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感染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峰 佟利惠 +4 位作者 杨敏 王珊珊 刘楠 孙永 周德庆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0,共8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牡蛎可通过滤食作用富集海水和环境中污染的NoV,是NoV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倾向于食用生的或轻微烹煮的牡蛎,导致NoV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与牡蛎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中,约50%由No...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牡蛎可通过滤食作用富集海水和环境中污染的NoV,是NoV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倾向于食用生的或轻微烹煮的牡蛎,导致NoV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与牡蛎相关的食源性疾病中,约50%由NoV引起。荧光定量PCR是检测NoV的主要方法,但其不能有效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NoV。由于NoV难以在体外培养,致使评估NoV灭活方法的有效性存在困难。猪胃黏蛋白(Porcine gastric mucin, PGM)及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PMA)等核酸嵌入剂与qPCR结合的方法在检测感染性NoV中显现出应用潜力。牡蛎中NoV的消减方式多为超高压处理,400 MPa及以上的压力可使NoV大量灭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牡蛎[主要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和熊本牡蛎(C. sikamea)]中NoV的污染状况、富集机制、检测方法以及超高压处理消减NoV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建立牡蛎中NoV有效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诺如病毒 定量检测 超高压消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脂肪氧化产生的活泼羰基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楠 崔柯鑫 +6 位作者 孙永 王珊珊 杨敏 孙国辉 王明丽 王大军 周德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66-473,共8页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脂肪酸氧化会产生活泼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RCCs与炎症、衰老、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密切相关,在食品科学和药物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地重视。RCCs生物反应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共价修饰蛋白...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脂肪酸氧化会产生活泼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RCCs与炎症、衰老、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密切相关,在食品科学和药物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地重视。RCCs生物反应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共价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形成加合物,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文章综述了活泼羰基化合物的种类和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及以4-羟基-反式-2-壬烯醛(HNE)、4-羟基己烯醛(HHE)为代表的活泼羰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饮食暴露量和控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食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活泼羰基化合物的消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泼羰基化合物 食品 检测方法 控制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海带提取物中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苗钧魁 张雅婷 +3 位作者 张圣国 郑志红 王致鹏 王海英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在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加工领域,生物酶解法已成为理想的化学法替代工艺。为评估化学、酶解和酶解发酵联合工艺的提取效果,对3种海带提取物中的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含量以及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间羟基二苯法... 在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加工领域,生物酶解法已成为理想的化学法替代工艺。为评估化学、酶解和酶解发酵联合工艺的提取效果,对3种海带提取物中的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含量以及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间羟基二苯法测定海藻酸盐质量百分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海藻酸寡糖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植物激素含量。结果显示,化学提取法获得的海带提取物的海藻酸寡糖提取率最低(41.99%),分子量约为200~400 D,而酶解提取法和酶解发酵联合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率分别为90.75%和82.21%,分子量为200~1600 D。吲哚乙酸(IAA)是3种提取物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植物激素(2.64~64.59 ng·g^(-1)),其次为茉莉酸(JA,0.05~13.09 ng·g^(-1))。酶解发酵联合法海带提取物的植物激素浓度高于其他2种提取物。综合比较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提取率,酶解发酵联用工艺比传统化学工艺和酶解工艺更适用于农用海带提取物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提取物 海带 酶解 植物激素 海藻酸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提取物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英 郑志红 +5 位作者 丛海花 陶传涛 李振兴 王金凤 雷惠雯 张杰 《河北渔业》 2022年第9期9-14,共6页
为研究海藻提取液对水培生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提取液(S-300、S-500、S-800)对水培生菜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测定水培生菜的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S-500组水培生菜的株高、茎粗及最大... 为研究海藻提取液对水培生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用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提取液(S-300、S-500、S-800)对水培生菜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测定水培生菜的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S-500组水培生菜的株高、茎粗及最大根长均高于CK组(P>0.05),叶片数目显著高于CK组(P<0.05);根冠比显著高于CK组17.2%(P<0.05);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Vc含量及花青素含量分别比CK组高37.2%、27.3%、75.2%和131.1%(P<0.05),硝酸盐含量相比CK组降低19.5%;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分别提高29.3%、20.8%和91.8%;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136.6%和130.4%。综上,海藻提取液对水培生菜生长发育、品质特征及抗氧化酶活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稀释500倍的海藻提取液对水培生菜促生长及品质提高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水培 生菜 叶绿素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柯鑫 孙永 +7 位作者 佟利惠 于莹 张晋 王明丽 付运红 周德庆 王大军 刘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水产品脂肪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以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为原料,采用热风干制、冷风干制和传统自然晾晒法制得对应实验组样品。测定了原料和不同实验组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pH、脂肪含量... 为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水产品脂肪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以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为原料,采用热风干制、冷风干制和传统自然晾晒法制得对应实验组样品。测定了原料和不同实验组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pH、脂肪含量、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结果显示:三种干制方式制得的样品的水分质量分数均在30%左右;pH始终保持在6以上;冷风干制组的AV、POV和MDA含量整体较低(P<0.05);热风干制组中脂肪含量下降最多,AV含量最高,POV和MDA含量显著低于自然晾晒组(P<0.05);自然晾晒组中AV含量最低,POV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干制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显著(P<0.05),其中自然晾晒组下降最为明显。原料和干制样品中共检出了8大类12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醇类和酯类构成。经主成分分析3个主成分对风味的累计贡献率达99.9%,其中自然晾晒组的总体评分最高。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的脂肪氧化程度和风味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自然晾晒组风味更佳。本研究为传统的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转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蓝点马鲛 脂肪氧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干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