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需要量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明 任春 +5 位作者 文华 吴凡 杨长庚 刘伟 田娟 周梦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62-396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和糊精等为主要饲料原料,配制维生素B_2含量分别为0.4、2.6、5.4、10.8、20.4、39.7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9.5±0....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和糊精等为主要饲料原料,配制维生素B_2含量分别为0.4、2.6、5.4、10.8、20.4、39.7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9.5±0.9)g的吉富罗非鱼10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肝脏维生素B_2含量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先呈线性增加,在达到10.8 mg/kg后趋于稳定,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10.8、20.4、39.7 mg/kg组脏体比显著高于0.4、2.6 mg/kg组(P<0.05);10.8、20.4、39.7 mg/kg组肝体比显著高于0.4 mg/kg组(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水分含量以5.4 mg/kg组最低,显著低于除39.7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39.7 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除5.4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全鱼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肌肉和肝脏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中维生素B_2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20.4 mg/kg后趋于稳定;0.4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折线模型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最大肝脏维生素B_2蓄积量时,其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分别为10.2和19.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维生素B2 需要量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需要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凡 任春 +6 位作者 文华 蒋明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喻丽娟 陆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81-17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维生素B6含量分别为0.3(对照组)、2.7、5.4、10.1、20.5和39.8 mg/kg的6种纯化饲料,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B6含量的升高(0.3~10.1 mg/kg),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并在饲料中维生B6含量达到10.1 mg/kg后趋于稳定;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 mg/kg组(P<0.05);5.4和20.5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7、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 mg/kg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5.4、39.8 mg/kg组(P<0.05);5.4、10.1和20.5 mg/kg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和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0.5和39.8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9.8 mg/kg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20.5和39.8 mg/kg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5.4 mg/kg组(P<0.05)。综上,以增重率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初始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分别为9.22和10.1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维生素B6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醇对胭脂鱼生长、体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蒋明 张志强 +5 位作者 文华 杨长庚 吴凡 刘伟 田娟 周梦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饲料中肌醇的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肌醇含量增加,胭脂鱼幼鱼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300 mg/kg组时达到稳定;饲料肌醇对全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肌肉脂肪含量在300 mg/kg组时显著低于未添加组;饲料中肌醇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显著性影响;饲料中肌醇(<150 mg/kg)不足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补充310.3 mg/kg的肌醇时,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肌醇 生长性能 体成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