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TREM-1和MMP-9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阎晓庆 庞星宇 郝莉莉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TRE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变化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5/2023-05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眼内炎组)...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TRE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变化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5/2023-05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眼内炎组),另选取进行白内障手术未发生眼内炎患者100例作为非眼内炎组。检测并比较眼内炎组和非眼内炎组血清TREM-1、MMP-9水平以及IL-1β、IL-17、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REM-1与MMP-9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眼内炎的因素。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EM-1、MMP-9水平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早期临床诊断效能。结果:与白内障术后非眼内炎组相比,眼内炎组血清TREM-1、MMP-9和炎症因子IL-1β、IL-17、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TREM-1与MMP-9呈正相关(r=0.389,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TREM-1及MMP-9表达水平升高、有玻璃体溢出均是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TREM-1、MMP-9和二者联合诊断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844、0.935,二者联合应用早期诊断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眼内炎的临床效能优于血清TREM-1、MMP-9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TREM-1、MMP-9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且联合二者早期诊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TREM-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DAC1和eNOS水平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阎晓庆 庞星宇 郝莉莉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1在本院收治的362例362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将362例362眼分为感染组... 目的:探究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1在本院收治的362例362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将362例362眼分为感染组(15例15眼)和未感染组(347例347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受试者血清HDAC1、eNOS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DAC1、eNOS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DAC1、eNOS水平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1 d,感染组患者血清HDAC1、eNOS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均P<0.01)。手术时间、玻璃体溢出、HDAC1、eNOS均是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HDAC1、eNOS单独预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AUC分别为0.878、0.877,敏感度分别为88.7%、87.7%,特异度分别为70.4%、7.8%,二者联合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AUC为0.978,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5.3%。结论: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血清HDAC1、eNOS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HDAC1联合eNOS检测有助于提高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效能,两者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34a-5p和SIRT1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3
作者 郝莉莉 庞星宇 阎晓庆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微小RNA-34a-5p(miR-34a-5p)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T1(SIRT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05/2024-05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患者为感染组(20例),未发生眼内炎患者为对照组(74例)。ELISA法检测血清SI...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微小RNA-34a-5p(miR-34a-5p)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T1(SIRT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05/2024-05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患者为感染组(20例),未发生眼内炎患者为对照组(74例)。ELISA法检测血清SIRT1水平;qRT-PCR检测血清miR-34a-5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34a-5p和SIRT1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5p和SIRT1水平对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miR-34a-5p水平显著升高(P<0.001),SIRT1水平显著降低(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34a-5p和SIRT1呈负相关关系(r=-0.421,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34a-5p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感染的危险因素(OR=3.532,P<0.05),SIRT1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感染的保护因素(OR=0.875,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34a-5p和SIRT1二者联合诊断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95%CI:0.861-0.975)。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血清miR-34a-5p高表达,SIRT1低表达,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微小RNA-34a-5p(miR-34a-5p)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T1(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