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浆胶凝砂砾料筑坝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国新 施东松 张雷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3-155,共3页
通过对富浆胶凝砂砾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给出了推荐的配合比。该筑坝材料使工程节约了成本,最大限度的解决骨料紧张的问题,缩短了工期,为其他富浆胶凝砂砾料混凝土筑坝工程提供了设计参数。
关键词 富浆胶凝砂砾料 筑坝材料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海软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朱章鸿 曹鼎峰 +4 位作者 郭成超 王复明 蔡华阳 董璞 张忠举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深海软土由于具有高压缩性常常导致海洋工程构筑物的沉降破坏。近年来,我国在南海进行了一系列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但由于对深海软土认识不足造成深海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本文通过全岩分析、固结压缩、压缩-回弹-再... 深海软土由于具有高压缩性常常导致海洋工程构筑物的沉降破坏。近年来,我国在南海进行了一系列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但由于对深海软土认识不足造成深海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本文通过全岩分析、固结压缩、压缩-回弹-再压缩试验,研究了中国南海深海沉积软土压缩特性,分析了初始孔隙比、应力历史和含水率对压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软土为高液塑限黏土,矿物成分中以方解石和伊利石为主,颗粒级配不良;饱和土在固定荷载下沉降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压缩系数基本大于0.5MPa^(-1),压缩指数整体呈现线性增加,200~400kPa时增长速度变得缓慢,随后加快;e-lg p曲线呈现“前缓后陡”形态,且存在一个明显转折点(屈服应力),屈服前变形量很小,屈服后变形迅速增大;初始含水率与屈服应力的关系可通过幂函数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软土 固结 软土压缩 南海 地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 3D的广州某深基坑变形特征分析研究
3
作者 何永胜 程木星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以广州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在FLAC3D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进行模拟监测,将数值模拟监测结果与实际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模拟最大水平位值-15.3 mm,模拟最大沉降值11.3 mm,实际监测最大水平位移值-12.6 mm,实际监测... 以广州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在FLAC3D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进行模拟监测,将数值模拟监测结果与实际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模拟最大水平位值-15.3 mm,模拟最大沉降值11.3 mm,实际监测最大水平位移值-12.6 mm,实际监测最大沉降值-8.47 mm,其变形位移趋势十分相似,吻合度较好,验证FLAC3D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在深基坑支护设计运用是可行的,为本地区或相类似的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 数值模拟 本构模型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老挝南椰2水电站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岳林 陈育权 +1 位作者 祁雪春 刘立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72,80,共3页
老挝南椰2水电站厂房交通桥的梁采用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取得了成功,其优点为:保障安全、保证质量、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本文重点对装配式预应力T形梁结构及施工过程作一介绍,为类似桥梁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 交通桥 南椰2水电站 老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综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毅 周余 +3 位作者 张丁丁 王禹 杨珍 王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针对因煤层开采易导致上覆岩层产生裂隙,贯通地下含水层引发矿井水灾的问题,以盘城岭煤业1501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公式、现场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和钻孔电视成像探测法,以及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和发育... 针对因煤层开采易导致上覆岩层产生裂隙,贯通地下含水层引发矿井水灾的问题,以盘城岭煤业1501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公式、现场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和钻孔电视成像探测法,以及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和发育规律。理论计算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为81.56 m;通过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监测3个钻孔的注水渗透量梯度临界值为12 L/min,通过临界值判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78.56~79.99 m;通过钻孔电视成像探测法观测钻孔内裂隙分布判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78.39~79.46 m;利用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根据覆岩塑性区变化特征,当工作面推进至180 m时,裂隙发生贯通,塑性区最大高度达到76.4 m,并根据覆岩塑性区变化、垂直应力分布、垂直位移云图分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3个阶段。对不同方法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采动覆岩 导水裂隙带 裂隙带最大高度 现场观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博 《现代园艺》 2020年第6期197-198,共2页
从市政园林工程特点出发,探究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发挥社会生态效应.
关键词 市政园林 工程建设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of penstock shaft construction for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7
作者 ZHENG Jingxing CHEN Jianhua +4 位作者 HUANG Wenfeng YIN Jingke ZHANG Peng ZHANG Rui XIONG Fuyou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9-339,共11页
Completing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components of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spans between 50 and 60 months,from the i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to the commen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by the first unit.The filling... Completing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components of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spans between 50 and 60 months,from the i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to the commen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by the first unit.The filling of the penstock with water represents a critical phase preceding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by the first unit.During this interval,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on shaft presents multiple challenges,including intricat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considerabl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elevated safety risks,and quality control issues.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study uses CFD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flow field,pressure gradient,and head loss of shaft curved section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 radius,and examines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by drawing on the practice of diversion shaft construction at the Meizhou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optimizing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the curved section of diversion shaft,reverse-well excavation for the shaft,and sliding-up for the lining concrete.It is found that as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shaft curved section reduces from 4 to 2 times the shaft diameter,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index does not change much,and the increase of head loss accounts for about 0.18%of the total head loss of the water conveyance system.The result show that optimizing the curvature radius from 4 times to 2 times the shaft diameter is feasible and reasonable,and several improved technical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such as stabilizing drill rods,mechanical scraper systems,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rete setting time and formwork sliding.Their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ly mitigates difficulties and safety risks during shaft construction,expedites the project schedule,enhances engineering quality,and creates a 41-month timeline for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schedule for the first power unit gener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iod recor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shaft construction curvature radi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浆CSG筑坝材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
8
作者 闫国新 张晓磊 +1 位作者 周宜红 施东松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123,131,共4页
富浆CSG筑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筑坝材料,通过对富浆CSG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给出了推荐的碾压参数:铺料厚度50 cm,静压2遍,振动碾压6遍,Vc为2~8 s。该筑坝材料应用最大限度的解决骨料紧张的问题,缩短了工期,试验研究结论为其他富浆CS... 富浆CSG筑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筑坝材料,通过对富浆CSG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给出了推荐的碾压参数:铺料厚度50 cm,静压2遍,振动碾压6遍,Vc为2~8 s。该筑坝材料应用最大限度的解决骨料紧张的问题,缩短了工期,试验研究结论为其他富浆CSG筑坝材料碾压施工提供了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浆CSG 筑坝材料 碾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特高拱坝变形监测的智能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 康飞 张忠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76,共4页
拱坝变形监测模型是拱坝健康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针对特高拱坝的变形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特高拱坝的智能优化支持向量机变形监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惩罚因子、核函数参数及容忍偏差,建立基于PSO-SV... 拱坝变形监测模型是拱坝健康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针对特高拱坝的变形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特高拱坝的智能优化支持向量机变形监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惩罚因子、核函数参数及容忍偏差,建立基于PSO-SVM的混凝土特高拱坝变形监测模型,分析了时效因子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混凝土特高拱坝的PSO-SVM变形监测模型有着良好的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适用于特高拱坝的变形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支持向量机 变形监测 时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桥梁桩基岩溶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强 秦余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7-611,共5页
依托中老铁路朋松楠松河特大桥岩溶桩基施工,综合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研究不同发育形态岩溶较适用的处理技术,对比分析抛填黏土片石筑壁法、钢护筒跟进法及两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在不同发育形态岩溶处理中的... 依托中老铁路朋松楠松河特大桥岩溶桩基施工,综合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研究不同发育形态岩溶较适用的处理技术,对比分析抛填黏土片石筑壁法、钢护筒跟进法及两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在不同发育形态岩溶处理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小型空洞、中型全填充或局部填充溶洞,抛填黏土片石筑壁法可快速、高效、经济地完成溶洞处理;对于中型空洞、大型溶洞、形成较大地下水流通道的溶洞,抛填黏土片石筑壁法与钢护筒跟进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单个处理措施施工中伴随的工效低、易塌孔、灌注混凝土超方、钢护筒挤压变形等问题,经济、高效地完成了该溶洞处理。根据本研究成果,提出了桥梁桩基岩溶处理较适用的选定原则及控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桥梁桩基 岩溶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挖方渠道预支护多排微型抗滑桩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颜天佑 蔡耀军 +1 位作者 熊润林 吕国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43,65,共4页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挖方渠道边坡滑坡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渠道边坡预支护多排微型抗滑桩的加固方式。该桩桩体施工与开挖同时进行,设置多排微型桩分级提供抗滑力。在施工过程中,当开挖至桩顶高程时采用静压设备将微型抗滑...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挖方渠道边坡滑坡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渠道边坡预支护多排微型抗滑桩的加固方式。该桩桩体施工与开挖同时进行,设置多排微型桩分级提供抗滑力。在施工过程中,当开挖至桩顶高程时采用静压设备将微型抗滑桩打入土体,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开挖。这种支护方式已运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膨胀土渠坡的加固施工中,监测资料显示加固后边坡位移逐步稳定,加固方式可靠、有效,为类似膨胀土挖方渠道的加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方渠道 膨胀土渠道 预支护 微型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管”事故分析及水下二次接桩质量控制
12
作者 侯圆 张兴明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9期114-116,共3页
根据经历的一次"堵管"事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导管内外压力平衡、导管掺气、混凝土和易性、施工过程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原因。然后制定钢护筒护壁干孔接桩方案,但在凿取桩头过程中江水从钢护筒底部绕渗,不得已最终采取水下... 根据经历的一次"堵管"事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导管内外压力平衡、导管掺气、混凝土和易性、施工过程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原因。然后制定钢护筒护壁干孔接桩方案,但在凿取桩头过程中江水从钢护筒底部绕渗,不得已最终采取水下凿桩头、水下二次清水接桩方案。经声波无损检测显示接桩位置声速、波幅、PSD(功率谱密度)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临界值异常,整根桩判定为Ⅰ类桩,接桩最终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管 钢护筒 水下二次清水接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