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流共同作用下渔港围油栏升迁与转动运动试验研究
1
作者 雷鹏 《河北渔业》 2025年第4期5-7,共3页
为给渔港工程中围油栏设计与选型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水池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开展渔港围油栏运动特性研究,分析水流、波高、波周期对围油栏升迁与转动运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波浪是影响围油栏升迁和转动运动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在波... 为给渔港工程中围油栏设计与选型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水池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开展渔港围油栏运动特性研究,分析水流、波高、波周期对围油栏升迁与转动运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波浪是影响围油栏升迁和转动运动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在波流共同作用下,波高对围油栏升迁和转动运动有促进作用,波周期有抑制作用,围油栏升迁和转动运动响应幅值基本同波高和波周期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池物理模型试验 渔港围油栏 升迁与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立华 孙璐 +5 位作者 孙英泽 葛常水 黄其泉 徐硕 刘树 肖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1-206,共6页
根据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建设要求,从渔业数据特点和需求分析出发,全面阐述渔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包括:渔业科学数据共享涉及的标准体系建设、元数据设计、数据库建设、共享平台网络系统开发技术以及... 根据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建设要求,从渔业数据特点和需求分析出发,全面阐述渔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包括:渔业科学数据共享涉及的标准体系建设、元数据设计、数据库建设、共享平台网络系统开发技术以及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对今后数据平台建设的数据定向服务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出建设思路,对提升渔业信息服务水平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共享技术 个性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鲁峰 王立华 徐硕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3期57-70,共14页
渔业科学数据是在渔业科技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在农业、海洋和经济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渔业科学数据中心作为渔业科学数据管理和应用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渔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池,... 渔业科学数据是在渔业科技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在农业、海洋和经济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渔业科学数据中心作为渔业科学数据管理和应用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渔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池,也是国家制定渔业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技术助推器,对提升渔业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升渔业科学数据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对渔业科学数据资源的保存、管理、共享及深入挖掘,本文以渔业科学数据的应用需求为背景,分析了渔业科学数据的特点、来源以及应用场景。结合当下渔业领域科技创新对科学数据的需求,明确了渔业科学数据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围绕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等内容,设计了渔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架构,给出了多源异构渔业数据存储与融合平台,渔业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渔业科学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路线。从数据汇交、体系建设、标准规范、共享服务模式、人才培养、绿色节能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渔业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从而保障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充分发挥渔业科学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具体开展渔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科学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融合 数据挖掘 云计算 科学数据 大数据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装备与工程研究进展(2009) 被引量:1
4
作者 谷坚 徐皓 王刚 《现代渔业信息》 2010年第7期5-9,共5页
文章概述了我国海洋渔业装备与工程领域2009年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岸网箱设施与工程、节能渔船和渔具、渔具材料技术以及人工鱼礁等方面开展的重大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海洋渔业装备 离岸网箱 渔船 渔具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研究进展(2009) 被引量:3
5
作者 谷坚 徐皓 王刚 《河北渔业》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概述了中国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2009年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循环水养殖设施工程、池塘生态化养殖工程和渔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领域开展的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和研究结果,总结了2009年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方面的主... 概述了中国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2009年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循环水养殖设施工程、池塘生态化养殖工程和渔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领域开展的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和研究结果,总结了2009年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方面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工程 循环水 池塘 生态工程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位置的跨领域渔业科学数据推荐算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庆朝 徐硕 +1 位作者 陈孟婕 王立华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由于渔业科学数据资源分散、数据关系混乱、数据与用户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传统推荐算法结果准确性不高,难以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渔业科学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算法。在传统的用户—物品领域之外引入地理位置信... 由于渔业科学数据资源分散、数据关系混乱、数据与用户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传统推荐算法结果准确性不高,难以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渔业科学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推荐算法。在传统的用户—物品领域之外引入地理位置信息,结合位置—物品领域,形成跨领域的推荐算法。通过计算IP与用户浏览记录之间的关系,将地理位置信息融入到推荐算法中,并构建一套完整的推荐系统,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结果显示:在推荐数据为10条时,相较于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基于地理位置的跨领域推荐算法在预测准确率、平均击中率上分别提高了9.7%和3.9%;弥补了传统推荐算法没有考虑渔业科学数据本身蕴含的地理位置信息的缺陷,提高了推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领域 地理位置 推荐算法 渔业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治理与应用服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沐涵 徐硕 +3 位作者 刘慧媛 鲁峰 王宇 李奥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年第2期99-107,共9页
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是指从事远洋渔业科研工作和生产活动中采集的基础性数据,对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渔业资源管理、气象预报、水域利用、区划管理和远洋渔船生产作业指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远洋渔业科学数据的组织、治理和应用... 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是指从事远洋渔业科研工作和生产活动中采集的基础性数据,对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渔业资源管理、气象预报、水域利用、区划管理和远洋渔船生产作业指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远洋渔业科学数据的组织、治理和应用对实现我国远洋渔业现代化发展和维护自身海洋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合理、高效和完善的远洋渔业数据治理模型可以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重建历史状态和跟踪预测变化。针对目前我国远洋渔业科学数据存储管理分散、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本文以推进远洋渔业信息化建设和具体业务需求为出发点,对多源数据集成与融合、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治理、数据仓库构建和数据应用服务模式展开研究,提出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治理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远洋渔业科学数据信息挖掘和应用主题探索,为远洋渔业科学数据的监管政策、用户需求和服务模式提供载体,提高了远洋渔业科学数据的利用效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数据应用服务的范例,设计实现了远洋渔业综合服务平台,有效验证了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治理在数据监管服务方面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研究通过远洋渔业科学数据治理模型的建立指导数据应用的具体服务实践,并为下一步开展海洋科学数据互联共享和标准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渔业 科学数据 数据治理 数据应用 数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薛沐涵 刘慧媛 +1 位作者 鲁峰 蒋庆朝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29-37,共9页
渔业科学观测数据是渔业日常观测工作中积累的基础性数据,它直接反映了渔业科学观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渔业资源评估、捕捞生产、生态环境、加工养殖、病害防治和管理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保存、开发应用价值,渔业科学... 渔业科学观测数据是渔业日常观测工作中积累的基础性数据,它直接反映了渔业科学观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渔业资源评估、捕捞生产、生态环境、加工养殖、病害防治和管理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保存、开发应用价值,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分类、共享和应用对推动渔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和提高科学数据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渔业科学观测数据方面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进展与成果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数据资源各自孤立、信息缺乏共享、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提升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能力和数据利用价值,本文以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共享与应用需求为背景,基于数据分类、共享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模式、大数据分析、典型应用等方法,对数据资源结构、共享体系构建和应用服务分析展开研究,梳理了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标准化结构,提出了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共享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了渔业科学观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加强了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资源整合和汇聚处理。渔业科学观测数据是支撑渔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本研究对共享服务内容和数据应用提出合理建议,为充分发挥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开展渔业科学观测数据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科学观测数据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汇聚 数据共享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小尺度多船并排锚泊横摇运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一艳 熊玉章 +2 位作者 安旭婷 于德双 王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双船、三船和四船并排锚泊时各船的运动量,并与单船艏艉锚泊情况进行了对比,重点分析了横浪作用下各船的横摇运动规律,探究了波浪周期和并排锚泊船数对多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船并排锚泊时...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双船、三船和四船并排锚泊时各船的运动量,并与单船艏艉锚泊情况进行了对比,重点分析了横浪作用下各船的横摇运动规律,探究了波浪周期和并排锚泊船数对多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响应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双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响应同单船相比减少了40%~50%;三船和四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响应同单船相比减少50%~60%,四船并排锚泊时横摇运动响应减小的幅度与三船并排时相比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渔船 多船并排艏艉锚泊 横摇运动响应 并排锚泊船数 波浪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流作用下多船并排锚泊运动量和锚泊力研究
10
作者 孙一艳 熊玉章 +3 位作者 李醒 于德双 王刚 刘昌凤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8,共12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波浪和水流单独和联合作用下,小尺度渔船单船艏艉锚泊和多船并排艏艉锚泊时各船的运动量和锚泊力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90°横浪横流和0°顺浪顺流两个方向锚泊时流对各船运动量和锚泊力的影响程度。研究...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波浪和水流单独和联合作用下,小尺度渔船单船艏艉锚泊和多船并排艏艉锚泊时各船的运动量和锚泊力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90°横浪横流和0°顺浪顺流两个方向锚泊时流对各船运动量和锚泊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90°浪流作用时单船的横摇角度同纯浪作用时相比减少30%~60%,多船时各船横摇角度减少10%~70%;当波浪入射周期接近单船横摇周期时,浪流作用下单船的锚泊力约为纯浪作用结果的1.11倍,且随着波浪入射周期的继续增大,流的影响明显增大。0°浪流作用时,并排锚泊渔船各船的纵摇角度同纯浪作用相比减少20%~40%,而各船锚泊力则为纯浪作用结果的1.6~10.0倍,但仍小于90°浪流作用时的对应值。因此,当港内存在浪流同向作用时,建议尽量以0°方向并排锚泊渔船;如果确需90°方向锚泊时,应加强迎浪侧和背浪侧渔船的缆绳强度并关注背浪侧渔船的运动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船并排锚泊 物理模型试验 浪流单独和联合作用 运动量 锚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侨 李斌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有助于推动渔港经济区发展。在深入了解目前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代表性渔港经济区投融资和运营情况,分析不同投资主体的主要关切和不同... 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有助于推动渔港经济区发展。在深入了解目前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代表性渔港经济区投融资和运营情况,分析不同投资主体的主要关切和不同投融资模式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适用性,探索研究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具体的创新模式,包括创新政策保障吸引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创新贷款和税收政策吸引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创新管理制度吸引社会企业完全投资渔港经济区建设、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模式、创新地方国有平台企业投资主导的投资模式、创新大型国有企业投资模式以及推动融资租赁创新业务支持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经济区 投融资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港工程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刚 孙一艳 陈丁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随着国家对沿海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和现代化渔港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亟须开展渔港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推进渔港现代化和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该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渔港在防灾减灾、工程模拟、渔... 随着国家对沿海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和现代化渔港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亟须开展渔港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推进渔港现代化和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该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渔港在防灾减灾、工程模拟、渔港软基处理及防波堤码头新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达国家在渔港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防灾减灾、环境保护、自然协调型渔港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探讨了中国渔港及防灾减灾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规划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设施建设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工程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港码头工程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龙 刘年飞 +1 位作者 王洪有 陈自荣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6,共3页
通过实际工程应用研究,提出了构建海域水下振冲桩复合地基的实施步骤方法和技术措施。工程竣工后经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关键词 碎石桩 复合地基 地基承载力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救援的动态通信链路下海洋渔业船舶协同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硕 王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765,共7页
为了解决海洋渔业船舶在海上通信链路不稳定的问题,针对救援船只的通信特点,引入图论知识,将救援船及遇难渔船视为图中节点、船只间的通信链路连接关系视为图的边,采用联合连通通信拓扑图构建通信链路,发现该途径可以降低海上救援任务... 为了解决海洋渔业船舶在海上通信链路不稳定的问题,针对救援船只的通信特点,引入图论知识,将救援船及遇难渔船视为图中节点、船只间的通信链路连接关系视为图的边,采用联合连通通信拓扑图构建通信链路,发现该途径可以降低海上救援任务中对船只间通信链路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救援船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即利用图的拉普拉斯矩阵将船只间的位置误差构建为整体误差系统,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分析准确定位,保证救援船成功到达遇难渔船位置。最后,对不同初始位置和不同联合连通通信拓扑场景下渔船救援通信进行仿真模拟,证实所提出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为提高海上渔船救援准确性和成功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船舶 动态通信链路 协同控制 渔船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技术在我国水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洋 杨光 +1 位作者 黄圣伟 曲坤 《中国水产》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2010年的产量约为5400万吨左右,近20年来水产品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在我国农业中的贡献率很大;水产品出口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11年水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3%,我国已超过美...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2010年的产量约为5400万吨左右,近20年来水产品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在我国农业中的贡献率很大;水产品出口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11年水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3%,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业 冰温技术 水产品产量 农产品出口 应用 贮藏保鲜技术 水产品贸易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梯级水坝对长江上游重要支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綦江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筱芹 吴开阳 +9 位作者 倪达富 杨丽亚 鲁桃秀 张连博 邓华堂 吴彤飞 何荣超 付梅 姚维志 吕红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65-8883,共19页
为了探究梯级水坝对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中不同鱼类的阻隔效应,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于2021年5月对綦江9个区段鱼类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比对,探讨了eDNA技术在长江水系鱼类监... 为了探究梯级水坝对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中不同鱼类的阻隔效应,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于2021年5月对綦江9个区段鱼类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比对,探讨了eDNA技术在长江水系鱼类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基于eDNA技术在綦江中共检测到鱼类7目16科49属59种。其中,鲤形目41种,占比69.49%;珍稀特有鱼类12种,占比20.34%。通过传统渔业资源调查方法共监测到鱼类7目17科64属92种。两种调查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綦江中共有鱼类96种,其中55种为共同调查到的鱼类,占比57.29%。此外,基于eDNA技术检测到的59种綦江鱼类,按照下游至上游次序呈现如下趋势:(1)不同区段的鱼类物种多样性阶梯式降低;(2)各采样点与全流域间的鱼类物种相似性阶梯式降低;(3)喜流水鱼类与喜静缓流鱼类物种数之间的比值,以及洄游性鱼类的物种数量及其所占比例逐渐减小;(4)各区段底层鱼类的物种数量百分比逐渐减小,而中上层和中下层鱼类的物种数量百分比逐渐增大。研究表明水坝的长期阻隔对綦江中鱼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且梯级水坝造成的影响较单个水坝更加严重;梯级水坝对喜流水、洄游性鱼类以及底层鱼类(包括多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有较明显的阻隔效应。在现有研究基础和背景条件下,认为如果用于物种注释的本地数据库已充分完善,将eDNA技术应用于长江水系的鱼类监测总体可行;否则,在监测过程中应将eDNA技术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方法进行适当结合,进而有效提高调查结果的全面性与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梯级水坝 环境DNA 綦江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水产养殖区土质现状及研究分析
17
作者 杨光 张孝华 《中国水产》 2016年第8期103-106,共4页
淡水养殖池塘塘基土具有地域差异性。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水产养殖区淡水池塘的土质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土层中的填土、黏土或粉土中的含水量一般较高。北方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区淡水池塘一般具有较湿较软、压缩性较高、强度低等特性... 淡水养殖池塘塘基土具有地域差异性。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水产养殖区淡水池塘的土质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土层中的填土、黏土或粉土中的含水量一般较高。北方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区淡水池塘一般具有较湿较软、压缩性较高、强度低等特性,其中的黏性土多属于软土中的淤泥质黏土,且分布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区 土质 淡水池塘 养殖池塘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差异性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渔港消防设施设备配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明英 李醒 +1 位作者 王娜 王刚 《河北渔业》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对我国沿海渔港消防设施设备配备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渔港存在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不完善、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设计缺乏标准等问题,为便于分析,将沿海渔港分为河道(狭长)型渔港和海湾(大水域)型渔港两种类型,提出两种... 在对我国沿海渔港消防设施设备配备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渔港存在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不完善、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设计缺乏标准等问题,为便于分析,将沿海渔港分为河道(狭长)型渔港和海湾(大水域)型渔港两种类型,提出两种不同类型渔港的火灾处理流程、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配备要求和相关技术参数,从合理设计渔港消防系统、加强渔港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推动渔港智慧消防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培训等方面给出了加强渔港消防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为沿海渔港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及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渔港 消防设施设备 配备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产养殖设施内温湿度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炳烨 杨光 《中国水产》 2020年第10期86-89,共4页
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鱼类生长发育重要的因子之一,湿度会影响水体中的溶氧量以及水产养殖设施内部环境等。为给养殖水产品种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本研究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水产养殖设施内温度和湿度,探究室内温度与湿度关系,进而探索出有... 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鱼类生长发育重要的因子之一,湿度会影响水体中的溶氧量以及水产养殖设施内部环境等。为给养殖水产品种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本研究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水产养殖设施内温度和湿度,探究室内温度与湿度关系,进而探索出有效改善养殖设施内环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养殖设施 环境温度 溶氧量 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 养殖水产品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水产养殖车间热湿分布及控制策略
20
作者 李炳烨 杨光 +4 位作者 张连博 杜金宇 王聪聪 张一冰 张岩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共12页
水产养殖车间高湿度环境易降低车间工程和设施使用寿命。为冬季水产养殖车间提供温湿度联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车间湿度以及通风系统运行能耗,本研究对水产养殖车间试验平台进行热湿环境数值模拟,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物理模型的准确性,并... 水产养殖车间高湿度环境易降低车间工程和设施使用寿命。为冬季水产养殖车间提供温湿度联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车间湿度以及通风系统运行能耗,本研究对水产养殖车间试验平台进行热湿环境数值模拟,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物理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实际水产养殖车间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结合供暖3种工况下车间内温湿度分布和结露状态进行研究,提出热湿控制策略,使水产养殖车间相对湿度降低至60%~80%。结果显示:机械通风可以有效降低车间内湿度,减少车间内壁面结露状况;机械加热通风结合供暖情况下,室内温度均匀提升,仅在夜间开启机械加热通风,有效降低车间湿度,并且降低运行成本;无供暖情况下,间歇机械通风23 min可达到除湿效果并且能耗较低;仅有机械加热通风情况下,采用热湿空气全热回收,热回收效率可达到71.7%,不仅降低车间湿度,并且明显降低运行能耗。该研究为工厂化养殖车间空调系统除湿节能设计以及温湿度智能化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 数值模拟 工厂化养殖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