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试验和仿真的混凝土早龄期抗裂特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振红 张国新 +3 位作者 刘毅 辛建达 杨宁 乔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前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方法存在不足,无法考虑工程实际中混凝土温度变化过程,不能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受的约束状态,更不能考虑早龄期阶段的抗裂特性。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了混凝土开裂全过程仿真试验系统,该... 目前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方法存在不足,无法考虑工程实际中混凝土温度变化过程,不能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受的约束状态,更不能考虑早龄期阶段的抗裂特性。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了混凝土开裂全过程仿真试验系统,该系统既可以进行混凝土全龄期抗裂性能研究,试验得出真实温度历程、不同约束度条件下的混凝土材料参数,特别是3天龄期前的参数,还可以进行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分析混凝土的真实抗裂特性。该研究方法已在乌东德特高拱坝建设过程中成功应用,为评价低热水泥混凝土抗裂特性和温控曲线优化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应力 早龄期 试验 抗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坝陡坡坝段施工期温控防裂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坦 胡文才 王振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与常态混凝土坝相比,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措施相对简单,但在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和太阳辐射强的西藏高海拔地区建设碾压混凝土坝将面临着较大的温控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把常态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防裂... 与常态混凝土坝相比,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措施相对简单,但在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和太阳辐射强的西藏高海拔地区建设碾压混凝土坝将面临着较大的温控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把常态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防裂,经过方案的优化组合和仿真计算,得到适合高海拔地区大坝施工期温控防裂的目的。该方法以西藏地区某陡坡坝段为例,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其温控情况,筛选出实时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和措施对类似地区同类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 温控防裂 浇筑温度 水管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反演和计算方法改进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毅 董武 +4 位作者 吴正桥 杨宁 胡筱 李海枫 朱振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存在参数取值不明确、可实施性差的问题。为此,基于多个工程大量的试验数据并采用先进的反演分析方法,对覆盖不同保温材料的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表面放热系数和...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存在参数取值不明确、可实施性差的问题。为此,基于多个工程大量的试验数据并采用先进的反演分析方法,对覆盖不同保温材料的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表面放热系数和保温材料黏结状态密切相关。即,不吸水保温材料底部积水对表面放热系数影响很大,无积水时不吸水保温材料底部潮湿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表面放热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参数选取更加明确,更具备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放热系数 保温材料 湿度 混凝土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面临的挑战、目标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卢正超 杨宁 +3 位作者 韦耀国 黎利兵 聂鼎 姜云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共8页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已取得长足进步,智慧水利建设即将步入高潮,但各应用系统的具体建设目标、标准与技术路线等仍在探索中。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是智慧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目标的边界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考虑到人...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已取得长足进步,智慧水利建设即将步入高潮,但各应用系统的具体建设目标、标准与技术路线等仍在探索中。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是智慧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目标的边界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现状并基于数十年大坝安全监测实践的经验,系统分析了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的“三度”理念,合理的近期目标及“四化”路线。首先,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从理性的角度即技术、经济、安全诸方面来衡量其合理的范围和程度,并自始至终秉承真诚的态度将其做好做实。其次,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应聚焦于工程风险与结构抗力及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与有效供给两大矛盾,智能化的标准是对工程既有缺陷隐患看得见、说得清,未来安全风险想得透、管得住。第三,在监测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全信息化、可视化和模型化,是超越常规信息化、实现水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化的关键。贯彻落实好这些理念,将为智慧水利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程 安全监测智能化 信息化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混凝土坝应力监测应变计组应变不平衡量调整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正超 芦绮玲 +1 位作者 王雪 刘学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532,共8页
坝体应力应变监测是高混凝土坝必设的重要监测项目。目前国内有关文献的应变计组的应变不平衡量处理存在不尽合理甚至错误的情况,这可能在混凝土应力计算中引入不必要的系统性偏差。本文明确指出应变计组的不平衡量调整与测绘学的条件... 坝体应力应变监测是高混凝土坝必设的重要监测项目。目前国内有关文献的应变计组的应变不平衡量处理存在不尽合理甚至错误的情况,这可能在混凝土应力计算中引入不必要的系统性偏差。本文明确指出应变计组的不平衡量调整与测绘学的条件平差数学上等价,并利用其算法来统一处理各向应变计组的不平衡量调整问题。与传统的公式相比,得到的应变计组的应变不平衡量调整公式,具有更严格的数学基础和更明确合理的物理意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应变监测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应力应变 应变计组 应变不平衡量 条件平差算法 数据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