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品预制菜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黄卉 陈胜军 +7 位作者 赵永强 岑剑伟 杨少玲 王悦齐 相欢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160,共9页
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冠疫情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水产品预制菜越来越广受喜爱。水产原料独有的营养功能特性和加工适性使其可以广泛用于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预制菜的开发,但其特有的腥味、质构及... 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冠疫情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水产品预制菜越来越广受喜爱。水产原料独有的营养功能特性和加工适性使其可以广泛用于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预制菜的开发,但其特有的腥味、质构及易腐败特性,要求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风味和品质改良与保持技术以及贮藏技术来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品质。影响水产品预制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因此在原料采收阶段、加工过程、冷链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控制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未来可通过营养保持与品质控制等加工技术的提升使水产品预制菜更趋向于营养化、优质化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预制菜 原料特性 加工技术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及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胜军 高芳芳 +5 位作者 王迪 冯阳 邓建朝 潘创 赵永强 李春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53,共10页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通常作为判断水产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物,在动物体内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结合物,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研究发现,甲壳类水产品未使用呋喃西林仍能检测到SEM,现已确认的SEM来源包括内源存...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通常作为判断水产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物,在动物体内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结合物,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研究发现,甲壳类水产品未使用呋喃西林仍能检测到SEM,现已确认的SEM来源包括内源存在和外源摄入,外源摄入途径有生长环境和饲料引入、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氯酸盐消毒和偶氮二甲酰胺的分解产生。对于SEM广泛的来源途径,目前,对SEM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甲壳类水产品中SEM的天然存在给呋喃西林药物检测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本文对甲壳类水产品中SEM的来源途径进行总结并推测可能的生成机理,可为甲壳类水产品质量控制及内源性SEM的生成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氨基脲 来源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劣化及护色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创 马静蓉 +1 位作者 李亚会 杨贤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1-308,共8页
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水产品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仅是它们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反映其品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标准。低温保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目标,但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品质... 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水产品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仅是它们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反映其品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标准。低温保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目标,但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品质会因水分迁移、水冰相变、脂质氧化、蛋白质变性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其感官品质与商品价值。目前,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的研究多用于辅助解析肌肉品质的变化规律,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颜色变化的综述还相对较少。该文重点针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因水分变化、脂质、蛋白质变化和微生物变化等引起的水产品色泽劣化以及护色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品在低温保藏期间色泽品质维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低温保藏 色泽 水分 蛋白质 脂质 微生物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综合加工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4
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5 位作者 杨贤庆 吴燕燕 郝淑贤 岑剑伟 戚勃 邓建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85-90,共6页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国罗非鱼产业正处于从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对罗非鱼原料进行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提高中国罗非鱼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国罗非鱼产业正处于从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对罗非鱼原料进行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提高中国罗非鱼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以保障中国罗非鱼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罗非鱼综合加工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加工利用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解冻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梦 岑剑伟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郝淑贤 陈胜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3-376,385,共5页
随着冷冻食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快速有效的解冻方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高压静电解冻技术由于其解冻速率快,时间短,营养损失少,设备简单易操作等独特优势在冷冻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本文对高压静电场解冻技术的解冻机理以及优缺点... 随着冷冻食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快速有效的解冻方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高压静电解冻技术由于其解冻速率快,时间短,营养损失少,设备简单易操作等独特优势在冷冻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本文对高压静电场解冻技术的解冻机理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高压静电场解冻技术在果蔬类、冻肉类、水产类及其他食品的研究现状,并对高压静电场解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解冻 食品 解冻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式快速冻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贤庆 侯彩玲 +1 位作者 刁石强 林婉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437,共4页
浸渍式快速冻结是一种高效的冷冻加工方式,以其冻结速度快、耗能少、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展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浸渍式快速冻结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未... 浸渍式快速冻结是一种高效的冷冻加工方式,以其冻结速度快、耗能少、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展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浸渍式快速冻结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冻结 快速冻结 包膜技术 载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肉鲩鱼片加工过程中风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丁莫 林婉玲 +6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王锦旭 胡晓 吴燕燕 郝淑贤 黄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7,39,共7页
以新鲜脆肉鲩鱼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脆肉鲩鱼片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盐浓度10%(m/v),腌制时间15 min,固液比1∶4。在此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以新鲜脆肉鲩鱼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脆肉鲩鱼片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盐浓度10%(m/v),腌制时间15 min,固液比1∶4。在此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脆肉鲩鱼片加工过程中关键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得出脆肉鲩鱼片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醇类和醛类,含量较高的风味物质有1-辛烯-3-醇、壬醛等,其中壬醛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在盐浓度10%,腌制时间20 min,固液比1∶4条件下均高于各因素下的平均值,对脆肉鲩风味效果贡献较大。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影响脆肉鲩鱼片风味的工艺条件依次是盐浓度、腌制时间和固液比。本实验结果为脆肉鲩加工工艺路线提供参考,为加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肉鲩鱼片 腌制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鱼类品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婷 吴燕燕 +1 位作者 李来好 丁丽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9-155,共7页
腌制鱼类是中国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食品。腌制鱼类除了含有新鲜鱼类的一些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外,还具有本身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物质,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文章综述了腌制鱼类在感官、理化性质和安全卫生... 腌制鱼类是中国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食品。腌制鱼类除了含有新鲜鱼类的一些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外,还具有本身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物质,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文章综述了腌制鱼类在感官、理化性质和安全卫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腌制鱼类品质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为增强腌制鱼类总体品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鱼类 品质 评价指标 感官评定 理化性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吴燕燕 张岩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王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5-318,共4页
研究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对罗非鱼片的防腐保鲜效果。将罗非鱼片经过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之后检测罗非鱼片的菌落总数、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并与空白组对照。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35抗菌肽处理组可使罗非... 研究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对罗非鱼片的防腐保鲜效果。将罗非鱼片经过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之后检测罗非鱼片的菌落总数、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并与空白组对照。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35抗菌肽处理组可使罗非鱼片的保质期延长4d以上,其最佳保鲜浓度为1.5%~2.0%。说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肽作为冷却肉的生物保鲜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抗菌肽 罗非鱼片 保鲜 生物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肉贮藏期间肌红蛋白与肉色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卉 孙申宇 +7 位作者 魏涯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岑剑伟 赵永强 陈胜军 林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4,共6页
肉色是反映肉类品质最直观指标,其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与品质的相关性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肌红蛋白与肉色变化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线粒体通过影响肌红蛋白的存在形式对肉色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贮藏过程中的肉色保鲜技术提供... 肉色是反映肉类品质最直观指标,其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与品质的相关性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肌红蛋白与肉色变化的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线粒体通过影响肌红蛋白的存在形式对肉色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贮藏过程中的肉色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变化机制 肌红蛋白 线粒体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贤庆 刘名求 +4 位作者 戚勃 邓建朝 郝淑贤 岑剑伟 周婉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57,共4页
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龙须菜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在2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z=0.9992),苯酚硫酸法在10—... 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龙须菜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在2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z=0.9992),苯酚硫酸法在10—1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龙须菜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蒽酮硫酸法偏高于苯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结果稳定性、重现性较好,加样回收率为99.76%~99.97%,RSD为0.22%-0.25%,此结果较优于蒽酮硫酸法。综上,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均能测定龙须菜多糖含量,但相比较而言,苯酚硫酸法更为合理准确,在龙须菜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一硫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多糖 蒽酮硫酸法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荣辉 吴兵兵 +2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胡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378,共5页
本文阐述了水酶法提取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包括主要的工艺过程和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水酶法提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关注了水酶法提取微藻油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水酶法提油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 本文阐述了水酶法提取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包括主要的工艺过程和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水酶法提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关注了水酶法提取微藻油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水酶法提油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且展望了水酶法提取生物油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生物油脂 影响因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功能特性以及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贤庆 吕军伟 +2 位作者 林婉玲 李来好 李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394,共5页
DHA是人体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由于DHA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及较强的抗氧化性,DHA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DHA的生理功能及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综述,为将来DHA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DHA 生理功能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中抗氧化肽的分离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倩 吴燕燕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尚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4-148,共5页
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经膜分离后,采用葡聚糖凝胶G-25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组分的总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分离得到10个有效组分F1-F10,其中F4组分的总抗氧化性最强,D... 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经膜分离后,采用葡聚糖凝胶G-25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组分的总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分离得到10个有效组分F1-F10,其中F4组分的总抗氧化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44.1±0.3%,羟自由基清除率76.0±1.5%,将合浦珠母贝抗氧化肽(F4组分)添加到营养霜中,当添加量为1.0%时,抗氧化活性A700nm为1.599±0.004,能有效提高营养霜的抗氧化性,且营养霜的性状没有发生改变。该研究为合浦珠母贝肉抗氧化肽的结构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海洋活性肽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岩 吴燕燕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宫晓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8,共7页
海洋生物活性肽(Marine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优化机体代谢环境、有益于机体健康的一类多肽。酶法制备海洋生物活性肽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适当的蛋白酶水解海洋生物蛋白来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一... 海洋生物活性肽(Marine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优化机体代谢环境、有益于机体健康的一类多肽。酶法制备海洋生物活性肽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适当的蛋白酶水解海洋生物蛋白来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一种方法。海洋生物活性肽在降血压、抗氧化、抗凝血及抗菌等方面效果显著,对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巨大潜力。介绍海洋生物活性肽在酶解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活性多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蛋白 酶法制备 生物活性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肉短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燕燕 尚军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田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6,共4页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合浦珠母贝肉活性肽,本文采用Sephadex G-25分子筛层析法对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进行分离,测定分离到的各活性组分分子量及其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合浦珠母贝肉活性肽,本文采用Sephadex G-25分子筛层析法对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进行分离,测定分离到的各活性组分分子量及其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肉酶解产物经Sephadex G-25分离得到6个主要活性组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437.5、833.7、421.9、244.7、89.0、17.4u,其中功能短肽F1(1437.5u)、F2(833.7u)、F4(244.7u)的抗氧化效果较强,特别是F2(833.7u)短肽具有最强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该研究为合浦珠母贝肉抗氧化活性肽的开发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肉 短肽 分子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温臭氧水对鳀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刁石强 李来好 +1 位作者 岑剑伟 吴燕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8-13,共6页
该研究通过测定鲜鲲(Engraulis japonius)在臭氧水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采用ρ(臭氧)为2~3mg·L^-1的臭氧水,在-1.1~0℃冰温条件下保鲜鳗能有效地抑制细... 该研究通过测定鲜鲲(Engraulis japonius)在臭氧水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来评价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采用ρ(臭氧)为2~3mg·L^-1的臭氧水,在-1.1~0℃冰温条件下保鲜鳗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延缓腐败变质,从而有效延长了保鲜期,在保鲜第3天仍能取得高品质的保鲜效果,达到海水鱼国家一级鲜度标准,保鲜第4天达到海水鱼国家二级鲜度标准,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感官评定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保鲜期比用普通冰藏的对照组能延长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 臭氧水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蓠活性多糖与藻胆蛋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名求 杨贤庆 +2 位作者 戚勃 邓建朝 宋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38-341,共4页
江蓠是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的统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类海藻。它富含海藻多糖、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磷、钙、碘、铁、锌、镁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保健功能和营... 江蓠是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的统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类海藻。它富含海藻多糖、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磷、钙、碘、铁、锌、镁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其用途非常广泛。本文综述了江蓠藻体里两种活性物质多糖和藻胆蛋白的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加深研究者们对江蓠的认识和了解,以促进江蓠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活性多糖 藻胆蛋白 提取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咸鱼中亚硝酸盐的乳酸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法佳 吴燕燕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邓建朝 丁丽丽 张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共4页
从腌制咸鱼中分离得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3株乳酸菌。研究了温度、pH、亚硝酸盐底物浓度、食盐含量对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 从腌制咸鱼中分离得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3株乳酸菌。研究了温度、pH、亚硝酸盐底物浓度、食盐含量对其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对亚硝酸盐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降解最适pH为5.5,对食盐、亚硝酸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150 mg/L的亚硝酸盐和5%以下的食盐中对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明显,具有应用于腌制食品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鱼 亚硝酸盐 乳酸菌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的营养成分、功能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贤庆 黄海潮 +3 位作者 潘创 王锦旭 赵永强 戚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6-313,共8页
紫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红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现今国内外紫菜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主要从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等)和功能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概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 紫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红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现今国内外紫菜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主要从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等)和功能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概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在食品、海洋药物及功能性产品、护肤化妆品等领域总结了紫菜的综合利用状况。就目前紫菜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潜在应用前景,旨在为紫菜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营养成分 功能活性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