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致病基因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颉娟娟 陈颖 +6 位作者 张国伟 崔海悦 郝梦瑶 王劭雯 贾珍 徐春龙 陆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目的:鉴定一个江苏省南通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的青光眼致病基因,分析该基因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机制。方法:于2020-01/12回顾并招募了一个POAG家系,该家系跨越5代共33名,有13名家庭成员参与了研究,其中4名诊断为POAG,1名诊断为... 目的:鉴定一个江苏省南通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的青光眼致病基因,分析该基因的临床表型和致病机制。方法:于2020-01/12回顾并招募了一个POAG家系,该家系跨越5代共33名,有13名家庭成员参与了研究,其中4名诊断为POAG,1名诊断为高眼压症,剩余8名未受影响。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基因,Sanger测序验证候选致病基因。结果:该家系患者均在青年时期发现眼压升高并诊断为青光眼,需手术治疗控制眼压,先证者最高眼压(IOP)达55mmHg。全外显子测序在先证者LTBP2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杂合突变(c.1197C>A,p.Phe399Leu),Sanger测序验证该突变位点与家系疾病并不分离。结论:LTBP2(c.1197C>A)突变不是该家系POAG的致病基因。但是LTBP2突变在POAG病例中的致病作用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LTBP2基因 基因突变 全外显子测序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中可调节缝线对早期泪膜功能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戈振华 苗培建 王婷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线对患者早期泪膜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04期间在我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8例76眼,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暴露结膜缝线(小梁切除)组(34例36眼)和包埋结膜(可调节...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线对患者早期泪膜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04期间在我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8例76眼,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暴露结膜缝线(小梁切除)组(34例36眼)和包埋结膜(可调节)缝线组(34例40眼),分别给予可调节缝线暴露结膜缝合和包埋结膜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d测眼压情况,同时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30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眼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d两组患者平均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14,30d包埋结膜缝线组平均眼压显著高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治疗后1d两组患者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14,30d包埋结膜缝线组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显著优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治疗后30d包埋结膜缝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手术可调节线包埋结膜缝合对患者早期泪膜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手术效果优于暴露结膜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手术 青光眼 泪膜功能 可调节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LASIK术后早期前房参数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蕾 朱冉 +1 位作者 王丹梅 魏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LASIK术后早期前房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6在我院就诊符合常规手术适应证并接受飞秒LASIK手术的患者共90例90眼,其中男47例47眼,女43例43眼,年龄18~33(平均22.38±3.96)岁。根据屈光度分为三组:A组... 目的:探讨飞秒LASIK术后早期前房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6在我院就诊符合常规手术适应证并接受飞秒LASIK手术的患者共90例90眼,其中男47例47眼,女43例43眼,年龄18~33(平均22.38±3.96)岁。根据屈光度分为三组:A组:轻度近视组,30例30眼,≤3D;B组:中度近视组,30例30眼,〉3~6D;C组:高度近视组,30例30眼,〉6D。分别于术前、术后1,3mo行Pentacam检查测量前房相关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CA)变化值。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无并发症。A,B,C组术前与术后1,3mo时ACD和A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术后1,3mo时ACD和AC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1,3mo时ACD和A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A组和B组还是C组,AC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与ACD,ACV,ACA变化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飞秒LASIK术后早期引起前房参数变化,包括ACD变浅,ACV变小,但对周边前房角无明显影响,对屈光手术后行内眼手术患者有进一步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前房深度 前房容积 前房角 眼前节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规模化防盲中的技术管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孟觉天 朱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规模化防盲手术中的技术管理要点。方法:对2003~2007连续5a春秋两季,在江苏省徐州市及周边县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技术管理内容、特点进行总结。结果:"组织和领导是关键,宣传和筛查是基础,技术和设备是核心,流程和配合... 目的:探讨在规模化防盲手术中的技术管理要点。方法:对2003~2007连续5a春秋两季,在江苏省徐州市及周边县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技术管理内容、特点进行总结。结果:"组织和领导是关键,宣传和筛查是基础,技术和设备是核心,流程和配合是保障,效率和结果是目标"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规模化防盲手术中管理内容的要点。结论:充分的组织和医疗技术管理在白内障防盲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防盲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可顺 邵新香 周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01/2014-06急性视神经炎住院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组,观察组35例给予前列地尔10μg入10m 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1次/d,7d为一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10m L...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01/2014-06急性视神经炎住院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组,观察组35例给予前列地尔10μg入10m 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1次/d,7d为一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10m L生理盐水缓慢静推。此外,两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0mg患眼球旁注射,每3d注射1次,共3次;甲基强的松龙800-1000mg静滴3d,1次/d;3d后改为醋酸泼尼松口服,1mg/(kg·d),1wk后每周减量5mg至停药;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碳酸钙D3片等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5例(71.4%),有效7例(20.0%),无效3例(8.6%),总有效率91.4%。对照组中,显效15例(42.9%),有效14例(40.0%),无效6例(17.1%),总有效率82.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但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16)。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皮质激素 急性视神经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靳雷 崔建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18-121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疗效观察 治疗 术式 胬肉切除 手术方法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眼压计与Pentacam眼压校正系统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剑 孟觉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NCT)、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AT)、动态轮廓眼压计(DC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四种方法检查眼压的差异,并研究它们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和中央角膜曲率(CCV)的关系。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143例286眼...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NCT)、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AT)、动态轮廓眼压计(DC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四种方法检查眼压的差异,并研究它们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和中央角膜曲率(CCV)的关系。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143例286眼患者用Pentacam系统测量CCT和CCV后,分别用NCT,GAT和DCT测量眼压,并用Pentacam系统的Ehlers,Shah,Dresden,Orssengo/Pye和Kohlhaas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NCT眼压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CT值最高,DCT与其他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AT与DCT,Kohlhaas,Shah之间有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之间无差异;各组眼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GAT与DCT的相关性最强(r=0.702);NCT受CCT影响最大,GAT受CCV影响最大,DCT,Dresden,Orssengo/Pye,Shah与CCT和CCV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CCT和CCV正常的健康人群进行青光眼筛查时建议使用压平式眼压计,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CCT和CCV偏离正常的患者,宜进一步行DCT检查或者用Pentacam系统进行眼压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眼压计 压平式眼压计 Pentacam分析系统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靳雷 崔建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76-1978,共3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2008-12临床诊断为"继发性角膜溃疡"的患者8例8眼,其中4例选择结膜瓣遮盖术,3例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1例因角膜穿孔行穿透性角... 目的:探讨继发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2008-12临床诊断为"继发性角膜溃疡"的患者8例8眼,其中4例选择结膜瓣遮盖术,3例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1例因角膜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术后随访4-10(平均6)mo,观察视力、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角膜植片和植床情况。结果:行结膜瓣遮盖术者溃疡均治愈;行部分LKP术者植片透明,植床残留薄层瘢痕,行PKP术者植片透明,两者视力均有所提高。所有病例溃疡未见复发。结论:对于继发性角膜溃疡,应该根据不同病例的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角膜溃疡 结膜瓣遮盖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与LASEK手术对脉络膜血流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剑 孟觉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81-2182,共2页
目的:通过对LASIK和LASEK两种手术前后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值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手术对脉络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对行LASIK或LASEK手术的患者各20例39眼于术前和术后1mo常规检查验光后用Pentacam系统检查中央角膜厚... 目的:通过对LASIK和LASEK两种手术前后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值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手术对脉络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对行LASIK或LASEK手术的患者各20例39眼于术前和术后1mo常规检查验光后用Pentacam系统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曲率(CCV),用动态轮廓眼压计进行眼压(IOP)和OPA值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IK和LASEK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1mo各自的OP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之间术前和术后1mo的OPA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和LASEK手术对脉络膜血流未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脉络膜血流 眼脉动振幅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雪翎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苗培建 陈霄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了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05/2010—05收治的22例2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 目的:探讨了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05/2010—05收治的22例2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3~5d后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13眼)和小梁切除术组(B组,10眼)。术后随访12~26mo,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Bevacizumab治疗3~5d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大部分消退,有效率为100%。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中B组1例患者视力下降。A组和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远期随访A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较小梁切除术更有效控制眼压,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引流阀植入术 小梁 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雪翎 王秀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无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56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做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形态学的检测。结果: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0例56眼,除了4眼有2度浅前房的患者外,其...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无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56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做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形态学的检测。结果: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0例56眼,除了4眼有2度浅前房的患者外,其余52眼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值为2580.90±323.20个/mm2,术后1wk均值为2558.28±341.83/mm2,细胞形态学方面,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标准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通常情况下,小梁切除术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显微镜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靳雷 崔建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评价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CM)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共焦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角膜溃疡的3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36例中,有16例(16眼)观察到角膜基质内有菌丝,显示菌丝... 目的:评价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CM)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共焦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角膜溃疡的3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36例中,有16例(16眼)观察到角膜基质内有菌丝,显示菌丝图像为相对暗的背景中的明亮的线状形态。有2例(2眼)观察到了阿巴包囊,表现为位于浅基质层中白色闪光的圆形小体。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快速诊断工具,共焦显微镜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显著的优点,并在对该病的病理特点的研究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检查 角膜溃疡 病原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R行玻璃体手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新婷 李甦雁 +4 位作者 范巍 李婕 冯瑞芳 张正培 季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雷珠单抗组(43例57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组(45例55眼),两组患者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抽取0.5mL玻璃体液后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注药后7d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再次抽取玻璃体液0.5mL。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玻璃体液的胎盘生长因子(PIGF)。用Luminex200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BB(PDGF-AB/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浓度。结果: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PIGF与VEGF-A水平注射后较注射前均明显降低,而IL-6、IL-8水平增高(PIGF:65.36±15.16 vs 19.42±6.34pg/mL;VEGF-A:315.16±14.34 vs 21.32±2.54pg/mL,IL-6:37.32±4.04 vs 52.42±5.32pg/mL;IL-8:111.723±21.32 vs 198.73±19.03pg/mL,P<0.001)。而MCP-1、MCP-3及PDGF-AB/B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内PIGF水平显著增加(74.28±17.34 vs 136.12±15.34pg/mL,P<0.05)。而MCP-1水平明显减少(2789.32±143.54 vs 2038.21±105.34pg/mL,P<0.05)。MCP-3、IL-6、IL-8、PDGF-AB/BB、VEGF-A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雷珠单抗注射后玻璃体中PIGF、VEGF-A含量明显低于曲安奈德注射后含量(P<0.01),IL-8、MCP-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5)。此外,雷珠单抗组术中出血情况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显著降低PIGF、VEGF-A表达,同时促进IL-6、IL-8水平增加;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减少MCP-1表达,促进PIGF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 细胞因子 雷株单抗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25G玻璃体手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PDR伴VH的NVG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柳 李甦雁 +5 位作者 刘海洋 徐青 刘亚鲁 范巍 管莉娜 李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围手术时期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手术(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 目的:比较不同围手术时期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手术(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16-11/2019-04在我院确诊的PDR伴VH的Ⅲ期NVG患者28例3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25G PPV联合小梁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2例14眼患者于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第2组16例16眼于25G玻璃体手术及小梁切除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IVC)0.5mg/0.05mL。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术后疼痛缓解、虹膜新生血管(INV)消退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压(IOP)控制率情况。结果:第1、2组均完成手术并分别随访12.40±2.21mo和12.23±2.11mo(P>0.05)。第1组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前房出血发生率(29%、14%)低于第2组(75%、56%,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再出血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后3d所有患者疼痛缓解。第1组IVC后3d(即手术日)93%的INV完全消退,第2组PPV术后7d 94%INV完全消退。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各有1眼残余少许萎缩的INV。术后1wk,1、3、6mo IOP控制率,第1组依次为93%、79%、64%、57%,第2组依次为94%、75%、50%、44%,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IOP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第1、2组IOP分别为20.45±10.55和22.63±7.24mmHg,与术前42.21±9.11和44.88±11.83mmHg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IVC预处理与术毕IVC联合25G 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PDR伴VH的NVG相比,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前房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两种方法IOP控制率相当,虽然随着时间逐渐减低,但是经过及时处理最终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