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威胁识别和防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郝晶晶 韩光省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3期62-66,共5页
为了充分了解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需要从智能网联汽车架构特点出发,以全面分析其面临的威胁挑战和潜在风险。因此文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分层模型,将智能网联汽车分为收集信号的感知... 为了充分了解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需要从智能网联汽车架构特点出发,以全面分析其面临的威胁挑战和潜在风险。因此文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分层模型,将智能网联汽车分为收集信号的感知设备层、用于车辆内部和各类异构网络交换信息的网络通信层、执行计算决策的控制服务层以及通过物理或者无线接入的外部连接层。提出基于STRIDE威胁分析方法的针对智能网联架构四层模型的威胁识别系统方法,以分析每个层级面临的不同信息安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智能网联汽车威胁分析的正确率和覆盖率。最后,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威胁识别的结果,从信息安全纵深防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车载网络架构进行细化分层,按照信息安全的风险以及安全等级的高低,划分不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车内通信域,以降低网络通信层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信息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 威胁识别 风险分析 STRIDE 车载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阵列技术的汽车噪声源识别及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邓江华 顾灿松 +1 位作者 刘献栋 李宏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0-635,共6页
将统计最优声阵列技术运用于汽车噪声源(内部和外部)识别中,采用改进的远场声全息技术以弥补传统远场声全息识别精度低的缺点;研究了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声贡献量分析方法,从而为低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方向;运用统计最优波束形成算法进行... 将统计最优声阵列技术运用于汽车噪声源(内部和外部)识别中,采用改进的远场声全息技术以弥补传统远场声全息识别精度低的缺点;研究了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声贡献量分析方法,从而为低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方向;运用统计最优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中高频声源识别,并将DAMAS方法用于后处理以提高识别精度,通过上述方法以探索一种新的声源识别及控制技术。最后将以上方法运用于某型轿车的声源识别和声贡献量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远场声全息 声源识别 统计最优声阵列 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声学定位技术对汽车关门声品质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田玉珠 李洪亮 +2 位作者 苏丽俐 刘海 刘鸿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6-290,共5页
关门声品质成为影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某自主品牌SUV关门声品质,开展声品质心理声学参数与主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关门声品质的心理声学参数主要包括响度、尖锐度等;利用声学定位技术定位影响关门声品... 关门声品质成为影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某自主品牌SUV关门声品质,开展声品质心理声学参数与主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关门声品质的心理声学参数主要包括响度、尖锐度等;利用声学定位技术定位影响关门声品质的主要声源,结合噪声源位置,对车门关闭过程存在的多次碰撞提出改进方案;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心理声学分析方法以及主客观相关性评价结果验证整改方案的有效性,从而获得一整套基于声学定位技术的关门声品质改进设计方法,为全面提升自主品牌SUV整车品质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门声品质 声学定位技术 心理声学参数 小波分析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邓江华 宋俊 +1 位作者 李灿 张斌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7,共5页
声学包对车内噪声水平及声学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国产汽车声学包开发都是基于标杆车型的直接逆向,或凭借以往经验的简单开发。但更有价值的方法是在设计早期阶段就具备开发声学包部件的能力,即根据整车级目标定义对声学包... 声学包对车内噪声水平及声学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国产汽车声学包开发都是基于标杆车型的直接逆向,或凭借以往经验的简单开发。但更有价值的方法是在设计早期阶段就具备开发声学包部件的能力,即根据整车级目标定义对声学包部件进行开发和优化。以对某乘用车的声学包开发和优化过程为例,详细说明了乘用车声学包开发优化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与关键技术,旨在为声学包开发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基于此,在乘用车早期设计阶段即可评估不同声学包方案的优劣,及其对车内噪声水平及声品质的影响,以指导内饰件的设计优化;同时,在满足声学包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对声学包方案进行优化,以满足成本和质量的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包 开发 优化 统计能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线技术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文涛 孙瀚文 龚进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28,339,共5页
在分析了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基础上,对采用CAN总线技术对换挡过程的惯性相中发动机转速和转矩进行协调控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换挡过程的冲击,提高了换挡品质。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换挡过程 CAN总线技术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达亮 吕静 李洪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7,共5页
在车型早期开发阶段,模态解耦设计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工况隔振设计的理想选择。如何选择解耦坐标系,以及制定出合理的模态优化策略是获得具有良好隔振性能悬置系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参数与动态悬置... 在车型早期开发阶段,模态解耦设计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工况隔振设计的理想选择。如何选择解耦坐标系,以及制定出合理的模态优化策略是获得具有良好隔振性能悬置系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参数与动态悬置力响应之间的关联性,指出悬置系统模态解耦设计时提高有效性的一般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总成 怠速振动 刚体模态 动态悬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架试验的汽车座椅异响评价方法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申超 彭宇明 +2 位作者 杨明亮 宋睿 刘希鑫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为了判断特定的零部件是否存在异响,目前主要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主观评价。针对主观评价过度依靠有经验的人员且一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详细地介绍座椅异响试验时载荷谱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然后对座椅异响评价方法进行探究,通过对主观评价结... 为了判断特定的零部件是否存在异响,目前主要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主观评价。针对主观评价过度依靠有经验的人员且一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详细地介绍座椅异响试验时载荷谱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然后对座椅异响评价方法进行探究,通过对主观评价结果和声学参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可反映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声学参数。该方法贴近工程实践且能将异响问题识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NVH 评价方法 载荷谱 座椅异响 心理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门关闭声声品质客观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江华 夏洪兵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前汽车声品质的研究多针对稳态声,非稳态声声品质评价方法欠缺,且噪声信号处理多采用FFT等传统方法,未充分考虑其非稳态特性。汽车车门关闭声为一种瞬态的非稳态噪声,关门声声品质的好坏常常能反映出整车的品质。以多款汽车关门声为... 目前汽车声品质的研究多针对稳态声,非稳态声声品质评价方法欠缺,且噪声信号处理多采用FFT等传统方法,未充分考虑其非稳态特性。汽车车门关闭声为一种瞬态的非稳态噪声,关门声声品质的好坏常常能反映出整车的品质。以多款汽车关门声为研究对象,采用常用的声品质评价参数对其进行声品质分析。另外,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关门声声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并对多款车的车门关闭声进行声品质评价,提出仅仅用响度、尖锐度等传统评价参量并不能很好反映非稳态噪声声品质特性,而通过时频分析则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补充,但评价参量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脉冲声 声品质 响度 尖锐度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再现的行人头部碰撞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必强 高继东 彭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966,共6页
基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和人体模型THUMS的事故仿真,研究了行人与普通轿车、SUV和MPV 3种典型车型碰撞过程中,头部与车体的碰撞状况和响应特点。结果表明,行人头部与车辆的碰撞位置、碰撞角度、碰撞速度和损伤程度均... 基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和人体模型THUMS的事故仿真,研究了行人与普通轿车、SUV和MPV 3种典型车型碰撞过程中,头部与车体的碰撞状况和响应特点。结果表明,行人头部与车辆的碰撞位置、碰撞角度、碰撞速度和损伤程度均与碰撞车辆类型有密切关系。普通轿车与行人头部碰撞点位置的WAD值比其他两种车型大。行人头部与普通轿车的碰撞角度比另两种车型大,而相对碰撞速度则比另两种车型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新车行人保护设计与行人保护法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头部碰撞 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墙总成特性对汽车声学包性能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邓江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3期78-81,85,共5页
防火墙总成包括防火墙钣金件、内外前围饰件组合而成。内前围是整车声学包中最主要的内饰件之一,主要用于隔绝和吸收发动机中高频噪声传递。内前围需要具有足够高的吸隔声性能,以隔绝发动机噪声的传递及减小车内混响时间。不同的内前围... 防火墙总成包括防火墙钣金件、内外前围饰件组合而成。内前围是整车声学包中最主要的内饰件之一,主要用于隔绝和吸收发动机中高频噪声传递。内前围需要具有足够高的吸隔声性能,以隔绝发动机噪声的传递及减小车内混响时间。不同的内前围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会对其吸隔声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防火墙过孔及内前围安装工艺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内前围的吸隔声性能,其结果是质量大(理论上具有较高隔声性能)的内前围在实际状态下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结合理论和仿真分析内前围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覆盖面积、不同泄漏水平对声学包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防火墙隔声量测试验证分析结果。该结论可为防火墙总成设计及整车声学包设计优化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防火墙总成 隔声 泄漏 声学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K&C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筱 孙延伟 高继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82,共4页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技术,发现某SUV后悬架横向刚度偏低容易产生过度转向趋势的问题。针对该后悬架各硬点改变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将下拉杆前点降低30mm、上拉杆外移130mm及上拉杆后点提高30mm,可以弥补原车过度转向的问题,仿真结果...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技术,发现某SUV后悬架横向刚度偏低容易产生过度转向趋势的问题。针对该后悬架各硬点改变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将下拉杆前点降低30mm、上拉杆外移130mm及上拉杆后点提高30mm,可以弥补原车过度转向的问题,仿真结果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通过对原车和改进后车辆进行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结果是改进后车辆操纵稳定性得到很大改进,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以为新车悬架性能调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 K&C特性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重型车辆行驶状态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天军 孔现伟 李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32-1840,共9页
为实时监测并发现重型车辆危险行驶姿态,在重型车辆侧翻预警系统中,采用一种基于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重型车辆行驶状态辨识方法,动态辨识重型车辆行驶状态。选取典型重型车辆行驶工况,采集相应工况数据,采用T-G检验法对数据序列进行剔... 为实时监测并发现重型车辆危险行驶姿态,在重型车辆侧翻预警系统中,采用一种基于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重型车辆行驶状态辨识方法,动态辨识重型车辆行驶状态。选取典型重型车辆行驶工况,采集相应工况数据,采用T-G检验法对数据序列进行剔除异常数据预处理。利用K-means算法设定重型车辆行驶状态的阈值。利用Baum-Welch算法对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优化,应用优化后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重型车辆行驶状态在线辨识。辨识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高效地辨识各个单一和复合工况下的车辆行驶状态,并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 重型车辆 行驶状态辨识 侧翻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L模型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电动汽车荷电状态估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颜湘武 郭玉威 +2 位作者 王雨薇 邓浩然 郭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94-100,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效发展,逐年递增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对电池进行精确、可靠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实现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传统估计方法均未考虑对老化电池影响较高的自放电因素,因此采用在二阶RC模型基础上考虑了...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效发展,逐年递增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对电池进行精确、可靠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实现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传统估计方法均未考虑对老化电池影响较高的自放电因素,因此采用在二阶RC模型基础上考虑了自放电因素的GNL电路等效模型,通过脉冲放电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对相应的状态空间方程利用矩阵二次型方法进行离散化,并利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荷电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及更新。在间歇恒流和变电流工况下以老化电池为实验对象对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双卡尔曼滤波法在初值估计不准确时不能及时收敛到荷电状态真值附近并跟随,基于二阶RC模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的误差在工况后期较大,基于GNL模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老化电池的估计精度较高,误差在0. 5%之内。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状态估计值具有较小的误差和快速跟随性,满足了荷电状态估计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估计 GNL电路模型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自放电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UV双横臂独立前悬架K&C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筱 李洪亮 孙延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3期61-63,65,共4页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技术,研究了某引进车型SUV双横臂独立前悬架K&C运动学特性。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悬架结构的设计合理性,为国内自主品牌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工程指导。
关键词 双横臂独立前悬架 K&C特性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迭代及有限元理论的某中型货车驾驶室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俊 刘亚军 +2 位作者 张少辉 杨建森 董强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88-1595,共8页
以某中型货车的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典型强化路面试验测量得到驾驶室悬置位置及车架上相应位置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基于K&C试验台和MTS试验台分别测量得到驾驶室质心、转动惯量和衬套刚度阻尼等参数。采用ADAMS建立驾驶室和... 以某中型货车的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典型强化路面试验测量得到驾驶室悬置位置及车架上相应位置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基于K&C试验台和MTS试验台分别测量得到驾驶室质心、转动惯量和衬套刚度阻尼等参数。采用ADAMS建立驾驶室和车架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Femfat.lab软件使用虚拟迭代的方法计算驾驶室悬置处和翻转机构处的载荷谱;最后运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在疲劳仿真软件n Code中进行疲劳分析。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疲劳仿真的结果,并通过结构尺寸参数的重新设计使驾驶室前围板的疲劳寿命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释放 刚柔耦合多体模型 虚拟迭代 疲劳分析 参数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后驱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康强 吴昱东 +1 位作者 邓江华 何森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针对某前置后驱车,建立了其传动系的扭振当量模型,通过自由振动计算分析获得了传动系的扭振模态,与整车传动系扭振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基于传动系扭振当量模型,分析了各部件扭转刚度及转动惯量对扭振模态的灵敏度:系统第... 针对某前置后驱车,建立了其传动系的扭振当量模型,通过自由振动计算分析获得了传动系的扭振模态,与整车传动系扭振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基于传动系扭振当量模型,分析了各部件扭转刚度及转动惯量对扭振模态的灵敏度:系统第3阶扭振模态可以通过改变轮胎扭转刚度或者转动惯量来调谐;第4阶扭振模态可以使用半轴的扭转刚度、轮胎的扭转刚度或转动惯量调谐;第5阶扭振模态的调谐参数为半轴扭转刚度和传动轴转动惯量。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为车辆扭转振动特性的改善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扭振 传动系统 前置后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CC系统可变输出论域模糊控制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斌 王仁广 +2 位作者 何玮 吴利军 刘昭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467,471,共4页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分层控制器,并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特性确定ACC节气门调节模式和制动干预模式的切换条件,设计了ACC可变输出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ACC典型工况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算法满足乘坐舒适...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分层控制器,并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特性确定ACC节气门调节模式和制动干预模式的切换条件,设计了ACC可变输出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ACC典型工况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算法满足乘坐舒适性和保持安全车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自适应巡航控制 模糊控制 可变输出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电气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苗苗 杨伟东 +2 位作者 蔡永祥 郭志刚 王浩淼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在整车电气系统开发验证过程中,为保证系统性能稳定,降低故障风险,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利用NI公司的Compact RIO平台和工业级I/O模块搭建测试平台,采用Lab VIEW图形化开发环境和XNET、FPGA等专用工具包,研发了整车电气性能测... 在整车电气系统开发验证过程中,为保证系统性能稳定,降低故障风险,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利用NI公司的Compact RIO平台和工业级I/O模块搭建测试平台,采用Lab VIEW图形化开发环境和XNET、FPGA等专用工具包,研发了整车电气性能测试系统。系统集"信号采集与控制、信号分析与处理、结果表达与输出"三大功能模块为一体,满足高速、高效、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电气系统 COMPACT RIO FPGA 测试管理 测试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参数对曲轴扭振减振器减振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佳鑫 顾灿松 +1 位作者 袁兆成 杨征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2-288,共7页
针对单级橡胶曲轴扭振减振器常见的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结构以及共振式和最佳参数两种设计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曲轴系集总参数模型的理论计算初步对比了减振器不同结构和设计参数时的频响曲线,并应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动力学仿真... 针对单级橡胶曲轴扭振减振器常见的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结构以及共振式和最佳参数两种设计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曲轴系集总参数模型的理论计算初步对比了减振器不同结构和设计参数时的频响曲线,并应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进一步探究,最终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共振式设计时非承载式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比承载式更好,最佳参数设计时两种结构减振效果相差不大,同时,相同结构时采用最佳参数设计比共振式设计整体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扭振减振器 有限元法 曲轴系扭振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车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博超 谢金法 +1 位作者 张正奇 校玲玲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68,共6页
对增程式电动车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增程式电动车多工作点能量管理策略,结合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系统各自的优点,利用神经网络对模糊逻辑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对多动力源的能量进行... 对增程式电动车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增程式电动车多工作点能量管理策略,结合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系统各自的优点,利用神经网络对模糊逻辑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对多动力源的能量进行合理分配。并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基于此控制策略的实车验证,经分析,该控制策略有利于节约开发时间,能对整车能量分配进行有效合理地控制,并将增程器工作点有效约束在高效率区,使整车经济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车 神经模糊推理 多工作点 能量管理策略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