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伯艳 王璨 +1 位作者 李德玉 王立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大量滑坡体和边坡,这些边坡地震时极易发生失稳,将严重威胁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安全。掌握边坡的地震失稳机理,采用合理方法防范此类灾害发生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必要任务。本文从...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大量滑坡体和边坡,这些边坡地震时极易发生失稳,将严重威胁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安全。掌握边坡的地震失稳机理,采用合理方法防范此类灾害发生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必要任务。本文从试验分析和计算仿真两个研究手段出发,查阅了大量文献,系统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地震安全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了各类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展望了进一步研究需要加强的工作,着重指出了建立切实可行的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指标与安全标准是当前研究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水利水电工程 地震 试验分析 计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型换流阀组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2
作者 毕良富 张立红 +3 位作者 牛朝阳 郭磊 杨斌 李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3,共7页
换流阀组件作为柔性换流阀的核心部件,造价昂贵,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换流阀的抗震安全。文中运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某型号的真型换流阀组件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首先,为了更合理地布置测点,建立阀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 换流阀组件作为柔性换流阀的核心部件,造价昂贵,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换流阀的抗震安全。文中运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某型号的真型换流阀组件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首先,为了更合理地布置测点,建立阀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阀组件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薄弱环节,为振动台试验中测点的布置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输入白噪声激励,测得了阀组件的频率、阻尼比动力特性参数;再次分别沿水平横向、纵向和竖向三方向输入5个正弦拍波以及人工地震波,测得阀组件的应变和加速度响应。最后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和试验后设备功能测试结果可以判定该型号阀组件可满足9度地震烈度地区的抗震强度要求。文中研究方法对类似设备的抗震性能考核试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工程 换流阀组件 抗震性能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站大坝抗震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雷辉 张永涛 +1 位作者 周红波 李德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7,共4页
向家坝混凝土重力坝具有坝高、库容大、坝基岩体破碎、地震设防烈度高等特点。为探讨大坝抗震稳定性,采用材料力学、线弹性有限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非溢流坝段的应力、稳定及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向家坝重力坝在地震... 向家坝混凝土重力坝具有坝高、库容大、坝基岩体破碎、地震设防烈度高等特点。为探讨大坝抗震稳定性,采用材料力学、线弹性有限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非溢流坝段的应力、稳定及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向家坝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超载安全系数。针对坝段头部、坝踵部位、上游面变态混凝土内等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增强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深层稳定抗滑 极限抗震能力 抗震措施 安全评价 向家坝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厂房振动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4
作者 尚银磊 李德玉 欧阳金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59,共6页
随着水电站水轮机组单机出力和尺寸日益增大,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水头和转速不断提高,机组的水力稳定性与厂房结构振动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厂房结构振源、厂房结构自振特性和厂房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三方面总结了大型水电站厂房振... 随着水电站水轮机组单机出力和尺寸日益增大,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水头和转速不断提高,机组的水力稳定性与厂房结构振动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厂房结构振源、厂房结构自振特性和厂房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三方面总结了大型水电站厂房振动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结果表明,建立全耦合整体仿真模型对于推动大型水电站厂房振动问题研究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特性 流固耦合 厂房结构 压力脉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怀发 张坤 王立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以提出混凝土坝整体抗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框架为目标,分析研究了美国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ER&EM)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定量化性能指标,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高混凝土坝的最大设计地震(M... 以提出混凝土坝整体抗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框架为目标,分析研究了美国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ER&EM)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定量化性能指标,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高混凝土坝的最大设计地震(MDE)的设防水准以及最大可信地震(MCE)的安全目标,为了更好地评价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性态,应注重定量化评估坝体—地基—库水的整体效应,以及应力和变形响应的累积效应,结合现有的高混凝土坝的抗震评估,进行线弹性评价和非线性响应分析。线弹性评价预测应引入USACE评价程序和判别准则中的结构需求能力比、超线弹性累计时间和性能曲线等定量化指标,再结合现行规范从坝体关键部位、横缝等方面进行非线性响应分析修正分步实施,建立混凝土高坝抗震性能定量化评价框架。研究成果为混凝土坝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地震作用 抗震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震害调查与抗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曾迪 邸庆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4,共3页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震区水闸震害调查资料以及其他水闸震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水闸结构震害特点;对水闸震害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闸的新震害趋势;之后对水闸抗震设计分析中的计算模型、地震动输入、特殊荷载...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震区水闸震害调查资料以及其他水闸震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水闸结构震害特点;对水闸震害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闸的新震害趋势;之后对水闸抗震设计分析中的计算模型、地震动输入、特殊荷载(动水压力、闸门往复力、冰荷载)及相应荷载组合等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现行水工建筑物规范对水闸抗震设防的要求,总结了水闸的抗震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震害调查 抗震规范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及评述 被引量:84
7
作者 马怀发 陈厚群 黎保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在细观层次上对混凝土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讨论了格构模型、随机骨料模型和随机力学特性模型3种细观力学数值模型的优缺点。目前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在细观层次上对混凝土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讨论了格构模型、随机骨料模型和随机力学特性模型3种细观力学数值模型的优缺点。目前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对细观数值模型的研究,已建立起来的细观数值模型仍待完善,同时尚缺乏系统的各相材料力学特性参数试验测定成果。用细观力学数值模拟取代部分试验任务还要做很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力学 数值模拟 试验 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伯艳 李德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5,189,共4页
概述了土石坝和混凝土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背景,并对其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价。提出在分析模型中应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在拱坝和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分析中,应考虑地基中可能滑动块体的作用和影响。对土石... 概述了土石坝和混凝土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背景,并对其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价。提出在分析模型中应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在拱坝和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分析中,应考虑地基中可能滑动块体的作用和影响。对土石坝而言,建议结合地震波沿坝体放大、坝坡稳定、大坝地震永久变形和液化等因素综合判断极限抗震能力。对混凝土坝而言,建议通过考察坝体是否有贯穿性开裂、坝基交接面(或深层滑动面)的开裂是否已超过灌浆帷幕、动力求解过程是否收敛等来综合判断极限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混凝土坝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极限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西部的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光 苏克忠 常廷改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3年第2期189-197,共9页
我国西部处于构造活动带,在水电开发过程中的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本文对约翰.杰克逊先生"中国西部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讨论,对其文章的专业性和某些结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 我国西部处于构造活动带,在水电开发过程中的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本文对约翰.杰克逊先生"中国西部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讨论,对其文章的专业性和某些结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中国西部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的作者,引用的基础资料都是极小比例尺的图件,精度较差,不能作为精细论证的依据。构造板块学认为:构造板块的边缘地带,构造运动最活跃,板内次级断裂活动性就相对差些。我国西部除西藏处于板块碰撞的边缘地带外,四川、云南等大片水电能源蕴藏地属于板内构造,并非最活跃区。通过对近代地震工程学的发展和翔实的事例论证,说明他得出我国西部建坝是"灾难性后果的危险尝试"的结论是荒谬的。最后,对汶川大地震与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水电开发 地震灾害 水电大坝 地震工程学 水库诱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评价动态模糊分级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健 胡晓 +1 位作者 路金喜 刘志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5,128,共5页
利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相关理论方法对水电工程地震灾害应急工作的快速动态分级进行研究,建立多维地震应急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应急响应动态模糊分级方法。该方法经2005年1月26日云南省思茅地震案例检验与专家评定等级一致,表... 利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相关理论方法对水电工程地震灾害应急工作的快速动态分级进行研究,建立多维地震应急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应急响应动态模糊分级方法。该方法经2005年1月26日云南省思茅地震案例检验与专家评定等级一致,表明该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的分级结果在水电工程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地震应急 分级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的抗震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波 张伯艳 周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长期水资源短缺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中线工程的输水线路穿越我国地震高烈度区域 ,线路许多区段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 8度。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 936座 ,其抗震安全性非常重要。针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长期水资源短缺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中线工程的输水线路穿越我国地震高烈度区域 ,线路许多区段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 8度。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 936座 ,其抗震安全性非常重要。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中的最大工程———穿黄工程的隧洞及渡槽方案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研究探讨了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 ,以及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安全 隧洞 渡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厚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45-257,共13页
全面概述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近5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领域的主要创新性思路和成果的进展,包括其抗震安全评价的三个相互配套的方面。在地震动输入方面为:大坝抗震设防水准框架的制定、场址相关地震动参数的合理确定、坝... 全面概述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近5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领域的主要创新性思路和成果的进展,包括其抗震安全评价的三个相互配套的方面。在地震动输入方面为:大坝抗震设防水准框架的制定、场址相关地震动参数的合理确定、坝址地震动输入机制的理解。在结构地震响应方面为:结构抗震的动力分析、结构抗震的动力模型试验、现场测振试验和地震监测、水工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制和修订。在大坝混凝土动态抗力方面为:大坝混凝土全级配大试件动态抗折试验、对试验结果的理论探讨、大坝混凝土三维动态细观力学分析、CT技术在混凝土动态抗力研究中的应用。阐述了研究群体形成的主要工作理念为:突出工程观点、强调全面综合评价、重视实践检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 抗震安全评价 地震动输入 结构地震响应 混凝土动态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抗震学科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跟踪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6-133,共8页
结合国内水工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对近年发表于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杂志的工程抗震研究最新发展进行调研。伴随实际强震、近震地震动记录及震害资料的不断丰富,工程抗震研究也得到了不断深入,近期国内外在工程抗震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基于... 结合国内水工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对近年发表于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杂志的工程抗震研究最新发展进行调研。伴随实际强震、近震地震动记录及震害资料的不断丰富,工程抗震研究也得到了不断深入,近期国内外在工程抗震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特征、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损伤的影响、增量动力分析、混凝土大坝开裂后的动力稳定、地震动时空非均匀性对拱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对上述关注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动参数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怒江水电开发中的地震地质与工程抗震问题的认识
14
作者 许光 苏克忠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4-40,共7页
针对近期关于怒江流域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风险程度高而反对水电开发的言论,笔者对怒江断裂带进行了研究,对怒江流域进行水电开发而进行的工程抗震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修建水库大坝后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水平进行了预测,并介绍了我... 针对近期关于怒江流域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风险程度高而反对水电开发的言论,笔者对怒江断裂带进行了研究,对怒江流域进行水电开发而进行的工程抗震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修建水库大坝后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水平进行了预测,并介绍了我国高坝抗震安全保证的综合措施。研究表明:怒江断裂带并非是一条作为欧亚大陆碰撞缝合线的深大断裂;怒江在建设水库大坝后会降低流域内的地质灾害风险水平;在复杂构造带和强震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在详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基础上和细致的工程抗震设计后进行水库大坝的建设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 水电开发 地震地质 工程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工程异形水箱流固耦合分布式参数模型与效用研究
15
作者 李建波 刘佳 +1 位作者 李志远 林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1,77,共10页
在流固耦合动力分析领域,传统的Housner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理论推导仅适用于规则水箱,采用集中质量总体模型描述液体晃动的整体效应,难以有效模拟异形水箱储液结构的局部精细响应,亟须建立适用于不规则水体晃荡的分布... 在流固耦合动力分析领域,传统的Housner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理论推导仅适用于规则水箱,采用集中质量总体模型描述液体晃动的整体效应,难以有效模拟异形水箱储液结构的局部精细响应,亟须建立适用于不规则水体晃荡的分布式附加质量模型。基于势流理论推导了一种模态综合法模型,实现了分布质量与储液器壁激振加速度的解耦。该模型能够有效剥离分布式的脉冲质量与对流质量;同时,实体网格的振型分析适用于任意形状水体的动力分析。通过算例的形式将该模型与精细声学-结构耦合(Acoustic-Structural coupling,CAS)模拟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基于本文的模型研究了核电异形的安全水箱在不同水位和减晃格栅分布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检验了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动水分布式质量模型 模态综合法 核电异形水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隔离非线性法-黏弹性人工边界的结构高效抗震分析方法
16
作者 李佳龙 任东兴 李志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8-221,共14页
黏弹性人工边界是解决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效率较低。建立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控制方程求解的高效计算方法,为此,引入隔离非线性... 黏弹性人工边界是解决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效率较低。建立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控制方程求解的高效计算方法,为此,引入隔离非线性法高效求解思想,构造基于隔离非线性法-黏弹性人工边界的非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推导的动力控制方程在形式上与固定边界的隔离非线性动力控制方程基本一致,仅需将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弹簧-阻尼器元件的刚度直接集成到近场土-结构模型的初始刚度矩阵与阻尼矩阵上即可。此外,结合Woodbury公式与组合近似法提出了改进Woodbury近似法,该改进方法能同时降低控制方程求解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动力控制方程的高效求解。研究方法同时保留了黏弹性人工边界与隔离非线性法的优点,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非线性法 黏弹性人工边界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改进Woodbury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有限断层法合成地震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石玉成 陈厚群 +1 位作者 李敏 卢育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前很多研究者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模型预测地震动并被证明是可行的。本文运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叠加合成方法,模拟了1988年肃南5.7级地震,与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用有限断层方法模拟得到的峰值加速度以及峰值加速度出现所对应的... 目前很多研究者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模型预测地震动并被证明是可行的。本文运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叠加合成方法,模拟了1988年肃南5.7级地震,与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用有限断层方法模拟得到的峰值加速度以及峰值加速度出现所对应的特征时刻与真实记录较为吻合;比较模拟的地震动反应谱和实际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总体上在工程感兴趣的频段内,有限断层方法拟合的结果基本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开拓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以兰州市柴家峡水电站为例,将此理论方法应用于缺乏强震记录地区的近场地震动估计中,模拟分析了马衔山北缘活动断裂发震时在坝址区产生的地震动特征,其近场合成结果与1125年兰州7.0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符合较好,可供工程抗震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有限断层模型 肃南地震 柴家峡水电站 地震动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马怀发 陈厚群 +1 位作者 吴建平 黎保琨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在细观结构层次上将大坝混凝土作为骨料、固化水泥砂浆及其粘结界面组成的复合材料,建立了大坝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数值模型。该模型既能够反映混凝土及其细观各相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又考虑了动载作用的应变率强化效应。给... 在细观结构层次上将大坝混凝土作为骨料、固化水泥砂浆及其粘结界面组成的复合材料,建立了大坝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数值模型。该模型既能够反映混凝土及其细观各相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又考虑了动载作用的应变率强化效应。给出了该数值模型求解方法,并编制出能够在普通PC机上运行的串行程序。加载过程既可按荷载控制又可按位移控制。同时,为了减少求解自由度应用了分尺度方法以使最小骨料和固化水泥砂浆混合后其力学性能与一种复合介质等效。通过混凝土湿筛和三级配试件的静、动(冲击)弯拉数值计算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和程序正确有效。另外,在串行程序的基础上,优化了刚度矩阵的存储方式,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ICT)预条件的共轭梯度法(CG),完成了能够在Sun Fire 6800服务器实现并行计算的并行程序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三维随机骨料模型 分尺度方法 预条件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糊分析法的大坝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晓璐 李春雷 +1 位作者 李德玉 王海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2-95,共4页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大坝安全分析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确立了各层因素的权重和评价矩阵,得到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定量结果。通过实际工程应...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大坝安全分析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确立了各层因素的权重和评价矩阵,得到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定量结果。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坝安全风险的控制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大坝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建涛 马怀发 陈厚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4,共6页
首先论述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并说明损伤力学理论较适于构建混凝土本构模型;然后对损伤变量的定义、损伤演化方程的确定、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考虑不可恢复变形与率效应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就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 首先论述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并说明损伤力学理论较适于构建混凝土本构模型;然后对损伤变量的定义、损伤演化方程的确定、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考虑不可恢复变形与率效应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就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本构模型 损伤力学 率效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