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水系鱼类染色体组型研究——Ⅰ.(鱼句)亚科11种鱼的染色体数和组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雪 沈俊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报告了黑龙江水系鮈亚科8属11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认为鮈亚科鱼类的核型具有明显的属的特异性。其中条纹似白鮈、东北鳈、东北黑鳍鳈、兴凯颌须鮈、高体鮈、细体鮈和突吻鮈等7种鱼的核型为初次报道。
关键词 鲍亚科 染色体组型 黑龙江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茴鱼卵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索力 赵吉伟 +1 位作者 张颖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4-36,共3页
采用常规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对黑龙江茴鱼卵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茴鱼卵鲜样中粗蛋白含量31.57%、粗脂肪含量4.93%、粗灰分含量3.67%、水分含量56.53%;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天... 采用常规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对黑龙江茴鱼卵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茴鱼卵鲜样中粗蛋白含量31.57%、粗脂肪含量4.93%、粗灰分含量3.67%、水分含量56.53%;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天冬氨酸(Asp)、丙氨酸(Ala)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6.69%;游离氨基酸中,苏氨酸(Thr)、谷氨酸(Glu)、丝氨酸(Ser)、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57.35%。游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茴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草鱼胚胎及鲤鱼苗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健民 蔺玉华 李怀明 《水产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55-62,共8页
Hg、Cd、Cu、Zn四种重金属,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浓度为基数,配成超标5、10、20、50、100倍的单因子、双因子、三因子、四因子实验组。以水体染毒法对草鱼胚胎发育和鲤鱼苗进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 Hg、Cd、Cu、Zn四种重金属,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浓度为基数,配成超标5、10、20、50、100倍的单因子、双因子、三因子、四因子实验组。以水体染毒法对草鱼胚胎发育和鲤鱼苗进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均对鱼胚和鱼苗有致畸变和致死的毒性作用。其毒性强弱在超标倍数相同情况下顺序依次为:Cu>Zn>Cd>Hg。超标5倍的单因子重金属均影响鱼胚孵化。超标50倍以上绝大多数鱼胚(自原肠—鳔形成期)和鱼苗7天内致死率达100%。多因子重金属混合液比单因子都显示毒性加强。但有些因子混合液中也出现毒性减弱的拮抗现象。鱼苗对毒物比鱼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胚胎 鲤鱼苗 重金属 毒性试验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循环水养殖纯氧增氧设备的设计与增氧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惠文 曹广斌 +2 位作者 蒋树义 韩世成 陈中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3-568,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纯氧增氧设备,利用射流器将水和纯氧混合后射入混合罐中,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并设有未溶解氧气的回收装置。通过在线自动检测溶解氧的变化,对射流器的主要尺寸进行优选,确定理想尺寸。通过溶解氧... 介绍了一种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纯氧增氧设备,利用射流器将水和纯氧混合后射入混合罐中,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并设有未溶解氧气的回收装置。通过在线自动检测溶解氧的变化,对射流器的主要尺寸进行优选,确定理想尺寸。通过溶解氧的变化监测试验,证明了纯氧增氧比空气增氧具有更大的优势;通过对设备的氧气利用率和动力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进气流量下的变化规律,设备的氧气利用率可达87.18%,动力效率与进气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纯氧增氧设备 射流器 氧气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罗鱼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关海红 徐伟 +1 位作者 匡友谊 尹家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哲罗鱼Hucho taim en的消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和鳃耙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对哲罗鱼胃的形态、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进行了描述;测量了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 通过对哲罗鱼Hucho taim en的消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和鳃耙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对哲罗鱼胃的形态、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进行了描述;测量了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长;并计算了有关比值。结果表明:哲罗鱼的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消化道特点,口裂较大,口咽腔长/头长为0.62,,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69,食道、胃、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粘膜皱褶。具有不分叶肝脏和线型的胰脏。同时对消化道分段、摄食习性和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 消化系统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体鲟卵黄蛋白生化特性及合成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霍堂斌 张颖 +1 位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5,共9页
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从小体鲟鱼卵粗提液中,提纯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和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卵黄脂磷蛋白(含糖、磷和脂,等电点7.50)具有雌性特异性,分子量为144kD,由97.4kD和30kD的大小2个亚基组成。卵... 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从小体鲟鱼卵粗提液中,提纯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和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卵黄脂磷蛋白(含糖、磷和脂,等电点7.50)具有雌性特异性,分子量为144kD,由97.4kD和30kD的大小2个亚基组成。卵黄高磷蛋白(含糖、磷,等电点8.30)其分子量为66kD,其具有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7.6kD、16.8kD。制备卵黄脂磷蛋白兔抗血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年龄小体鲟的肝脏、肠、卵(Ⅱ—Ⅴ期卵巢)及血涂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小体鲟卵巢发育到Ⅳ期前,卵黄蛋白主要靠卵母细胞自身合成,这个时期内源性合成卵黄蛋白;当卵巢发育到Ⅳ期,卵母细胞自身不合成卵黄蛋白,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卵黄蛋白原,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被卵母细胞吸收后,裂解为卵黄蛋白,这个时期外源性合成卵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鲟 卵黄蛋白 生化特性 免疫组织化学 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鳕和大头鳕头颅骨骼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华华 高天翔 +2 位作者 武云飞 石振广 姜作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9-395,共7页
对江鳕 (L ota lota Linnaeus)和大头鳕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的头颅骨骼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2种鱼均有发达的鼻骨、额骨、后耳骨和鳞片骨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构成 ,犁骨上具齿 ,上枕骨与额骨相接 ,左右顶骨分离 ... 对江鳕 (L ota lota Linnaeus)和大头鳕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的头颅骨骼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2种鱼均有发达的鼻骨、额骨、后耳骨和鳞片骨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构成 ,犁骨上具齿 ,上枕骨与额骨相接 ,左右顶骨分离 ,无眶蝶骨、基蝶骨、伪头中骨和辅上颌骨。 2种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骨块的形状、大小差异及嵴的发达程度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鳕 大头鳕 头颅骨骼 骨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流前的大麻哈鱼消化系统发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关海红 刘伟 +2 位作者 赵春刚 陈军 尹家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3,共6页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放流前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胚胎期(水温为8~10℃)和胚后期(水温为9~11℃)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受精后第16天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及致密的小肝细胞团;受精后...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放流前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胚胎期(水温为8~10℃)和胚后期(水温为9~11℃)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受精后第16天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及致密的小肝细胞团;受精后第18天V型胃及口裂雏型形成,胰细胞出现;受精后第25天,肛门形成,消化道贯通;受精后第38天V型胃及胆囊发育形成;受精后第50天幽门盲囊出现;受精后第60天鱼体破膜,口能自由闭合,上、下颌及舌部出现早期齿,原始的胃腺细胞出现。破膜后第10天,消化道初步形成口咽腔、食道、V型胃、肠、肛门和幽门盲囊,仔鱼消化系统初步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破膜后第70天,卵黄完全被吸收,各消化器官和结构逐步发育。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器官逐步发育成熟,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哈鱼 消化系统 发生发育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唐玲 徐奇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7,共4页
在现代养殖业中,为了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动物的营养状况,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牛至作为一种挥发性油含量高的中草药,具有抗菌抗氧化的功能,
关键词 动物生产性能 牛至 机制 饲料添加剂 营养状况 药物残留 养殖业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鲟微卫星引物在三种鲟鱼及杂交子代的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涛 王念民 +4 位作者 佟广香 曲秋芝 齐茜 索力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利用12对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微卫星引物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 Brandt)及三种杂交鲟进行种间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湖鲟... 利用12对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微卫星引物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 Brandt)及三种杂交鲟进行种间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湖鲟微卫星引物在六种鲟鱼中有较高的通用性,有6对引物(50%)在6种鲟鱼中扩增出PCR产物,但仅有4对在6种鲟鱼中得到清晰可辨且有多态性的条带,可以直接用来分析几种鲟鱼的遗传多样性和进行杂交鲟的辅助育种工作。其中,位点LS-68在三种纯种鲟鱼中的等位基因大小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三种纯种鲟鱼的分子标记位点;位点AfuG112在除施氏鲟外的其他鲟鱼中都得到特异扩增产物,可以用于检测施氏鲟群体的纯度(施氏鲟无带,怎么能用来检测纯度),人工辅助育种的品种选择;位点AfuG122仅在三种杂交鲟中得到清晰可辨的条带,可以作为区分杂交种与纯种的分子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微卫星引物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白鱼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信海 蔺玉华 +2 位作者 姜秋俚 姜爱兰 翟秀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法,对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8种组织(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脾、肠和脑)的7种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卡拉白鱼的EST,LDH,MDH,ME,ADH,POD,SOD 7种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法,对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8种组织(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脾、肠和脑)的7种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卡拉白鱼的EST,LDH,MDH,ME,ADH,POD,SOD 7种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群体同工酶分析共记录23个基因座位,其中6个基因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百分数P为26.09%,等位基因总数为29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6,研究表明,卡拉白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白鱼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组织特异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鱼咀嚼器官胚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焕亮 李华 +1 位作者 翟宝香 刘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0-320,389-390,共11页
通过显微解剖、肉眼解剖、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和硬度值测定等方法,观察全长5.6—330mm青鱼标本370尾,描述了青鱼咽骨和咽齿形态发育和咽齿更换、固着规律的组织学特点及角质垫形态发育和组织学特点;论述了咽齿发育阶段和更换、固着... 通过显微解剖、肉眼解剖、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和硬度值测定等方法,观察全长5.6—330mm青鱼标本370尾,描述了青鱼咽骨和咽齿形态发育和咽齿更换、固着规律的组织学特点及角质垫形态发育和组织学特点;论述了咽齿发育阶段和更换、固着特点以及咀嚼器官发育与食性转化关系。为制定饲养青鱼生物学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咀嚼器官 发育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对维生素D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桐 徐奇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5,共4页
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和调节钙和磷代谢。文章对维生素D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鱼类对维生素D需要量等方面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为研制水产饲料中复合维生素的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维生素D 需要量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射流式增氧装置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惠文 曹广斌 +2 位作者 蒋树义 韩世成 陈中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利用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自行设计的射流式增氧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流场内部各个参数的分布图,揭示了混合管内部的流动状态,为射流式增氧机的参数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手段。通过对射流器仿真数据的分析,得出混合管与... 利用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自行设计的射流式增氧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流场内部各个参数的分布图,揭示了混合管内部的流动状态,为射流式增氧机的参数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手段。通过对射流器仿真数据的分析,得出混合管与喷嘴截面积比的最佳值为2.33,并通过增氧试验验证,证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增氧机 数值模拟 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鲤鱼诱食促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阎希柱 《水产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文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甜菜碱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在鲤鱼饲料中添加0.0、0.1、0.3、0.5、1.0%的甜菜碱,试验用鱼体重为75.2~82.7克,在1立方米的网箱中进行试验,试验期水温为18~24℃。结果表明,... 本文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甜菜碱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在鲤鱼饲料中添加0.0、0.1、0.3、0.5、1.0%的甜菜碱,试验用鱼体重为75.2~82.7克,在1立方米的网箱中进行试验,试验期水温为18~24℃。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的各组日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77、19.55、21.80、24.81%。添加甜菜碱的各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93、9.54、11.30、15.06%。0.3~1.0%甜菜碱的添加量对鲤鱼有显著的诱食促生长作用,并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从经济效益方面,0.3%的添加量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甜菜碱 诱食 促生长作用 饲料添加剂 饲料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鲤鱼诱食促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阎希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9,共2页
甜菜碱对鲤鱼诱食促生长的研究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阎希柱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鱼类营养学研究的深入,鱼用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采用,但作为鱼用饲料添加剂之一的诱食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 甜菜碱对鲤鱼诱食促生长的研究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阎希柱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鱼类营养学研究的深入,鱼用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采用,但作为鱼用饲料添加剂之一的诱食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甲基内酯,其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鲤鱼 生长 诱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鲫几种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伟 白庆利 《水产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文通过彩鲫与红鲫杂交、彩鲫的自交等,初步分析了彩鲫的几种性状遗传规律,了解了鱼类彩色与红色、尾鳍的分叉与正常、彩鲫体色的遗传规律,及彩鲫的闪光鳞、眼眶颜色与体色的相关性分析。为今后观赏鱼类的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彩鲫 性状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变化对蛤蟆通水库浮游植物种群动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作发 夏重志 +3 位作者 董祟智 徐杰 贺伦祖 王忠斌 《水产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48-54,共7页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置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置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并且与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9,r=0.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蟆通水库 水位 浮游植物 种群动态 冰封型大水面综合增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单性养殖技术研究(二)紫外辐射雌核发育结合雄激素营养法培育全雌虹鳟群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昭明 王丙乾 《鲑鳟渔业》 1991年第2期90-93,共4页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的药饵三个月,然后常规饲育,最后育成假雄鱼占74%的群体。用此假雄鱼与正常培育的雌鱼受精,产生了全雌后代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雌核发育二倍体技术 雄激素营养法 虹鳟鱼 单性养殖 雌性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抗寒育种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赵吉伟 刘刚 陆久韶 《黑龙江水产》 1998年第1期21-21,共1页
用促黄体生成素放素和地欧酮作催产剂,采用胸腔一次注射方法对日本引进的锦鲤和本地经多年选育的抗寒荷包红鲤进行杂交获得F1代,在网箱内暂养10天,获得5000尾乌仔,放入13亩左右的池塘内进行培育驯化,经四个多月的驯化培育,个体平均体重... 用促黄体生成素放素和地欧酮作催产剂,采用胸腔一次注射方法对日本引进的锦鲤和本地经多年选育的抗寒荷包红鲤进行杂交获得F1代,在网箱内暂养10天,获得5000尾乌仔,放入13亩左右的池塘内进行培育驯化,经四个多月的驯化培育,个体平均体重约75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抗寒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