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业绩对标应用研究——以F集团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苑西恒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共5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而受到经济增加值越来越多的挑战。以F集团为例,分析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对标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发现,无论是经济增加值还是经济增...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而受到经济增加值越来越多的挑战。以F集团为例,分析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对标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发现,无论是经济增加值还是经济增加值的资本回报率,F集团与行业标杆企业间存在较为显著差异,但是F集团的经济增加值呈现递增趋势,且经济增加值的资本回报率亦呈逐渐提高趋势。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随着公司战略转型深化,战略效应逐渐显现,F集团在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业绩增长点逐渐培育形成并发力,经济增加值稳健、持续增长,公司业绩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企业业绩 业绩对标 资本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与台湾、港澳地区货币合作动态最优决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红艳 苑西恒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40,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但一国四币现状严重阻碍了四地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四地是否具备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发现内...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但一国四币现状严重阻碍了四地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四地是否具备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发现内地与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台湾与大陆间不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二者在当前阶段不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四地 经济周期 经济冲击 最优货币区 内生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是否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GMM对跨国面板样本的经验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斐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共18页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银行部门的过度扩张对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股市的发展具有两面性,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未被发现,相关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水平 金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势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了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混合型经济...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了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验证与福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混合型经济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国家利益。因此,混合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模型 福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实证检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姜红艳 苑西恒 曾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27,共19页
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区域主导货币的选择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本文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是否成了中国经济圈的货币锚。研究得出:(1)金融危机之前和金融危机期间,港澳台地区参考的货币... 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区域主导货币的选择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本文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是否成了中国经济圈的货币锚。研究得出:(1)金融危机之前和金融危机期间,港澳台地区参考的货币篮子缺乏稳定性,但金融危机之后,各地区的货币篮子趋稳;(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开始对港澳台地区汇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仅在台湾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港澳地区,联系汇率制度稳定,在货币篮子中美元仍发挥主导作用,人民币地位仅有小幅提升。尽管人民币已经对港澳台地区货币汇率产生显著影响,但美元在中国经济圈内的驻锚货币篮子中仍发挥主导作用,人民币在短期内成为中国货币锚的可能性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货币合作 货币锚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