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金星辰 黄钰姮 +3 位作者 徐江民 王克剑 饶玉春 刘朝雷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6,共5页
相较于传统纯系育种需要通过6~10个世代的自交或回交才能实现育种材料纯合,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在1~2代内快速培育出遗传完全纯合的育种材料,显著缩短了育种周期。单倍体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单倍体诱导、单倍体筛选、染色体加倍以及双单倍... 相较于传统纯系育种需要通过6~10个世代的自交或回交才能实现育种材料纯合,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在1~2代内快速培育出遗传完全纯合的育种材料,显著缩短了育种周期。单倍体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单倍体诱导、单倍体筛选、染色体加倍以及双单倍体种植与育种应用等关键环节,其中单倍体诱导是整个技术体系的核心步骤。根据不同的诱导方式,目前在水稻中主要存在两种诱导单倍体的方法:一是已成熟应用的花药离体培养法;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单倍体诱导系进行杂交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基于单倍体诱导系的水稻单倍体育种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水稻单倍体育种各个技术环节存在技术难题,展望了其未来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倍体育种技术 单倍体诱导系 单倍体诱导 单倍体筛选 单倍体加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飞虱适应水稻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雅宣 王新峰 +6 位作者 杨后红 刘芳 肖晶 蔡玉彪 魏琪 傅强 万品俊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6-321,共16页
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全球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为了抵抗这些害虫,水稻进化出了一系列防御机制,包括抗生性、趋避性或不选择性、耐害性。与此同时,稻飞虱也进化出多种适应机制,如复杂的化学感受系统识别各类化学物... 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全球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为了抵抗这些害虫,水稻进化出了一系列防御机制,包括抗生性、趋避性或不选择性、耐害性。与此同时,稻飞虱也进化出多种适应机制,如复杂的化学感受系统识别各类化学物质,分泌的唾液蛋白精细调控植物防御反应,肠道内的解毒酶代谢各类有毒物质,体内的共生菌提高对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翅型分化使其根据寄主营养状况进行生长发育等。本文依据稻飞虱适应水稻抗性机制的最新发现,总结了水稻抗稻飞虱基因和稻飞虱致害性机理,重点就稻飞虱与水稻的化学通讯、唾液成分、解毒酶、共生菌和翅型分化方面进行综述。稻飞虱的生物型进化和抗虫品种的推广后易失去抗性问题是当前稻飞虱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稻飞虱适应性变化的分子机制,并开发新型的、更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实现稻飞虱防控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性。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深化对稻飞虱与水稻互作网络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制定更有效的害虫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水稻抗性 毒力唾液蛋白 解毒酶 共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肥运筹下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的农艺生理指标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覃金华 洪卫源 +7 位作者 冯向前 李子秋 周子榆 王爱冬 李瑞杰 王丹英 张运波 陈松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502,共18页
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效应是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深入剖析并清晰界定影响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的关键水稻群体特征,对于指导水稻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秀水134(XS134)和黄华占(HHZ)为材料... 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效应是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深入剖析并清晰界定影响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的关键水稻群体特征,对于指导水稻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秀水134(XS134)和黄华占(HHZ)为材料,分别设置常规固定施氮模式(N0、N1、N2、N3)和基于SPAD阈值的动态施氮模式(RTNM、S34、S37、S40)。通过在水稻关键生育期采集静态与动态农艺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和稻米品质数据,采用不同多目标回归预测模型,以深入解析水稻关键农艺生理指标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水稻产量与稻米综合指标(GQI)呈互斥关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提高,而GQI则呈降低趋势,尤其在固定施氮模式下,这种负相关性更为明显。然而,与固定施氮模式(N2)相比,动态施氮(RTNM)在施氮量减少了32.01%~58.02%的同时,能够稳定水稻产量并提升了GQI3.10%~38.34%(除2022年XS134外),这凸显了动态施氮模式在缓解水稻产量与品质互斥性,并推动两者协同提升方面的潜力。(2)相关性分析表明, 50个静态农艺指标中,有28个指标与水稻产量和GQI均呈显著相关性,占比56.00%。3种“量质”回归模型对水稻产量(R2:0.74~0.83;RMSE:0.40~0.49)和GQI(R2:0.81~0.90;RMSE:0.63~0.88)的预测能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准确性。特征重要性解析表明分蘖期的群体生物量是对产量和品质的预测均为正效应(0.09~6.37),而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重等在预测产量和品质时出现互斥,这表明在构建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的分蘖期群体时,需要在确保群体生物量的基础上,对“量质互斥指标”开展适宜度评估与优化。同时,穗发育期的群体净同化率(NAR)对水稻产量和GQI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效应值(0.06~1.00),暗示了穗发育阶段水稻的单位叶片光合效率可能是实现二者协同提升的重要群体特征。综上,相较于常规固定施氮模式,基于SPAD阈值的动态施氮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分蘖期干物重和穗发育期NAR可以作为实现这一协同效应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农艺生理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应伟杰 王亚梁 +4 位作者 朱德峰 怀燕 张玉屏 向镜 陈惠哲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比较了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同水稻机插秧方式、机插播种育秧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传统杂交稻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创新提出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并展望了水稻绿色机插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育秧 精准播种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度分析
5
作者 严志琴 章孟臣 +6 位作者 陈小央 李燕 徐群 王珊 冯跃 魏兴华 杨窑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4-1743,I0001-I0009,共19页
浙江省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目前保存在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杭州)的浙江省稻种资源共有2000余份,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筛选鉴定,导致一些稻种资源重复保存。以1970份浙江省原产稻种资源为研究材料,利用第二代重测序... 浙江省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目前保存在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杭州)的浙江省稻种资源共有2000余份,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筛选鉴定,导致一些稻种资源重复保存。以1970份浙江省原产稻种资源为研究材料,利用第二代重测序技术构建了浙江省稻种资源的基因组变异图谱,通过测序深度、连锁不平衡、缺失率等条件对SNP进行过滤,筛选10532个核心SNP标记用于遗传相似度计算。对13组主要的同名品种进行分析,同名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均未超过0.95,且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表型变异,因此同名材料间实际为不同的水稻品种。同时利用1970份材料的核心SNP标记,通过计算两两遗传相似度,筛选出11个高遗传相似度的材料组合。比较表型鉴定结果、植株形态特征发现,高遗传相似度的材料具有高度相似的表型与田间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遗传相似度在水稻品种鉴定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基本摸清了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保存现状,揭示了同名品种不一定为重复品种,而异名品种也可能属于同一品种,为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核心SNP标记 遗传相似度 表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林 弥春霞 +6 位作者 徐青山 魏倩倩 孔亚丽 朱练峰 田文昊 朱春权 张均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土壤中总磷含量丰富,但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却很低。传统上主要通过施用磷肥提高缺磷地区的作物产量。然而,施入土壤中的磷不仅易被固定,还会转化成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磷,从而降低...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土壤中总磷含量丰富,但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却很低。传统上主要通过施用磷肥提高缺磷地区的作物产量。然而,施入土壤中的磷不仅易被固定,还会转化成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磷,从而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解磷细菌具有将土壤中难溶态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的功能,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解磷细菌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综述了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解磷细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以为提高稻田土壤难溶态磷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解磷细菌 解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水稻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思敏 童晓红 +3 位作者 应杰政 张健 田志宏 王以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水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维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水稻种子收获前较低的休眠水平易引起穗发芽,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另一方面,较高的休眠程度易引起水稻播种期的低发芽率和出苗不整齐,严重制约水稻的高产稳产。综述了202... 水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维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水稻种子收获前较低的休眠水平易引起穗发芽,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另一方面,较高的休眠程度易引起水稻播种期的低发芽率和出苗不整齐,严重制约水稻的高产稳产。综述了2020年以来国内在水稻种子休眠与萌发遗传调控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具体从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和穗发芽调控机制展开,并对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作简要介绍,提出研究趋势和展望,以期阐明调控种子萌发的遗传特性和作用机理,为适宜休眠度的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休眠 萌发 调控机制 作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插秧新技术对秧苗素质与机插质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陈玉林 张义凯 +7 位作者 陈惠哲 向镜 王亚梁 王志刚 徐逸文 盛和深 田小海 张玉屏 《作物研究》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优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新型、轻简化的水稻育插秧技术,包括水稻岩棉育秧、密播乳苗机插和长毯无盘机插等技术,并分析了其优势所在。其中,岩棉育秧技... 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优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新型、轻简化的水稻育插秧技术,包括水稻岩棉育秧、密播乳苗机插和长毯无盘机插等技术,并分析了其优势所在。其中,岩棉育秧技术的水稻秧苗生长健壮,发根力强,盘结力好;密播乳苗机插技术可大大节省育秧空间,缩短育秧进程,提高机插效率;长毯育秧技术可减少劳动力,配合无人机插秧可实现更轻简高效的水稻机插。详细阐述了各技术对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指出各种轻简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的技术难点与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水稻育插秧轻简化、高效化和低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插秧 新技术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双季双直播”生产模式的优势、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章哲 黄坤明 褚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共8页
水稻“双季双直播”生产模式具有省工节本效果显著、能充分高效利用温光资源、丰产稳产等优势。当下,这一生产模式已在我国双季稻区逐步推广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双季稻区“双季双直播”模式的生产优势以及现... 水稻“双季双直播”生产模式具有省工节本效果显著、能充分高效利用温光资源、丰产稳产等优势。当下,这一生产模式已在我国双季稻区逐步推广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双季稻区“双季双直播”模式的生产优势以及现存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推动双季稻轻简栽培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季双直播 轻简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喻梓轩 刘新勇 +1 位作者 张健 梁大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10页
生长素(auxin,IA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和藻类中,其参与组织分化、器官发生、形态建成、向性反应和顶端优势等生理过程以及对复杂环境适应过程。目前双子叶植物拟南芥中生长素调控生长发育的机制已经基本清楚,... 生长素(auxin,IA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和藻类中,其参与组织分化、器官发生、形态建成、向性反应和顶端优势等生理过程以及对复杂环境适应过程。目前双子叶植物拟南芥中生长素调控生长发育的机制已经基本清楚,但是生长素怎样在单子叶植物水稻中行使功能,仍有很多未解之谜。本文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关于生长素调控单子叶植物水稻根、茎、叶、花和籽粒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和生理机制,重点归纳整理了生长素相关基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展望了未来水稻中依靠生长素途径精准合成运输生长素的调控,以及利用生长素突变体表型变异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水稻 器官 突变体表型 精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欣欣 明珂 冯国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0,共5页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无公害、无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安全的防治方法。为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本文概述了生物防治的定义,综述了害虫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和...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无公害、无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安全的防治方法。为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生物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本文概述了生物防治的定义,综述了害虫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和昆虫信息素等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充分利用生防微生物来拮抗病原菌,充分发挥天敌对水稻害虫的调节作用,加强微生物代谢产物生物农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害虫 病害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元江 吕阳 +2 位作者 胡海涛 吴世强 郭龙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综述了2020—2022年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重要进展,简要比较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差异,提出了研究趋势和展望。近3年来,我国开发了水稻泛基因组、用于QTN聚合和育种路线优化的基因组导航系统RiceNavi,构建了目前植物中群体规模最大... 综述了2020—2022年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重要进展,简要比较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差异,提出了研究趋势和展望。近3年来,我国开发了水稻泛基因组、用于QTN聚合和育种路线优化的基因组导航系统RiceNavi,构建了目前植物中群体规模最大的、基因组充分注释的稻属超级泛基因组;鉴定到多个氮高效基因,研究了氮高效的分子机制,一些基因的表达可使实验条件下水稻产量大幅增加;在水稻广谱抗性、温度反应、抗盐碱耐逆机制研究上亦取得明显的进展;基因编辑上,建立了新型多核苷酸靶向删除系统AFIDs(APOBEC-Cas9 fusion-induced deletion systems),成功在水稻和小麦基因组中实现了精准、可预测的多核苷酸删除,利用CRISPR/Cas9技术,基因编辑出许多实用的新材料;新基因编辑的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Fix2(Fixation of hybrids 2)结实率从原来的3.2%提高至82.0%;敲除水稻同源基因GS3/AT1的水稻材料田间能增产约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生物学 氮高效 泛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对3种水稻病原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雨萱 于林 +1 位作者 李阳 谌江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圈法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0%链霉素、80%乙蒜素、3%中生菌素、35%喹啉铜四霉素和6%春雷霉素这5种抗生素类杀菌剂同时对上述3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其中,80%乙蒜素(10000 mg/L)对黄单胞致病变种FY51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为22.2 mm;而40%链霉素(10000 mg/L)对菠萝泛菌SX1和阿氏肠杆菌HZ27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分别为27.8 mm和2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 菠萝泛菌 阿氏肠杆菌 杀菌剂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种植均匀度对水稻产量构建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承翰 陈惠哲 +5 位作者 叶天承 张玉屏 向镜 张义凯 王志刚 王亚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25-2636,共12页
水稻种植均匀度对产量和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明确均匀度的提高协同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机理。试验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常规粳稻浙禾香2号,杂交籼稻华浙优210为供试品种,设置4种不同种植均匀度处理:T_(1)(条播机插,种植均匀度65... 水稻种植均匀度对产量和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明确均匀度的提高协同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机理。试验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常规粳稻浙禾香2号,杂交籼稻华浙优210为供试品种,设置4种不同种植均匀度处理:T_(1)(条播机插,种植均匀度65%~75%)、T_(2)(撒播机插,种植均匀度45%~55%)、T_(3)(人工模拟机插,种植均匀度100%)、T_(4)(人工模拟机插,种植均匀度50%),比较不同种植均匀度群体的分蘖动态变化、叶面积光合效能、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种植均匀度提高通过促进分蘖增加了群体有效分蘖数,3个品种平均分蘖高峰苗数表现为T_(3)>T_(1)>T_(2)>T_(4),不同品种在处理间变化趋势一致。(2)种植均匀度的提高增加了群体叶面积指数,同时显著提高了抽穗期上三叶高效叶面积指数。而且,增加均匀度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并促进了植株干物质转运,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T_(3)>T_(1)>T_(2)>T_(4),品种间趋势一致,但是T_(2)跟T_(4)差异不明显。均匀度提高对灌浆期茎鞘物质运转有一定促进作用,品种间存在差异,T_(1)、T_(2)和T_(4)间差异不明显。(3)不同均匀度处理下每穗粒数无显著性差异,但高均匀度下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着粒分布更均匀。(4)高均匀度群体主要通过有效穗数提高产量,品种间趋势一致,T_(3)比T_(1)、T_(2)、T_(4)平均产量分别高8.16%、15.41%、15.61%。(5)提高种植均匀度提高了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稻米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以上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均匀度能够促进群体分蘖,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有效穗数,从而提升了稻谷产量和出米率,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稻米品质。试验结果明确生产上采用精准条播育秧机插能够通过提高种植均匀度协同提升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均匀度 播种方式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显微镜技术在稻米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郑希 戎念杭 +5 位作者 覃金华 冯向前 徐春梅 章秀福 王丹英 陈松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9,共9页
显微技术(Microscopy)是利用光学系统或电子光学系统设备,观察肉眼无法辨识的微小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性的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稻米加工、外观、蒸煮与营养品质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稻米品质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显微镜技术,具体包括... 显微技术(Microscopy)是利用光学系统或电子光学系统设备,观察肉眼无法辨识的微小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性的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稻米加工、外观、蒸煮与营养品质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稻米品质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显微镜技术,具体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的样品制备方法。同时,文章还深入探讨了稻米品质鉴定中观测到的关键微观特性,并系统综述了应用电镜技术在稻米加工、外观、蒸煮食味品质的研究现状。以期推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稻米品质研究中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电子显微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覆膜直播压槽与覆盖物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雪 曹雪仙 +9 位作者 向镜 陈惠哲 武辉 张义凯 王亚梁 王志刚 王晶卿 徐一成 赵福建 张玉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探讨水田覆膜直播压槽与覆盖物对土壤温度、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以籼型常规水稻中早39为材料,进行了池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膜上压槽及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缩短出苗时间;在体积较大的覆盖物中加入一定基质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和... 为探讨水田覆膜直播压槽与覆盖物对土壤温度、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以籼型常规水稻中早39为材料,进行了池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膜上压槽及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缩短出苗时间;在体积较大的覆盖物中加入一定基质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和干物质积累;在体积较小的覆盖物中加入基质对秧苗素质影响不大。本研究中,条播条件下,每1 m覆盖205.9 mL细沙的处理出苗齐、快,秧苗更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覆膜 覆盖物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缓解水稻盐碱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思华 弥春霞 +7 位作者 虞轶俊 刘国群 朱春权 田文昊 朱练峰 曹小闯 张均华 孔亚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盐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盐碱和非盐碱条件下设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处理,研究了耐盐碱水稻品种津源8...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盐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盐碱和非盐碱条件下设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处理,研究了耐盐碱水稻品种津源85和盐碱敏感水稻品种辽粳763的根系菌根侵染率、生长特性、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会显著抑制水稻的生长,接种AMF后可提高水稻株高和干物质量,且以津源85效果更好;盐碱胁迫会导致水稻植株MDA和H_(2)O_(2)含量增加,接种AMF后会显著提高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同时H_(2)O_(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此外,AMF还可以通过提高盐碱胁迫条件下植株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缓解渗透胁迫。可见,AMF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盐碱胁迫造成的生理生长活性的抑制,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水稻对盐碱胁迫适应性,且对不同品种所发挥的效果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抗氧化系统 渗透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研究及直播生产上相关难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广杰 陶怡 +5 位作者 沈兴连 叶昌 徐亚楠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5,共7页
水稻的出苗过程经过了种子的吸胀、萌动、发芽、出苗等阶段,涉及种子细胞活化修复、物质分解与代谢、能量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其调控网络十分复杂。本文在简要介绍种子萌发和出苗过程、生理生化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 水稻的出苗过程经过了种子的吸胀、萌动、发芽、出苗等阶段,涉及种子细胞活化修复、物质分解与代谢、能量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其调控网络十分复杂。本文在简要介绍种子萌发和出苗过程、生理生化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提出了直播稻生产上与种子萌发和出苗相关的难题,即直播稻芽苗期遇到淹水和低温胁迫困扰直播稻的一次性全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萌发 出苗 直播全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筛选及其解磷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林 弥春霞 +7 位作者 徐青山 魏倩倩 孔亚丽 朱练峰 田文昊 金千瑜 张均华 朱春权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5,61,共6页
解磷细菌通过提高植物根际有效磷的含量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资源。本文通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甲壳虫WSH-0021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WSH-0021)和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2个菌株。甲壳虫WSH-0021细菌... 解磷细菌通过提高植物根际有效磷的含量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资源。本文通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甲壳虫WSH-0021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WSH-0021)和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2个菌株。甲壳虫WSH-0021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分别在培养12 h和8 h进入对数生长期,并且2种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均显著降低培养液的pH值。用无机和有机磷细菌解磷能力鉴定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甲壳虫WSH-0021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升了392.78%和1799.02%。将2种细菌分别接种至土样1(低磷土壤)和土样2(高磷土壤)后培养30 d,以单纯添加细菌培养基的土样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土样1和土样2中的细菌丰度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说明细菌在土壤中存活并发挥作用。接种甲壳虫WSH-0021细菌后,土样1和土样2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1.15%和11.66%;接种阿氏芽孢杆菌后,土样1和土样2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3.68%和12.07%。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解磷细菌后2个土样的pH值均显著降低,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说明解磷细菌通过调控土壤pH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释放土壤中的固定态磷。本实验筛选的2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解磷能力,在农业生产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解磷细菌 甲壳虫WSH-0021细菌 阿氏芽孢杆菌 解磷能力 pH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我国水稻栽培学科若干热点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均林 褚光 章秀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共5页
综述了2020—2022年国内外水稻栽培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水稻无人化数智栽培、水稻优质丰产绿色栽培、再生稻机械化栽培、稻田多元多熟制种植、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以及稻田低碳减排稻作等热点领域,并对学科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3年来,... 综述了2020—2022年国内外水稻栽培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水稻无人化数智栽培、水稻优质丰产绿色栽培、再生稻机械化栽培、稻田多元多熟制种植、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以及稻田低碳减排稻作等热点领域,并对学科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3年来,研制出无人化飞播技术、耕整地技术,精准机插、施肥技术,智能远程控制灌溉技术等,研发出侧深施肥技术、增密减氮技术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达到减肥、减药、节水、抗旱功效,建立了再生稻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了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出如“稻虾”“稻鳖”“稻锹”“稻蟹”等新型稻田种养模式及有效减少CH4排放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栽培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