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生物学在水稻基因工程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爽 何勇 +3 位作者 童晓红 应杰政 田志宏 王以锋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6期1-6,共6页
合成生物学是融合了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在水稻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不仅可以将水稻改造成高价值的天然产物生产工厂,还可以对水稻的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改良和优化。概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在水稻... 合成生物学是融合了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在水稻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不仅可以将水稻改造成高价值的天然产物生产工厂,还可以对水稻的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改良和优化。概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在水稻中合成药用蛋白、疫苗和天然代谢产物,以及改良农艺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药用蛋白 疫苗 天然代谢产物 水稻 作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对水稻抗逆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燕华 王亚梁 +3 位作者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张玉屏 《作物研究》 202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s)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对缓解水稻生产中的多种胁迫有重要作用。综述了BRs在水稻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作用的研究状况;从内源激素、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其缓解各种胁迫的生理机制,以为BRs在水稻抗...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s)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对缓解水稻生产中的多种胁迫有重要作用。综述了BRs在水稻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作用的研究状况;从内源激素、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其缓解各种胁迫的生理机制,以为BRs在水稻抗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s) 水稻 抗逆性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家欢 陈惠哲 +5 位作者 徐一成 向镜 张义凯 王亚梁 王志刚 张玉屏 《作物研究》 2022年第1期91-96,共6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成为水稻栽培的重要目标。水稻覆膜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具有增产增效、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态环保效果的优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成为水稻栽培的重要目标。水稻覆膜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具有增产增效、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态环保效果的优良技术。综述了覆膜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生产的影响,探讨了水稻覆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覆膜方式、膜的材质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水稻覆膜机插的效益比较,展望了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覆膜 稻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被引量:17
4
作者 曹小闯 刘晓霞 +8 位作者 马超 田仓 朱练峰 吴龙龙 张均华 金千瑜 朱春权 孔亚丽 虞轶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根箱模拟培养以及Unisense微电极系统和15N同位素示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 irrigation,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两种灌溉模式,以及无氮(0 g/kg,N_(0))、中氮(0.8 g/kg,N_(0.8))、高氮(1.2 g/kg,N_(1.2))3个施氮水平。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氮耦合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并分析了水稻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1)与CF相比,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内外溶氧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扬稻6号根际土壤的增加量高于日本晴;(2)与N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水稻根际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3)与N_(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硝化速率和提取态总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降低了其铵态氮含量;同时,增加了2个水稻品种根系铵态氮吸收速率、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指数,且上述各指标扬稻6号均显著高于日本晴;(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指数与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有效性和根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WD管理可通过提高溶解氧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进而提高根际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根际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速率,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根际溶氧量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氮吸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华军 章飞杰 +4 位作者 姜朝伟 孙立峰 赵力勤 陈惠哲 蒋柱龙 《现代农机》 2021年第3期75-77,共3页
机插侧深施肥具有节肥、省工等优点,是一项绿色高效水稻栽培技术。为筛选适合单季稻机械深施的肥料,从市场上搜集几种颗粒肥料,按总施氮量180 kg/hm2,开展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比较,参试的缓控释肥均表现增... 机插侧深施肥具有节肥、省工等优点,是一项绿色高效水稻栽培技术。为筛选适合单季稻机械深施的肥料,从市场上搜集几种颗粒肥料,按总施氮量180 kg/hm2,开展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比较,参试的缓控释肥均表现增产,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沿海双季稻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铁忠 朱德峰 +1 位作者 张玉屏 陈惠哲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本研究比较了气候对单季稻和双季稻的影响,特别是台风对其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水稻季节台风频繁,单季稻生育中后期正值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导致产量损失重或严重的比例比双季稻高。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季稻高99... 本研究比较了气候对单季稻和双季稻的影响,特别是台风对其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水稻季节台风频繁,单季稻生育中后期正值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导致产量损失重或严重的比例比双季稻高。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季稻高99.5%。双季稻生产成本较单季稻低,双季稻生产效益高于单季稻。浙南沿海的双季稻生产具有气候和产量优势。提出了恢复和扩大种植双季稻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产量 台风 机插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在真菌除草剂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爽 张建萍 +1 位作者 段桂芳 余柳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本文就固态发酵在真菌除草剂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实例及如何控制发酵条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真菌除草剂 固态发酵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豆与稻-稻复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8
作者 叶天承 庄雪浩 +7 位作者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王亚梁 王志刚 孙凯旋 高义卓 张玉屏 《作物研究》 2023年第5期465-469,共5页
为比较稻豆复种模式较常规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优势,于2022年在杭州富阳设置早稻-晚稻、春大豆-晚稻与早稻-秋大豆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与大田管理下,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较双季稻模式提升63.3%,... 为比较稻豆复种模式较常规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优势,于2022年在杭州富阳设置早稻-晚稻、春大豆-晚稻与早稻-秋大豆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与大田管理下,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较双季稻模式提升63.3%,主要得益于晚稻产量的提高及春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早稻;春大豆-晚稻模式下晚稻干物质量较双季稻模式晚稻增加206.3%;早稻-秋大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双季稻模式提高51.0%,两种模式下早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秋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双季晚稻。稻豆复种可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复种 水稻 大豆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肥不同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章飞杰 徐学珍 +2 位作者 钱海平 裘雪龙 陈惠哲 《现代农机》 2020年第6期27-29,共3页
以两系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15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穗肥不同用氮量对机插杂交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甬优15的功能叶叶型对后期穗肥中氮素施用较为敏感,而穗肥增施氮素对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 以两系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15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穗肥不同用氮量对机插杂交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甬优15的功能叶叶型对后期穗肥中氮素施用较为敏感,而穗肥增施氮素对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的倒一叶和倒二叶形态影响较小。随着施氮量增加,2个品种叶片中的氮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的群体透光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变小,但甬优15影响更显著。增施穗肥,2个品种水稻产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 机插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禾优7245品种特性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力勤 杨华军 +3 位作者 朱东平 朱萍 张立群 陈惠哲 《现代农机》 2020年第1期42-43,共2页
推广绿色优质稻对提高稻农经济效益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优质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等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推广绿色优质稻对提高稻农经济效益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优质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等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通过几年的对比试验,得出嘉禾优7245的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禾优7245 品种特性 机械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