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科研机构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行业工作的思考
1
作者 赵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1-58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机构 行业 工业发展 自主创新 汽车工业 自主发展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2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科学研究所 软科学 技术指标 质量体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的道路预见性节能技术及一种测评方法
3
作者 杨建军 柳东威 +3 位作者 李菁元 柳邵辉 张飞龙 王梦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为了推动汽车节能国家标准的制定,研究了插电式和非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道路预见性节能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测试评价方法。提出了用于道路预见性技术使用的地图数据信息及其标准化;采用全局动态规划算法,得到荷电状态(SOC)参考曲线;基... 为了推动汽车节能国家标准的制定,研究了插电式和非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道路预见性节能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测试评价方法。提出了用于道路预见性技术使用的地图数据信息及其标准化;采用全局动态规划算法,得到荷电状态(SOC)参考曲线;基于比例积分(PI)控制,实现参考SOC的跟踪控制;基于仿真结果分析初始SOC(20%~30%)、测试工况和测试里程等影响因素,提出转鼓实验法,实现标准化测试评价。对某车辆的转鼓测试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车辆的转鼓测试,节能3.97%,SOC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从而,证明了转鼓测试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汽车道路预见性节能技术 能量管理 转鼓测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计广 于红秀 +3 位作者 杨熙 李加强 顾王文 王丽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9,67,共7页
选取10辆符合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不同燃料和动力类型的轻型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混动汽车、汽油车、柴油车和天然气车)作为研究对象,在宁波和昆明轻型整车环境模拟排放实验室开展平原与高原、常温环境下WLTC工况排放测试,... 选取10辆符合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不同燃料和动力类型的轻型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混动汽车、汽油车、柴油车和天然气车)作为研究对象,在宁波和昆明轻型整车环境模拟排放实验室开展平原与高原、常温环境下WLTC工况排放测试,研究高原环境下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例,与标定前相比,完成高原排放标定后其在电量保持(CD)模式下的各项污染物排放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能满足GB 18352.6—2016 b阶段限值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各污染物排放普遍低于轻型汽油车、柴油车和天然气车,且电量保持阶段REESS电量的变化影响整车污染物排放;不同燃料和动力类型轻型汽车的CO,CO_(2),THC,NO_(x),PN排放主要集中在冷起动阶段,而CO_(2)排放与车辆运行状态直接相关,WLTC工况中各加速阶段CO_(2)排放均呈增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轻型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安全测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鹏飞 何兴 +1 位作者 高妍 刘祎帆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通过对复杂底部碰撞场景的分析,并基于托底工况,结合试验和仿真手段搭建出底部防护安全测评技术方案,揭示了底部磕碰障碍物和电池系统的作用机理。基于试验和仿真的联动分析,创建涵盖不同损伤因子的多工况、可结构设计优化的最优测评方... 通过对复杂底部碰撞场景的分析,并基于托底工况,结合试验和仿真手段搭建出底部防护安全测评技术方案,揭示了底部磕碰障碍物和电池系统的作用机理。基于试验和仿真的联动分析,创建涵盖不同损伤因子的多工况、可结构设计优化的最优测评方案,为复杂场景工况合理提取、有效表征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新能源汽车 底部磕碰 联动分析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孙航 张路 季国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5-812,共18页
该文基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在全面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汽车电子及综合安全为核心的智能网联领域标准研制路径以及国际标准法规协调方向。通过研究... 该文基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在全面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汽车电子及综合安全为核心的智能网联领域标准研制路径以及国际标准法规协调方向。通过研究驾驶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体系以及典型产品和应用场景,提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标准体系框架及标准制定路线;通过梳理车载网联通信技术及应用场景,提出网联功能与应用标准体系及标准制定路线;重点分析了汽车电磁兼容、电子环境及可靠性评价、汽车芯片以及车载电子各子领域当前的技术及产品研究现状,提出了汽车电子的标准制定路线;针对综合安全提出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四维安全概念,包括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并分别论述了各类安全标准体系研究的重点内容,提出各类安全标准的制定路线;最后论述了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法规研制思路及中国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协同关系。结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发展需求和国际标准法规协调趋势,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及重点标准制定提供了思考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标准体系 汽车电子 综合安全 国际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窦汝振 王慧波 +3 位作者 苟毅彤 程普 杨阳 武金羽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基于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对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电磁骚扰特性及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骚扰源抑制、系统接地、电磁屏蔽、系统合理布局等措施实现了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有效提升.文中给出的整改方案已应用于某款纯电动汽车,满足了国... 基于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对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电磁骚扰特性及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骚扰源抑制、系统接地、电磁屏蔽、系统合理布局等措施实现了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有效提升.文中给出的整改方案已应用于某款纯电动汽车,满足了国标要求,证明文中给出的电磁兼容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动态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家昌 王菊 伦景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0-385,共6页
在很多国家,无论是政界还是企业界,都积极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相继开展了示范项目。作者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各国政府、企业支持的政策和措施,并具体概述分析了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动态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进展。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研发 动态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振东 刘桂彬 +1 位作者 赵春明 于秀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3-837,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正面碰撞 试验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锌 张鹏 范亚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427-430,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生命周期数据库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国内外主要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并进行了数据库的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的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为今后中国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数据库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海峰 黄永和 王可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5-49,共5页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提高废旧汽车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率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汽车 非金属材料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骚扰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立 武建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7-429,442,共4页
论述电动汽车的电磁场辐射骚扰的测量技术,重点论述频率范围为9kHz^30MHz的辐射骚扰测量方法中的难点问题,并对2种实验样车的电场和磁场骚扰分别进行了测量验证。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场 磁场 辐射骚扰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禁限用物质的替代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建亮 柴静 +2 位作者 董长青 徐树杰 贾彦敏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3-87,共5页
简要概述了汽车禁限用物质的替代技术,以期为汽车企业管控禁限用物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报废汽车 禁限用物质 替代技术 重金属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在线维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宫学庚 马宇坤 +1 位作者 王颖 梁枫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941,945,共4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的在线维护技术,通过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并对其实施控制、查询和信息变更等操作,实现电池系统的信息维护和系统维护。以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上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电池系统在线维护技术的主要组成、实现方法、参... 研究了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的在线维护技术,通过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并对其实施控制、查询和信息变更等操作,实现电池系统的信息维护和系统维护。以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上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电池系统在线维护技术的主要组成、实现方法、参数匹配等。电池在线维护技术可以广泛地用于电池系统的测试、匹配、标定、保养、升级等环节,是有助于电池系统推广使用和产品化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系统 在线维护 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军雷 王亮亮 +1 位作者 王静 牛锡静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4,共6页
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公开态势、专利技术构成方面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方向,梳理了数据处理、仿真、场景库搭建及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了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技... 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公开态势、专利技术构成方面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方向,梳理了数据处理、仿真、场景库搭建及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了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技术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库搭建 数据处理 自动生成 专利分析 技术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碰撞假人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设备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凯 刘志新 +1 位作者 邢星飞 刘伟东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1,共6页
碰撞测试假人是衡量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仪器,其自身的质量特性参数(质量质心与转动惯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在试验过程中运动姿态的变化,最终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能够在多次试验之后及时掌握碰撞假人自身质量特性参数的变化,文中... 碰撞测试假人是衡量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仪器,其自身的质量特性参数(质量质心与转动惯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在试验过程中运动姿态的变化,最终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能够在多次试验之后及时掌握碰撞假人自身质量特性参数的变化,文中研究了适用于汽车碰撞假人组件的质量质心与转动惯量测试原理,依据此测试原理,设计了能够测量碰撞假人各部位总成质量特性参数的测量设备,并针对碰撞测试假人各部位总成的质量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试设备能够以较小的误差完成碰撞假人总成的质量特性参数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误差 转动惯量 质心 碰撞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驾驶循环制动工况下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蕴珊 谢汶峰 +4 位作者 李家琛 马尧 王宇 王亚超 王昌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08,共7页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径以上的颗粒物数量结果重复性差,且行程动力学参数(v·a)增大会导致所有粒径的颗粒物生成数量的稳定性变差;100 nm粒径以上颗粒物对刹车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贡献大,而刹车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则更多由10~100 nm小粒径颗粒物决定.研究还发现颗粒物的生成与工况的加速度和速度密切相关,在车辆实际驾驶中,较高的行驶速度以及较大的刹车加速度都会促进100 nm以下小粒径颗粒物生成,而100 nm以上大颗粒的生成主要受到较大刹车加速度的影响,保持车速低于100 km/h、加速度低于2 m/s^(2)生成的大、小粒径颗粒物较少.对比US06循环和WLTC循环的高速度段与超高速段颗粒物排放数据,制动工况更为激烈的US06循环倾向于生成更多大粒径颗粒物,而WLTC循环超高速度段在小粒径颗粒物生成上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驾驶循环制动工况 颗粒物数量 颗粒物质量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刚 周荣 乔维高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自19世纪第1辆电动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如何为蓄电池充电也成为各国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及电动汽车的几种充电方式,并对每一种充电方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了适合我... 自19世纪第1辆电动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如何为蓄电池充电也成为各国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及电动汽车的几种充电方式,并对每一种充电方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并且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设备 充电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景瑞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叙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及特点,介绍了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论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汽车 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 国内外 汽车技术 技术发展方向 动力系统 技术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避险临界点的行车危险识别与制动策略研究
20
作者 朱彤 张卓 +2 位作者 张贇兴 赵云飞 李晓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例分类,使用风险表征指标筛选高危案例;基于行车制动时间指标,提出车辆动态制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类高危场景中,相较于基于碰撞时间(TTC)的制动策略,提出的风险表征指标能够更好地识别交通场景风险,制动策略时间更合理、速度曲线更平缓,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 实时风险 高危场景识别 制动策略 避险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