教育方针日益受到海外勃兴的“国际中共学”关注的角度进行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方针 学术史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评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琨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一批专著最近陆续出版,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扬勇撰写的《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全书围绕一份仅6000余字... 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一批专著最近陆续出版,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扬勇撰写的《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全书围绕一份仅6000余字的历史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解读出了40多万的文字,引起笔者阅读的兴趣。读完后,感到该书有如下三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 新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评介 社会科学成果 国家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为何受阻——基于长三角地区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鹏 高奇琦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2,M0004,共14页
作为辖区内“一网通办”的延伸与扩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呈现出较为明显且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当前,我国“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不仅面临体制性束缚,还遭遇技术性难题。同时,执行过程中各执行主体、执行网络之间的互动以及重... 作为辖区内“一网通办”的延伸与扩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执行呈现出较为明显且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当前,我国“跨省通办”政策执行不仅面临体制性束缚,还遭遇技术性难题。同时,执行过程中各执行主体、执行网络之间的互动以及重要事件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因此,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策的顺利执行,应在加强顶层设计、打破网络边界、坚持网络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政务服务 跨省通办 政策执行网络 网络治理 环境—过程—结果 府际网络 数据烟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若干关系论析
5
作者 周望 《成人教育》 2014年第9期61-64,共4页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处理好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国际与国内之间的关系。专兼结合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条基本经验,但要注意避免兼职师资带来的挑战。按需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组织需求是第一位的... 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处理好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国际与国内之间的关系。专兼结合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条基本经验,但要注意避免兼职师资带来的挑战。按需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组织需求是第一位的,首要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国际化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中国、服务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教育培训 兼职师资 按需施教 培训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互动关系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田秀华 聂清凯 +1 位作者 夏健明 李永发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7,共8页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尝试对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模型构建。笔者首先运用仿生学的原理,将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互动关系分为:企业共生...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尝试对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模型构建。笔者首先运用仿生学的原理,将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互动关系分为:企业共生、企业共栖、企业偏害、企业互利共生、企业竞争、企业捕食,并通过数学语言进行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间互动关系的Logistic模型、时变模型、相互竞争模型、共生模型、食饵-捕食模型和企业竞合模型,并且对这些模型进行初步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企业如何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分析与其他企业的互动关系,制定适时的企业战略,以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LOGISTIC模型 共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102
7
作者 张学良 聂清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0,共5页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的同时,应避免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溢出效应,同时处理好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一体化 同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大国的可持续经营——加拿大循环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新雅 燕乃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1,共4页
加拿大是世界资源大国,并致力于成为清洁资源能源大国。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经营值得学习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权力和责任的相当匹配;尊重民意,建立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在法律框架下,充分发挥... 加拿大是世界资源大国,并致力于成为清洁资源能源大国。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经营值得学习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权力和责任的相当匹配;尊重民意,建立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在法律框架下,充分发挥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和废弃物回收押金制度等市场机制作用;消费者环保意识对生产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跨国公司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引领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强大的科技投入共同促动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经营等。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将先进的科学理念及时转化为有效的政策工具,更好地促动资源环境工作的开展。当然,由于中国和加拿大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在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等方面的国情存在很大差异,在借鉴加拿大经验时,要注意结合中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资源 环境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差别的统一”到“对抗性”形成——基于新式教育兴起看20世纪初期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泉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进入20世纪后,传统时代中国城乡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无差别的统一”关系开始裂解,“对立性”关系逐渐形成。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是在城乡分裂的空间结构中展开。其中最为明显表征就是:教育的城市化趋向及乡村精英由乡村... 进入20世纪后,传统时代中国城乡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无差别的统一”关系开始裂解,“对立性”关系逐渐形成。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是在城乡分裂的空间结构中展开。其中最为明显表征就是:教育的城市化趋向及乡村精英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性流动”,造成了人力资源方面城市对乡村的“吸纳”效应,进而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落、荒漠化及精英匮乏。并最终出现了时人所言的“现代中国城市的兴起是和中国农村经济的衰弱相平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社会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信用担保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杭州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瑞博 华斌 《征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5,共4页
传统的信用担保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杭州市通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科技企业及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进行资源整合,初步构建了一个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基于联... 传统的信用担保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杭州市通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科技企业及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进行资源整合,初步构建了一个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基于联合信用担保的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用担保 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的实践与思考——基于L社区基金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涛 周佳雯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中央政策层面对社区基金会这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新兴社会组织给予了充分肯定。如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拓宽社区基金会生存与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其聚集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深入... 中央政策层面对社区基金会这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新兴社会组织给予了充分肯定。如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拓宽社区基金会生存与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其聚集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针对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中的制度、资金、人才、运行、结构等实践问题,应创新资金来源、公开资金管理,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有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基金会的建设和管理,以社区基金会为支撑平台激活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端:缘起、进程与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2 124,共6页
接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是新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深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使得中国的对外交往局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对... 接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是新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深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使得中国的对外交往局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对于中国和苏联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而言,中国和东欧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动议更早,双边教育文化交流制度和配套措施的制定也在1950年底前相继完成,这些都为东欧留学生来华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和对留学的理解不尽一致,这些外国留学生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来华时间不统一导致教学缺乏计划性,留学生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对中国政府安排的政治思想课程抵触情绪较大,中外双方对留学经历缺乏共识等,经过中外双方的沟通这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通过对外国留学生的多渠道、多角度的施教,特别是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助教一对一辅导,同学一对一帮助等方式,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攻克了语言难关,得以进入高等院校选学课程。与此同时,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对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开创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 东欧留学生 语言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文柱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59,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价值链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公司法体系的奠基之作——1914年《公司条例》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淑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公司律》 中国近代 奠基之作 司法体系 “中体西用” 晚清政府 述评 企业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规范与利益--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理念途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建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5,共7页
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 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结构影响,重塑或强化单位个体的身份,并构建新的利益。中国的身份状况决定了它对规范的认知态度和对利益的界定,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是中国身份发生转变后对国际规范的认知与接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制度行为 身份规范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与创新:近代中国公司立法之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淑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3,共7页
在中国近代史上,商事立法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晚清《公司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篇之作。从《公司律》到南京国民政府《公司法》,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是近代中国公司立法的主要途径。但回顾近代中国公司立法史,我们发现:近代中... 在中国近代史上,商事立法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晚清《公司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篇之作。从《公司律》到南京国民政府《公司法》,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是近代中国公司立法的主要途径。但回顾近代中国公司立法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公司立法为适应各时期工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不缺少在移植基础上的大胆创新。近代中国公司法一贯采用的集诸多公司类型于一体的单行法模式,对世界公司立法也是具有贡献意义的立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司法 移植 创新 立法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合作主义经济思潮——一种力图“在经济学中寻找”中国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理念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泉民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20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是一个"主义"话语纷繁时期。以"平民经济的原则"相标识,实现"各分子皆有独立的精神,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人人都是劳动者、工人,又都是企业管理者、资本家"的合作自治... 20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是一个"主义"话语纷繁时期。以"平民经济的原则"相标识,实现"各分子皆有独立的精神,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人人都是劳动者、工人,又都是企业管理者、资本家"的合作自治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合作主义经济思潮,是诸多"主义"话语之一种。它是人们在既要避免竞争求利的资本制度在中国发生与成长,而又对社会主义变革手段和前途不信任的两难心态下,试图从经济上寻求变革社会"第三条道路"的产物,最终认定合作社制度是寻求公正合理经济制度的最佳途径。其作为一种力图在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中国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新潮流,不仅为社会变革多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念,而且也是合作经济学的本土化或构建中国合作经济学最初的起步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主义 经济思潮 变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智识:中国百年公司法史的解读与启迪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淑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公司与公司法均舶自西方。洋务运动是中国以"公司"这种企业模式组织经济生产的最初尝试,同时这种生产方式催生了公司法在中国的诞生。而公司和公司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浮沉,也反映了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的坎坷与执着。解读中... 公司与公司法均舶自西方。洋务运动是中国以"公司"这种企业模式组织经济生产的最初尝试,同时这种生产方式催生了公司法在中国的诞生。而公司和公司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浮沉,也反映了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的坎坷与执着。解读中国百年公司法,会对我们今天的公司立法产生启示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公司法史 解读与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价值领导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19
作者 柏学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7,共2页
近年,一些领导学研究者提出,21世纪的领导学方向将由价值领导理论(Values—based Leadership)主导,理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未来的领导环境将更加动荡不安。这一理论认为,过去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造就的各种机械论与确... 近年,一些领导学研究者提出,21世纪的领导学方向将由价值领导理论(Values—based Leadership)主导,理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未来的领导环境将更加动荡不安。这一理论认为,过去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造就的各种机械论与确定论的领导思维,将难以驾驭动态多变的新环境。基于文化和价值观进行领导的价值领导理论认为,通过价值导向进行领导和组织管理,可以营造更加强大持久、更具竞争活力、更具人性化的组织文化,确保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领导 当代中国 意义 传统 领导环境 领导理论 组织管理 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娟 刘昀献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8,共10页
文化自信理念奠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信心之源与力量之本;文化强国建设是锻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练之路与淬炼之炉;“两个结合”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源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注了习近平... 文化自信理念奠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信心之源与力量之本;文化强国建设是锻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练之路与淬炼之炉;“两个结合”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源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注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指向浓缩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发展史,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新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自强 两个结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