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法典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震 孙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94,F0002,共21页
民法典的时代价值包含三个维度,即民法典的创新发展维度、法的价值与功能维度、时代特色维度。我国民法典作为面向21世纪的民法典,在价值理念上完成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质变,具备了现代民法典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民性... 民法典的时代价值包含三个维度,即民法典的创新发展维度、法的价值与功能维度、时代特色维度。我国民法典作为面向21世纪的民法典,在价值理念上完成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质变,具备了现代民法典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民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立足国情的民族性、求真严谨的科学性。我国民法典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为成文法渊源形式的提升,人格权独立成编和债法解构。我国民法典内在的民法价值关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就外在价值而言,我国民法典满足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回应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需求,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七编制体例的先河,是一部具有时代性、典范性的民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以人为本 时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的体例与条文评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杜万华 黄薇 +1 位作者 王轶 袁雪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7,共12页
编纂一部具有中国气象、展现中国智慧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法律人的夙愿。我国曾经在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先后4次启动民法的制定工作,但均因时机尚不成熟、条件不完全具备等原因,最终没有形成民法典。近十几年来,随着多部基... 编纂一部具有中国气象、展现中国智慧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法律人的夙愿。我国曾经在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先后4次启动民法的制定工作,但均因时机尚不成熟、条件不完全具备等原因,最终没有形成民法典。近十几年来,随着多部基本民事法律的出台,民法典的编纂时机逐渐成熟。2014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此后民法典编纂工作加速推进。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2017年顺利颁布了民法典总编即《民法总则》,第二步任务是2020年通过民法典各分编。目前,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已经陆续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环节。在此背景下,本专题4篇论文围绕《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有的总体上肯定其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建议民法典物权编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对物权的参照适用,明确规定法人财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将《物权法》第57条的规定放在相关行政法而不放在民法典中;有的从法典编纂要体现与时俱进原则的角度,分析了《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对若干重点问题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居住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等的积极回应;有的重点论析了民法典如何对待物权法的结构原则,提出物权客体特定、物权效力优先、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应当作为纯粹民法学问题的讨论结论,停留在学术著作中,物权法定原则应当改造为程序法定,我国民法典编纂既要关注必要的规则继受,更应致力于必要的规则创新;有的建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补充相关条款,明确规定物权编的财产归属一般法地位,同时提出民法典中规定公法条款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民法典物权编的起草要特别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获得信贷的强烈需求,尤其要以担保制度释放经济活力。4篇论文的作者均以学者身份撰文,其观点并不代表所属单位的态度。希望通过这4篇论文,深化对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促进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立法 编纂工作 民法典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 《物权法》 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