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均匀度同时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承翰 陈惠哲 +4 位作者 张玉屏 向镜 王志刚 张义凯 王亚梁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水稻群体均匀度是用来衡量水稻植株个体间生长发育差异对群体生长影响的指标,反映植株分蘖发生、穗粒形成和籽粒灌浆等方面的一致性。水稻产量和品质能否同时提升与群体生长密切相关,提高种植均匀度能够有效提高群体均衡性,进而实现产... 水稻群体均匀度是用来衡量水稻植株个体间生长发育差异对群体生长影响的指标,反映植株分蘖发生、穗粒形成和籽粒灌浆等方面的一致性。水稻产量和品质能否同时提升与群体生长密切相关,提高种植均匀度能够有效提高群体均衡性,进而实现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与氮素利用密切相关,增加氮肥施用量虽然能提高水稻产量,但也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而导致米饭食味变差。减少氮素穗肥施用是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措施,在减少氮素穗肥施用条件下,高种植均匀度群体的个体发育优势明显,群体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增加,达到少施氮肥也能形成大穗、多穗的高产群体的目的。围绕提高群体均匀度的目标,生产上可以采取培育健壮秧苗,合理分布种植空间,定量施用氮肥,培育花后高光效群体等方面的栽培措施更有效地实现水稻产量与品质同时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均匀度 产量 品质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形态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蔡晶 王晓光 +3 位作者 季芝娟 李西明 杨长登 马良勇 《中国稻米》 2008年第6期5-11,共7页
稻叶形态是水稻株型改良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叶形和叶色在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稻叶片形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叶片 育种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蘖角度及其调控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成琼 欧阳由男 +3 位作者 刘学 朱练峰 禹盛苗 金千瑜 《中国稻米》 2008年第2期4-7,共4页
水稻分蘖角度是创新水稻株型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分蘖角度的研究一直是水稻高产栽培、育种及生理生态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控制和有关环境生态因子、营养条件以及激素等对分蘖角度的影响,为杂种优势利用和株型... 水稻分蘖角度是创新水稻株型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分蘖角度的研究一直是水稻高产栽培、育种及生理生态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控制和有关环境生态因子、营养条件以及激素等对分蘖角度的影响,为杂种优势利用和株型改良相结合的高产水稻育种目标提供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分蘖角度 生态因子 激素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粒重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阮班普 田福宽 +1 位作者 马伯军 高振宇 《中国稻米》 2013年第6期17-20,22,共5页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粒重又是水稻产量的构成因子。揭示水稻粒重的遗传规律,对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水稻粒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粒重的影响因素和遗传特点,以及粒重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克...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粒重又是水稻产量的构成因子。揭示水稻粒重的遗传规律,对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水稻粒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粒重的影响因素和遗传特点,以及粒重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克隆和在分子育种上的应用,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QTL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水稻基因工程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爽 何勇 +3 位作者 童晓红 应杰政 田志宏 王以锋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6期1-6,共6页
合成生物学是融合了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在水稻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不仅可以将水稻改造成高价值的天然产物生产工厂,还可以对水稻的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改良和优化。概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在水稻... 合成生物学是融合了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在水稻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不仅可以将水稻改造成高价值的天然产物生产工厂,还可以对水稻的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改良和优化。概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在水稻中合成药用蛋白、疫苗和天然代谢产物,以及改良农艺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药用蛋白 疫苗 天然代谢产物 水稻 作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永厚 傅强 +3 位作者 程家安 叶恭银 白耀羽 张志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用转Bt基因 (cry1Ab)水稻KMD1饲喂 3龄、4龄和 5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一定时间后 ,作为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的寄主 ,研究了转基因水稻经寄主对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KMD1处理后 ,三个龄期幼虫的寄生率都显... 用转Bt基因 (cry1Ab)水稻KMD1饲喂 3龄、4龄和 5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一定时间后 ,作为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的寄主 ,研究了转基因水稻经寄主对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KMD1处理后 ,三个龄期幼虫的寄生率都显著下降 ,其中 4龄和 5龄达极显著水平 ;3龄和 4龄上的结茧率显著低于对照 ;蜂蛹历期均短于对照 ,但仅 3龄差异显著 ;从 5龄幼虫所羽化的雄蜂寿命显著短于对照 ;蜂茧长显著短于对照 ;而对卵 +幼虫期、茧块茧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二化螟绒茧蜂 二化螟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中国水稻种质创新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思考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兴明 钱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水稻种质研究和合理利用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稻米生产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概述了当前国内外种质研究的现状 ,讨论了我国种质研究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种质资源 创新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物学本体的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鄂志国 虞国平 王磊 《中国稻米》 2009年第5期52-54,共3页
Ontology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和用来进行知识表示的工具。本文介绍了Ontology的概念、组成、角色关系的计算机表示方法和水稻生物学本体的构建。水稻生物学本体由性状本体、植物本体和基因本体构成。
关键词 本体 水稻 数据库 生物信息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海涛 郭龙彪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解析了水稻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及机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水稻感知和耐受冷害热害机制、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分子机理、自私基因维持植物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制和大规模种质资源... 在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解析了水稻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及机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水稻感知和耐受冷害热害机制、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分子机理、自私基因维持植物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制和大规模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变异,并提出我国水稻科技发展趋势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菌剂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庄钟娟 杜迎辉 +2 位作者 朱瑞艳 肖艳 张均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0,93,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硅酸盐菌剂对水稻成熟期生物性状及主要生育时期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盐菌剂处理的水稻根系及穗部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3%、10.1%;硅酸盐菌剂可显著增加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水稻植株...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硅酸盐菌剂对水稻成熟期生物性状及主要生育时期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盐菌剂处理的水稻根系及穗部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3%、10.1%;硅酸盐菌剂可显著增加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水稻植株全氮增加7.4%~31.7%,全磷增加7.4%~14.3%,全钾增加3.7%~18.3%,全硅增加5.9%~7.9%。硅酸盐菌剂处理后土壤有效硅含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水稻收获后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加2.8%。因此,硅酸盐菌剂介入土壤环境后,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及主要生育时期养分积累,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菌剂 水稻 生物学性状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国辉 陈惠哲 +4 位作者 向镜 张义凯 王亚梁 王军可 张玉屏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是将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水稻机插技术相结合,实现覆膜和插秧一体化作业的技术。覆膜机插种植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量,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从生态效益上看,覆膜机插种植... 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是将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水稻机插技术相结合,实现覆膜和插秧一体化作业的技术。覆膜机插种植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量,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从生态效益上看,覆膜机插种植能够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抑制稻田杂草的生长,显著减少杂草群落的种类和密度;从生产效益上看,覆膜机插种植能够减少水稻生长耗水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利用生物可降解膜替代塑料薄膜还降低了水稻覆膜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为水稻绿色提质增效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膜 机插 水稻生长 节本增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元江 郭龙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水稻是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也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就,特别是在水稻理想株型、育性、广谱抗病、耐冷耐热、耐盐和养分高效利用方面的分... 水稻是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也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就,特别是在水稻理想株型、育性、广谱抗病、耐冷耐热、耐盐和养分高效利用方面的分子遗传机理解析,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理论方面,开创了以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复杂性状基因调控网络的新领域。展望了我国未来水稻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生物学 遗传调控 分子设计育种 高光效水稻 无融合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魏兴华 汤圣祥 +3 位作者 余汉勇 王一平 袁筱萍 徐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1,共7页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资源 国外引种 品种改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水稻骨干亲本评定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孙宗修 鄂志国 +5 位作者 王磊 朱德峰 张玉屏 胡国成 刘文真 付亚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3-983,共11页
亲本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骨干亲本指同一时期用于育种的亲本中在同样的世代内衍生的品种(系)数量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育种材料。确定骨干亲本不但能够了解育种历史和亲本的贡献,而且对育种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以往确定骨干亲本... 亲本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骨干亲本指同一时期用于育种的亲本中在同样的世代内衍生的品种(系)数量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育种材料。确定骨干亲本不但能够了解育种历史和亲本的贡献,而且对育种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以往确定骨干亲本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定骨干亲本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即对同时代育成品种(系)和同衍生世代量化比较。以水稻数据库中我国育成的2398份水稻品种(系)为依据,按亚种分类,育成年代分组,以连续3代衍生的品种(系)数量及其种植面积为参数,分析育成品种在后续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量化评选的方法,评选出我国20世纪下半叶用于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其中籼稻26个,粳稻23个。本文以水稻为例提出了评选骨干亲本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今后选择育种亲本和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亲本 育成年代 衍生世代 种植面积 量化评选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态、等位酶和SSR标记研究水稻矮仔占衍生品种的遗传差异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余汉勇 魏兴华 +2 位作者 王一平 袁筱萍 汤圣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7-482,共6页
选取我国水稻矮仔占衍生品种 2 4份 ,应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 (SSR)标记 ,分析矮仔占衍生品种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表明 3种方法在鉴别品种的遗传差异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态性状和SSR标记均能有效地鉴别 2 4份衍生品种 ,而等位酶仅... 选取我国水稻矮仔占衍生品种 2 4份 ,应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 (SSR)标记 ,分析矮仔占衍生品种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表明 3种方法在鉴别品种的遗传差异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态性状和SSR标记均能有效地鉴别 2 4份衍生品种 ,而等位酶仅能鉴别其中 17份。从形态学性状看 ,以香药糯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差异最大 ,SSR分析以香药糯、珍珠矮 11和辐陆选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大 ,而等位酶分析 ,则以团结 1号与其他品种的差异最大。三类标记的遗传距离间虽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相关系数较小 (0 .2 17~ 0 .4 94 ) ,其中 ,形态学性状与SSR标记间相关极显著 (r =0 .4 94 ,P =0 0 0 2 ) ,等位酶与其他两类标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 ,系统选育和辐射选育的品种与亲本间有可能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仔占衍生品种 遗传差异 形态学 等位酶 微卫星标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常用水稻保持系及恢复系开花灌浆期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符冠富 宋健 +5 位作者 廖西元 章秀福 熊杰 王熹 乐明凯 陶龙兴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以我国常用的15个水稻保持系和26个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为材料,于主茎见穗当天起连续15d进行高温胁迫处理(9:00-15:00,39~43℃),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高温胁迫指数,可把水稻品种分为热钝... 以我国常用的15个水稻保持系和26个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为材料,于主茎见穗当天起连续15d进行高温胁迫处理(9:00-15:00,39~43℃),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高温胁迫指数,可把水稻品种分为热钝感型、耐热型、不耐热型和热敏感型等4个类型。其中,水稻保持系K22B、博白B和V20B为热钝感型材料,Ⅱ-32B、中浙B和中9B为热敏感型材料;水稻恢复系明恢63耐热性最强,其次为R207和P929,P62-2-2、R8006和P51等耐热性最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温胁迫指数与水稻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空壳率和秕谷率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胁迫环境下结实率和空壳率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花期高温胁迫致使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结实率下降,空壳率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保持系 恢复系 高温胁迫 育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减轻高温抑制水稻颖花分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符冠富 张彩霞 +8 位作者 杨雪芹 杨永杰 陈婷婷 赵霞 符卫蒙 奉保华 章秀福 陶龙兴 金千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7-647,共11页
水稻颖花原基分化期高温可抑制颖花分化,导致每穗粒数下降,最终会影响水稻产量的形成。以杂交稻甬优12为材料,探讨高温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水稻颖花分化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常温下适量SA促进水稻颖... 水稻颖花原基分化期高温可抑制颖花分化,导致每穗粒数下降,最终会影响水稻产量的形成。以杂交稻甬优12为材料,探讨高温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水稻颖花分化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常温下适量SA促进水稻颖花分化,但高浓度SA严重降低每穗粒数。然而高温下,10~50000μmol/L SA处理每穗粒数均高于对照。无论常温或高温,100μmol/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其每穗粒数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A增强水稻耐热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高温下SA处理的叶片实际荧光量子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2)高温下SA处理的颖花SOD、POD及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3)无论高温或常温,SA处理的颖花ZR及IAA含量均高于对照,尤其在高温下,差异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杨酸 高温胁迫 颖花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生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马良勇 包劲松 +4 位作者 李西明 朱旭东 季芝娟 夏英武 杨长登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矮生性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矮秆基因参与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水稻矮生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对了解水稻矮秆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十分重要。通过介绍水稻矮秆基因的类型和概念,对已克隆的水稻矮秆基因按功能分类详细列... 矮生性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矮秆基因参与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水稻矮生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对了解水稻矮秆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十分重要。通过介绍水稻矮秆基因的类型和概念,对已克隆的水稻矮秆基因按功能分类详细列举了它们的结构、功能与经典遗传学的关系以及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生性 矮秆基因 基因克隆 水稻 育种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斑点叶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黄奇娜 杨杨 +2 位作者 施勇烽 陈洁 吴建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大多数水稻斑点叶突变体是研究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以及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机理的理想材料。已经阐明了49份水稻斑点叶突变体的遗传模式,并成功克隆分离了若干斑点叶基因。综述了这些突变体的来源、遗传模式、基因定位和克隆,基因... 大多数水稻斑点叶突变体是研究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以及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机理的理想材料。已经阐明了49份水稻斑点叶突变体的遗传模式,并成功克隆分离了若干斑点叶基因。综述了这些突变体的来源、遗传模式、基因定位和克隆,基因的功能以及它们对水稻主要病害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斑点叶 诱变 抗病性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栽培下水稻穗分化期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林贤青 周伟军 +2 位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杨国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 丛/hm2 下降到0.75×105丛/hm2 ,...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 丛/hm2 下降到0.75×105丛/hm2 ,群体透光率增加,各叶位(第9叶至第13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抽穗整齐度下降,第9叶和第10叶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验条件下,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在移栽密度为1 65×105 丛/hm2 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率 水稻 穗分化期 稻穗 叶片光合速率 移栽密度 强化栽培 下降 增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