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倩 袁永明 +1 位作者 张红燕 贺艳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307-312,共6页
从江苏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水产养殖灾害成因及造成的损失。总结了江苏省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行业自身风险高、保险赔付率高、查勘定损难度大、道德风险问题不易防范、养殖户参保率低、财政补贴... 从江苏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水产养殖灾害成因及造成的损失。总结了江苏省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行业自身风险高、保险赔付率高、查勘定损难度大、道德风险问题不易防范、养殖户参保率低、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等。从扩大保险试点范围、丰富现有品种和险种、降低保险费率、提高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快水产养殖保险立法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江苏省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保险 问题 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饲料中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裕玉 徐钢春 +2 位作者 聂志娟 邵乃麟 徐跑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24-29,共6页
由于动物蛋白源在营养组成上与鱼粉相似,且具有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具有成为水产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的应用情况、影响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以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方法... 由于动物蛋白源在营养组成上与鱼粉相似,且具有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具有成为水产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的应用情况、影响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以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方法,以期为动物蛋白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饲料 动物蛋白源 鱼粉 生长性能 消化率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旺 习丙文 +2 位作者 陈凯 谢骏 潘良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牛至精油是从唇形科植物牛至中发现的一种挥发性精油,在食品抗菌防腐保鲜、畜牧养殖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随着管理部门和社会对绿色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及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 牛至精油是从唇形科植物牛至中发现的一种挥发性精油,在食品抗菌防腐保鲜、畜牧养殖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随着管理部门和社会对绿色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及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对牛至精油的特性及其在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免疫、抗病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牛至精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抑菌 抗氧化 生长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东伟 陈永进 +1 位作者 方弟安 周彦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8,共9页
评价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可判别水生态恢复成效,是水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为探究淮河荆涂峡鲤(Cyprinus carpio)、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生态健康状况,根据2020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结合... 评价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可判别水生态恢复成效,是水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为探究淮河荆涂峡鲤(Cyprinus carpio)、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生态健康状况,根据2020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结合形态功能群分类法,构建了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体系。选择受干扰较小的采样点为参照点,对候选参数进行非参数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终的评价参数,采用比值法确定分级评价标准,对保护区水体进行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演变趋势为Ⅲ+Ⅳ+Ⅴ(春季)→Ⅲ+Ⅳ+Ⅴ+Ⅵ(夏季)→Ⅴ+Ⅵ(秋季)→Ⅳ+Ⅴ+Ⅵ(冬季),除核心区的优势功能群为Ⅲ+Ⅳ+Ⅴ+Ⅵ外,实验区、涡河和淮河干流优势功能群均为Ⅲ+Ⅳ+Ⅴ+Ⅵ。保护区68.06%的样点评价结果为“一般”及以上,总体水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具体表现为冬季优于秋季、夏季次之、春季最差的时间格局,以及淮河干流优于涡河、实验区优于核心区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区 浮游植物 水生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 MBFG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5
作者 吴昊 蒋高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236-238,242,共4页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品牌强农的政策推动下,江苏省高度重视水产品品牌建设,随着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实施,涌现出许多知名水产品品牌。但是,由于水产品种类众多、涉及区域广泛,江苏省在水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仍存有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为了...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品牌强农的政策推动下,江苏省高度重视水产品品牌建设,随着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实施,涌现出许多知名水产品品牌。但是,由于水产品种类众多、涉及区域广泛,江苏省在水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仍存有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为了更好地推动江苏省水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可以从水产品品牌定位、质量监管、品牌建设系统和水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着手,促进江苏水产品品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品牌 品牌建设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青海湖裸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慧 方弟安 +4 位作者 何苗 毛成诚 匡箴 祁洪芳 徐东坡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种质资源现状,为该物种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首次利用基因分型技术(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对青海湖水域的6个地理群体共72尾青海湖裸鲤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 为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种质资源现状,为该物种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首次利用基因分型技术(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对青海湖水域的6个地理群体共72尾青海湖裸鲤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开发和遗传特征分析。共检测出1600061个SNP位点,质控后筛选出45266个高质量的SNP位点用于遗传分析,发现核苷酸多样性(Pi)为0.3170~0.3274,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4594~0.4823和0.3367~0.3444。6个地理群体的遗传距离(D)为0.0184~0.0233,两两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均不显著(P>0.05)。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s,AMOVA)显示10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群体遗传结构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均显示6个群体属于一个集群,具有遗传同质性;而主成分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DAPC)表明哈尔盖河、黑马河和沙柳河群体相互交叉聚类,其余3个地理群体分别聚类。综上,6个青海湖裸鲤群体的Ho均大于He,种群结构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技术 遗传分化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鲷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裕玉 徐钢春 +4 位作者 张志伟 张志勇 聂志娟 邵乃麟 徐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6-63,共8页
黑鲷俗称黑加吉,隶属鲈形目鲷科,系暖温性近海底层杂食性鱼类,肉质口感佳、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目前,黑鲷已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以网箱养殖和陆上池塘养殖为主,高效配合饲料的研发对于推进其标准化、集约化养殖... 黑鲷俗称黑加吉,隶属鲈形目鲷科,系暖温性近海底层杂食性鱼类,肉质口感佳、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目前,黑鲷已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以网箱养殖和陆上池塘养殖为主,高效配合饲料的研发对于推进其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国内外有关黑鲷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有些营养素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黑鲷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营养需求以及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鱼粉和鱼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黑鲷的精准营养及优质高效环保型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黑鲷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营养需求 饲料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与离体孵化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隗阳 水燕 +1 位作者 朱光艳 徐钢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32,共8页
克氏原螯虾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最普遍的淡水螯虾。该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消费量巨大。克氏原螯虾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苗种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模化的人工繁殖... 克氏原螯虾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最普遍的淡水螯虾。该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消费量巨大。克氏原螯虾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苗种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模化的人工繁殖是克氏原螯虾产业化的起点和突破口。本文概述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形态结构变化、生化组成及营养代谢、酶活研究、分子和组学研究以及生态因子对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影响,并且概述了胚胎离体孵化的相关技术进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离体孵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未来克氏原螯虾育种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胚胎发育 离体孵化 甲壳动物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罗非鱼产业安全预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代云云 袁永明 +1 位作者 袁媛 周桢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327-332,共6页
2002年以来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但近年来产业进入低迷期。构建罗非鱼产业预警系统,利用罗非鱼成鱼产量、国内市场价格、出口量、国际市场价格等评价指标进行预警,以GM(1,1)模型、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单项指标进行预测,并对综合评价... 2002年以来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但近年来产业进入低迷期。构建罗非鱼产业预警系统,利用罗非鱼成鱼产量、国内市场价格、出口量、国际市场价格等评价指标进行预警,以GM(1,1)模型、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单项指标进行预测,并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同比增长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产业养殖产量、出口量、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警情,产业发展遭遇到瓶颈期。最后,在国内市场的开发、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和品牌构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预测产量 产业安全预警 国内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出口量 GM(1 1)模型 专家打分 同比增长率 贸易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评价
10
作者 何利聪 王东伟 +1 位作者 周彦锋 陈永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9-1069,共11页
为探究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现状,于2019—2020年在怀洪新河新浍河段开展8次季度调查。采用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法和冗余分析(RDA)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 为探究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现状,于2019—2020年在怀洪新河新浍河段开展8次季度调查。采用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法和冗余分析(RDA)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性指数、河流生态健康指数(Q r)对水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怀洪新河浮游植物共8门70属136种,绿藻门种类数量占比最高(52.21%),蓝藻门(19.12%)与硅藻门次之(13.24%)。浮游植物丰度季度均值变化范围为1.60×10^(6)~3.61×10^(7)L^(-1),平均为(8.99±3.84)×10^(6)L^(-1);生物量季度均值变化范围为0.59~6.07 mg·L^(-1),平均为(2.48±0.35)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梅尼小环藻(Cryptocryptophyta acuminatum)和微囊藻(Microcystis)等。怀洪新河共划分出25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9个,2019—2020年优势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为B、X2、Y(春季)→M、J、Y(夏季)→B、P、Y(秋季)→B、X2、Y(冬季)→B、X2、Y(春季)→J、S1、S2、Y(夏季)→B、P、J、Y(秋季)→B、E、Y(冬季),主要优势功能群B、Y指示怀洪新河水体为中至富营养静水状态。RDA结果显示,温度、氮磷营养盐和pH值是影响怀洪新河优势功能群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Q_(r)指数指示怀洪新河新浍河段水质为“好-中等”,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相近。相较于多样性指数,Q_(r)指数更适用于怀洪新河蓄水河段水生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洪新河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演替 水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鳃、消化道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炜东 曹丽萍 +1 位作者 曹哲明 邴旭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7,共7页
为揭示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对氨氮胁迫的生理变化,以体质量(13.31±0.49)g、体长(9.73±0.46)cm的翘嘴鳜幼鱼为实验鱼,研究了在水温(22.0±0.5)℃下、48.65 mg·L-1氨氮胁迫对其鳃和消化道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为揭示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对氨氮胁迫的生理变化,以体质量(13.31±0.49)g、体长(9.73±0.46)cm的翘嘴鳜幼鱼为实验鱼,研究了在水温(22.0±0.5)℃下、48.65 mg·L-1氨氮胁迫对其鳃和消化道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氮胁迫下翘嘴鳜幼鱼处于应激状态并引起Na+/K+-ATP酶、呼吸代谢酶和消化酶活力水平显著变化。其中Na+/K+-ATP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先升高再降低;呼吸代谢酶活力呈升高趋势;对胃囊和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也有显著影响,其中淀粉酶(AMS)呈降低-升高的趋势,胃蛋白酶和脂肪酶(LPS)呈升高-降低的趋势。综上,氨氮胁迫会对翘嘴鳜幼鱼产生损害,使其呼吸代谢功能下降,鳃的呼吸功能受损,机体诱导消化酶与无氧代谢酶活力升高为机体抗应激反应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幼鱼 氨氮胁迫 呼吸代谢酶 消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高脂条件下罗非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6 位作者 贾睿 顾郑琰 何勤 徐跑 JENEY Galina 马玉忠 殷国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6-1835,共10页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高脂饲料造成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肪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随机将180尾健康无伤罗非鱼分成6组,即对照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4个不同浓度甘草总黄酮组(0.05、0.10、0.50、1.00 g·kg^(-1)甘草总...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高脂饲料造成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脂肪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随机将180尾健康无伤罗非鱼分成6组,即对照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4个不同浓度甘草总黄酮组(0.05、0.10、0.50、1.00 g·kg^(-1)甘草总黄酮),每组30尾。饲喂90 d后,采集罗非鱼各实验组肝,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总胆固醇(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 C-Rel(NF-κB C-Rel)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肝中微粒体甘油三酸酯转移蛋白(MTTP)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模型组罗非鱼肝匀浆中TG、TC、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均极显著(P<0.01)降低;MTTP和ApoB10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F-κB P 65和C-Re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饲料中加入甘草总黄酮后,与高脂饲料模型组相比,罗非鱼肝中GSH活性、SOD活性、T-AOC水平不同程度提高,TC、TG、MDA含量和NF-κB P65、C-Rel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MTTP和ApoB100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以0.50 g·kg^(-1)甘草总黄酮组效果较好。说明甘草总黄酮对于罗非鱼脂肪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高脂饲料造成的脂肪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总黄酮 罗非鱼 脂肪肝 基因表达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棚高效繁育克氏原螯虾种苗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国锋 徐增洪 +3 位作者 朱光艳 水燕 何俊 张宪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0-165,共6页
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当前克氏原螯虾经济向更大规模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种苗及时足量供应成为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瓶颈,采用以温室大棚为主的高密度繁育种苗,成为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以温室大棚高密度投放亲本虾繁育克... 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当前克氏原螯虾经济向更大规模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种苗及时足量供应成为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瓶颈,采用以温室大棚为主的高密度繁育种苗,成为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以温室大棚高密度投放亲本虾繁育克氏原螯虾种苗的2018—2020年实际运行情况为例,研究高密度繁育种苗过程中亲本虾的回捕、种苗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大棚中较高的水温(10.5~22.9℃)有助于亲本虾的生长和稚虾的孵化,虾苗产量可达15000 kg/hm^(2),经济总收益可达52.8万元/hm^(2),经济效益明显。探讨了温室大棚育苗过程中水生植物控养、亲本虾投放的适宜密度等问题,指出克氏原螯虾种苗繁育方式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产业规模扩大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种苗繁育 亲本虾 温室大棚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鳙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其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14
作者 王盼 傅建军 +4 位作者 束世长 朱文彬 罗明坤 王兰梅 董在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3-2543,共11页
【目的】探究鳙的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解析goat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ACE扩增得到goat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早期发育阶段、各组织和冬夏季4个组织(脑、肠... 【目的】探究鳙的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解析goat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ACE扩增得到goat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早期发育阶段、各组织和冬夏季4个组织(脑、肠道、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特征进行检测;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解析goat基因在肠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goat基因及通路相关基因的共表达模式。【结果】鉴定得到goat基因cDNA序列全长2255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116 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残基。推导氨基酸序列含7个跨膜结构域,并包含参与催化的天冬酰胺(第251位)和组氨酸(第282位)。同源比对分析发现鳙GOAT氨基酸序列与鲤科鱼类相似度极高。鳙goat基因在早期孵化时和出膜后5 d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下同);成体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goat基因在夏季脑、肠道和肌肉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冬季。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信号较强,且肠道切片的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肠黏膜中存在GOAT与GHRL共定位的阳性信号。goat基因与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通路(ko04935)中相关基因存在共表达关系。【结论】goat基因具有MBOAT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可能通过与摄食相关基因(ghrl等)协作来参与鳙摄食调控和生长代谢适应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O-acyltransferase基因(goat) 时空表达 摄食调控 生长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对黑鲷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裕玉 徐跑 +5 位作者 张志伟 张志勇 聂志娟 吴建平 曾海峰 徐钢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55-160,共6页
比较池塘流水槽养殖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下黑鲷幼鱼(初始平均体质量为5.29 g)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60 d的养殖结果表明,流水槽养殖组黑鲷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 比较池塘流水槽养殖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下黑鲷幼鱼(初始平均体质量为5.29 g)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60 d的养殖结果表明,流水槽养殖组黑鲷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总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皮质醇含量、溶菌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流水槽养殖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而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正好相反;流水槽养殖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池塘流水槽养殖模式能提高黑鲷(体质量为5~37 g)的生长和机体免疫力,降低肌肉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 黑鲷 养殖模式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对双酚A致鲤鱼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郑琰 贾睿 +4 位作者 何勤 曹丽萍 杜金梁 徐跑 殷国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栀子苷对双酚A(BPA)致鲤鱼(Cyprinus carpio)肝毒性的影响,为鱼类保肝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75条鲤鱼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0.5 mg/L BPA暴露)及栀子苷处理组(BPA+栀子苷),其中,...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栀子苷对双酚A(BPA)致鲤鱼(Cyprinus carpio)肝毒性的影响,为鱼类保肝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75条鲤鱼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0.5 mg/L BPA暴露)及栀子苷处理组(BPA+栀子苷),其中,栀子苷设低(1.25 g/kg)、中(2.50 g/kg)、高(5.00 g/kg)3个浓度,养殖70 d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以及肝脏中fatp1、fas、ppar-α、nrf2、keap1、ho-1、tlr1、myd88、il-1β、il-6和il-10基因的表达量,来评价栀子苷对鲤鱼肝毒性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增高(P<0.05,下同),而联合投喂3种浓度的栀子苷可显著提高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改善鲤鱼的生长情况。与模型组相比,饲喂中、高浓度的栀子苷显著降低鲤鱼血清中GPT、GOT和AKP活性,缓解鲤鱼肝损伤的程度。饲喂低、中浓度的栀子苷显著降低血清中TG和LDL-C的水平和肝组织中fatp1和ppar-α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血清中HDL-C的含量,改善了鲤鱼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同时,经过3种浓度的栀子苷处理后,肝组织中SOD活性和nrf2、ho-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kea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栀子苷对双酚A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有缓解作用。此外,饲喂3种浓度的栀子苷较模型组显著下调了myd88、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量,但显著上调了il-10基因的表达,抑制了鲤鱼肝脏的炎症反应。【结论】栀子苷可不同程度缓解双酚A引起的鲤鱼肝毒性,并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异常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等,减轻鲤鱼肝损伤程度。考虑到实际生产成本,推荐以中浓度(2.50 g/kg)的栀子苷作为保肝药物的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双酚A 保肝作用 肝毒性 鲤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变动规律及浮游动植物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朋 徐钢春 +2 位作者 聂志娟 王裕玉 徐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以高温季节8月为重点,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动规律与浮游动植物的响应特征,及其在7—11月的季节变化,旨在为大口黑鲈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中溶解氧监测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8月,... 以高温季节8月为重点,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动规律与浮游动植物的响应特征,及其在7—11月的季节变化,旨在为大口黑鲈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中溶解氧监测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8月,溶解氧浓度最高值出现在14:00,且在低密度组(15000尾/110 m^2)中持续至18:00;高密度组(25000尾/110 m^2)中的溶解氧浓度、浮游动植物密度均普遍高于低密度组。在昼夜变化中,除净水区外,各水平位点的溶解氧浓度普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溶解氧浓度、浮游动植物密度和水温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但相关性的方向不完全相同。在7—11月,溶解氧浓度与浮游植物密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0.616,P<0.01),栅藻、平裂藻、裸藻、隐藻和十字藻在多个月份中占据着数量优势;浮游动物密度呈现“M”形波动,轮虫数量远多于枝角类和桡足类,异尾轮虫在9月的占比达37%,在其余月份,臂尾轮虫的占比达37%~64%;溶解氧昼夜差值逐渐缩小,每个月份溶解氧的昼夜变化皆与水温呈极显著的相关性(0.814≤r≤0.933,P<0.01)。综合分析可知,在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中,溶解氧浓度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昼夜变动主要与水温相关,同时与浮游动植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季节变化中溶解氧浓度与浮游植物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浮游动植物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 昼夜变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的长江下游翘嘴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桂宁 方弟安 +2 位作者 薛向平 毛成诚 彭云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25-2032,共8页
【目的】明确长江下游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进化历史,为其育种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方法】在长江下游水域(淀山湖、高邮湖、太湖、长荡湖及长江江苏段)设点捕获收集翘嘴鲌野生样本,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 【目的】明确长江下游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进化历史,为其育种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方法】在长江下游水域(淀山湖、高邮湖、太湖、长荡湖及长江江苏段)设点捕获收集翘嘴鲌野生样本,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用DNASPv5计算群体单倍型并进行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运用Arlequin 3.5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及计算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结果】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197个个体的COⅡ基因序列有效长度为425 bp,存在31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7.29%;其碱基含量排序为T(29.61%)>C(28.03%)>A(24.19%)>G(18.17%),AT含量为53.8%,CG含量为46.2%。31个变异位点在197个个体中共定义出13种单倍型(hap1~hap13),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73~0.603,以长江群体和长荡湖群体的最高,太湖群体的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1~0.017,以长荡湖群体的最高,淀山湖群体的最低。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15,即群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群体间的Nm为2.443~54.325,以太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大(54.325),长荡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小(2.443);AM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0.47%,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9.53%。在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中,仅长江群体的Tajima’s D和Fu’Fs均为负值且具有显著意义,故推测该群体曾发生过群体扩张现象。【结论】长江下游翘嘴鲌群体表现出低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后续研究应增加野生翘嘴鲌群体的样品数量和调查水域,全面而系统地评估长江下游各水域翘嘴鲌的种质资源状况,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COⅡ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长江下游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分培养基底栖动物生物量及水质评价
19
作者 朱光艳 徐增洪 +1 位作者 水燕 刘国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88-92,共5页
为研究底栖动物生长发育情况,采用4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对底栖动物的密度及生物量进行分析,同时对水体中营养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底栖动物主要有3种底栖动物,分别为摇蚊幼虫(Chironomid)、水丝蚓(LimnodriluShoffmeisteri)... 为研究底栖动物生长发育情况,采用4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对底栖动物的密度及生物量进行分析,同时对水体中营养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底栖动物主要有3种底栖动物,分别为摇蚊幼虫(Chironomid)、水丝蚓(LimnodriluShoffmeisteri)与螺狮(Bellamya quadrata)。生长季各培养基中底栖动物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糖蜜、腐殖酸、肥料、对照组,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别为2.9966、2.1272、2.1489和0.9576 g/m 2。采用理化分析对水体中营养因子进行分析评价,对照组中NO 2--N含量最高,为(0.041±0.002)mg/L,对照组中营养物质较少,不适宜底栖动物及水生生物的生长;TN和TP含量分别为(1.455~2.493)和(0.391~0.665)mg/L,培养基中水体不流通造成水体营养化,水丝蚓耐污性极高,底栖动物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丝蚓、摇蚊幼虫、螺狮。对培养基中底栖动物密度与水体营养因子之间以及底栖动物密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底栖动物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水体中营养因子含量与摇蚊幼虫、水丝蚓密度的相关性较大,呈负相关,与螺狮密度的相关性较小,TP含量与底栖动物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TN。该研究结果可为日后虾蟹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