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p等b应力路径下堆石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家军 王俊鹏 +3 位作者 周跃峰 万航 孙向军 韩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164,共9页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下常用强度准则对堆石料强度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随着球应力p与初始干密度ρ_(0)的增大,堆石料的初始剪切模量E_(i)与峰值强度q_(max)均随之增大。②球应力p增大会抑制剪胀特性;初始干密度高时试样更容易进入剪胀状态;随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峰值强度q_(max)减小,剪胀特性增强。③Lade-Duncan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堆石料的非线性强度特性。④试样初始剪切阶段,非共轴性最强,在试样接近失稳破坏时,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逐渐趋于共轴。⑤非共轴性随着b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p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减弱;随着ρ_(0)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真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剪胀性 非共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造底缘的水电站事故平板闸门启闭力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章晋雄 吴一红 +1 位作者 张东 张文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137,共4页
通过加拿大Mica水电站进水口事故闸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了该电站加大流量情况下事故闸门的闭门持住力特性。针对闸门启闭机设计容量不足的问题,给出了5种闸门底缘改造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对降低闸门持住力的效果,提出了可行的... 通过加拿大Mica水电站进水口事故闸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了该电站加大流量情况下事故闸门的闭门持住力特性。针对闸门启闭机设计容量不足的问题,给出了5种闸门底缘改造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对降低闸门持住力的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工程方案措施,为闸门的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平板闸门 闸门底缘 闸门启闭力 模型试验 Mica水电站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类型下高地下水位渠道性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辉 张延亿 +3 位作者 马吉刚 邓刚 赵守勤 李来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129,136,共5页
为解决高地下水位渠道在遭遇强降雨时容易发生衬砌破坏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不同降雨条件下高地下水位渠道内部结构性态的响应规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4种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渠道内部的渗压(总水头)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对衬砌结构... 为解决高地下水位渠道在遭遇强降雨时容易发生衬砌破坏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不同降雨条件下高地下水位渠道内部结构性态的响应规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4种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渠道内部的渗压(总水头)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对衬砌结构安全最不利的降雨类型是前锋型降雨和均匀型降雨。在渗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Morgenstern-Price法对渠道边坡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表明随降雨的持续,各种降雨类型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均表现为持续减小。同时前锋型和均匀型降雨条件下发生滑坡的风险大于其他两种雨型。因此,从渗流和边坡稳定计算角度看,应重点关注前锋型和均匀型降雨。在此基础上,对渠道排水设计进行了优化改进,所提方案可有效降低渠道内部的渗流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类型 渗流 边坡稳定 高地下水位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水管道充水的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永鑫 杨开林 +2 位作者 郭新蕾 付辉 王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4,69,共5页
基于缓慢充水过程中管道内气液两相流的流态及其特性,在一系列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描述充水过程的气液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模型的求解方法和计算流程。采用南水北调工程北京西四环暗涵充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 基于缓慢充水过程中管道内气液两相流的流态及其特性,在一系列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描述充水过程的气液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模型的求解方法和计算流程。采用南水北调工程北京西四环暗涵充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用于模拟"V"形复杂管道系统缓慢充水过程中管内水流和通气孔气流的两相变化过程。研究成果对长距离输水工程中通气孔、排气阀等调压设施的设计、选型,及后期管道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道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型 充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混凝土渗透溶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孔祥芝 陈改新 纪国晋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6,75,共5页
为了研究大坝混凝土抗渗透溶蚀能力,及溶蚀作用下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进行了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大尺寸试件的渗透溶蚀试验。结果表明: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的大坝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溶蚀能力和较强的自愈特性,在水压力... 为了研究大坝混凝土抗渗透溶蚀能力,及溶蚀作用下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进行了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大尺寸试件的渗透溶蚀试验。结果表明: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的大坝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溶蚀能力和较强的自愈特性,在水压力为1.0-3.8MPa的软水持续作用下,试件溶出Ca(OH)2 5.16%~7.28%,混凝土各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刚度降低,趋于变脆,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与Ca(OH)2溶出率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另外,掺合料种类对混凝土抗渗透溶蚀能力和性能衰减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渗透溶蚀 性能衰减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作物系数模型的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估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昕 刘钰 +1 位作者 张宝忠 魏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371-373,378,共4页
双作物系数模型是依据FAO56双作物系数法来模拟土壤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可以模拟每日田间尺度上的土壤水量平衡,预测作物腾发量,制定灌水规划和进行环境研究。该文在位于西北干旱区的盈科灌区制种玉米田开展了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实际... 双作物系数模型是依据FAO56双作物系数法来模拟土壤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可以模拟每日田间尺度上的土壤水量平衡,预测作物腾发量,制定灌水规划和进行环境研究。该文在位于西北干旱区的盈科灌区制种玉米田开展了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实际耗水量等试验观测,通过调整基本作物系数,率定和验证了SIMDual Kc模型。由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盈科灌区8个典型试验田的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62%-77%之间。由于在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为80%-90%,因此必须加强盈科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和提高灌水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作物系数模型 土壤水量平衡 灌溉水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能比条件下低坝戽流的界限水深计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庆 樊忠成 +4 位作者 李阳 郭永鑫 郭新蕾 云斌 庞文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96,共7页
消力戽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临界戽流的界限水深,现有公式主要基于流能比K<0.1的原型和模型试验资料给出。为了验证公式在K>0.1条件下的适用性,基于低坝戽流的物理模型试验,对临界戽流的典型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和分... 消力戽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临界戽流的界限水深,现有公式主要基于流能比K<0.1的原型和模型试验资料给出。为了验证公式在K>0.1条件下的适用性,基于低坝戽流的物理模型试验,对临界戽流的典型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戽底收缩水深经验公式由于导出条件的限制,在K>0.1条件下的计算误差较大,进而影响界限水深的计算精度。因此,基于试验资料拟合给出流能比K<0.28条件下戽底水深的经验公式。临界戽流界限水深的理论公式受压力校正参数精度的影响,在流能比K>0.15条件下的误差较大,而经验公式能够适应较大范围的流能比条件,且计算精度较高,使用简单便捷。研究成果可为灌区低坝戽流消能的水力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戽流 戽底水深 共轭水深 流能比 弗劳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充水过程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永鑫 吴昊潼 +2 位作者 杨开林 郭新蕾 王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9,共5页
管道充水过程涉及复杂的气液两相瞬变过程,合理分析、评价其两相动力学特性对工程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建立了充水过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认为通气孔排气过程的动力相似律可近似... 管道充水过程涉及复杂的气液两相瞬变过程,合理分析、评价其两相动力学特性对工程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建立了充水过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认为通气孔排气过程的动力相似律可近似套用重力相似律,据此推导出了管内滞留气囊原、模型的几何比尺关系。将建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应用于南水北调北京段西四环暗涵通气孔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充水全过程中两相流各动力学测量参数,得出暗涵合理的充水流量。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中滞留气囊对输水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充水 通气孔 气液两相流 相似律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延亿 贾伟 +3 位作者 樊恒辉 邓刚 陈含 张茵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128,共4页
堆石料是一种重要的土石坝筑坝材料,其湿化变形对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影响较为显著。着重梳理总结了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湿化试验仪器主要有固结仪、三轴仪及平面应变仪;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单线法和双线法;堆石料... 堆石料是一种重要的土石坝筑坝材料,其湿化变形对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影响较为显著。着重梳理总结了堆石料湿化变形特性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湿化试验仪器主要有固结仪、三轴仪及平面应变仪;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单线法和双线法;堆石料湿化变形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堆石料湿化变形模型主要包括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分析,认为在降雨入渗引起的堆石料湿化变形及湿化稳定标准选取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湿化变形 湿化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应力对堆石料降雨湿化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延亿 贾伟 +3 位作者 樊恒辉 邓刚 陈含 张茵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6,共8页
堆石料遇水后产生的湿化变形对堆石坝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对降雨作用引起的堆石料非饱和湿化变形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某工程软岩堆石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竖向应力条件下的降雨湿化变形试验,分析材料湿化变形基本规律及竖... 堆石料遇水后产生的湿化变形对堆石坝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对降雨作用引起的堆石料非饱和湿化变形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某工程软岩堆石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竖向应力条件下的降雨湿化变形试验,分析材料湿化变形基本规律及竖向应力对材料湿化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竖向应力条件下材料湿化变形发展规律相似,其湿化应变增长经历了快速、缓慢及稳定三个阶段,各阶段湿化变形量值、发展速率及稳定时间有所差异;竖向应力对初次降雨时材料湿化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大,湿化应变时程曲线呈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竖向应力对多次降雨循环下材料湿化变形的影响,发现低竖向应力时材料颗粒滑移、位置重排引起了大部分湿化变形,其应变增加幅值小;竖向应力较高时,颗粒破碎等加剧了湿化变形的发展,应变大幅增加;随着竖向应力的进一步增大,颗粒破碎率降低,试样密实度提高,颗粒间咬合约束作用凸显,湿化变形增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变形 非饱和入渗 竖向应力 堆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的鱼道内鱼类行为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靖阳 郄志红 +1 位作者 孙双科 张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9-248,共10页
为建立基于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Agent-CA)的鱼道内鱼类行为模型,该研究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得到的水流流场数据为基础,根据过鱼试验研究认识到的鱼上溯行为特征和规律,定义了不同场景下鱼的避开障碍、寻找主流、逆流向前、逆流后退、冲... 为建立基于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Agent-CA)的鱼道内鱼类行为模型,该研究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得到的水流流场数据为基础,根据过鱼试验研究认识到的鱼上溯行为特征和规律,定义了不同场景下鱼的避开障碍、寻找主流、逆流向前、逆流后退、冲刺、随机6种行为和行为规则,将鱼道划分成多个二维元胞空间,将元胞空间中元胞状态为“鱼”的网格看作是一个智能体(Agent)。在3种体型的竖缝式鱼道中应用该模型对草鱼幼鱼的上溯行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过鱼轨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研究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实际过鱼的主要上溯轨迹,针对3种体型竖缝式鱼道的模拟特征轨迹范围相对误差分别为23.5%、7.7%和2.3%。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的鱼道内鱼类行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鱼类行为模拟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体长 元胞自动机 智能体 竖缝式鱼道 数值模拟 鱼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洄游行为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靖阳 李广宁 +2 位作者 郄志红 孙双科 吴鑫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Eulerian-Lagrangian-agent method,ELAM)建立了鱼类洄游路线预测模型。首先,将齐口裂腹鱼的游泳行为数据划分为3个数据集(顺流而下、侧向运动和逆流而上);然后,根据不同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K-近邻、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分别构建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比,筛选出最优模型;最后,结合ELAM的框架,构建鱼类洄游数学模型,模拟了齐口裂腹鱼在3种体型的竖缝式鱼道中的洄游路线。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游泳行为分类精度为0.804,召回率为0.794,F1得分为0.798,3个数据集的游泳速度回归的R2均大于0.75。研究所建立的鱼类洄游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齐口裂腹鱼的洄游路线,可为相关鱼类保护措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洄游模型 鱼道 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 齐口裂腹鱼 竖缝式鱼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沉降模型及参数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帅峰 蔡红 +2 位作者 严俊 肖建章 魏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18,共7页
基于承德机场高填方土石混合料的大型强夯试验,采用激光扫描、3D建模的手段,得出单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呈指数型衰减的关系,并将其分为快速下沉段和平缓发展段;由此构建3参数强夯沉降量模型;根据参数演化规律,定义α为起始夯沉量因素参数... 基于承德机场高填方土石混合料的大型强夯试验,采用激光扫描、3D建模的手段,得出单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呈指数型衰减的关系,并将其分为快速下沉段和平缓发展段;由此构建3参数强夯沉降量模型;根据参数演化规律,定义α为起始夯沉量因素参数,β为待加固区的场地因素参数,δ为稳定夯沉量参数;将该模型推广至涵盖碎石土、砂土、黏土、粉土等类型地基加固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并得出模型参数取值与场地条件的相关规律。该模型的运用能够指导强夯的设计及辅助施工效果检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地基加固 夯沉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温试验的薄壁混凝土等效放热系数反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雷 雒翔宇 +2 位作者 卢晓春 高怀振 李松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采取保温措施是保证混凝土温差不超标的主要温控措施之一。其中准确的表面放热系数计算公式是获取保温参数的主要途径。【方法】基于混凝土等效放热系数计算基本公式,充分考虑风速、温度、湿度、粗糙度、黏结面积等边界影响因素... 【目的】采取保温措施是保证混凝土温差不超标的主要温控措施之一。其中准确的表面放热系数计算公式是获取保温参数的主要途径。【方法】基于混凝土等效放热系数计算基本公式,充分考虑风速、温度、湿度、粗糙度、黏结面积等边界影响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对保温参数的影响规律,解析计算考虑各项边界影响因素的保温参数求解关系式。同时,基于多个船闸闸室底板的温度监测数据对覆盖不同保温材料的混凝土等效放热系数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分析传统计算公式、改进后公式与实测反演结果。【结果】结果显示,提出的考虑各个边界条件影响因素的等效放热系数求解公式获取的结果与实际反演较为一致,可以应用在设计施工阶段确定不同边界条件下保温参数的精确求解,【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混凝土温控防裂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放热系数 保温材料 反演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取水明渠内外水动力特性与海生物迁移规律
15
作者 武佳兴 曾利 +2 位作者 赵懿珺 韩瑞 纪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取水明渠内外水动力特性与海生物迁移规律对核电厂取水防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小海生物对取水明渠的阻塞,针对典型的核电厂明渠取水布置方式,采用三维水动力模型与粒子输运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流速与取水流速条件下复合型取水明... 取水明渠内外水动力特性与海生物迁移规律对核电厂取水防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小海生物对取水明渠的阻塞,针对典型的核电厂明渠取水布置方式,采用三维水动力模型与粒子输运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流速与取水流速条件下复合型取水明渠内外的流场特性与海生物迁移规律。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正、反向来流(环境水体主流向与取水口门进流向相同定义为正向来流,反之为反向来流)条件下,明渠内均出现显著的弯道流特征,反向来流条件下,取水口门处具有大尺度漩涡结构;取水流速增加对明渠内外大尺度流场结构无显著影响;明渠内部与取水口门呈135°的特征断面易于海生物的水动力疏导。海生物迁移轨迹模拟结果发现:弯道水流有利于随流跟随性较好的海生物随主流向凹岸迁移、聚集;正向来流条件下随流进入明渠内部的海生物较反向流情形多,对海生物防堵威胁更大;取水流速提高将导致进入明渠内部的海生物增加。可得结论:135°特征断面有利于海生物防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物 明渠 拦污网 数值模拟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绵化改造区入渗性能测定及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家宏 王东 +4 位作者 李泽锦 付潇然 张坤 栾清华 徐多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3,36,共6页
为探究厦门海绵城市改造完成区的入渗性能,利用Guelph入渗仪法测量了两条海绵道路及一个海绵小区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了5 cm单水头、10 cm单水头、单水头均值及双水头法所测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差异,并与传统城市建设区进行了对比... 为探究厦门海绵城市改造完成区的入渗性能,利用Guelph入渗仪法测量了两条海绵道路及一个海绵小区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了5 cm单水头、10 cm单水头、单水头均值及双水头法所测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差异,并与传统城市建设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的新顺路绿化带入渗性能最好,采用一般转输型植草沟的新景路绿化带次之,而设有隔水顶板、地下为停车场的洋塘居住区B13绿地入渗性最差。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对比显示,5 cm单水头法计算所得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标准差最小,双水头法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标准差最大;在厦门进行土壤入渗试验时,推荐采用5 cm单水头法计算土壤饱和导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饱和导水率 海绵城市 Guelph入渗仪 单水头法 双水头法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移泥沙颗粒起跳时间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磊 黄海 +3 位作者 郭子扬 王大宇 关见朝 王友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跃移是推移质泥沙颗粒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跃移颗粒的运动特性是影响推移质输沙率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对跃移泥沙颗粒的起跳时间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不同粒径泥沙起跳过程进行了系列的试验研究,后期采用RGB颜色映射函... 跃移是推移质泥沙颗粒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跃移颗粒的运动特性是影响推移质输沙率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对跃移泥沙颗粒的起跳时间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不同粒径泥沙起跳过程进行了系列的试验研究,后期采用RGB颜色映射函数获得灰度图,通过逐帧批处理获取颗粒的运动轨迹,直接得到了泥沙颗粒的起跳时间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的水沙条件下,泥沙颗粒的起跳时间呈现偏态分布,随着水流作用流速与特征沉速之比从0.3增大至0.7,起跳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Gilbert和岗恰洛夫两家输沙率实测资料反算出了起跳时间的大小,并与韩其为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起跳时间的试验实测值与反算值均能够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在证明理论正确性和试验结果合理性的同时,阐明了随着水流作用流速与特征沉速之比Vbω的进一步增大,起跳时间呈现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面 泥沙颗粒 跃移 起跳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塘岸坡土工膜防渗层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维朝 武富强 +2 位作者 唐斌 蔡红 谢定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29,共5页
含防渗层的蒸发塘不仅可储存废液减免污染,还可通过蒸发结晶提取废液中的盐类,获取经济效益。在缺少黏土等天然防渗层的地区,土工膜等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是控制蒸发塘所蓄废液外渗的关键,其物理力学性能与防渗效果紧密相关。在施工和运... 含防渗层的蒸发塘不仅可储存废液减免污染,还可通过蒸发结晶提取废液中的盐类,获取经济效益。在缺少黏土等天然防渗层的地区,土工膜等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是控制蒸发塘所蓄废液外渗的关键,其物理力学性能与防渗效果紧密相关。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柔性土工膜会与其赋存的岩土体等相对刚性的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土工膜的力学性能。鉴于此,以一位于寒区的蒸发塘为例,基以过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蒸发塘土工膜防渗层这一赋存于相对刚性环境中的柔性结构在施工、蓄水和塘水结冰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研究表明柔性土工膜与其赋存的相对刚性的地基层和保护层之间存在界面相对摩擦和同向变形协调两种作用,塘内蓄水、结冰等外界环境的作用可通过保护层间接作用于土工膜防渗层。锚固沟处土工膜易应力集中,锚固沟设计和施工时建议遵循"可拉动不拉断"。数值模拟中当土工膜防渗层的最大变形受到模拟方法的限制时,可利用应力判别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塘 土工膜 数值模拟 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浓度和微生物活性对MICP固化淤泥质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子文 魏然 +2 位作者 蔡红 肖建章 吴帅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6-493,共8页
用微生物成因碳酸钙良好胶结能力来改善砂土性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淤泥质土特殊的化学组成及工程性质,对于微生物法用于淤泥质土的固化人们还知之甚少。本文基于MICP技术,考虑不同营养液浓度、不同微生物浓度和脲酶活性等多种工... 用微生物成因碳酸钙良好胶结能力来改善砂土性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淤泥质土特殊的化学组成及工程性质,对于微生物法用于淤泥质土的固化人们还知之甚少。本文基于MICP技术,考虑不同营养液浓度、不同微生物浓度和脲酶活性等多种工况,对低渗透性的固化淤泥质土开展了系统的抗剪强度分析,深入探讨了微生物固化淤泥质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用高酶活微生物来固化淤泥质土,固化后抗剪强度有明显提高,与未固化淤泥质土相比,内摩擦角提高3.96~5.52倍,抗剪强度在养护初期就有较快提高;随着营养液浓度不断增加,内摩擦角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可达28.10°;采用拌合法更适用于MICP固化淤泥质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P 淤泥质土 固化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