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非工程防洪减灾战略研究(Ⅰ)──减灾措施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志勇 何晓燕 +1 位作者 黄金池 王会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洪泛区与洪水灾害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对工程防洪减灾措施和非工程借施进行了定义和划分,讨论了美国及其它国家在非工程措施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 洪泛区 防洪减灾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荷兰洪水风险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艳艳 吴兴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4,共6页
基于洪水风险的定义,从洪灾发生概率、洪灾后果评估、风险评价指标和防洪标准经济优化决策原则等方面阐述了中荷两国在洪水风险分析研究方面的异同,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以及两种方法的特点。在分别应用中国和荷兰现有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洪水风险的定义,从洪灾发生概率、洪灾后果评估、风险评价指标和防洪标准经济优化决策原则等方面阐述了中荷两国在洪水风险分析研究方面的异同,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以及两种方法的特点。在分别应用中国和荷兰现有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安庆市堤防圈的洪水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两国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整合的思路。算例表明,将堤防的工程风险与洪水本身出现的水文风险相结合,并考虑在不同洪水位下损失的差异的方法是与洪灾发生机理相符,综合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切合我国洪灾特点的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概率 洪灾损失后果 经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魁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论述了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质,以及它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论述了该科学概念来源于我国传统治水理念和西方现代防洪减灾思想,及其科学和哲学基础。
关键词 防洪减灾 非工程措施 洪水灾害 防洪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传统水利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海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本文从中国历史水利的实情,阐发对马克思某些论述的精神实质的理解;认为应从唯物的天人关系,即环境与人类水利意识的关系,去认识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中国治水的特定因素,几千年来形成的水利文化是以能动的天... 本文从中国历史水利的实情,阐发对马克思某些论述的精神实质的理解;认为应从唯物的天人关系,即环境与人类水利意识的关系,去认识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中国治水的特定因素,几千年来形成的水利文化是以能动的天人关系为主体的,中国人从谐合自然-特别是征服自然中获取了深邃的自然哲理、社会哲理,从而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实践推动力。观念形态的传统水利,表现为它是封建主义的国家水利,它与区域性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它是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水利,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中国古代的特型水利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水利 地理环境 水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非工程防洪减灾战略研究(Ⅱ)——减灾实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盛震东 梁志勇 +1 位作者 张晨霞 王会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讨论了美国等国家在防洪减灾中非工程措施方面的一些做法 ,给出了其中一些实例 ,阐述了防洪减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洪泛区 防洪减灾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排水 避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姜付仁 程晓陶 +1 位作者 向立云 吴玉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分析了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的演变情况及洪水损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探讨了美国的洪水响应政策,并对中国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洪水损失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美国20世纪年均洪水损失以1 58%的增长率缓慢上升,20世纪末年均损失约为... 分析了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的演变情况及洪水损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探讨了美国的洪水响应政策,并对中国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洪水损失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美国20世纪年均洪水损失以1 58%的增长率缓慢上升,20世纪末年均损失约为55 6亿美元;②洪水损失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由20世纪30年代的0 334%下降到90年代的0 068%;③美国许多重大洪水政策的调整几乎都与特大洪水发生有关,呈由"遏制洪水"、"控制洪水"发展到"洪水管理"的演变历程;④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整个90年代是中国和美国洪水频发的时期,中国的年均洪水损失为1343 1亿元,损失占全国GDP的2 386%;而美国年均洪水损失虽然也达到了55 6亿美元,但只占全美GDP的0 068%;洪水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美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损失 美国 20世纪 洪水灾害 防洪 防洪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中化学需氧量(COD)扩散、降解过程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泽良 陶建华 +1 位作者 季民 孙志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渤海湾中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 (COD) 的随流输移扩散和生物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对有机污染物的生化降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浅水、缓坡海湾有机物 (COD) 迁移转化规律的水质模型,并应用实测资料结果对水质模型进... 对渤海湾中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 (COD) 的随流输移扩散和生物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对有机污染物的生化降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浅水、缓坡海湾有机物 (COD) 迁移转化规律的水质模型,并应用实测资料结果对水质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COD 降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Ⅱ)——地下水水质现状和污染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唐克旺 吴玉成 侯杰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共5页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水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除天然因素外,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全国有近25%平原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扩散的态势。地下水保护形势十分迫切,指出要客观认识到地下水水质的先天因素和人为污染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水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平原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及参数区域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昌军 周剑 +4 位作者 文磊 马强 郭良 丁留谦 孙东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4,共16页
针对山丘区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面临的产流机制混合多变和模型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中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CART的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小流域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基础上,利用GARTO非饱和下渗... 针对山丘区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面临的产流机制混合多变和模型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中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CART的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小流域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基础上,利用GARTO非饱和下渗计算模型,从超渗/蓄满机制的平面混合、垂向混合和时段混合三个方面构建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并采用机器学习CART方法进行模型参数区域化研究。选取不同地貌类型区的15个流域和河南省19个小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分别对模型适用性和参数区域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与国内外8个水文模型的对比验证,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模拟平均纳什系数为0.78,比其他模型提高约20%;利用本模型和CART参数区域化方法在河南省19个流域计算的平均纳什系数为0.70,比参数随机移植结果提高了35%,本模型和参数区域化方法在山丘区中小流域洪水模拟中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资料小流域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 参数区域化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 被引量:43
10
作者 夏军 Thomas Tanner +6 位作者 任国玉 程晓陶 王金霞 王忠静 严茂超 刘晓洁 Ian Holman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4期215-219,共5页
通过论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它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描述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由于不同气候区域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不同... 通过论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它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描述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由于不同气候区域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不同,选择中国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确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的新的思路、框架与方法论。该项研究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规划与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适应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泥沙灾害与减灾对策(Ⅰ)——泥沙灾害分类与侵蚀型泥沙灾害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志勇 李文学 +2 位作者 吕文堂 何晓燕 黄金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从泥沙研究的角度概述了与河流泥沙有关的灾害及其分类 ,将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分成侵蚀型泥沙灾害与堆积型泥沙灾害两种情况 ,讨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 ,包括滩岸坍塌、河道整治工程出险 ,初步提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的减灾方略。
关键词 减灾对策 泥沙灾害 侵蚀灾害 黄河下游 滩岸坍塌 河道整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淮河防洪与排涝管理项目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晓陶 王静 +1 位作者 夏军 任国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6期324-329,共6页
以"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为对象,综合分析了流域内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河流水系及防洪体系的相互关系与演变特征。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流域3种类型的洪水中,由持续一两个月的长历时降水形成的量大但不集中的... 以"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为对象,综合分析了流域内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河流水系及防洪体系的相互关系与演变特征。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流域3种类型的洪水中,由持续一两个月的长历时降水形成的量大但不集中的洪水,对平原洼地农业发展及治理工程效益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增强排涝能力与提高自适应能力并举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准河流域 防洪排涝 洼地 适应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区域洪水风险评价与区划图绘制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谭徐明 张伟兵 +1 位作者 马建明 苏志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0-60,共11页
利用近300年水灾资料序列及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和模糊聚类的方法,在数据库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及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本论文的主要进展是:提出区域洪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自然特性(水... 利用近300年水灾资料序列及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和模糊聚类的方法,在数据库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及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本论文的主要进展是:提出区域洪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自然特性(水文和地形)、社会经济(人口、GDP和土地面积)、洪水灾害(灾害场次和最大淹没面积)、减灾能力(防洪标准)4类特性指标;以县为区域洪水风险分析的基本单元,组成区域洪水灾害的10个影响因子和2400个县的分析样本,从而取得了宏观定量的区域洪水风险评价及洪水风险分区成果;采用历史水灾频率法界定了重点风险区边界,从而完成了以县为边界的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风险评价 洪水灾害 土地面积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经济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艳艳 刘树坤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灾害科学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灾害经济学的定义、中外灾害经济的研究现状、灾害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灾害经济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灾害 灾害经济 研究现状 基本原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志勇 李文学 张翠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6,9,共3页
对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利用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从非平衡输沙理论推导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河床冲淤特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即"相对大水冲刷、相... 对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利用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从非平衡输沙理论推导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河床冲淤特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即"相对大水冲刷、相对小水淤积"。按照来水来沙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对比关系,将河床冲淤分成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小水淤积区2个大区,或分为清水冲刷区(绝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小水冲淤临界区、相对小水淤积区、绝对小水淤积区5个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黄河下游 河道冲淤 河床演变 冲淤临界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0年我国特大旱灾的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谭徐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77-83,共7页
基于我国近500年历史旱灾资料,对其中持续特大干旱及旱灾个案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干旱虽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但若是大范围、全流域乃至多个流域的持续干旱,则会酿成大灾。如明崇祯年间的持续数年的特大旱灾造成了水源... 基于我国近500年历史旱灾资料,对其中持续特大干旱及旱灾个案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干旱虽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但若是大范围、全流域乃至多个流域的持续干旱,则会酿成大灾。如明崇祯年间的持续数年的特大旱灾造成了水源和粮食的极度消耗,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最终导致了朝代的更迭。本文以史为鉴,对我国现代面临的严峻的干旱缺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进而提出应将防范的重点集中在对社会影响极大的特大旱灾上,并且应当针对重旱、极旱的减灾对策及早研究和部署,行动越早就越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旱灾 中国 极旱个案分析 防灾减灾对策 气候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冲淤临界水沙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梁志勇 刘继祥 张厚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6-150,155,共6页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根据非饱和输沙理论导出了河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关系,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该水沙条件包括了洪水平均流量、含沙量...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根据非饱和输沙理论导出了河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关系,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该水沙条件包括了洪水平均流量、含沙量,给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上、花园口~高村、高村~艾山、艾山~利津4个河段在不同三黑小(三门峡、黑石关和小董3站)水沙组合情况下的冲淤关系,该临界水沙条件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决策以及黄河下游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洪水冲淤 河床演变 水库调度 水沙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基管涌微观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秋玲 刘昌军 +1 位作者 丁留谦 张顺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开展小尺寸模型试验,采用显微镜和数码成像系统对管涌土体进行局部放大摄录,通过常规观察试验现象和数字图像识别分析不同水头下管涌土体颗粒级配,分析了管涌发展过程中随水头变化的土体颗粒位移和流失规律,从宏观...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开展小尺寸模型试验,采用显微镜和数码成像系统对管涌土体进行局部放大摄录,通过常规观察试验现象和数字图像识别分析不同水头下管涌土体颗粒级配,分析了管涌发展过程中随水头变化的土体颗粒位移和流失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共同阐释了管涌发生、发展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堤基管涌发生、发展的微观颗粒流失过程与宏观现象一致,管涌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微观角度即表现为颗粒位移并流失的过程。通过微观颗粒位移与宏观管涌通道发展相结合分析,更深层次剖析了管涌发展的机理。本研究对于管涌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建立、提高管涌防治技术水平等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管涌 微观机理 颗粒流失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期岸滩崩塌有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延贵 匡尚富 黄永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0-97,共8页
结合洪水期堤岸渗透与崩塌的特点,以岸滩稳定分析为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崩滩与渗透险情的关系、洪水浸泡河岸及水位升降等对崩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岸滩崩塌对河岸堤基的渗透和渗透破坏(管涌、流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者推导了堤后... 结合洪水期堤岸渗透与崩塌的特点,以岸滩稳定分析为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崩滩与渗透险情的关系、洪水浸泡河岸及水位升降等对崩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岸滩崩塌对河岸堤基的渗透和渗透破坏(管涌、流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者推导了堤后(或堤脚)发生流土破坏的临界内滩宽度公式;洪水长期浸泡后,河岸土壤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河岸稳定系数减小;对于黏土岸滩,洪水迅速上涨期间,水压力对河岸的稳定是有利的,而洪水骤降时,河岸崩塌的几率增大;对于非黏土岸滩,洪水缓慢上涨期间,河岸稳定性变化不大,而洪水缓慢下降后,岸滩稳定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 渗透破坏 水位升降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学问题的弱可压缩模型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泽良 陶建华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从弱可压缩水动力学方程出发 ,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处理自由表面 ,建立了能够模拟有自由表面流动问题的定常、非定常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 ,模型采用浮湍流模型进行封闭 。
关键词 弱可压缩 自由表面 水动力学 坐标变换 对流扩散模型 浮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