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动物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基因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奕凡 陶易凡 +1 位作者 朱昊俊 强俊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2期20-26,共7页
简述了水产动物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基因的研究现状、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指出,ELOVL家族包含多种延伸酶,每种ELOVL均表现出不同的底物偏好性、时空表达以及功能特点。ELOVL6作为维持鱼体内脂肪酸稳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到饮食... 简述了水产动物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基因的研究现状、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指出,ELOVL家族包含多种延伸酶,每种ELOVL均表现出不同的底物偏好性、时空表达以及功能特点。ELOVL6作为维持鱼体内脂肪酸稳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到饮食、激素及不同脂肪源等因素的调控,其促进了脂肪酸的合成,控制了多种代谢类综合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出,应对ELOVL6精确的生理功能、生物学作用以及在不同水产动物中特有的结构、分布、独特功能及疾病发生机理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 基因功能 脂代谢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乳酸菌抑菌作用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凯 朱璐丹 +4 位作者 谭宏亮 黄东宇 习丙文 潘良坤 谢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5,共8页
该研究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对2株乳酸菌[乳酸菌S60(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S7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开展了常规生化检测、药敏实验、体外抑菌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了其作为渔用益生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 该研究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对2株乳酸菌[乳酸菌S60(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S7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开展了常规生化检测、药敏实验、体外抑菌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了其作为渔用益生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株乳酸菌均能在pH为4.5和0.1%的胆盐环境中存活,对水产动物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菌物质分析结果显示,其有效抑菌物质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类相关。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2株乳酸菌无分解明胶和溶血的能力。死亡统计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高达1.0×10^9 CFU·mL^-1的活菌腹腔注射攻毒并未引起实验鱼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严重死亡和机体损伤。可见2株乳酸菌作为口服益生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耐药特性研究表明,2株乳酸菌对所用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唑耐受能力强,对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敏感。因此,2株乳酸菌的应用需要注意管理过程中药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益生特性 安全性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辅酶A硫酯酶11基因(ACOT11)及其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 强俊 +1 位作者 徐跑 陶易凡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酰基辅酶A硫酯酶(ACOTs)是一类催化脂肪酰基辅酶A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FFA)和辅酶A(CoA)的酶。这类酶通过维持细胞内的FFA、脂肪酰基辅酶A以及CoA的适当水平在脂质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ACOT11作为ACOTs家族成员之一,对温度和摄... 酰基辅酶A硫酯酶(ACOTs)是一类催化脂肪酰基辅酶A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FFA)和辅酶A(CoA)的酶。这类酶通过维持细胞内的FFA、脂肪酰基辅酶A以及CoA的适当水平在脂质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ACOT11作为ACOTs家族成员之一,对温度和摄食量的变化较为敏感,所以该基因对生物体的能量保存、炎症的调节和内质网应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ACOT11及其家族基因的分布、结构及功能特征进行了梳理,综述了该基因及其家族在人、小鼠、大鼠以及其他哺乳动物中的分布及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酶A硫酯酶家族 ACOT11基因 脂代谢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辉 冯伟 +3 位作者 于俊杰 张明胤 周春妙 唐永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94,共11页
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属于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在先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甲壳动物Prx基因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仅克隆出部分甲壳动物Prx基因的部分亚型,... 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属于抗氧化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在先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甲壳动物Prx基因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仅克隆出部分甲壳动物Prx基因的部分亚型,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仅仅研究了其抗氧化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甲壳动物Prx基因的克隆、系统进化、组织表达以及生物学功能,对Prx基因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前景作出展望,以期为甲壳动物Prx基因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动物 过氧化物还原酶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瑞鲤2号两种体色个体早期生长和形态差异及通径分析
5
作者 傅建军 朱文彬 +3 位作者 罗明坤 龚雅婷 王兰梅 董在杰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福瑞鲤2号(Cyprinus carpio,FFRC No.2 strain)在繁育过程中存在青灰色和红色的分化现象,为了进一步解析两种体色个体的生长和体型差异以及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关系,本研究随机挑选3月龄和6月龄福瑞鲤2号不同体色个体,对6项生长性状... 福瑞鲤2号(Cyprinus carpio,FFRC No.2 strain)在繁育过程中存在青灰色和红色的分化现象,为了进一步解析两种体色个体的生长和体型差异以及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关系,本研究随机挑选3月龄和6月龄福瑞鲤2号不同体色个体,对6项生长性状(体质量BW、全长TL、体长BL、头长HL、体厚BT和体高BH)和19项框架结构数据(9个坐标点的间距,记为Dis12、Dis13和Dis14等)进行测定,并开展了均值比较、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青灰色群体3月龄和6月龄的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红色群体(P<0.05)。此外,3月龄和6月龄不同体色群体间分别有17项和13项形态参数(长度性状与体长的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3月龄和6月龄青灰色群体4项头部相关的形态参数(HL/BL、Dis12/BL、Dis14/BL和Dis24/BL)和6项躯体相关的形态参数(BH/BL、Dis16/BL、Dis23/BL、Dis34/BL、Dis36/BL和Dis46/BL)均显著小于相应月龄的红色群体(P<0.05);3月龄和6月龄青灰色群体1项躯体相关的形态参数(Dis68/BL)均显著大于相应月龄的红色群体(P<0.05)。基于两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表型参数绘制主成分分析(PCA)散点图,显示两种体色群体能获得较好区分,仅存在少量个体重叠。此外,两体色群体在3月龄和6月龄的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介于0.434~0.984。结合逐步线性回归的通径分析,发现3月龄青灰色个体的TL、BT和BH对BW起决定作用(决定系数R^(2)为0.949),3月龄红色个体和6月龄青灰色个体的BL、BT和BH对BW起决定作用(R^(2)分别为0.953和0.935),6月龄红色个体的BL和BT对BW起决定作用(R^(2)为0.967)。两体色群体在3月龄和6月龄的表型性状对BW的通径系数存在差异,其中,TL或BL对BW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介于0.611~0.764。研究表明,福瑞鲤2号的两体色个体在生长和体型上存在明显差异,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在针对两体色群体的继续选育进程中,有必要针对性状选择制定差异性选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色 生长 形态差异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最适麻醉剂的筛选及其应用
6
作者 董在杰 朱恩贤 +3 位作者 罗明坤 冯冰冰 徐伟 戴‧飞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44-45,共2页
在鱼类麻醉剂中,较为常用的有MS-222、丁香酚、利多卡因和2-苯氧乙醇等。本试验运用MS-222、丁香酚、利多卡因和2-苯氧乙醇对美洲鲥进行麻醉,根据不同麻醉剂的麻醉时间及复苏时间,筛选适用于美洲鲥的最适麻醉剂,以缓解生产操作和运输过... 在鱼类麻醉剂中,较为常用的有MS-222、丁香酚、利多卡因和2-苯氧乙醇等。本试验运用MS-222、丁香酚、利多卡因和2-苯氧乙醇对美洲鲥进行麻醉,根据不同麻醉剂的麻醉时间及复苏时间,筛选适用于美洲鲥的最适麻醉剂,以缓解生产操作和运输过程中应激,提高美洲鲥的成活率。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所用的美洲鲥体重为75~95克,体长为16~18.5厘米,试验鱼体质健康、规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美洲鲥 2-苯氧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红白锦鲤胚胎及幼鱼生长、体色及热应激基因表达影响
7
作者 史秀兰 Chanutdharm Sotinbowonkrit +7 位作者 罗明坤 陈小玉 郭珺 林凯 朱文彬 傅建军 王兰梅 董在杰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 温度是影响水产动物发育、生长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评估鱼类对不同温度的热适应能力,及其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差异,对于养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22℃和30℃)对酶活及体色、生长和热应激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温度下受精卵到出膜分别历时71.5 h和47.3 h, 30℃时仔鱼畸形率高达30%。在22℃饲养条件下,孵化后90 d的幼鱼脑和肝脏中CAT、SOD、GSH和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在30℃饲养条件下的幼鱼。进一步分析胚胎时期和孵化后90 d生长(gh,ghr,igf1,igfbp,gpcr和pka)、热应激(hsb,cahsp,hsp60,hsp70,hsp90和hsp30)和体色(pax3,pax7,gch,oca2,pnp4a,cd36,cbp,bco2和bco1)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生长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如gh、ghr和igf1等在30℃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2℃。热应激相关基因hsp60和hsp90在30℃下的表达水平也较高,表明温度升高对胚胎的热应激反应有显著影响。此外,色素沉积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养殖90 d后,在22℃条件下,脑组织中gh和gpcr基因表达显著高于30℃,肌肉组织中gh和gpcr呈现相同趋势。脑组织中热应激相关基因在30℃下表现出较强的表达。研究结论可为解析温度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生理适应性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以为耐高温品种选育及养殖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 温度 早期发育阶段 酶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白甲鱼转录组学性别差异及其生物学功能解析
8
作者 王元浩 王培培 +7 位作者 肖珊 张盛 唐永凯 黄彩林 张志新 郑海涛 曹寿雄 廖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9-1751,共13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揭示南方白甲鱼雌、雄性个体在基因表达及代谢通路上的差异,为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TM) 2000平台对南方白甲鱼雌、雄性成鱼的脑组织、肝脏和肌肉混合样本进行转录...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揭示南方白甲鱼雌、雄性个体在基因表达及代谢通路上的差异,为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TM) 2000平台对南方白甲鱼雌、雄性成鱼的脑组织、肝脏和肌肉混合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质量控制及拼接组装获得的Unigenes通过Nr、COG/KOG、KEGG和SWISS-PROT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然后以FDR≤0.05、|log_2 Fold Change|≥1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及代谢通路,并通过MISA筛选SSR位点。【结果】6个南方白甲鱼组织样本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9628条Unigenes,N50长度为2209 bp,在Nr、COG/KOG、KEGG和SWISS-PROT数据库中的注释成功率为55.82%,以Nr数据库的Unigenes注释数量最多(33201条),且71.06%的注释基因与斑马鱼同源。雌、雄性南方白甲鱼转录组间共存在3116个DEGs,其中2254个呈下调表达、862个呈上调表达,上调表达排名前10的DEGs中有4个未被注释且仅在雄性南方白甲鱼样本中表达;DEGs主要注释到单生物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结合及催化活性等GO功能条目;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614个DEGs富集在158条KEGG代谢通路上,涉及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运输与分解代谢等类别。从南方白甲鱼转录组共筛选出12012个SSR位点,其中以二核苷酸型SSR位点最多(6740个),占56.11%。【结论】雌、雄性南方白甲鱼转录组中存在大量DEGs,导致雌、雄性个体在不同营养物质代谢的利用能力和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且雌性南方白甲鱼的代谢能力可能更强。因此,后续开展南方白甲鱼生长性能、抗逆性等研究时应将性别代谢差异纳入变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白甲鱼 差异表达基因(DEGs) 性别差异 代谢通路 SSR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长江江苏段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增殖放流资源贡献率的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习文 刘熠 +6 位作者 薛向平 王邢艳 文红 王小豪 徐东坡 周彦锋 方弟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4-1164,共11页
近年来,长江下游进行了大规模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增殖放流活动,而增殖放流对鲢资源的贡献如何,成为亟待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已开发的11对微卫星引物,标记8个主要原良种场(为江苏省各地政府放流工作提供苗种的单位)... 近年来,长江下游进行了大规模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增殖放流活动,而增殖放流对鲢资源的贡献如何,成为亟待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已开发的11对微卫星引物,标记8个主要原良种场(为江苏省各地政府放流工作提供苗种的单位)鲢繁殖亲本群体,利用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评估2016-2017年长江江苏段鲢增殖放流对鲢在江群体的资源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621尾繁殖亲本群体和475尾长江捕捞鲢群体共检测出191种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种类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范围分别为9~36、0.536~0.793、0.597~0.941;对应平均值分别为17.36、0.656、0.794.11个座位均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每个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560~0.938,平均值为0.771,证明选用的11对微卫星引物可作为亲子鉴定的有效工具.亲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亲本性别未知的情况下,非亲排除率(NEP)范围为2.4%~42.4%,累积非亲权排除率(CEP)在99.99%以上;475尾长江鲢群体中,鉴定出39尾鲢个体来自于原良种场鲢亲本群体所繁殖的后代,即回捕率为8.21%.综合分析可见,2016-2017年,长江江苏段增殖放流对鲢资源量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微卫星标记 亲子鉴定 资源贡献率 长江江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生理功能及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鸣霄 强俊 +3 位作者 陶易凡 包景文 朱昊俊 徐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25-30,共6页
随着中草药刺五加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其药物疗效愈加受到肯定,刺五加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刺五加主要化学成分、刺五加药理作用和成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同时阐述了刺五加作为饲料添加... 随着中草药刺五加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其药物疗效愈加受到肯定,刺五加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刺五加主要化学成分、刺五加药理作用和成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同时阐述了刺五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刺五加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刺五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制备工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养殖塘极端高温期溶氧变化试验
11
作者 陈雪 颜逢缘 唐永凯 《科学养鱼》 2024年第8期35-35,共1页
夏季是河蟹生长的主要阶段,但在8月常会出现极端高温。2022年,我国多地气温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江苏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而且持续多天,严重影响了河蟹的脱壳与存活。高温期,池塘中溶氧发生剧烈变化,而溶氧与河蟹生长紧密相关,本... 夏季是河蟹生长的主要阶段,但在8月常会出现极端高温。2022年,我国多地气温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江苏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而且持续多天,严重影响了河蟹的脱壳与存活。高温期,池塘中溶氧发生剧烈变化,而溶氧与河蟹生长紧密相关,本研究对河蟹养殖塘极端高温期的溶氧进行动态监测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最高记录 河蟹养殖 极端高温 高温期 动态监测 最高气温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MIH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秀芳 冯文荣 +2 位作者 李建林 苏胜彦 唐永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59,共7页
为明确蜕皮抑制激素基因(MIH)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调控机制,本研究选取100只中华绒螯蟹幼蟹个体,分析幼蟹MI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基因型,并对与生长指标相关的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进一步明确多态性位点单... 为明确蜕皮抑制激素基因(MIH)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调控机制,本研究选取100只中华绒螯蟹幼蟹个体,分析幼蟹MI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基因型,并对与生长指标相关的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进一步明确多态性位点单倍型与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幼蟹MIH基因中共筛选鉴定出5个SNP位点,其中3个位点(C640G、C2529T和G2595T)与中华绒螯蟹生长性状具有相关性;3个相关位点中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其中H1单倍型(GCG)的占比最高(68.8%),为优势单倍型;H3单倍型(GTT)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最高,显著高于H2单倍型(CCG)。本研究得到的中华绒螯蟹MIH基因上3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可作为候选分子标记用于中华绒螯蟹优质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MIH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单倍型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孵化模式对青海湖裸鲤孵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盼盼 丰朝晖 +2 位作者 俞录贤 祁洪芳 董在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最初的青海湖裸鲤人工孵化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平列槽流水孵化模式,该法占地面积大、耗能高,且因受精卵为沉性卵,具有微黏性的特征,在孵化过程中卵粒易粘连结块,造成死亡,孵化率很难进一步提升。2013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将孵化模式逐... 在最初的青海湖裸鲤人工孵化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平列槽流水孵化模式,该法占地面积大、耗能高,且因受精卵为沉性卵,具有微黏性的特征,在孵化过程中卵粒易粘连结块,造成死亡,孵化率很难进一步提升。2013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将孵化模式逐渐改进为立体式流水孵化与圆缸淋浴转动孵化联合使用的模式,在提升孵化率的基础上,实现了优化空间、节水增效的目的(俞录贤等,2016)。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立体式孵化器与圆缸配套使用的模式,程序较为繁琐,且人力需求和生产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过程 孵化效果 人工孵化 占地面积 节水增效 青海湖裸鲤 卵粒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免疫和代谢的关联
14
作者 周依帆 张希昭 +5 位作者 周彦锋 徐东坡 王晨赫 郭世越 蒋书伦 尤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个发育时期的样本。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观察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尤其是摄食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关键菌属;并结合同批次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基于关联网络方法重点分析了与免疫和代谢相关的菌属。结果显示: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各时期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XT的优势菌群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胚后H1时期的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H4时期的主要菌群为黄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H7和H10时期的主要菌群为弯曲杆菌属(Flecto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在各时期中稳定存在。与多种免疫和代谢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的是弯曲杆菌属等节点菌属。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微生物演替信息,同时,筛选到的优势菌属与节点菌属将为大银鱼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早期发育 微生物 16S rRNA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15
作者 郭珺 陈小玉 +3 位作者 史秀兰 罗明坤 林凯 董在杰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以红白、大正、昭和、浅黄、黄金、古黄金6种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和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PIT电子芯片标记后同池饲养,分别对7组6、8、10月龄鲤的生长与形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生长速度最快,而... 以红白、大正、昭和、浅黄、黄金、古黄金6种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和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PIT电子芯片标记后同池饲养,分别对7组6、8、10月龄鲤的生长与形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生长速度最快,而大正锦鲤群体最慢。浅黄、大正锦鲤群体的全长、体高、头长与其他鲤差异显著(P<0.05)。大正吻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头长、体厚/头长与杂交群体的差异极显著(P<0.01)。指出,杂交群体在生长、形态上为最佳,而浅黄、大正群体须进一步改良品种。提出,鱼类的生长性状是水产养殖业中衡量一个群体是否是优良的重要指标,生长速度快的品种,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杂交子代可以作为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的一类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福瑞鲤2号 生长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种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胜彦 张林兵 +6 位作者 李海洋 郜灿 贺鑫晋 田灿 李建林 王美垚 唐永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698,共12页
为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采用11个微卫星位点研究了大口黑鲈原种(加州原种)、从台湾省引进的台湾选育种(台湾加州鲈)和大陆本土化的养殖种(优鲈1号)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加州原种的等位... 为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采用11个微卫星位点研究了大口黑鲈原种(加州原种)、从台湾省引进的台湾选育种(台湾加州鲈)和大陆本土化的养殖种(优鲈1号)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加州原种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台湾加州鲈;其中,加州原种的5个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台湾加州鲈,而后两者类似。从多态信息含量来看,加州原种群体中有11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水平,优鲈1号群体和台湾加州鲈群体分别有6和4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水平。在遗传平衡检验中发现:台湾加州鲈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的位点较多(P<0.05),而加州原种存在3个连锁座位对的连锁不平衡状态(P<0.05)。在双相突变模型中,无论是WILCOXON检验还是符号检验,加州原种群体均处于突变-漂移不平衡状态。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发现:大口黑鲈群体中15.5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25.0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59.38%的遗传变异来自个体间(P<0.01)。聚类分析发现:加州原种和优鲈1号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其次为加州原种和台湾加州鲈之间的遗传距离。当K为2时,加州原种与优鲈1号、台湾加州鲈的遗传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对个体的种群鉴定发现:加州原种群体被误判的比例最低,其次是优鲈1号,最后是台湾加州鲈。在判别准确率为85.00%的水平上,加州原种被判别正确的概率是67.70%,优鲈1号是53.30%,台湾加州鲈是20.00%。从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平衡分析均发现,加州原种多态性高,遗传距离较另外2个群体较远,并可能存在过遗传瓶颈,聚类和个体的种群鉴定进一步证明了此观点。这提示从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原种应该扩群保种并系统地进行育种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克氏原螯虾种苗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国锋 徐增洪 +3 位作者 徐跑 何俊 水燕 张宪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共6页
当前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渔民收入、促进养殖技术升级、农民脱贫致富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种苗质量与市场供应能力与养殖业发展规模不匹配已成为当前限制克氏原螯虾产业规模扩增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从我国克氏... 当前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渔民收入、促进养殖技术升级、农民脱贫致富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种苗质量与市场供应能力与养殖业发展规模不匹配已成为当前限制克氏原螯虾产业规模扩增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从我国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现状、种苗资源的供给能力、种苗生产现状和生产模式进行概述和探讨。同时,提出应对养殖规模扩增的现实要求,种苗产业应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改善养殖环境、转变养殖理念、升级换代育苗技术等多方面发力;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克氏原螯虾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研发,提高秋苗和早春苗的供给能力,进而实现根据生产需要“全天候”的供苗能力,为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产业发展现状 种苗 繁育技术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武 曹静越 +4 位作者 马骋 马学艳 吕国华 闻海波 顾若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了解国内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微山湖、江苏高邮湖、上海明珠湖、浙江淳安、安徽黄陂湖、湖北长湖、江西仙女湖、湖南耒水、贵州夜郎湖、广西千亩湖、广东榕江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 为了解国内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微山湖、江苏高邮湖、上海明珠湖、浙江淳安、安徽黄陂湖、湖北长湖、江西仙女湖、湖南耒水、贵州夜郎湖、广西千亩湖、广东榕江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杂合度(Ho)为0.434~0.674,期望杂合度(He)为0.772~0.90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56~0.885,这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遗传变异中有94.84%来自群体内,5.1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_(st)=0.052)。浙江淳安群体和江苏高邮湖遗传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雪 冯文荣 +3 位作者 周立水 丁秀芳 梁猛 唐永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5-1424,共10页
【目的】明确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代谢规律,为其幼蟹养殖条件的优化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密封静水式试验,探究不同温度(10、15、20、25、30℃)和pH(6.0、7.0、8.0、9.0)对不同规... 【目的】明确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代谢规律,为其幼蟹养殖条件的优化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密封静水式试验,探究不同温度(10、15、20、25、30℃)和pH(6.0、7.0、8.0、9.0)对不同规格[大规格组(L)的体质量21.68±3.58 g,中规格组(M)的体质量11.31±0.29 g,小规格组(S)的体质量5.84±0.33 g]中华绒螯蟹幼蟹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温度和pH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升高趋势;在15~30℃的范围内,幼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其体质量呈负相关,即幼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排序均表现为S组>M组>L组。随着pH的升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耗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排氨率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pH 6.0~9.0的范围内,幼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温度和pH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窒息点有显著影响,幼蟹在10℃下的窒息点显著高于15~30℃下的窒息点;在pH 6.0~9.0的范围内,幼蟹的窒息点均随pH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S组幼蟹的窒息点显著高于M组和L组。在10~30℃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氨商和能量代谢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随pH的升高,幼蟹的氨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能量代谢率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温度和pH变化对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呼吸代谢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pH为8.0,过高或过低均会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机体造成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及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温度 pH 体质量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18月龄体质量的育种值和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艳艳 薛凌展 +9 位作者 傅建军 吴妹英 陈宇舒 廖梦香 陈度煌 胡振禧 林学文 董在杰 樊海平 吴斌 《渔业研究》 2022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随着人工养殖大刺鳅产业的逐渐兴起,苗种种质混乱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该品种的商业化开发。为探究大刺鳅的选育潜力,本研究以野生大刺鳅为亲本,通过全同胞育种模式构建了17个全同胞家系。经过18个月龄的养殖,最终获得... 随着人工养殖大刺鳅产业的逐渐兴起,苗种种质混乱和遗传背景不清晰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该品种的商业化开发。为探究大刺鳅的选育潜力,本研究以野生大刺鳅为亲本,通过全同胞育种模式构建了17个全同胞家系。经过18个月龄的养殖,最终获得7个有效家系,并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以各家系亲本的体质量为协变量,估算了18月龄体质量的遗传力和个体BLUP育种值。通过18月龄大刺鳅全同胞家系体质量的方差组分评估结果显示,遗传力达到了(0.4681±0.1737),t检验P<0.01。此外,体质量与其育种值之间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雄鱼回归方程为y=0.3936x-84.1930(R^(2)=0.7554,P<0.01);雌鱼回归方程为y=0.517x-64.126(R^(2)=0.8178,P<0.01)。个体育种值前50的雌性个体主要集中在3个家系中(B、E和D),尤其是家系B,雌性育种值前24和雄性育种值前19均来源于该家系。其中,雄鱼最大育种值为75.09,雌鱼最大育种值为67.49,均来自于家系B。本研究显示大刺鳅体质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可以通过表型或BLUP育种值的方式进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全同胞家系 遗传力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