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90m水平近距离后开挖巷道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坚 付建军 +1 位作者 朱元广 时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文章详细分析了轨道大巷破坏原因,认为胶带大巷开挖引起的应力扰动、转移、积聚是造成轨道大巷破坏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研究胶带大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重要性,并采用水压致裂法重点进行了胶带大巷两帮围岩应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后... 文章详细分析了轨道大巷破坏原因,认为胶带大巷开挖引起的应力扰动、转移、积聚是造成轨道大巷破坏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研究胶带大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重要性,并采用水压致裂法重点进行了胶带大巷两帮围岩应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后开挖胶带大巷周边围岩应力状态明显受到了先开挖轨道大巷的影响,同时,测试结果也为后续巷道稳定研究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开挖巷道 底鼓 水压致裂 应力场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在某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坚 付建军 +1 位作者 黄玉平 时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阐述了边坡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边坡稳定状态及反演岩体参数。从理论上推导了变形监测误差与边坡稳定状态、变形监测误差与岩体反演参数的关系,由此提出了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相对误差判... 阐述了边坡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边坡稳定状态及反演岩体参数。从理论上推导了变形监测误差与边坡稳定状态、变形监测误差与岩体反演参数的关系,由此提出了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相对误差判断及敏感性判断准则,并介绍了相应的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案。以某高边坡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安全系数及变形模量变化下测点各自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点 反演岩体参数 相对误差 敏感性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