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 1
-
-
作者
刘祝楠
余景
陈丕茂
于杰
王言丰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休闲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7-874,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120)
+1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HY-ZD0104)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项目(LTO1806)
-
文摘
【目的】明确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和季节变动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为我国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科学评估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粤西海域夏季(8—9月)和冬季(1—2月)灯光罩网渔船生产监测资料及卫星遥感数据,其中卫星遥感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a)和海面风场(Sea surface wind,SSW),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渔场重心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粤西海域冬季SSW高、SST低、Chla高,夏季SSW低、SST高、Chla低。在冬季,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主要分布在东经111°30′~113°、北纬20°30′~21°30′、Chla 0.3~2.0 mg/m^3、SST 19.0~23.5℃的海域,其中较高的标准化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Standardized catch per unit effort,SCPUE)(1.0~2.0)主要分布在Chla 0.4~1.0 mg/m^3、SST 20.5~23.0℃的海域。在夏季,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主要分布在东经111°45′~113°45′、北纬20°30′~21°、Chla 0.1~1.0 mg/m^3、SST 28.9~29.5℃的海域,其中较高的SCPUE(2.0~4.0)主要分布在Chla 0.2~0.5 mg/m^3、SST 28.9~29.4℃的海域。相对于冬季,夏季粤西海域灯光罩网渔场重心发生东移,渔场经度重心季节变化范围约1°。【结论】粤西海域渔业资源呈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趋势,且从冬季到夏季其渔场经度重心约东移1°,主要与琼东—粤西上升流、粤西沿岸流及主要捕捞种类(鲹科鱼类)等有关。
-
关键词
渔场
灯光罩网
时空分布
海洋环境
粤西海域
-
Keywords
fishing ground
light falling-net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marine environment
western Guangdong waters
-
分类号
S931.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