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满水电站库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历史变化
1
作者 赵阳 蔡跃平 +5 位作者 黄滨 茹松楠 王凯 王宇亮 朱晨洋 谌贤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为松花江流域梯级电站水库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5月21日—28日和2023年9月23日—26日在丰满库区江段(43°30′57.84″N~126°42′11.55″E)的漂河河口、苏尔哈和杨木沟设采样点,采用三层复合刺网和地... 为松花江流域梯级电站水库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5月21日—28日和2023年9月23日—26日在丰满库区江段(43°30′57.84″N~126°42′11.55″E)的漂河河口、苏尔哈和杨木沟设采样点,采用三层复合刺网和地笼网等方式调查丰满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状况,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鱼类群落的历史变化。结果:在丰满水库调查到鱼类20种,优势种为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花(Hemibarbus maculatus)、鲤(Cyprinus carpio)和鳜(Siniperca chuatsi);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22、2.57和0.86;丰度/生物量曲线结果表明,鱼类群落处于未受干扰的状态。1950s至今,丰满库区物种丰富度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自2010年以来,生物多样性总体呈递增趋势。库区流水亲和性和洄游性鱼类历史变化不大,均以喜静缓流定居性鱼类为主;杂食性和植食性鱼类占比呈递增趋势,而鱼类群落结构小型化趋势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区鱼类群落结构逐步趋于相似和稳定。大坝建设运行、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拦网养鱼及渔业放养等人类活动是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人类活动,提出关于落实鱼类保护措施,加强渔政管理,开展鱼类常态化监测和外来物种防控等鱼类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满水库 鱼类群落 历史变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类型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谷水电站长尾水渠与右岸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刘华 +3 位作者 杨正清 沈焕荣 吴倩倩 吴文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安谷水电站的长尾水渠布置在大渡河右岸区域,人口、耕地众多,沟渠发达,尾水渠通过优化设计研究取消了右堤的防渗墙。现电站已经运行,为探究尾水渠与右岸区域的地下水位的相互影响,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并利用SEEP/W软件对尾水渠右堤... 安谷水电站的长尾水渠布置在大渡河右岸区域,人口、耕地众多,沟渠发达,尾水渠通过优化设计研究取消了右堤的防渗墙。现电站已经运行,为探究尾水渠与右岸区域的地下水位的相互影响,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并利用SEEP/W软件对尾水渠右堤进行渗流计算,分析了运行期各剖面的渗流量、渗流场和渗透坡降,同时对右岸地下水位进行长期原型观测,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尾水渠右堤的渗流量对尾水渠水位的影响可忽略,枯水期靠近尾水渠的右岸地下水位略有影响,且范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谷水电站 长尾水渠 渗流 原型观测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流域4种增殖放流鱼苗标记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胥贤 黄晋 +3 位作者 舒旗林 李洪泽 谢蕊霞 李红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了探明适宜大渡河安谷水电站流域增殖放流鱼类标志的方法,在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使用T-tag锚标法(T-tag)、金属线码标法(CWT)和荧光胶体标记法(VIE)分别对四种放流鱼苗(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 为了探明适宜大渡河安谷水电站流域增殖放流鱼类标志的方法,在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使用T-tag锚标法(T-tag)、金属线码标法(CWT)和荧光胶体标记法(VIE)分别对四种放流鱼苗(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唇■Hemibarbus labeo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进行标记。每种鱼苗选择大、小两种规格进行试验。在标记后40 d分别统计了鱼苗的存活率、标记保持率和生长等数据。结果表明:(1)40 d短期标记条件下,CWT和VIE对四种鱼苗的存活率负面影响较小,T-tag对存活率负面影响较大。其中,CWT和VIE对体长50~110 mm小规格放流鱼苗的存活无显著影响,而T-tag导致小规格放流鱼苗存活率显著下降;(2)四种放流鱼苗CWT和VIE标记保持率均显著高于T-tag,其中,除50~80 mm的小规格长薄鳅VIE组标记保持率略低于CWT外,其它各实验组均表现出VIE组大于CWT组;(3)CWT和T-tag标记保持率与标记鱼类生活习性相关性较大,胭脂鱼、长薄鳅标记保持率相对高于唇■、黄颡鱼;(4)三种标记对鱼苗都具有一定的损伤,但与对照组相比标记组存活的鱼苗生长状况均不受影响,其中,四种鱼苗相比唇■的生长速度最快。(5)考虑到T-tag标记具备操作简单、标记快、易辨认等特点,建议使用T-tag标记时鱼苗的全长应大于17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谷水电站 鱼类增殖放流 T-tag锚标法(T-tag) 金属线码标法(CWT) 荧光胶体标记法(V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空间分异规律
4
作者 胡雄光 薛华伟 +1 位作者 王兴勇 付意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9-1092,1142,共5页
以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行政分区图、中国森林覆盖率图、中国植物区系图、中国植被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对同一植被分区下分析单元数据进行整合,给出全国不同植物区系、植被分区、森林覆盖率信息。采... 以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行政分区图、中国森林覆盖率图、中国植物区系图、中国植被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对同一植被分区下分析单元数据进行整合,给出全国不同植物区系、植被分区、森林覆盖率信息。采用二阶聚类综合判别法,提取中国植被分区总体信息,探求植被空间分异规律,发现一类、二类、三类植被的比例为30∶37∶23,反映出植被的区域分布特性较强;四类植被比例大致占10%,反映出大区域内部的局地小生境造成的植被分布的整体差异。另外,一类植被多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二类植被贯穿中国全纬度,三类植被多分布在低纬度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植被特征 植物区系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跃平 姜昊 +2 位作者 黄晋 葛静 刘卫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可为鱼道设计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6-9月采用陷阱法、张网法和水声学等方法对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以评估鱼道出口高程改进后的过鱼效果,保护大渡河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鱼道... 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可为鱼道设计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6-9月采用陷阱法、张网法和水声学等方法对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以评估鱼道出口高程改进后的过鱼效果,保护大渡河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鱼道下游河段分布鱼类34种,包括过鱼种类蛇鮈、唇䱻、泉水鱼、瓦氏黄颡鱼、鲇5种和优势种光泽黄颡鱼、蛇鮈、唇䱻、凹尾拟鲿、鲫5种;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13.39 g/(net·h);(2)有24种鱼进入鱼道进口,占鱼道下游种类数的70.59%;鱼道进口时均净上行数量为0.44尾/h,呈递减趋势;相较于白昼,鱼类更喜欢夜晚通过鱼道进口断面;(3)有19种183尾鱼通过鱼道,占鱼道进口鱼类种数的79.17%;其中包含目标鱼6种114尾,占过鱼总数的62.30%;鱼道出口时均过鱼数量为0.11尾/h,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鱼道过鱼效率为25%;(4)监测期间,鱼道流量在(0.11±0.03)m^(3)/s和竖缝流速在0.50~0.58 m/s有利于鱼类通过鱼道。研究表明,安谷竖缝式鱼道有效可用,具有一定的集鱼和过鱼功能;相较于改进前,鱼道集鱼和过鱼效果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集鱼效果 过鱼效果 安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宇亮 谢意军 +3 位作者 黄晋 袁劲松 姜昊 徐珊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5,26,共6页
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标记因其具有储存的信息量大、持久可靠、识别迅速、性能稳定、唯一性、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鱼类种群动态、增殖放流、生境选择和过鱼设施等研究领域,成为鱼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 PIT(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标记因其具有储存的信息量大、持久可靠、识别迅速、性能稳定、唯一性、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鱼类种群动态、增殖放流、生境选择和过鱼设施等研究领域,成为鱼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PIT标志技术的工作原理,梳理了1991—2020年国内外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PIT标志技术在鱼类种群动态、过鱼设施、增殖放流以及生境选择等研究中的成效。通过对比国内外PIT标志技术的应用研究情况,结合国内鱼类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与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外PIT标志技术应用研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导作用,指出PIT标志技术在我国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强PIT标志技术在过鱼设施的长期监测、鱼类增殖放流、鱼类种群动态与鱼类生境选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升PIT标志技术在鱼类资源保护研究中的技术水平,制定PIT标记应用的技术规范,建立我国PIT标记监测网络平台等建议,以满足鱼类科研、保护和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标志 检测技术 鱼类资源 保护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连续消力池水跃的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胜 李连侠 +4 位作者 孙炯 刘学 廖华胜 沈焕荣 易文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低弗劳德数、大单宽流量的安谷水电站为例,对不同方式形成多级水跃的消力池进行了系列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形成的多级水跃的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排消力墩方式形成多级消力池,其消能率虽有保证,但消力墩布置形式... 以低弗劳德数、大单宽流量的安谷水电站为例,对不同方式形成多级水跃的消力池进行了系列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形成的多级水跃的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排消力墩方式形成多级消力池,其消能率虽有保证,但消力墩布置形式对池内流态影响较大,对不同单宽流量工况适应性不好,特别是单宽流量大时难以形成多级水跃;采用圆弧进口连续坎式消力池大幅度改善了流态,但仍未能形成两级水跃;采用跌坎进口连续坎式形式的两级浅水垫消力池,在很大流量范围内均形成明显的两级水跃流态,消能效果理想,池内临底流速和出池流速均比其他方案低,结合下游的反坡护坦,间接抬高了下游水位,使得出池水流平顺,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水跃 消力池 消力墩 消能 安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唇■亲子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阙延福 胥贤 +5 位作者 徐念 黄晋 李伟涛 熊美华 李红涛 朱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48,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鱼骨]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鱼骨]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鱼骨]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鱼骨]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3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61~0.952(平均值为0.776)和0.302~0.795(平均值为0.589);多态信息含量为0.262~0.767(平均值为0.526);Cervus软件分析显示,在双亲均未知的情况下,唇[鱼骨]6个微卫星位点的累计非亲权排除率(CEP)为99.09%;两个家系中的72个子代个体,正确分配到对应家系父母本(12个亲本)的总体比例为95.83%。研究表明,本研究中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来开展唇[鱼骨]家系亲子鉴定的分析,可为唇[鱼骨]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微卫星 亲子鉴定 累积非亲权排除率 增殖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君 方艳红 +3 位作者 杨钟 黄晋 何春华 杜霞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
了解安谷水电站建设后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现状特征及变化,探讨鱼类群落对安谷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响应,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信息。2016-2018年利用地笼、多网目复合刺网等渔具对大渡河乐山段鱼类资源进行调... 了解安谷水电站建设后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现状特征及变化,探讨鱼类群落对安谷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响应,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信息。2016-2018年利用地笼、多网目复合刺网等渔具对大渡河乐山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10 751尾,隶属于5目12科45属54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27种,占总种数的50.00%。水电站库区段、坝下段、左侧生态河道段共采集到鱼类36、50、35种,优势种分别为6、7、7种。根据鱼类个体生态学矩阵分析,大渡河乐山段鱼类以杂食性、砂砾底栖型、产粘沉性卵类群为主,安谷水电站坝下河段喜流水性鱼类更多;鱼类种类数和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均以安谷水电站坝下段最高,分别为50种和3.2033、0.8188、5.7234。水电站库区、坝下、生态河道渔获物体长在4~10 cm的数量分别占各河段总渔获物的69.17%、76.11%、78.36%,鱼类群落个体小型化、低质化明显,表明大渡河乐山段渔业资源呈现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受捕捞强度过大及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恢复鱼类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分布特征 多样性 安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安谷库区蛇鮈生长特征和生活史类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崇 王文君 +1 位作者 黄晋 黄道明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大渡河安谷库区采用电捕或网捕方法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 411尾,现场测量全长和体质量等基础生物学资料,利用软件FiSATⅡ计算蛇鮈的生长参数(L_∞和k)和自然死亡系数(M)。结果表明,蛇鮈的生长参数分别为:L_... 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大渡河安谷库区采用电捕或网捕方法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 411尾,现场测量全长和体质量等基础生物学资料,利用软件FiSATⅡ计算蛇鮈的生长参数(L_∞和k)和自然死亡系数(M)。结果表明,蛇鮈的生长参数分别为:L_∞=24.20cm,k=0.51,t_0=-0.34,M为1.04/年。蛇鮈的全长(L)和体质量(W)相关性方程W=0.010L^(2.87)(R^2=0.944),生长方程L_t=24.20[1-e^(-0.51(t+0.34))]和W_t=84.29 [1-e^(-0.51(t+0.34))]~3。模糊聚类法分析表明,蛇鮈属于r-选择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鮈 生长特性 生活史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军工企业融资多元化策略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燕 赵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6-77,共2页
"军民融合"战略思想为我国军工企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实现我国军工企业剩余产能转移,不仅是体制、技术、产品上的问题,更是企业资金命脉问题。文章在借鉴一般企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军工企业融资多元化新策略。
关键词 军工企业 军民融合 融资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治海 李华 +2 位作者 杨焕超 陈彦伶 龙命雄 《中国水产》 2018年第8期92-93,共2页
在野生鱼类的养殖、繁育过程中,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作者团队为了有效保护长鳍吻鮈物种资源,对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人工驯养研究,结果显示:野生长鳍吻鮈在驯养70d能主动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存活率为... 在野生鱼类的养殖、繁育过程中,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作者团队为了有效保护长鳍吻鮈物种资源,对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人工驯养研究,结果显示:野生长鳍吻鮈在驯养70d能主动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存活率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吻鮈 长江干流 驯化养殖 长江上游 特有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 龙命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50-51,共2页
白甲鱼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名优鱼类,也是四川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通过2013~2017年连续4年对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的繁殖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分别从亲鱼的培育,亲鱼的雌雄鉴别,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与孵化和亲鱼的产后护理几个... 白甲鱼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名优鱼类,也是四川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通过2013~2017年连续4年对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的繁殖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分别从亲鱼的培育,亲鱼的雌雄鉴别,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与孵化和亲鱼的产后护理几个方面详述了人工繁殖值得注意的操作细节。经过连续4年的人工繁殖,白甲鱼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孵化率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人工繁殖 亲鱼 人工催产 授精孵化 亲鱼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水文响应模型的刺激四大家鱼繁殖生态调度目标量化方法研究——以三峡水库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瀚 林俊强 +4 位作者 秦鑫 黄晋 俞立雄 熊定松 普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1751,共11页
为了改善生态调度效果,提高生态调度实践成功率,采用医学领域适用性广、准确性高、直观性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以三峡水库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物水文响应模型的刺激四大家鱼繁殖生态调... 为了改善生态调度效果,提高生态调度实践成功率,采用医学领域适用性广、准确性高、直观性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以三峡水库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物水文响应模型的刺激四大家鱼繁殖生态调度目标量化方法,包括涨水事件界定及生态水文指标选择、鱼类自然繁殖事件及有效繁殖响应界定、生物-水文响应模型构建与多指标判别优选等多个环节。运用三峡水库运行后2013—2019年(除2016年)6年47场次宜昌江段的涨水事件和24次四大家鱼有效繁殖响应的实际观测数据构建模型并量化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目标。结果表明:(1)依据初始流量Q_(0)、洪峰流量Q_(peak)、流量总增长量Q_(sum)和流量日增长率dQ这4个指标所建立的单指标生物-水文响应模型具有较好判别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对水文条件是否响应的能力;(2)各评价指标Q_(0)、Q_(peak)、Q_(sum)、dQ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4960 m^(3)/s、19610 m^(3)/s、4050 m^(3)/s及1405 m^(3)/(s·d);单指标模型性能排序为dQ>Q_(peak)>Q_(sum)>Q_(0);(3)依据dQ或Qpeak的指标组合方式建立的多指标生物-水文响应模型综合性能最佳。结果表明,ROC模型方法结果形式简单、预见性强,据此量化生态调度目标,可为其他流域、水库的鱼类繁殖响应判别和水库生态调度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四大家鱼 繁殖响应 ROC法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华鳊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青芝 李华 +5 位作者 陈彦伶 张宏伟 杨焕超 黄晋 邓旭艳 杜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由于近年来受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污染和滥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资源量持续下降,通过探究其胚胎发育规律,能为其后续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从2014年5月起,在大渡河下游流... 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由于近年来受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污染和滥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资源量持续下降,通过探究其胚胎发育规律,能为其后续人工繁育提供参考。从2014年5月起,在大渡河下游流域收集四川华鳊亲鱼进行池塘人工驯化培育。2016年8月,筛选出雌鱼90尾,体重(60.40±7.83)g,全长(16.28±0.62)cm;雄鱼30尾,体重(31.93±3.77)g,全长(13.90±0.64)cm,进行人工催产和人工干法授精,在溶氧充足的微流水中孵化胚胎,水温范围控制在22.3~23.0℃,用体视显微镜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四川华鳊在池塘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可开展人工繁殖,受精卵呈圆球形,浅黄色,具弱粘性,吸水后卵径为(2.11±0.04)mm,卵周间隙为(0.72±0.01)mm;在水温(22.0±0.7)℃的条件下,受精卵发育经过42h21min孵化,总积温931.7℃·h,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以及孵化出膜7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2.91±0.05)mm,肌节数为24对,具心跳和血液循环,仔鱼静卧水底,极少活动,偶尔窜游。四川华鳊胚胎发育与亲源关系最近的鲂属鱼类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该研究可为四川华鳊规模化人工繁育及其他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资源增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华鳊 胚胎发育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食饵料对圆口铜鱼幼苗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舒旗林 黄晋 +1 位作者 胥贤 胡仁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29-131,140,共4页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存活率、全长、体长、体重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特定生长率为(4.44...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存活率、全长、体长、体重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特定生长率为(4.44±0.30)%/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W15微囊饲料组。15日龄后转投微囊饲料组的全长、体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最低。不同的转食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的存活及生长有显著的影响,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能有效地提高存活率及生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幼苗 转食 存活率 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转食饵料对圆口铜鱼幼苗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舒旗林 黄晋 +1 位作者 胥贤 胡仁云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4期32-36,共5页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成活率、全长、体长、体质量均高于其他组,特定生长率为4.44%±0.30%/d,显著高于对照... 采用丰年虫、水蚯蚓、微囊饲料3种饵料的不同配合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投喂60 d,以研究对其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的成活率、全长、体长、体质量均高于其他组,特定生长率为4.44%±0.30%/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W15微囊饲料组。15日龄后转投微囊饲料组的全长、体长、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最低。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食策略对圆口铜鱼仔稚鱼的生长及存活有显著的影响,30日龄后投喂水蚯蚓能有效的提高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鱼苗 转食 生长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泉水鱼人工驯养技术初探
18
作者 杨焕超 李华 +2 位作者 陈彦伶 李青芝 龙命雄 《科学养鱼》 2018年第9期21-22,共2页
泉水鱼(Semilabeo prochil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的一种,俗称油鱼,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鲤科鱼类,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上游干流以及四川境内的支流和乌江中,是当地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泉水鱼喜... 泉水鱼(Semilabeo prochil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的一种,俗称油鱼,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鲤科鱼类,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上游干流以及四川境内的支流和乌江中,是当地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泉水鱼喜居于山溪和具流水的岩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方,以消落带和江底岩石上附着的藻类和有机质为食,也吃水生昆虫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技术 水鱼 野生 鲤科鱼类 野鲮亚科 长江上游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甲鱼鱼苗培育技术
19
作者 柯红雨 龙命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47-48,共2页
本文通过对白甲鱼鱼苗培育经验进行总结,其中养殖鱼池条件以300m2,水深1. 4m为宜。鱼苗下塘前要做好消毒,天然饵料培养及水环境处理。并且对鱼苗放养期间的放养密度,放养时间及条件和鱼苗在育苗池中饵料的驯化等方面做出了总结。此外,... 本文通过对白甲鱼鱼苗培育经验进行总结,其中养殖鱼池条件以300m2,水深1. 4m为宜。鱼苗下塘前要做好消毒,天然饵料培养及水环境处理。并且对鱼苗放养期间的放养密度,放养时间及条件和鱼苗在育苗池中饵料的驯化等方面做出了总结。此外,针对白甲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气泡病和车轮虫病给与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多年白甲鱼鱼苗培育实验证明,通过上述养殖方法可保证白甲鱼鱼苗培育成活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鱼苗培育 培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