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螯肉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及产地判别研究
1
作者
唐静
薛竣仁
+3 位作者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为了解同一水系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一步探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并探索矿质元素对中华绒螯蟹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选择湖南省大通湖,安徽省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
为了解同一水系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一步探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并探索矿质元素对中华绒螯蟹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选择湖南省大通湖,安徽省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段(野生),江苏省溱湖、石臼湖等长江中下游共7个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取其单侧螯肉为样,经清洗、烘干、研磨、消解、定容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样品进行了21种矿质元素测定,并筛选其中稳定存在于所有样本中的Na、Mg、Al、K、Ca、Mn、Cu、Zn、Sr、Ba、Fe等11种矿质元素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7个产地中华绒螯蟹螯肉中主要含有Na、Ca、K、Mg等4种矿质元素,其余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少。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7个产地中华绒螯蟹体内矿质元素组成存在产地差异,产地间的判别准确率达93.9%,已具有产地判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矿质元素
螯肉
营养评价
产地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鲤幼鱼耳石荧光化合物和锶复合标记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探究鱼类增殖放流标记过程中进行荧光物质和锶复合标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鲤幼鱼作为供试鱼,采用200 mg/L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和80 mg/L SrCl_(2)·6H_(2)O混合溶液浸泡2 d进行标记,以未标记鲤幼鱼作对照,采...
为了探究鱼类增殖放流标记过程中进行荧光物质和锶复合标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鲤幼鱼作为供试鱼,采用200 mg/L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和80 mg/L SrCl_(2)·6H_(2)O混合溶液浸泡2 d进行标记,以未标记鲤幼鱼作对照,采集鲤幼鱼的矢耳石、微耳石和星耳石进行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标记组鲤幼鱼的3类耳石上均产生了可明显识别的ALC标记环和Sr标记区,标记率为100%;不同耳石类型的ALC和Sr标记强度不同,在蓝色激发光下,耳石ALC标记总体观察效果较好,以星耳石上ALC标记环最为清晰,而微耳石上Sr标记的效果最好,证实了荧光-Sr复合标记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基于标记效果的显著性和标本前处理的便利性综合考虑,建议首选星耳石作为鲤幼鱼荧光-Sr复合标记相关检测的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
耳石
增殖放流
复合标记
荧光物质
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背甲几何形态的产地差异
3
作者
唐静
薛竣仁
+3 位作者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的产地差异性,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长江水系湖南大通湖,安徽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段,江苏溱湖、石臼湖7个产地的中华绒螯蟹背甲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选...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的产地差异性,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长江水系湖南大通湖,安徽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段,江苏溱湖、石臼湖7个产地的中华绒螯蟹背甲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选取原则提取背甲的35个特征地标点数据系统,并将其标准化获得此7个产地蟹的平均型,再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形态变异矢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上述标准化数据开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省间和省内各不同产地间蟹的背甲形态均存在差异;与平均形比较,除无为野生蟹无明显变化外,安徽省3个产地蟹背甲额齿和侧齿更尖长,M型花纹变小,背甲后缘缩小;其余3个产地背甲额齿和侧齿变短,M型花纹变大,背甲后缘变宽大。雌、雄蟹个体产地间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100%。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背甲几何形态测量学法可为精细尺度产区中华绒螯蟹原产地溯源及保护提供更为便捷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几何形态测量学
地标点
产地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螯肉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及产地判别研究
1
作者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
渔业
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微化学研究室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24JBFR07)
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补充项目(HX2021509300)。
文摘
为了解同一水系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一步探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并探索矿质元素对中华绒螯蟹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选择湖南省大通湖,安徽省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段(野生),江苏省溱湖、石臼湖等长江中下游共7个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取其单侧螯肉为样,经清洗、烘干、研磨、消解、定容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样品进行了21种矿质元素测定,并筛选其中稳定存在于所有样本中的Na、Mg、Al、K、Ca、Mn、Cu、Zn、Sr、Ba、Fe等11种矿质元素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7个产地中华绒螯蟹螯肉中主要含有Na、Ca、K、Mg等4种矿质元素,其余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少。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7个产地中华绒螯蟹体内矿质元素组成存在产地差异,产地间的判别准确率达93.9%,已具有产地判别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矿质元素
螯肉
营养评价
产地判别
Keywords
Chinese mitten crab
mineral element
chela meat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rigin discrimination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鲤幼鱼耳石荧光化合物和锶复合标记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邱晨
姜涛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
渔业
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微化学研究室
沅江市南大膳镇人民政府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7-61,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JBFM06)
农业农村部农业财政专项(CJDC-2017-22)。
文摘
为了探究鱼类增殖放流标记过程中进行荧光物质和锶复合标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鲤幼鱼作为供试鱼,采用200 mg/L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和80 mg/L SrCl_(2)·6H_(2)O混合溶液浸泡2 d进行标记,以未标记鲤幼鱼作对照,采集鲤幼鱼的矢耳石、微耳石和星耳石进行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标记组鲤幼鱼的3类耳石上均产生了可明显识别的ALC标记环和Sr标记区,标记率为100%;不同耳石类型的ALC和Sr标记强度不同,在蓝色激发光下,耳石ALC标记总体观察效果较好,以星耳石上ALC标记环最为清晰,而微耳石上Sr标记的效果最好,证实了荧光-Sr复合标记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基于标记效果的显著性和标本前处理的便利性综合考虑,建议首选星耳石作为鲤幼鱼荧光-Sr复合标记相关检测的靶样本。
关键词
鲤
耳石
增殖放流
复合标记
荧光物质
锶
Keywords
Cyprinus carpio
otolith
release for stock enhancement
combining mark
fluorescent compound
strontium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背甲几何形态的产地差异
3
作者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
渔业
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微化学研究室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85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1XT0704)
无锡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5-17034)。
文摘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形态特征的产地差异性,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长江水系湖南大通湖,安徽黄陂湖、沱湖、女山湖、无为长江江段,江苏溱湖、石臼湖7个产地的中华绒螯蟹背甲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选取原则提取背甲的35个特征地标点数据系统,并将其标准化获得此7个产地蟹的平均型,再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形态变异矢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上述标准化数据开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省间和省内各不同产地间蟹的背甲形态均存在差异;与平均形比较,除无为野生蟹无明显变化外,安徽省3个产地蟹背甲额齿和侧齿更尖长,M型花纹变小,背甲后缘缩小;其余3个产地背甲额齿和侧齿变短,M型花纹变大,背甲后缘变宽大。雌、雄蟹个体产地间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100%。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背甲几何形态测量学法可为精细尺度产区中华绒螯蟹原产地溯源及保护提供更为便捷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几何形态测量学
地标点
产地
溯源
Keywords
Eriocheir sinensis
geometric morphometric analysis
markers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分类号
S968.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螯肉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及产地判别研究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水产科技情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鲤幼鱼耳石荧光化合物和锶复合标记研究
邱晨
姜涛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湖南农业科学》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背甲几何形态的产地差异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