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加工中的减菌处理对残存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玲玲 姚启洋 +1 位作者 郝淑贤 黄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187,共5页
为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减菌处理对残存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为实验菌株,先将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经过加热、冷冻、紫外线照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臭氧水浸泡处理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 为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减菌处理对残存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为实验菌株,先将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经过加热、冷冻、紫外线照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臭氧水浸泡处理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14h,定时取样测定菌液浓度,Baranyi方程构建生长模型,根据生长迟滞期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大小分析各种减菌处理方法对残存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0℃加热5min和30mg/kg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两种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迟滞期影响显著(p<0.01),分别为3.95h和2.62h,约为对照的2.6和2.0倍。60℃加热5min和18W紫外照射15min两种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1),分别为1.81logcfu/mL.h^(-1)和1.83logcfu/mL.h^(-1),约为对照的1.1倍。0.5mg/kg臭氧水浸泡10min和-18℃冷冻3d两种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菌处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玲玲 郝淑贤 吕彦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62-65,共4页
为了明确食用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以乳酸链球菌素、亚硝酸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丙酸钙为实验对象,确定临界生长质量浓度后,分别研究各防腐剂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规律,并比较部分防腐剂作用于对数... 为了明确食用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以乳酸链球菌素、亚硝酸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丙酸钙为实验对象,确定临界生长质量浓度后,分别研究各防腐剂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规律,并比较部分防腐剂作用于对数期和稳定期菌体时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迟滞期(Lag)的差异。结果表明:乳酸链球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培养前6h内菌数持续降低,由6.09(lg(CFU/mL))降至3.68(lg(CFU/mL)),15h左右才恢复到初始值。其余5种防腐剂均表现为抑菌作用,Baranyi方程分析各生长参数,结果显示μmax值均比无防腐剂的对照值低,其中焦亚硫酸钠作用后的μmax值最低为0.45h-1;Lag值则有升有降,其中山梨酸钾作用后的λ值最大为2.87h。将山梨酸钾和焦亚硫酸钠分别作用于对数期和稳定期菌体,发现作用于对数期菌体的μmax值均较稳定期菌体的低,尤其是焦亚硫酸钠作用时,对数期菌体的μmax值(0.45h-1)约为稳定期的(0.88h-1)一半,差异极显著(P<0.01);而两种防腐剂作用于对数期和稳定期菌体时λ值的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防腐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