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工作区深度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卢正 王长柏 +1 位作者 付建军 詹永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1,352,共7页
根据路面不平整实测资料,获得了汽车动荷载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并利用此荷载模式来分析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考虑到公路结构的三维分层性状,利用Fourier变换技术和求解层状结构的精确刚度矩阵法,研究了公路结构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 根据路面不平整实测资料,获得了汽车动荷载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并利用此荷载模式来分析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考虑到公路结构的三维分层性状,利用Fourier变换技术和求解层状结构的精确刚度矩阵法,研究了公路结构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为了方便工程应用,利用Odemark厚度和模量的当量转换公式,将公路结构简化为由路面、路基及地基组成的3层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路基动应力的衰减规律,同时重点研究了汽车轴载大小、当量路面厚度及路基模量对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影响,最后建议了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定量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深度 汽车荷载 精确刚度矩阵法 动力响应 路面不平整 公路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区大型地下洞室边墙松动圈动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海斌 付建军 周江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5-39,共5页
松动圈是地下洞室支护成败的关键,松动圈与开挖深度、围岩岩性、时间等因素有关,它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首先阐述了声波法在松动圈动态分析中的适用性,并采用声波法对某大型地下厂房上游边墙松动圈进行了测试分析,绘制了开挖深度、... 松动圈是地下洞室支护成败的关键,松动圈与开挖深度、围岩岩性、时间等因素有关,它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首先阐述了声波法在松动圈动态分析中的适用性,并采用声波法对某大型地下厂房上游边墙松动圈进行了测试分析,绘制了开挖深度、岩体波速、时间、空间位置与松动圈的相互关系曲线,通过对上述关系曲线的分析,获得了松动圈的变化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其分析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圈 开挖深度 动态变化 声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成果与变形特征的滑坡成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韩鞠 闵弘 +2 位作者 袁孟科 邓建辉 熊建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67-75,共9页
基于罗家坪滑坡详细的地质结构勘察和现场调查结果,结合库区蓄水、降雨情况与滑坡变形监测资料,揭示了滑坡滑动带特征,分析了滑坡体在蓄水后的变形响应,提出了承压水模型,并通过承压水模型分析其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表明:蓄水是滑坡的... 基于罗家坪滑坡详细的地质结构勘察和现场调查结果,结合库区蓄水、降雨情况与滑坡变形监测资料,揭示了滑坡滑动带特征,分析了滑坡体在蓄水后的变形响应,提出了承压水模型,并通过承压水模型分析其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表明:蓄水是滑坡的诱因,降雨是滑坡的动力条件。蓄水后,地下水位升高,前缘部分滑体及危岩体处于浸润线以下,发生软化及塑性变形,滑体抗滑力减小,造成滑坡启动,前缘的塑性变形同时造成危岩体的变形协调。滑坡复活,后缘产生裂缝,降雨造成滑带底部产生承压水,降雨越大,承压水越大,且主要集中在滑体中下部。在承压水与滑坡自重增大的作用下,滑坡前缘变形速率与大小均大于滑坡后缘。持续降雨对于滑坡的影响大于暴雨情况对于滑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坪滑坡 变形监测 蓄水 降雨 承压水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