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汕尾遮浪角东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房立晨 陈丕茂 +3 位作者 陈国宝 汤勇 袁华荣 冯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8-162,共5页
为了解汕尾遮浪角东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情况,分别于2003年1月和2010年4月使用拖网和刺网对礁区和对比区进行了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使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和Pileou均匀度指数分析游泳生物多样性和... 为了解汕尾遮浪角东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情况,分别于2003年1月和2010年4月使用拖网和刺网对礁区和对比区进行了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使用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和Pileou均匀度指数分析游泳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动情况,使用拖网调查资源密度指数和刺网调查渔获率指数分析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变动情况。拖网调查结果显示,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资源密度是投礁前的3.078倍,种类数是投礁前的1.875倍,第一优势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资源密度是投礁前第一优势种叫姑鱼(Johnius dussumieri)的4.372倍。刺网调查结果显示,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渔获率是投礁前的12.043倍,渔获种数是投礁前的1.333倍,礁区海域优势类群鱼类的渔获率显著提高,第一优势种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aurita)的渔获率是投礁前第一优势种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13.035倍。拖网调查和刺网调查均表明,建礁后游泳生物的诱集效果明显,生物群落结构得到改善,资源量显著增加,表现出良好的资源聚集效果,形成了新的人工鱼礁增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游泳生物 汕尾遮浪 资源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净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乔培培 陈丕茂 +1 位作者 秦传新 李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近年来中国近海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生物栖息生境破坏现象日益严重,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加剧,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平衡,据调查,氮、磷(N、P)污染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对富营养化物质进行... 近年来中国近海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生物栖息生境破坏现象日益严重,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加剧,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平衡,据调查,氮、磷(N、P)污染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对富营养化物质进行分解、吸收,驱动着水体中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利用微生物净水技术和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在研究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将微生物净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海域,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海水富营养化措施。对国内外微生物净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海富营养化渔业水域的微生物净化、海洋生态修复和近海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富营养化 微生物 净水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红树林湿地海洋生态效应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娜 陈丕茂 +1 位作者 乔培培 秦传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7-160,167,共5页
滨海红树林湿地是全球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剧烈和生态系统最易受到破坏的地区之一,红树林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滨海红树林湿地的海水氮磷净化效应、对海水重金属吸附作用、碳汇及调节气候功能... 滨海红树林湿地是全球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剧烈和生态系统最易受到破坏的地区之一,红树林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滨海红树林湿地的海水氮磷净化效应、对海水重金属吸附作用、碳汇及调节气候功能、种植修复技术、保护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滨海红树林湿地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滨海红树林湿地的修复保护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红树林湿地 种植修复 海洋生态效应 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鲷科鱼类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涛 吕国敏 +4 位作者 黄小林 李加儿 刘付永忠 蔡云川 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34-137,共4页
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诱导技术在鱼类育种领域中运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综述了国内鲷科鱼类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诱导研究的发展历程,预测了鲷科鱼类远缘杂交可能有产生多倍体的潜力,具有很好的研究与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分析鲷科鱼类的... 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诱导技术在鱼类育种领域中运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综述了国内鲷科鱼类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诱导研究的发展历程,预测了鲷科鱼类远缘杂交可能有产生多倍体的潜力,具有很好的研究与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分析鲷科鱼类的遗传特性与养殖现状,对鲷科鱼类远缘杂交与多倍体育种的前景进行评述。同时,总结了鲷科鱼类杂交与多倍体育种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雌核发育在鲷科鱼类育种中的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科鱼类 远缘杂交 多倍体诱导 雌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紫海胆6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罗虹霞 陈丕茂 +3 位作者 黎小国 袁华荣 王莲莲 冯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为了研究南海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别从广东大亚湾、鹅公湾、海陵岛、南澳岛和广西涠洲岛以及福建宁德的6个海域采集了紫海胆,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差异系数法、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多元分析方法... 为了研究南海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别从广东大亚湾、鹅公湾、海陵岛、南澳岛和广西涠洲岛以及福建宁德的6个海域采集了紫海胆,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差异系数法、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多元分析方法对6者的6项形态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涠洲岛群体(WZ)与各群体间的6个形态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且与海陵岛群体(HL)的差异系数达种间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群体(DY)、鹅公湾群体(EG)和南澳岛群体(NA)形态最接近,涠洲岛群体(WZ)和宁德群体(ND)与其他群体形态相差最远;判别分析结果中,判别准确率为47.8%-86%,综合判别率为65.3%。4种分析结果均表明,可能由于地理隔离和环境因素的差别,不同地理位置的紫海胆群体间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 野生群体 形态学 多元分析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常见红树植物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娜 陈丕茂 秦传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8,共6页
采用实地调查法,在广东省8个典型红树林区域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林段设置样地,每木检尺,测定间距、树高、胸径、地径等生长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研究了树高与胸径(或地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选取标准木取样,经冷冻保存-清洗-烘干等处理来... 采用实地调查法,在广东省8个典型红树林区域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林段设置样地,每木检尺,测定间距、树高、胸径、地径等生长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研究了树高与胸径(或地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选取标准木取样,经冷冻保存-清洗-烘干等处理来研究生物量。结果表明:选取适于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程,且决定系数(R2)较大,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红树树高与胸径(或地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各方程适于利用各树木胸径(或地径)估测其树高,可为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无瓣海桑的平均单株生物量最大。红树植物个体的生物量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器官的分配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长因子 相关关系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度海水氮磷营养盐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培培 陈丕茂 冯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119,共6页
采用12种不同方法保存盐度为32的高盐度海水水样中的4种氮磷营养盐(NH3-N、NO2-N、NO3-N、PO4-P),使用FIAstar5000营养盐流动注射分析仪对4种营养盐在9 d保存期内参数值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间存在差异,每种营养盐... 采用12种不同方法保存盐度为32的高盐度海水水样中的4种氮磷营养盐(NH3-N、NO2-N、NO3-N、PO4-P),使用FIAstar5000营养盐流动注射分析仪对4种营养盐在9 d保存期内参数值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间存在差异,每种营养盐的最佳保存条件不同。9 d试验期内,水样中NH3-N的变化趋势较大,NH3-N和PO4-P的含量呈减小趋势,NO2-N、NO3-N的含量略微上升。水样中加氯仿对氮营养盐(NH3-N、NO2-N、NO3-N)的保存效果较好,加甲醛对磷营养盐(PO4-P)的保存效果较好。综合考虑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得出了4种营养盐9 d内最适保存条件:常温下加5‰氯仿,NH3-N的保存效果能稳定在80%以上;在-20℃加1‰氯仿时,NO3-N的保存效果最好,9 d内稳定性都在95%以上;在-20℃或4℃下加5‰或1‰氯仿,NO2-N在9 d内都能稳定在95%以上;4℃下加5‰甲醛时,PO4-P的保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盐度 氮磷营养盐 保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柘林东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的海水营养状况及其等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彭璇 马胜伟 +3 位作者 陈海刚 张喆 周艳波 蔡文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5-141,共7页
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由网箱养殖区、贝类底播区、海藻养殖区和人工鱼礁区等4个不同的功能区构成。为了了解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海水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海洋牧场2011—2012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监测数据,分析... 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由网箱养殖区、贝类底播区、海藻养殖区和人工鱼礁区等4个不同的功能区构成。为了了解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海水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海洋牧场2011—2012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功能区海水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N/P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不同功能区的海水营养状况及其营养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海洋牧场海域的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P)全年呈现自西北部柘林湾向东南海域递减、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变化趋势。(2)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NO3-N/DIN的最大值出现在柘林湾内的网箱养殖区,且网箱养殖区DIN和PO4-P的年均值均远高于其他功能区,分别为0.726 mg/L和0.036 mg/L。(3)根据营养等级评价的结果,网箱养殖区和贝类底底播区全年平均处于磷中等限制的潜在性富营养状态,海藻养殖区全年平均处于磷限制的中度营养状态,人工鱼礁区全年平均处于良好的中度营养状态。因此,可以推断海洋牧场的建设对海洋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功能区 营养盐 营养状况 等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娜 陈丕茂 +1 位作者 乔培培 秦传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1-164,176,共5页
以广东省沿岸典型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分析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泥碳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与地区和树种的... 以广东省沿岸典型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分析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泥碳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与地区和树种的不同无关,50 cm底泥平均碳密度为0.0187 g/cm3。不同地区不同红树品种的不同组分中碳素密度差异明显。各地区总碳储量大小顺序为:珠海>高桥>深圳>水东湾>广海湾>饶平>大亚湾>澄海。红树覆盖区的碳密度和碳储量都明显高于无红树覆盖区,说明红树林有很强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碳素密度 碳贮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server的WebGIS在海洋牧场可持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杰 陈丕茂 +2 位作者 秦传新 李国迎 陈国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63-168,I0002,共7页
建立基于OpenGIS的海洋牧场地理信息管理决策系统,为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可实时监测海洋牧场运行情况的平台。系统采用Java编程语言,利用开源GeoServer服务器和PostgreSQL9.3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海洋牧场数据管理、数据分析、适... 建立基于OpenGIS的海洋牧场地理信息管理决策系统,为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可实时监测海洋牧场运行情况的平台。系统采用Java编程语言,利用开源GeoServer服务器和PostgreSQL9.3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海洋牧场数据管理、数据分析、适宜性评价和效果评估功能,实现对海洋牧场的数据存储、数据查询、专题图分析、选址评价、多样性分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建设前后环境状况遥感分析,为海洋牧场可持性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WEBGIS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涛 吕国敏 +4 位作者 黄小林 蔡云川 刘付永忠 马志洲 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0,F0003,共4页
从青龙斑受精卵孵化开始到仔、稚、幼鱼形成的1个月内,进行形态发育与饵料转变观察研究。青龙斑受精卵在水温30~33℃、盐度30.0、pH值8.1、DO≥5.0mg/L的条件下经18~20h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经约65—67h开口摄食。刚开口的仔鱼游... 从青龙斑受精卵孵化开始到仔、稚、幼鱼形成的1个月内,进行形态发育与饵料转变观察研究。青龙斑受精卵在水温30~33℃、盐度30.0、pH值8.1、DO≥5.0mg/L的条件下经18~20h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经约65—67h开口摄食。刚开口的仔鱼游泳能力弱.口裂小。以小球藻、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孵化后第7—8d开始长出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鳍棘长度与全长比在第14~18d达到最大值,接近0.5;第20d时,其他鳍条已长出,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与全长比值降低;第29d之后,大部分鱼的背部或全身覆盖鳞片,个体差异显著。试验中,仔鱼前13d主要摄食轮虫及其他原生动物,第10d开始摄食部分挠足类幼体,第14d起主要饵料转变为挠足类和枝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斑 形态发育 饵料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洲岛近岸不同表面处理的鱼礁模板附着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莲莲 陈丕茂 +1 位作者 黎小国 罗虹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71-174,178,共5页
为了解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人工鱼礁模板的附着生物群落特征,于2014年8月对大亚湾圆洲岛已投放的鱼礁模板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39种,黑缘牡蛎(Ostrea nigromarginata)占据附着生物优势种的绝对地位;经过表面处... 为了解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人工鱼礁模板的附着生物群落特征,于2014年8月对大亚湾圆洲岛已投放的鱼礁模板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39种,黑缘牡蛎(Ostrea nigromarginata)占据附着生物优势种的绝对地位;经过表面处理的混凝土模块的附着生物生物量及丰度较高,而红砖、花岗岩板和未经表面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的附着生物生物量及丰度都很低;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和丰度与其群落特征的变化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鱼礁模板 附着生物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