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土中开口管桩沉桩过程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詹永祥 姚海林 +1 位作者 董启朋 贺东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89,共7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模拟再现不同型号开口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土塞的形成演化规律、土颗粒细观结构变化以及桩周土应力场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土体细观变化模式揭示沉桩过程中宏观力学响应的内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管桩直径对...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模拟再现不同型号开口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土塞的形成演化规律、土颗粒细观结构变化以及桩周土应力场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土体细观变化模式揭示沉桩过程中宏观力学响应的内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管桩直径对土塞效应影响很大,外径为30 mm的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土塞增量填充率(IFR)值较小,土塞效应明显,土塞高度小,类似闭口桩;随着管桩直径的增大,土塞效应迅速减小,大直径管桩在砂土中沉桩全部闭塞的可能性很小。细观因素(孔隙率和滑动比例)与土体宏观位移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对应关系,并依此将桩周土划分3个区域。桩周土体水平应力、竖向应力和剪应力都在桩底附近形成"应力核",不同型号管桩桩周土应力场分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开口管桩 土塞效应 颗粒流 细观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江泸水电站ZK104^#孔护壁堵漏措施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正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11期90-93,共4页
ZK104#孔设计孔深150m,钻孔为铅直孔90°。该孔地层破碎风化严重,有架空现象,含有较大崩堆体,孔壁极不稳定,地层极其复杂,钻进过程中孔内事故发生率大,严重影响钻进效率,工期拖延较长,难以满足勘探成果要求。重点探讨分析该孔的护... ZK104#孔设计孔深150m,钻孔为铅直孔90°。该孔地层破碎风化严重,有架空现象,含有较大崩堆体,孔壁极不稳定,地层极其复杂,钻进过程中孔内事故发生率大,严重影响钻进效率,工期拖延较长,难以满足勘探成果要求。重点探讨分析该孔的护壁堵漏技术措施方案,用以指导该孔的正常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崩堆体 护壁堵漏 泥浆 水泥 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宗水电站深厚覆盖层钻孔旁压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德全 王昆 马加禹 《云南水力发电》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其宗水电站深厚覆盖层,构成因素复杂,有冲积、洪积、冰积、泥石流堆积和崩积等多种成因,组成物质均一性差。因此对坝址河床及阶地深厚覆盖层的钻孔内开展原位旁压测试试验,为分析、研究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提供可靠的岩... 其宗水电站深厚覆盖层,构成因素复杂,有冲积、洪积、冰积、泥石流堆积和崩积等多种成因,组成物质均一性差。因此对坝址河床及阶地深厚覆盖层的钻孔内开展原位旁压测试试验,为分析、研究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旁压试验 钻孔 其宗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灌浆抬动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德全 赵正洪 王昆 《云南水力发电》 2010年第2期35-41,共7页
水电大坝及枢纽防渗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为灌注水泥浆液,随着灌浆机具及工艺的日趋成熟和完备,灌浆的压力因工程的规模及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而大幅提高,国内相关大型水电工程的最大灌浆压力已达到5—7MPa,较大的灌浆压力一方面有利... 水电大坝及枢纽防渗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为灌注水泥浆液,随着灌浆机具及工艺的日趋成熟和完备,灌浆的压力因工程的规模及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而大幅提高,国内相关大型水电工程的最大灌浆压力已达到5—7MPa,较大的灌浆压力一方面有利防渗帷幕体的结实耐久,另一方面对岩土层会引起次生的劈裂破坏,以及对水工结构物产生的抬动变形等危害,因此灌浆抬动监测不容忽视。一般灌浆工程主要采用单点法观测30m以上的地表层灌浆抬动变形,本文以洪家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趾板高压灌浆试验的分层多点监测岩层变形为主,主要介绍抬动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研究的相关资料,与水电基础加固处理工程建设同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灌浆试验 高压力 抬动变形监测 成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2003全站仪在小湾水电站高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柳志云 《云南水力发电》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表面变形监测是水电站建设中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TCA2003测量机器人和极坐标差分法进行变形监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文章对TCA2003和极坐标差分法原理及其在小湾水电站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TCA2003 极坐标差分法 安全监测 小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工程地质勘探方法与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正雄 《云南水力发电》 2015年第5期125-127,共3页
针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各项地质问题,勘探作业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顺利完成了机场的各项勘探工作任务,为查明机场地层分布、岩性特征和岩溶发育等情况提供了准确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长水国际机场 工程地质 作业环境 勘探方法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塘水电站二期工程面板应力应变监测成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英 黄德武 葛恒年 《云南水力发电》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坝的第一道挡水结构,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衡量大坝安危的首要因素。而面板的应力应变监测是反映面板受力和变形的基础资料之一。对马鹿塘电站二期工程面板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得出面板的应力应变受库水位、坝体自... 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坝的第一道挡水结构,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衡量大坝安危的首要因素。而面板的应力应变监测是反映面板受力和变形的基础资料之一。对马鹿塘电站二期工程面板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得出面板的应力应变受库水位、坝体自重以及堆石体蠕变等因素影响,仍未达到稳定状态,面板的应力处于低应力状态,面板应变虽个别点较大,但仍在可控范围。并对后期监测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坝 监测 应力应变 成果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电站大桥基坑覆盖层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8
作者 熊德全 《云南水力发电》 2011年第5期72-74,116,共4页
小湾水电站跨江永久大桥基础开挖时值洪水季节,江水水位高位运行,基坑渗水量大,通常的降排水设施无法满足基坑开挖要求,大桥能否如期建成通行,直接关系电站的施工进度及投资效益。防洪渡汛是桥基开挖必须解决的难题,由于桥基开挖基坑外... 小湾水电站跨江永久大桥基础开挖时值洪水季节,江水水位高位运行,基坑渗水量大,通常的降排水设施无法满足基坑开挖要求,大桥能否如期建成通行,直接关系电站的施工进度及投资效益。防洪渡汛是桥基开挖必须解决的难题,由于桥基开挖基坑外围地层为松散覆盖层,架空堆积块石,冲积层为中细砂卵砾石层,且场地小,采用了覆盖冲积层钻孔帷幕灌浆试验,隔阻了江水向基坑渗透,加快了电站建设进度及防洪渡汛关键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冲积层 钻孔 灌浆 止水帷幕 小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体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土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詹永祥 姚海林 +2 位作者 董启朋 王家强 贺东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2-1376,1389,共6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对抗滑桩加固的松散体滑坡成桩后的土拱形成、发展及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细观因素(摩擦系数和孔隙率)对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滑桩第1次产生的土拱效应承担极限承载力;土拱破坏后,后续产...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程序对抗滑桩加固的松散体滑坡成桩后的土拱形成、发展及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细观因素(摩擦系数和孔隙率)对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滑桩第1次产生的土拱效应承担极限承载力;土拱破坏后,后续产生的土拱效应承担残余承载力,残余承载力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桩间土拱的极限承载力、残余承载力和桩体最大荷载分担比随着抗滑桩的桩间净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桩宽增加而增大,但其变化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摩擦系数对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影响较大,土体摩擦系数越大,土拱效应越明显,土拱极限承载力越大,且桩体最大荷载分担比呈增长趋势;颗粒集合体的孔隙率对抗滑桩成拱的影响显著,密实度低的松散体的土拱极限承载力相当于密实度高的松散体的残余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体滑坡 抗滑桩 土拱效应 颗粒流 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斜交路堑边坡岩体结构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安 李峰 陈军 《路基工程》 2009年第3期80-81,共2页
以云南安楚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对红层斜交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红层路堑斜交边坡破坏机制与分析方法。
关键词 红层 边坡 岩体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顺向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董鑫明 张永安 万军 《路基工程》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运用赤平投影法、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系数折减法,分析了云南安楚公路红层顺向切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雨季时边坡不稳定,遂采用预应力锚索与节点锚杆框架梁予以加固。边坡防护工程已于2005年完工,至今未出现任何变形迹象,... 运用赤平投影法、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系数折减法,分析了云南安楚公路红层顺向切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雨季时边坡不稳定,遂采用预应力锚索与节点锚杆框架梁予以加固。边坡防护工程已于2005年完工,至今未出现任何变形迹象,证明其措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顺向边坡 稳定性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